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精細動作發育好,以後才會更聰明,這些翻翻書對寶寶很有效

2020-08-27 虎媽潘潘

今天跟大家推薦幾本既適合0~3歲的小齡寶寶、又適合親子互動的創意洞洞翻翻書。那為什麼說要給大家推薦這幾本繪本呢?是因為小齡的寶寶呀,TA處於一個對這個世界認知的啟蒙期,所以我們爸爸媽媽就要從這個時候開始,針對寶寶的行為、情感、認知方面,對寶寶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那今天的這幾本繪本呢,就非常的適合。

第一本:《幼兒行為啟蒙立體翻翻書》行為啟蒙 適合0~3歲

1、選取了0-3歲孩子生活中很重要的四大行為習慣——《刷牙》《吃飯》《洗澡》《拉臭臭》,以立體翻翻書的表現形式將它們呈現出來,不說教,不講道理,在玩的歡樂氛圍中,將「好習慣」的概念植入孩子的心中,無形中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2、書中的文字以及畫面大而簡潔,孩子容易辨認,方便閱讀;圖片顏色豐富、形象有趣,而且是整頁大圖,符合孩子的閱讀習慣;局部有摺疊頁、翻翻頁,可以激發寶寶的好奇心,讓寶寶小手參與進來,培養手眼協調能力;

3、書中配有6個紙板小玩具,家長可以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重複這些簡單有趣的動作,在互動遊戲中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提高動手和語言能力;

4、四個場景都是小朋友生活中經常會經歷的,有的家長呢還可能對小朋友的這些問題挺困擾,比如小朋友不愛刷牙,就可以用繪本對小朋友進行引導,對小朋友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圓角硬紙板設計,適合3歲以下的寶寶;



第二本:《小雞球球成長系列繪本》 情感啟蒙 適合1~3歲

1、「小雞球球」這個系列風靡日本十餘年,有600多萬冊的銷量。是日本最暢銷的幼兒圖畫書之一。

2、這套繪本以一隻絨毛小雞為主角,講述了6個小朋友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找媽媽、不想睡、對藏貓貓樂此不疲、和好朋友一起玩兒、第一次幫媽媽做事、得到大家的幫助。故事中有孩子的小冒險,有孩子對小挫折的克服,有孩子的友誼,有孩子的第一次獨立做事的經過。每個故事都講述了寶寶的一次實際的成長曆程。

3、書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圓圓胖胖的,是孩子特別喜歡的審美風格,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教會小朋友認識這些人物形象(動物)以及周圍的事物;

4、書中有很多符合孩子心理的小設計,比如洞洞、翻翻頁、伸縮頁、遮擋頁、立體頁,讓小朋友的小手參與進來,激發閱讀興趣,鍛鍊小朋友的精細動作,大跨幅畫面,立體趣味剪裁,圓角設計,非常適合三歲以下寶寶的審美和認知;

5、從幼兒熟悉的實際生活內容出發,講述了每一個寶寶在成長中都會經歷的小故事:找不到媽媽、玩藏貓貓、第一次幫媽媽做事……是媽媽和寶寶可以反覆共讀的甜蜜睡前書。

6、這本書故事簡單,人物溫馨有愛,畫面清新唯美,適合親子共讀,爸爸媽媽在和孩子一起讀的時候,可以玩兒互動的語言遊戲;

第三本:《創意洞洞翻翻認知紙板書》 認知啟蒙 適合1~3歲

1、這是一套專門為低幼齡寶寶設計的一本啟蒙認知書,讓寶寶對數字、形狀、顏色、反義詞有一個基礎的認知,提高小朋友的專注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2、洞洞的設計,驚喜好玩兒,增強小朋友的閱讀興趣,洞洞和翻翻書的設計,可以讓寶寶小手參與進來,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

3、中英雙語,在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時期,為孩子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

4、這套繪本想像力非常豐富,比如這本形狀,生活中半圓形的東西都有哪些呢?一半橘子、一半西瓜、一半桃子,什麼物體又是三角形呢?三明治、飯糰、草莓、午餐肉,哦!原來生活中有那麼多的形狀,幫助孩子從生活中去發現細節,認識形狀;

5、比如顏色這本繪本,就講述了一隻變色龍為了在大自然中覓食,不斷變換顏色的故事,顏色非常豐富,適合小朋友閱讀;

好啦,以上三套繪本就是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適合親子共讀,並且幫助爸爸媽媽教會寶寶行為啟蒙、情感啟蒙和認知啟蒙的創意洞洞翻翻書啦~各位爸爸媽媽趕緊和自己的小寶貝一起讀起來吧~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早教手部精細動作,讓寶寶更聰明
    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更聰明,經常會給寶寶吃DHA,卻不知道DHA不能讓寶寶更聰明,媽媽們非常注重寶寶大運動的發展,卻往往忽視了手部精細運動發展,大腦發育和手部精細運動的發展密不可分,有意思的鍛鍊寶寶的手部精細運動和手眼協調能力,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讓寶寶更聰明。
  • 想讓寶寶更聰明?抓住精細動作發育黃金期,附0-3歲訓練指南
    3歲前是精細運動能力發育極為迅速的時期。精細運動發育得好,寶寶會更聰明,尤其體現在入學後閱讀以及數學方面。 仔細來說,對寶寶的成長還有3大好處: 促進大腦發育 精細動作是兒童智能的重要組成之一,代表了孩子神經系統發育狀態是否良好,而且手腦關聯性極強。
  • 3歲前訓練寶寶精細動作很重要,學會這些,讓寶寶更聰明
    導讀:3歲前訓練寶寶精細動作很重要,學會這些,讓寶寶更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前訓練寶寶精細動作很重要,學會這些,讓寶寶更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前訓練寶寶精細動作很重要,學會這些,讓寶寶更聰明
    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0-3歲嬰幼兒精細動作的發展對幼兒的認知能力、自理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嬰幼兒精細動作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嬰幼兒智力的發育,促進嬰幼兒素質教育的開展。注重孩子3歲前精確動作的培養,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是一個良好的基礎。影響孩子精確動作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 3歲前這些表現可能是寶寶精細動作發育遲緩!嚴重影響大腦發育
    寶寶抓、捏、拿、握,以及手眼協調這些動作就叫寶寶的精細動作。寶寶抬頭、翻身、爬、坐、站、走等這些屬於寶寶大運動。每個寶寶情況的不同,大運動的時間也不完全相同。像這樣的大運動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運動,一般不需要人為幹預,而精細運動的發展是需要不斷引導和訓練的。
  • 精細動作是大腦發育的標誌,這樣「玩」,寶寶智商將會更進一步
    說起動作的發育,家長第一想到的往往是翻身、站立和行走。實際上,寶寶的動作發育不只這麼點,具體可包含粗大動作發育和精細動作發育。 這些精細的活動,能夠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 給1歲以內寶寶準備2種書,促進三大感官發育,寶寶更聰明
    首先,布書比較安全。它不怕咬、不怕水泡,又比較柔軟,不用擔心傷到寶寶。其次,布書也符合這個年齡階段寶寶的感覺發育規律。剛出生的寶寶,先發育的是聽覺。事實上,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寶寶就有聽力了。很多媽媽懷孕時都有這樣的體會:外部環境過於吵鬧的話,寶寶就會很不安,有踢腿等動作。出生後,寶寶的聽覺會繼續發育。而布書上往往有響鈴、響紙。當寶寶觸碰、晃動、抓握布書時,就會聽到鈴聲或者」沙沙」的響聲。這些能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同時也促進寶寶的聽力發育。布書還能促進寶寶的視力發育。
  • 新生兒寶寶趴著,不僅塑造好頭型,還促進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發育
    對於很多年輕的寶媽來說,在養兒育女方面沒有什麼經驗,基本上就是按照育兒書來的。孩子長到一定的月齡,就會讓孩子適當地趴一趴。防止寶寶扁頭或偏頭老一輩的人總是喜歡把孩子的頭睡扁,甚至是讓孩子整書睡覺,但是隨著時代和科學的不斷進步,很多寶媽都已經不認可睡扁頭了,而且源頭才會讓孩子的五官更加立體好看。因為寶寶的頭骨還是非常軟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會睡偏了。
  • 寶寶精細動作不僅是手,精細動作不好對孩子影響大,這些方法有效
    寶寶精細動作不僅是手,精細動作不好對孩子影響大,這些方法有效孩子精細動作發育不好,影響很大,家長要這樣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直到她10個月大之前,你的孩子可能都很高興媽媽用勺餵她蔬菜和穀物。然後,她就登上了「我來做」的舞臺。
  • 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慢不等於發育遲緩!
    一歲半後的寶寶在很多方面都有比較大的進步了,語言表達,彈跳,跑步,翻書,特別是精細動作方面,比如可以握筆寫字呀,拿牙刷刷牙呀,拿杯子自己喝水呀,這些技能大部分寶寶都是掌握了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同齡寶寶還是不能很好地抓握這些東西,但是不代表就是寶寶發育遲緩了!
  • 0-2歲寶寶精細運動指南大全,寶寶聰不聰明就看這些了
    寶寶只有多動手,大腦才會更加聰明。所以父母需要根據寶寶的不同發育階段,有意識的培養寶寶抓、握、拍、打、扣、擊、挖、畫等方式來促進寶寶腦部的發育,使寶寶更加心靈手巧。精細運動,也稱為動手能力,通常指的是寶寶手和手指的動作,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
  • 兒童發育遲緩精細訓練總結:寶寶精細運動的訓練方法
    0-3歲寶寶精細運動的培養,玩轉指尖上的學問!孩子動作發展敏感期在0-6歲,其動作發展主要包括兩個層面:大肢體動作發展和手部精細動作發展。 寶寶出生前三年,大部分媽媽更關注的是寶寶大運動的發育情況,只有少部分媽媽會關注到寶寶精細運動的發育。
  • 寶寶1歲內需要訓練哪些精細動作?按月份訓練,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而言,孩子的認知能力體現在「精細動作」方面,可能有些寶媽不理解。精細動作主要指的是孩子的手部操作能力,比如寶寶的拿、握、捏等細微動作。如果2歲之前能夠訓練好,那對孩子今後的手腦協調能力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也更容易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寶寶1歲內需要訓練哪些精細動作?
  • 寶寶1歲內需要訓練哪些精細動作?按月份訓練,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而言,孩子的認知能力體現在「精細動作」方面,可能有些寶媽不理解。精細動作主要指的是孩子的手部操作能力,比如寶寶的拿、握、捏等細微動作。如果2歲之前能夠訓練好,那對孩子今後的手腦協調能力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也更容易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
  • 這個精細動作小遊戲,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相信經常看我們文章的爸爸媽媽,對「手眼協調」以及「精細運動」這兩個名詞並不陌生。而我們常聽的一個詞「心靈手巧」,就包含了這兩種能力。美國研究表明,充分鍛鍊寶寶精細運動的發展,寶寶的大腦發育也更完全,從而更聰明。5個多月的寶寶已經可以抓住面前的物體了,甚至能將懸掛的玩具拽下來。但寶寶抓握物體主要是全手抓,所以更要鍛鍊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另外,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可以靠坐,也為進行精細動作的訓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 0-3歲的寶寶喜歡動手,這些認知類的翻翻書洞洞書讓孩子更聰明
    3歲前是寶寶手腦協調、精細運動發展的重要時期,寶寶看到什麼都想用手翻一翻、戳一戳、拉一拉。這類書的精巧的洞洞、翻翻、拉拉設計,就能很好的滿足這個時期寶寶的動手欲。通常這類書還可以和孩子玩起來,不失為一種和孩子親子互動的好幫手。今天積木育兒就為家長們推薦一些適合0-3歲孩子看的洞洞翻翻書!
  • 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慢是什麼原因?「先天反射」消失後,需刻意練習
    經過最終研究發現,這與媽媽在懷著寶寶時吸入了大量的有害金屬成分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大大影響了寶寶的組織與細胞生長,使它們發生了異變。因此,那位九個月的孩子無法具備正常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但還好經過治療,這個寶寶最終恢復了正常。
  • 手巧才更聰明!寶寶精細動作不達標?抓緊練起來
    1-3歲是寶寶瘋狂「達成成就」的階段,能夠自己走路、會說完整的句子、開始學跑……這些顯而易見的大動作發育當然值得高興,但別因此忽略了寶寶小手精細動作的進步哦!寶寶掌握這些手部精細動作技能了嗎?▼所謂精細動作,是指那些用比較小的肌肉,比如手、手腕和手指,做一些比較小的動作,比如抓東西、握東西等等。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其實是在給他打造認知能力的基礎。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對以後有哪些影響
    當時,我非常震驚,因為寶寶才三個月,而且奶奶平時非常疼愛孫女,罵都捨不得罵,但居然會為了吃手、吃玩具,這麼平常的事情也去打孩子,可見老人家對寶寶吃手、吃玩具誤會有多大,他們甚至覺得這樣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寶寶因為吃手被打的情況網上搜搜還真是有不少。
  • 0-3歲寶寶精細運動培養方法,不讓寶寶錯過智力發育黃金期
    寶寶出生前三年,大部分媽媽更關注的是寶寶大運動的發育情況,只有少部分媽媽會關注到寶寶精細運動的發育。其實精細運動的發育與孩子的智力發育有更密切關係,精細運動發育得好,寶寶才會更聰明,尤其體現在入學後閱讀以及數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