深圳星,空天資源新高地

2020-12-16 讀創

今年5月,亞太6D衛星運抵西昌準備發射。 (亞太星通供圖)

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近日,記者獲悉,今年7月成功飛天的「深圳星」通信衛星,經過5個月的太空漫遊,全面轉入運營階段,截至目前,已服務近3000艘船和飛機。

亞太6D衛星旨在為亞太區域提供高通量寬帶通信服務,它在成功升空後,被命名為「深圳星」。該星從設計監造到投入使用,背後都有深圳科技公司的身影。

「深圳星」創下多個第一

亞太6D衛星是我國第一顆採用Ku/Ka體系的地球靜止軌道高通量衛星,也是東方紅四號增強型平臺全配置首發星,還是世界上首顆為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定製的高通量衛星。

創下如此多「第一」的衛星,由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下稱「亞太星通」)及其股東單位參與設計監造,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歷時近4年、投資20餘億元。

據悉,整星重量5550kg,衛星承載有效載荷重量近1000kg,是以往的1.5倍;星上轉發器設備1200餘臺,是以往的2-3倍;波束99個,是以往的10倍;艙內外共1500餘根波導,為以往的6倍。亞太星通總裁李傑表示,「亞太6D衛星代表了目前我國民商用通信衛星研製的最高水平。」

今年7月9日,亞太6D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經過變軌操作和定點捕獲,7月17日定點於在軌測試軌位。隨後開始的軌測試工作,對衛星性能進行了驗證,最新結果表明亞太6D衛星及性能均滿足研製技術要求。

此後,衛星漂星至服務軌位東經134度,進行了在軌最終驗收。

亞太星通董事長程廣仁表示,「此次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建設的良好開端,也是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的獻禮。」

讓網絡通信「上天入海」

今年10月29日,在金磚國家未來網絡創新論壇上,李傑以「空天資源新高地」為題進行演講,詳細介紹了亞太6D將為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人造衛星有氣象、勘測、軍事等多種類型,而通信衛星作為網絡通信的傳遞者,更成為各國發力的重點。比如馬斯克於2015年提出的「星鏈」,計劃在2027年之前發射4.2萬顆衛星用以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將天空連成星座。近來,SpaceX公司更保持平均每個月發射60顆衛星的頻率。

同樣是服務於通信,星鏈計劃發射的是低軌衛星,距離地面500-2000公裡,而亞太6D則屬於距地面數萬公裡的高軌衛星,兩類衛星各有所長,具體服務範圍也不同。其中高軌衛星的特點是覆蓋範圍廣,3-4顆即可實現全球通信覆蓋,其通信容量也相當於低軌衛星的整個星座,甚至更大。

據悉,亞太6D衛星以中國為核心,面向亞太地區,將形成東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全視場覆蓋。

李傑表示,比起傳統衛星,亞太6D還具有高通量的特點,即帶寬更大、資費更低、終端更小、通信服務門檻較低的特點,「簡單來說,高通量衛星有望改變行業規則,助網絡通信『上天入海』。」

「截至今年12月,亞太6D衛星已服務近3000艘船和飛機。」李傑告訴記者,此外在補充地面通信網絡方面,高通量衛星也可用於無人機、高鐵、災備通信等方面,更將為4K等技術產生的寬帶增量需求服務。

在今年舉行的第22屆高交會上,亞太星通就展示了由高通量衛星參與的「天空地一體化森林火災監測、預警和指揮系統」解決方案。遙感衛星監測到災情後傳給地面信號接收站,並由指揮中心進行戰略分析。由於發生森林火災的地點極有可能是信號盲區,此時就需要高通量衛星出動,給無人機和直升機發射信號進行巡邏,迅速鎖定火情發生具體位置。

在新賽道搶佔先機

成立於2016年的亞太星通,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交通運輸部、深圳市政府發起成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孫家棟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並依託周志成院士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衛星應用院士工作站。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新起之秀,亞太星通為航空、海事、陸地移動領域的客戶提供衛星通信解決方案及智能化、定製化增值服務,已初具國際影響力。「力爭通過10年努力發展成為一家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百億級衛星應用龍頭企業。」 這是亞太6D衛星成功升空後,公司表達的願景。

事實上,深圳近年來發力航空航天,幾乎每年都有一顆技術含量高、產業帶動作用強的深圳參與製造的衛星上天。

2018年12月,深圳參與製造的鴻雁星座首發星發射成功。這是我國首個國家級商業航天項目,也讓低軌寬帶衛星系統建設實現了零的突破。我國打造天基網際網路邁出關鍵一步。

2019年9月,深圳參與製造的中國首顆極地遙感專用衛星成功發射。系統通過每天對極地區域的全覆蓋觀測,服務於國家北極航道開發和環境保護,有望解決我國自主極地觀測數據不足、長期依賴歐美的問題。

隨著新基建的一步步夯實,預計未來9年內,我國衛星行業產值有望達6000億-8600億元。「深圳正在航空航天新賽道努力搶佔先機。」市航空航天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與中科院空天研究院籤協議 濟南空天信息產業具雛形
    11月28日上午,濟南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在空天信息科技館籤訂「1+4」深化合作協議,即齊魯研究院深化合作協議,以及低空監視服務網示範項目、中科衛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先進微納集成系統設計製造平臺項目等4個專項合作協議。
  • 「深圳星」已服務近3000艘船和飛機
    近日,記者獲悉,今年7月成功飛天的「深圳星」通信衛星,在五個月的太空漫遊後,全面轉入運營階段,截至今年12月,已服務近3000艘船和飛機。「深圳星」即亞太6D衛星,旨在為亞太區域提供高通量寬帶通信服務。無論是設計監造還是投入使用,亞太6D背後都有深圳科技公司的身影。在成功升空後,亞太6D被深圳市命名為「深圳星」。
  • 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國電高科持續發力新業態新模式
    、產業化並重天啟星座08星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的第十顆在軌業務衛星,為該星座2020年的星座系統建設進程劃上圓滿句號。星座建設至今,國電高科已在包括海南陵水、廣東深圳、山東青島、河北保定、山西忻州等國內多地實現了產業化落地,與當地共同打造衛星物聯網核心產業示範基地。
  • 第五屆空天動力聯合會議在南京溧水開幕
    中國江蘇網訊 9月17日,第五屆空天動力聯合會議暨中國航天第三專業信息網第41屆技術交流會在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作為中國科協《重要學術會議指南(2020)》之一,本屆會議以促進空天推進技術交流與創新發展為宗旨,以打造國際高端學術交流平臺為目標,以中國航天第三專業信息網學術交流活動為基礎,進一步推進空天動力技術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促進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與融合發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對促進溧水臨空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中科院空天信息創研院濟南園區建在這兒!規劃用地14.87公頃
    原標題:中科院空天信息創研院濟南園區建在這兒!規劃用地14.87公頃   近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濟南園區建設項目,進行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批前公示。
  • 出實招打造外貿新高地 深圳部分企業進出口成倍增長
    在防控疫情不鬆懈的同時,深圳海關化壓力為動力,打好監管政策組合拳,全力以赴幫扶鹽田綜合保稅區企業復工復產,助力鹽田綜保區內外貿貫通發展。截至4月10日,鹽田綜保區兩倉企業復工率100%,33家深圳市2019年保稅物流百強企業復工率100%。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正式籤約
    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海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就建設空天院齊魯研究院海陽分院項目達成正式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研究體系,為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提供
  • 讓衛星數據「活」起來 雲棲小鎮跑出空天信息產業「加速度」
    走在小鎮內部,他環顧四周,告訴記者:「這裡聚集了無人機、衛星製造、數據圖像分析等一批企業和研究機構,是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的沃土。」  作為杭州城市大腦的發源地,雲計算大數據是雲棲小鎮的發展底色。2017年,雲棲小鎮布局發展空天信息產業,短短三年,一大批空天信息研究機構、龍頭企業和創新企業紮根於此。  雲棲小鎮發展空天信息產業的優勢在哪?近年的發展又如何?
  • 寶藏深圳,或將成下一個中國高等教育新高地
    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40歲生日。40年來,深圳大膽探索、快速發展,迅速從一個落後的邊陲農業縣蝶變成為一座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創造了全國、全球範圍內的城市發展奇蹟。除了經濟體量、高新技術等方面的突出,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發展,也走出了「深圳特色」。
  • 空天地「信息戰」 空天大會18日雲棲小鎮見
    在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期,杭州已初步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空天信息產業鏈條,奠定了發展基礎。 空天地的信息技術產業如何實現聯動與共生,空天信息產業、數字經濟如何高質量發展?12月18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投資促進局、西湖區政府承辦的「2019空天信息大會」將在雲棲小鎮舉行。通過2019空天信息大會,杭州將為構建起鏈條完整、跨界融合的空天信息產業體系而努力。
  • 青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打造創業就業新高地
    開園至今,累計吸納92家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機構入駐,累計實現營收86.8億元,初步形成了人力資源產業集群。2017-2019年,產業園先後榮獲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最佳平臺建設園區、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最具區域影響力園區、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最具經濟活力園區等10項榮譽稱號。
  • 共謀空天動力新發展 第五屆空天動力聯合會議閉幕
    9月16日至18日,第五屆空天動力聯合會議暨中國航天第三專業信息網第41屆技術交流會在南京市圓滿召開。作為我國重要的空天動力領域交流平臺之一,本屆大會以「新發展、新需求、新機遇」為主題,多位院士、國內外空天動力領域大咖集聚一堂,立足於國內外空天推進技術最新研究成果,探討相關研究領域的新發展、新思想和新理念。據了解,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1所作為本次活動的牽頭組織單位,大會共設立1個主論壇和14個分論壇。
  •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漠河站項目正式啟動
    12月24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漠河站項目啟動儀式在漠河市舉行。他說,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是集電子、光電、遙感與數字地球於一體的綜合教科研機構,在空天信息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漠河站項目的啟動不僅填補了我區空天信息產業領域的空白,也必將對推動全區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希望漠河市要深入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措施,促進項目高效有序推進,早日建成投產,實現合作共贏。
  • 塑造產業生態新高地 長沙政府與騰訊生態夥伴召開研討會
    長沙市人民政府由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張武局長帶隊,湘江新區、工信局、商務局、衛健委、醫保局、數據資源管理局等單位組團參會。大會期間,與騰訊公司共同組織長沙產業研討會,明略數據、騰雲悅智、法大大、唯傳科技、CODING、深圳左鄰、極視角、廣州銀光、雲南城投、前海新心金融等十餘家騰訊投後企業及合作企業參會,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華南區總經理徐銘主持會談,共商長沙產業發展及合作。
  • 「西柏坡號」中學生科普衛星成功上天,空天創客助力科創教育
    2020年7月3日11點10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伴隨著火箭發動機的轟鳴聲,「西柏坡號」青少年科普衛星搭載著空天創客帶領學生自主創新研發的人工智慧載荷,與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一起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空天動力聯合會議邀你來!
    ,於2020年9月16-19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共同舉辦「第五屆空天動力聯合會議、第五屆空天推進技術展會、2020中國空天動力創新創業大賽」系列活動。匯集國內外空天動力領域資深專家學者,圍繞航空燃氣渦輪推進技術、衝壓與組合推進技術、固體推進技術、液體推進技術、特種及新型推進技術、航空活塞發動機技術、發動機熱管理技術、材料工藝與製造技術、含能燃料及推進劑技術、結構強度和可靠性技術、發動機內外流一體化技術、發動機控制技術、空天推進技術戰略發展及前沿進展,深入探討空天推進技術創新發展思路與途徑,推動國內外空天動力領域深度交流與合作,會議期間同時設中國科協青託人才學術論壇
  • 深圳龍崗 凝心聚力打造科普教育新高地
    藉由創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的新契機,當下,龍崗正積極營造人人熱愛科普、人人關心科普、人人支持科普的濃厚社會氛圍,凝心聚力打造深圳科普教育新高地。 今年初,深圳首家科普公園落戶龍崗,園內精心設計科普畫廊、科普體驗設備及植物科普互動三大板塊,共計10多個科普項目,集科普教育、互動體驗、娛樂休閒功能於一體,市民在逛公園享受美景的同時,還能學到各類科普知識。
  • 服務之星案例:深圳機場消防急救中心生命之星團隊
    民航資源網2019年4月11日消息:隨著2019民航服務峰會的臨近,一年一度的CAPSE航空服務獎評選活動已拉開序幕。在服務之星獎案例徵集期間,CAPSE收到了多家民航單位提交的服務之星申報案例,為進一步宣傳這些服務明星的先進事跡,弘揚民航真情服務文化,CAPSE近期開始在民航資源網及CAPSE官網等平臺持續展示初選案例。
  • CAIEC空天動力領域賽 | 第五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持續報名中
    大賽聚焦航空產業,匯聚全世界創新理念和科技成果,以需求牽引創新,推動航空產業優質資源對接。經過四年的發展,進行第三次賽制升級,分為空天動力、新材智造、無人系統、智慧民航四大賽道,為項目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長期支持。
  • 空天一起RUN,國慶比攻堅!
    在國慶、中秋即將到來之際,北京空天技術研究所工會面向全體職工組織開展了「空天一起RUN 國慶比攻堅」的活動。空天樂跑團再次鼎力支持,開啟「雲端」馬拉松競技比拼。考慮疫情原因,此次活動採取線上跑步或健步走的形式在分工會之間進行比賽。職工充分利用休息時間,即休閒娛樂又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