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過早的讓孩子變得聰明,告訴你為什麼?

2020-09-03 潮媽小貼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越來越注重培養孩子的警覺度和鑑別度,似乎到處都是大灰狼和狼外婆,卻忽略了孩子心靈的純度和亮度的澆灌。要知道,孩子浸染在一種什麼裡面,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具備這種特質。


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孩子單純一點,懵懂一點,甚至傻一點,這個時間能有多長就多長。


家長不要過早讓孩子變得清晰,認為童話是假的,月亮上是瓦礫,天上沒有銀河,世界上沒有神仙……這有什麼好處呢?孩子的察言觀色,左右逢源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這是小學一個真實的課堂。


老師正在上《狐狸和烏鴉》的文章,課堂進行得很順利。


狐狸用自己的甜言蜜語騙到了烏鴉,烏鴉一張口,小曲還沒有唱起來,嘴裡的肉就掉了。狡猾的狐狸銜起大肉,高高興興地走了。


孩子們說,千萬不能做一個愛慕虛榮的人,否則很可能會失去一切。可憐的愚蠢的烏鴉就是例證。


最後一個環節,老師讓孩子們設想,假如烏鴉再次見到狐狸。烏鴉依然在樹上,烏鴉的嘴裡又有了一塊肉,故事會怎麼發展。


孩子們的設想非常有意思。有一個小姑娘的設想是,烏鴉原諒了狐狸,並且對她說,狐狸姐姐,你一定是餓壞了,才想到那個辦法的,對不對?今天,我分一半肉給你,你一定要改掉騙人的小毛病喔,好不好?


很多孩子們都笑了,老師也笑了,可能是笑小姑娘的幼稚。


有一個男孩子虛構的故事,猶如希區柯克的懸疑大片。


狐狸馬上向著烏鴉懺悔,悔恨自己不該為了區區的一塊肉,失去了偉大的友誼。一開始烏鴉不相信,看也不看狐狸,可是,狐狸的懺悔太真切了,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流,說到辛酸處,狐狸竟然,竟然拿自己的腦袋往地上撞,咣……咣……咣。
善良的烏鴉終於忍不住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隨著嘴巴一張,烏鴉嘴裡的肉又掉下去了。


狐狸一個健步上前,把肉踩在腳下,哈哈大笑。


狐狸說,烏鴉啊,怪不得人家說你是烏鴉嘴,你怎麼那麼好騙啊?怎麼連一塊肉也銜不住?說完,叼起肉,就準備走了。


誰知道烏鴉在樹上大笑,笑得眼淚都快下來了。


烏鴉說,為了報復,我策劃了很久,狐狸,你的死期到了,我在肉上下了毒。


狐狸一聽,趕緊把肉吐掉了,然後,不斷地吐吐沫。


烏鴉,一個俯衝下來,叼起肉飛回樹上。烏鴉說,狡猾的狐狸,誰說你是最聰明的,你是大笨瓜啊,如果有毒,我還能把肉銜在嘴裡嗎?


終於,烏鴉通過自己的智慧,報了一箭之仇。


老師對這個孩子的想像力,給與極大的誇讚,其他孩子們歆慕的眼光,讓這個孩子收穫了自信和光榮。我卻在這個故事裡看到了憂慮。我為那個小姑娘的善良和真純感到欣慰。像草葉上的小露珠,小姑娘纖細的情感,觸動了我內心柔軟的東西。在我眼裡,一個水晶一樣童心的價值,要大於所謂的智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越來越注重培養孩子的警覺度和鑑別度,似乎到處都是大灰狼和狼外婆,卻忽略了孩子心靈的純度和亮度的澆灌。要知道,孩子浸染在一種什麼裡面,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具備這種特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童話和寓言,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它們猶如佛勒德裡克田鼠收集的陽光、顏色和詞兒,當我們感覺寒冷、寂寥的時候,童話讓我們相信曾經的溫暖還會再次來臨。


有一天,我和小啟元上街,回來的時候,我問小啟元:「兒子,我們有20元打的費,你如果願意和我走回去,節省下來的錢就獎勵給你。」


兒子很開心,說:「成交。」


走到半路上的時候,突然,一個中年婦女帶著一個小姑娘攔住我們,請求我們給點錢,讓小姑娘買包子吃。她喃喃地說:「因為錢包被偷了,小姑娘已經一天沒吃飯了,餓得嗷嗷的叫。」


我看了看,小姑娘沒有嗷嗷叫,更重要的是,小姑娘的臉上沒有羞赧,只有司空見慣的冷漠。一看就知道是騙子。


不只一次被這樣的人欺騙過。我看了看兒子,兒子猶豫片刻,就把20元錢給她們了。


我們繼續走,兒子說:「爸爸,我腳有點痛。」


我問:「你後悔嗎?」


兒子兒子滿頭大汗:「不後悔,就當是我們打的了。現在,又幫助了人,還鍛鍊了身體。」
哈哈,我心裡想,這幾乎就是阿Q精神的翻版了。


我還想逗逗他。「兒子,有沒有想過,她們有可能是騙子?」


兒子一本正經的說:「爸爸,你有沒有想過,她們也有可能不是騙子?」


這正是我心裡所想的。我非常高興,給兒子講了一個施捨的故事。


阿根廷最著名的高爾夫球手溫森贏得了世界冠軍之後,獲得了10萬美金。從頒獎臺上下來以後,他拿著寫有10萬美金的現金支票去停車場開自己那輛漂亮的跑車。但是,就在他將要開動車子的一剎那,一個中年女人突然攔住了他。


他微笑著對女人說:您是要籤名嗎?他習慣性的拿出了籤字筆。但是,那女人卻說:不,溫森先生,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請您幫助。我的孩子患了白血病,必須有10萬美金才能挽救他的生命,我沒有其他的辦法,請您救救我的孩子。


一向以善良著稱的溫森毫不猶豫地拿出支票交給了那個他連名字也不知道的女人,他說:這是10萬美金,快去救你的孩子吧!
女人遠去了,溫森像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比賽一樣輕鬆地開動了車子去參加晚宴。


就在他與朋友們一起享受著快樂夜晚的時候,兩位警察走到他的面前說:「溫森先生,告訴你一個最壞的消息,下午是否有一個女人向你索要了10萬美金?她是個騙子,她經常編造說有一個患白血病的孩子急需治療騙取名人的金錢。請你去起訴她!」


「什麼?騙人?也就是說並沒有一個患了白血病的孩子了?」溫森問。


「是的,溫森先生。」警察對他說。


溫森快慰地對警察說:「謝謝你們告訴我這個消息,這是我今天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我和兒子說,你今天的所作所為,不比溫森先生遜色,你還是一個孩子,你的20元錢比金子還珍貴。為了獎勵孩子的善良,我說,「回家爸爸獎勵你20元錢,兒子,錢不是最重要的,有心最重要。」


沒想到兒子卻拒絕了我,說了一句話很有意思的話。「我做了一回好人,很快樂,不要錢。」


我馬上反思,我也做了一回好人,但我卻沒有獲得快樂,這是為什麼?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只是不能當著一個孩子的面,傷害一個母親的心,哪怕這個母親是一個十足的騙子。如此而已。


作為父母,就讓孩子傻一點,再傻一點,老實人吃點虧沒什麼,吃虧是福。不能讓孩子養成精於算計、斤斤計較的壞毛病,這對孩子德性的養成沒什麼好處。


父母的教育,應該喚醒孩子內心善和美的種子,讓它們像清泉流過,像微風吹拂,雲淡風輕,爽心悅目。


為什麼要把成人世界的規則強加於孩子身上?為什麼不能用孩子純淨的眼光和世界,來處理這樣的事情?有些東西是不能代替的,比如成長的過程。縮短了這個成長的過程,無異於謀殺了孩子的童年生命。


是讓可愛的孩子蒙受道德愧疚,還是讓天真的孩子因愛心而自豪?家長們常常會因人性美、人情美的缺失而做錯選擇。

相關焦點

  • 你以為數學好的孩子才聰明?語文好才能全科好,老師告訴你為什麼
    我們很多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數學教育。認為只有數學成績好,奧數拿了冠軍,才是聰明的孩子。聰明的定義被狹隘地局限在了算術上,這導致很多數學沒考100分的孩子,會認為自己是不是不聰明?邏輯思維的培養,在小學階段是屬於啟蒙的一個階段,雖然重要,但是語文思維如果沒有建立起基本的意識,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就很難形成獨立思考,也不用談什麼腦筋快聰明了。
  • 有些「真相」別過早告訴孩子,你長大就會明白,是做父母的苦心
    並且有可能會給他們帶去童年、心理、人生陰影,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事實真相」,還是不要讓孩子過早知道的好。所以,如果夫妻雙方選擇了離婚,儘量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去告訴他們,他們知道之後,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嚴重的成長負擔,因此,最好是不要太早告訴他們。
  • 孩子過早獨立是好事?並不認同,過早獨立反而會讓孩子內心缺愛
    01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會出現讓孩子過早獨立的情況事實上,反而是讓事情變得更加嚴重了,在這樣的教育下,本來是一個溫柔乖巧的孩子,非但沒有獨立起來,反而脾氣變得暴躁,變得偏執,變得沒大沒小,變得喜歡向父母撒嬌。若是出現這類問題這位父親仍然不知道改正的話,最後面臨孩子的可能是更加嚴峻的挑戰。
  • 你的孩子聰明嗎?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但怎樣的孩子比較聰明呢? 1、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特別調皮搗蛋,一刻也停不下來。如果真的如此,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是聰明的。 好動說明他精力旺盛;調皮搗蛋說明他思維敏捷,有膽量,而且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執行力強,今後有可能成為一個有魄力的企業家。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儘量不要過早,否則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儘量不要過早,否則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小娜和老公結婚3年了,本來想著多過一段時間二人世界,可是便在家人的催促下要了孩子,本來還是小姑娘的她瞬間變成了寶媽。由於是新手媽媽,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懂,但是小娜也盡力的在照顧孩子,有些不明白的事情不是查資料就是問問過來人。
  • 戀愛技巧:追女生千萬不要過早表白
    很多兄弟在喜歡上一個女生後會忍不住對她表白,可過早的表白行為只會被拒絕,那麼為什麼追女生不能過早表白?
  • 孩子越早走路,就說明智商越高?不要過於糾結,醫生告訴你實情
    在閒聊過程中,經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在誇獎誰家的孩子真聰明,沒幾個月就會說話走路了,長大了肯定有出息。把那些孩子一周歲還沒學會走路的寶媽嚇得夠嗆:我家的孩子是不是智力有問題,難道長大後要成傻子了?嚇得寶媽連忙送醫檢查。寶寶走路的早晚真的跟智商高低有關嗎?
  • 這7件事不要讓孩子過早學會,關係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建議收藏
    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十分有成就呢,可是很多時候由於太過迫切,所以便容易滋生焦慮,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孩子便會落後千裡輸在了所謂的起跑線上。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年輕媽媽,孩子尚小,有的才剛學會走路,她便已經為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特長班。像美術、舞蹈這樣的興趣班,她不假思索一口氣全都給小孩子報上。
  • 誇獎孩子不要說「你好聰明」,聰明的媽媽會說「你很努力」
    誇獎孩子是每個父母都要學會的技能,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因為適當的誇獎能激勵和鼓勵孩子,增加他們的自信,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但是誇獎孩子也是要有方法的,而不是盲目的誇獎,很多媽媽以為誇獎孩子就是對孩子說「你好聰明」「你真的好棒」其實經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並不會起到什麼好的作用。
  • 不要再誇「你真棒」,教你3招誇孩子的心法,誇出優秀的孩子
    而現在很多父母往往不知道怎麼誇獎和表揚孩子,所以請家長不要再誇「你真棒」,誇獎孩子要懂技巧,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這樣就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進步的過程中了,告訴孩子你在乎的、關注的,並不是孩子一時的表現,而是幫孩子建立起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的習慣,那才是真正關係到她一生成長的關鍵。
  • 不要讓孩子被聰明詛咒
    有些父母,經常誇獎孩子。「寶貝你學真快,你真聰明」父母認為鼓勵孩子,幫孩子增強自信心。孩子接收這些信息,會這樣想。如果我學習不那麼快,我就不聰明了。把速度和聰明聯繫起來,因為快,所以聰明。他會為了維持自己聰明,不再挑戰高難度的任務。
  •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誇他聰明
    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件挺不可思議的事,鐘錶嘛,我們覺得這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你可以背那麼多唐詩,這個怎麼可能不會呢?而且我已教給你很多次,你還是弄不清楚,你是不是沒有努力學?事實上,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變得有點怕學這些內容,有逃避的傾向,這更加讓人生氣。
  • 3歲前不要再教孩子識字了!研究表明過早閱讀會有這幾點危害
    導讀:3歲前不要再教孩子識字了!研究表明過早閱讀會有這幾點危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前不要再教孩子識字了!研究表明過早閱讀會有這幾點危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早上幼兒園更聰明?心理研究:過早入園傷害娃想像力和創造力
    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多方的兒童心理研究所其實都有實驗表明:過早的上幼兒園會傷害到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不僅如此,過早讓孩子上幼兒園還有這些危害:第一:孩子會缺乏安全感引起一系列的問題過早的離開家庭去上幼兒園,首先會引起孩子的不安。孩子的哭泣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是因為「被迫」脫離父母的懷抱哭泣,那麼對孩子內心產生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 家庭的真實財務狀況,到底要不要告訴孩子?
    1.財務狀況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完善的金錢觀孩子一旦得知「錢」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糖果時,他會對錢產生奇妙的嚮往,只要看到想要的就撒潑打滾要買,因為他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這時如果家長不能幫助孩子建立完善的金錢觀,孩子對錢的概念就會變得模糊,而告訴孩子家庭的財務狀況,是培養孩子完善金錢觀的有效方法。
  • 孩子「左撇子」究竟是聰明還是發育障礙?專家告訴你標準答案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同事家的孩子西西今年4歲了,據同事說,西西從小就會有意識地用左手抓東西,不論是拿奶瓶還是玩玩具,左手用的都比右手多很多,同事有些奇怪,夫妻兩人都習慣用右手,為什麼生了個「左撇子」的孩子呢?
  • 智力在你手中,你真的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首先,引領右腦專家告訴大家聰明的秘密是什麼:在你的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們的大腦發育程度都很低,無人例外。但是他們大腦中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數量卻很多。這並不完全代表就是聰明,因為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人是否聰明不僅是神經元之間連接數量,還取決於大腦神經網絡的信息傳遞效率。
  • 低齡留學,對很多孩子都是過早的選擇題
    至於為什麼要那麼早就留洋,我用足球打個比方:就像你最終目的是去英超踢球,那你應該更早去諸如英冠等歐洲低級別聯賽踢球,才能更早進入球探的視野。在國內中學讀書還是像在中超踢球,要想往高處走,競爭極其激烈,甚至一直相傳美國大學對亞裔學生的錄取比例,一直控制在5%以內,這個5%還要和印度、韓國等學生爭搶。另一個現實的技術問題是,英美學制和國內都不一樣。
  • 請不要再誇孩子「你很聰明」
    被誇聰明的孩子會躲避挑戰或放棄在卡羅爾·徳韋克的《心態致勝》一書中,史丹福大學卡羅爾·徳韋克教授30年前就開始思索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是遇到挫折,有些孩子能夠屢敗屢戰、不斷努力去克服困難,而有些孩子卻會輕易放棄,甚至不敢迎接挑戰?她做了大量的研究,最終發現,孩子的思維觀念起了重大作用。
  • 孩子老問為什麼!該如何招架?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有些問題你回答得出來,而有些問題你回答不出來!更多的時候是你回答了一個,孩子還能不斷地給你引出為什麼,沒完沒了。很多家長會感到煩躁,大吼一聲「我不知道!」「哪兒有那麼多為什麼?」事後又覺得吼了孩子很不對,陷入深深的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