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儲備】
「文中」一詞,指在理解概念時,要有客觀的意識,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結合概念所處的具體的語境來理解;「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指的是對論述對象或論述中心、觀點、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這句話合起來就是指根據具體語境把握這些概念的意義。
理解重要概念的基本方法有:(1)抓住闡釋概念的文字,把握本質特徵,明確概念的內涵;(2)抓住分類解說的文字,把握分類標準和相關闡釋,明確概念的外延;(3)借給概念下定義的語言表達形式,作出直觀判斷。
另外,在具體做題時應注意:(1)前後勾聯,即根據文章的整體性原則,將上下文勾聯在一起,從文章的主旨出發,與表達目的和表達技巧等聯繫起來,全面審視作者在相關內容中遣詞用語的匠心,正確領會概念含義。
(2)表裡參驗,即根據由表及裡的原則,從概念的語表含義進而領會作者遣詞用語的意圖,抽象出文中所表現的內在的深刻含義。
(3)以文解文,即根據構成文章諸因素之間既相互制約又相互闡釋的特點,進行同義互解、連義互解、主賓互解,或作以實證虛、以虛證實乃至以虛代實的處理。
【針對練】 論文化創意
創意被稱為創造,也叫創新,但又不同於創造和創新。創意通俗地講就是點子,指的是觀念、理念、觀點、意見、想法等。創意是整個計劃、整個行動中最原始、最基本、最關鍵、最具有決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個創造活動的出發點。相對於創意的這種原初性和出發點特徵,創造只是在這個原創性基礎上和出發點之後的行動,是過程。而創新則是整個創造的結果達到了別人所沒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例如,北京奧運場館的「鳥巢」「水立方」的形狀和結構就是創意,這個創意只是一個理念或一個概念,但它決定了整個建築的創造和創新。
文化創意產業實質上就是把文化創意按照經濟規律,轉化成財富的一種智慧型、知識型的新型產業。但文化的創意不僅僅是文化產業方面的創意,而且還有文化事業方面的創意。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都需要創意,但創意並非都是產業,也未必都要產業化。
文化創意產業注重產業帶來的經濟增長,而文化創意事業則注重文化對於一個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功能發揮。功能不同,前者側重於「利」,後者側重於「義」,相互補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文化創意產業以GDP增長為標準,是一個硬指標;而文化創意事業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為目標,是一個軟指標。
我們之所以在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提倡文化創意事業,是因為文化本身兼具意識形態性和產品的經濟屬性,而且任何創意都是有價值屬性的。通俗地說,點子是有好點子、歪點子、鬼點子之分的。因此,同時注重創意的意識形態屬性和經濟屬性,就是要避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上重經濟、輕文化的觀念,矯正「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而不考慮文化主體性的做法。文化創意一旦脫離了價值屬性制約,則極有可能變成資本的偽裝和對消費者的欺騙。比如,一盒88 888元的月餅,不能不說是一個文化創意,但在價值背離的背後卻是鋪張和欺騙。 (選自2012年2月8日《甘肅日報》,有刪改)
3. 下列關於「創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創意雖然不同於創造和創新,但又與創造和創新有著密切的關係。
B.與創造相比,創意具有「最原始、最基本、最關鍵、最具有決定性」等特徵。
C.創意為創造提供了原創性基礎和出發點,是創造活動應遵循的整個行動計劃。
D.創意雖然只是一個理念或一個概念,但它決定著創造過程和創造結果的水平。
答案 C
解析 創意是整個計劃、整個行動中最原始、最基本、最關鍵、最具有決定性的想法和 主意,而非「整個行動計劃」。
4. 對於「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創意事業」關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創意事業都屬於文化創意,前者側重於「利」,後者側重於「義」,功能不同,相互補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B.文化創意產業以GDP增長為標準,是一個必須完成的硬指標;而文化創意事業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為目標,是一個可急可緩的軟指標。
C.文化創意產業只追求經濟的增長,文化創意事業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二者對於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D.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創意事業的屬性不同,前者具有經濟屬性,後者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只有兩者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創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發揮。
答案 A
解析 B項「硬指標」和「軟指標」是相對而言的,並非是說「必須完成」和「可急可緩」。C項應將「文化創意產業只追求經濟的增長」和「文化創意事業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中的「只」改為「注重」。D項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創意事業都兼具意識形態屬性和經濟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