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教育:為什麼感覺孩子變得冷漠了?

2020-09-03 艾特27

文·艾特27

前言:

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冷漠的情況,這是非常值得警惕和重要的,很多家長容易忽視這個問題,覺得孩子只是一時不開心。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孩子冷漠導致身心不好不但耽誤學習,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很多負面影響。這裡小旭老師來給各位家長朋友聊一聊關於孩子冷漠你需要知道的三個關鍵點。

一、充分關注

孩子處在生長發育期,好動調皮,叛逆不聽話,人生觀價值觀不健全,這個時候家長老師就要起到關鍵的監督作用。孩子突然變得冷漠的,作為家長要觀察疏導孩子冷漠問題,保證孩子遇到問題時候,家長老師都在身邊。

二、營造環境

溫暖有愛的家庭環境最難能可貴,遇到孩子如果開始突然對什麼都不聞不問,過程中切記不要讓孩子受到環境周邊影響,應該讓孩子從小就了解身邊是充滿愛的,身邊的人都很愛著他,家長時刻銘記這個的重要性。

三、要點重點

孩子冷漠,要點就是培養與溝通,其中包含家長老師耐心等要素,這是可以培養且從小就應該注重培養的。家長與老師應該以身示範,起到好性格的榜樣作用,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

總結:

孩子冷漠問題非常重要,各位家長們一定要學會科學,有效的處理孩子冷漠的方法,從根本上讓孩子成為有愛心,自信滿滿的的好孩子,讓孩子不僅學習優秀,德智體美也得到長遠發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突然對父母冷漠
    回到家以後我就跟公婆抱怨孩子太不懂事了,我辛辛苦苦領他出去玩一圈,回來的時候要給我翻白眼對我一直保持冷漠,而且想到這裡感覺自己也是非常委屈的,付出這麼多給了這個孩子,竟然不會了解我的內心甚至感覺他就像一個白眼狼一樣。但是我非常奇怪的是,他除了對我冷漠,爺爺奶奶卻是格外的親暱。
  • 為什麼大多數國人的心變得越來越冷漠了?
    這個問題覺得很現實,為什麼?因為人是個生存的個體,要生存、要養家、要理想、要欲望。大的環境保證不了需要,而且似乎要受到威脅。所以他就本能的加強為個人利益思考的心裡。這是不足為奇!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人民群眾這個所包括的成分也不是以前那麼單一了。以前我們說,工人、農民,現在你說農民。去哪找?有幾個?農村老弱病殘、六、七十歲算農民。
  • 為什麼現在的人會變得如此冷漠了呢?
    關於人與人之間現在為什麼變得越來越冷漠,說的直白一點都是因為物質問題,也就是錢。俗話說的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我們身邊又有多少人是大公無私的?大概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包括任何一個人,但是有些親情和友情還是值得羨慕的,但是這樣的又有多少?
  • 孩子摔倒後,很多媽媽愛說的一句話,可能會讓他變得冷漠
    文|好孕姐每天晚上,小區裡都有很多媽媽帶著孩子在遊樂場玩。有次,就看到一個大概1歲多的孩子,在一晃一晃的學走路,媽媽在後面跟著。孩子走不了兩步,就摔倒了,還哭了起來,媽媽也沒有抱的意思,還對孩子說「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我的寶寶是最棒的。」
  • 「我有一個焦慮的媽媽」,孩子眼中的你,正在變得越來越冷漠
    家長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同時也害怕父母的教育會出現問題,焦慮似乎成為了中國家長的一種常態了。今年才九歲的萱萱(化名)就表示,自己越來越害怕長大。記得自己小時候,媽媽經常自己說:「只要萱萱健康快樂成長,媽媽就滿足了。」
  •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鄰居之間也變得冷漠,原因讓人寒心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鄰居之間也很冷漠,原因讓人寒心!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農村居住的人是越來越少,很多裝修好的房子,其實並沒有人們會選擇去居住了,這是為什麼呢?農村也變得越來越冷清,越來越多的人們去城市發展,太多的青壯年離開了農村,農村現在剩下的也只是一些老人,還有留守的兒童,不免讓人感到很落魄,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鄰居之間也很冷漠,原因讓人寒心!
  • 為什麼熱情和睦的孩子會變得冷漠和缺乏安全感?家庭的和睦很重要
    熱情和睦的孩子會變得冷漠和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在於孩子的內在特質。理想主義者型孩子更是這樣。NF型孩子似乎生來便懂得該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的聯繫,或者說,如何與他人產生我所說的交際中的情感共鳴」 。 這些孩子甚至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扮演理想主義者的四種角色:教育者,輔導者,奮鬥者和醫治者。 而他們對這些職能的興趣有可能是天生的 。 因為這種跡象出現的時間很早,而且只要得到了家長的鼓勵,他們就會一直練習下去。
  • 思考:周圍的人為什麼會變得如此的冷漠?溫暖一點不行嗎?
    思考:周圍的人為什麼會變得如此的冷漠?溫暖一點不行嗎?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科技的漸漸發展,人類之間的交流似乎也是越來的越多了,但是人類之間的感情也是越來越冷漠了。就是兩個朋友之間,也是完全就沒有當年還是古代的時候,朋友之間濃厚的情誼。
  • 你不懂:為什麼一個人有錢之後,會漸漸變得冷漠?
    你一定不懂的是,為什麼越是高門大戶,越對窮人產生抗拒?為什麼一個人有錢之後,會漸漸變得冷漠呢?明一認為,所有有錢人,都是從沒有錢開始過日子的。誰也不是口含金匙的主兒,很多人都是靠自己打拼才有的成功。自私,眼裡只有錢,冷漠,富人不知窮人的痛……是的,冷漠。然,冷漠的背後,你可聽過他的故事?當年他輟學,投奔親戚,創業,被人翻白眼以及無數次拒絕的背後,不過是嘗盡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人際真相,心一點點堅硬,臉才一天天冷漠起來……無獨有偶。
  • 現在你對孩子冷漠,未來孩子對整個世界冷漠,你確定還要這樣嗎
    今年45歲的吳媽媽表示,她工作的時候,孩子總是在一旁故意打攪,經常做一些事來分散她的注意力,當她叫孩子去跟別人玩的時候,孩子就是不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小編聽了吳媽媽的敘述之後,也跟吳媽媽的孩子溝通了一下,終於理解了所有的情況。
  • 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長大了,變得冷漠無情,自私自利
    都說孩子的眼睛是最真誠的,最明亮的,因為她不懂世俗的眼光,不懂人間的人情冷暖。我記得我小時候也是那種很善良的人,而且是善良得有點傻。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家裡會養一些小動物,有兔子,有母雞,還有一些大動物,牛呀,驢呀,基本家家都會有。小的時候不覺得這些動物是可以被吃的,總覺得她們是自己的朋友。
  • 咱們談談微信群,為什麼很多的聊天群變得越來越冷漠了
    第一,某些微信群,每天都有人分享來自各種軟體的文字連結,或轉發一些未經證實的圖片視頻、各種假新聞等,這些毫無營養的交流,讓人不厭其煩,嚴重的會引起群友退群,讓群聊變得越來越冷漠而無意義。這類人只是把微信群當成了一個推文工具,也是導致群聊冷漠的原因之一。
  • 為什麼開始變得麻木,冷漠(我拒絕,我不要那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脫離學校的安逸,開始步入社會,我們一直被告知現實很殘酷,不要多管閒事,不要怎樣怎樣,也隨著變得麻木。但為什麼要這樣?我們不能拒絕嗎?我們開始都是天真的,都對這個世界抱著美好的善意。但可能因為偶然間聽聞,其實她們沒有任何困難,可能因為見了太多乞丐阿姨,而有些麻木,我們開始對她們視而不見,開始冷漠。我們錯了嗎?當然沒有。因為真的會有些騙子利用這些心理。不過我們也不應因此而麻木,而煩悶冷漠。換個思路,我們完全可以給她們一些零錢,來換自己一天開心。有錢難買爺樂意嘛!也可以想她們都是假的,那也就沒有那麼多可憐的人。
  • 不想孩子日後性格冷漠無情?這四項「行為教育」請重視起來
    在小周家,地位最高的人不是「賺錢主力」小周,也不是「家務達人」小周的妻子,而是小周的兒子,甚至可以說,那孩子的家庭地位要比他的爺爺奶奶還高。然而,小周和妻子對孩子的妥協並沒有得到什麼好結果,反而讓孩子越來越放肆,提的要求也越來越無理,而且還必須得到滿足,不然就又來老一套;最近孩子更是變本加厲,甚至開始動手打自己的媽媽了,絲毫沒有手軟,更不覺得自己不對,這令小周和妻子很是心寒,深深後悔之前沒能教育好孩子,如今釀成苦果。
  • 多數人面對一個求助人時為何變得冷漠?
    現在的很多社會事件經由媒體渲染放大,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逐漸降低,最常見的場景就是在公共場合有老人摔倒,而無人上前攙扶,這表明我們變得越來越冷漠嗎?在這個場景中,每一個看到老人摔倒在地的人,會認為自己沒有責任去採取行動,而可能會認為其他人正在採取行動,而旁觀者裡面只要有人做出了冷漠的示範,那麼其餘人極大可能也會選擇逃避。在這裡面,公共場合是個很重要的條件,因為人越密集,分散到每個人身上的責任就越小;而地方越偏僻,人越稀少,便會感覺責任越集中,便更可能採取行動。
  • 當熱情的人,變得冷漠了
    當熱情的人,變得冷漠了,是因為心寒了;當真心的人,變得無情了,是因為受傷了;當善良的人,變得不再熱心腸了,別讓在乎你的人,變得冷漠無言,別讓對你好的人,變得沉默安靜,因為:失望,是不愛的見證,沉默,是最狠的報復!
  • ...卻活成了孤兒:有多少「冷漠」的父母,就有多少「空心」的孩子
    父母的冷漠和忽視,終於讓阿廖沙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他的心徹底失去了依託,變得空空如也。 父母的忽視,是一種精神暴力,孩子長期生活在如此冷漠的環境中,家早已成了絕境。 現實中,雖然我們很少這麼極端,但卻常常因為意外地、無意識地忽視,讓孩子感受到了冷漠。 就像開頭視頻裡的父母,因為工作忙,因為著急出門,不得不抓緊時間,無法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
  • 不要過早的讓孩子變得聰明,告訴你為什麼?
    家長不要過早讓孩子變得清晰,認為童話是假的,月亮上是瓦礫,天上沒有銀河,世界上沒有神仙……這有什麼好處呢?孩子的察言觀色,左右逢源是父母教育的失敗。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童話和寓言,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它們猶如佛勒德裡克田鼠收集的陽光、顏色和詞兒,當我們感覺寒冷、寂寥的時候,童話讓我們相信曾經的溫暖還會再次來臨。
  • 孩子人緣差,對別人態度冷漠,可能是缺少「共情能力」
    孩子不斷成長,他的人生也將會變得豐富多彩,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足夠優秀,能夠擁有高智商和高情商。但是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人緣很差,別的小朋友都不願意和孩子一起玩耍,而且孩子無論是對陌生人還是對待家人,總是一副冷漠的態度,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孩子缺少「共情能力」的表現。
  • 孩子為人冷漠,家長要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成為熱情寶寶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今天上午,鄰居帶著孩子來家裡找小明玩,小明媽媽熱情的招待了他們。期間雙方家長在談事情的時候,讓孩子去房間裡玩,可是沒過多久鄰居的孩子就跑出來了,說小明不跟他玩。這句話讓小明媽媽很是尷尬,從鄰居進門到現在,孩子都沒有跟客人問好。但是礙於客人還在,就沒有對孩子發脾氣,自行圓場說:孩子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