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泡腳、泡溫泉並非人人皆宜

2020-12-25 法制網

    冬至已過,天氣漸寒。晚上倒上一盆熱水,泡泡雙腳,洗去一天的疲憊,這幾乎成為很多人保健的一個方法。同時,節假日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泡泡溫泉,恐怕也是這個隆冬最幸福的事了。

    民間有句老話「熱水泡腳,賽吃人參」,更有很多人把溫泉稱為「美人湯」。但這種泡法真的是眾人皆宜,且如民間和網上傳的那麼神奇嗎?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酒癮網癮科主任醫師周旭輝提醒,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在冬季通過泡腳泡溫泉來保健養生,在泡的過程中,要掌握三個要領:溫度在40℃左右,時間以15分鐘左右為宜,泡到適可而止即可。

    事件回放

    酒後泡腳泡出滿腳水泡

    李奇愛喝酒在當地是出了名的,40多歲的年齡,20年來每日無酒不歡,平日裡每天早上要先喝瓶酒,再吃早飯,一離開酒,就渾身不舒服。前不久,他和朋友喝完酒回家後,妻子打了一桶熱水給他泡腳驅寒。沒想到,半小時後,妻子發現丈夫雙腿膝蓋以下有明顯紅腫,尤其雙腳布滿了大小不一的水泡。送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後,醫生診斷為「酒精性周圍神經病變」。

    進入冬季,人們習慣向溫暖靠近,泡腳、泡溫泉是不少長沙人驅寒取暖的保養方式。但因泡腳、泡溫泉不當而導致疾病甚至意外死亡的事件也頻頻發生。

    此前有媒體報導,山東七旬老先生在廣州過年,泡溫泉時出現大汗淋漓並暈倒,被醫院診斷為腦梗塞。烏魯木齊一80歲老人泡溫泉時,突然滑落至浴池中,經搶救無效死亡。

    原因分析

    身體對冷熱刺激感減退致疾病發生

    冬季泡溫泉、泡腳,對於調養身體確實有很多好處,可為什麼泡個腳會被熱水燙傷?周旭輝指出,冬季通過泡溫泉、泡腳等方式,調養身體,是不錯的保健方式。以泡腳為例,腳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個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和經絡分布,當用溫水泡腳時,可以刺激這些反射區。但如果患上酒精性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等疾病,在疾病的影響下,或由於年齡原因(如老人或小孩),對各類刺激包括冷熱、疼痛刺激感覺減退,就會在熱水裡感覺不到明顯的疼痛,因此導致疾病發生。

    此外,泡腳、泡溫泉還易引發患者心腦血管意外,其原因,一方面與溫泉水溫過高、泡的時間過長導致血管擴張、大腦供血不足有關。另一方面,長時間處於溫度較高的溫泉、熱水時(超過43℃),人體會大量出汗,導致心跳加快,心臟的耗氧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隨之增大。同時泡溫泉時人體體溫會升高,出水時體溫又會下降,短時間內出現一冷一熱,可引起血管急劇擴張和收縮,這些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

    相關連結

    三類人群不適合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

    周旭輝指出,冬天泡腳是有禁忌人群的,下面三類人不適合熱水泡腳。

    1.下肢感覺遲鈍人群:以老人、小孩、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及酒精性周圍神經病變為主,這類人群受疾病或年齡原因影響,下肢皮膚對冷熱或疼痛刺激的敏感性不強,均不宜泡腳。

    2.下肢回流不暢或阻塞的靜脈病人群:以動脈炎、靜脈炎以及動靜脈血栓為代表,這類患者如果用熱水泡腳會加重血液淤積。以下肢動脈閉塞患者為例,這些患者下肢動脈硬化,彈性顯著降低,熱水泡腳並不能擴張硬化閉塞的血管,反而會增加組織耗氧量,加重缺血,甚至出現壞死。

    3.心腦血管疾病未能有效控制人群:若有頭暈、氣喘等症狀,血壓不穩定或冠心病頻發的患者也不適合泡腳。

    同時,周旭輝提醒,以下六類人群不適宜泡溫泉。

    一是年齡小於6歲的幼兒、大於75歲的老人不宜泡溫泉;

    二是女性在月經前後、懷孕前三個月與後期最好不要泡溫泉;

    三是營養不良、空腹或暴食、飲酒、熬夜、大病初癒等身體疲憊的情況下,不適合泡溫泉,以免因突然接觸過高溫度出現腦部缺血或低血糖、低血壓性休克;

    四是皮膚有傷口、潰爛或黴菌感染(如腳氣、溼疹的患者)或過敏性皮炎患者不適合泡溫泉,乾性皮膚者,泡溫泉時間不要太久;

    五是急性疾病、傳染病患者,如急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腺發炎、急性中耳炎或發燒的急性感冒患者最好不要泡溫泉;

    六是心臟病、高血壓、血管病患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浸浴,並發周圍神經血管病變的糖尿病症患者不宜泡溫泉。

    健康提醒

    掌握三要領:40℃左右、15分鐘及適可而止

    在寒冷的冬天,熱水泡腳、泡溫泉,親近熱環境,解乏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新陳代謝,但泡腳、泡溫泉並不適合所有人。

    周旭輝建議,首先,泡溫泉、泡腳不能求高溫,普通人群在泡腳時,水溫不能太燙,應控制在40℃左右(一般38℃~45℃)。對於腿部感覺較差的人群,水溫應更低一些。泡溫泉水溫維持在35℃~40℃,且泡時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低溫度泉到高溫度泉浸泡,逐步適應泉水溫度。

    其次,在時間上要控制好。泡腳和泡溫泉的時間都不宜過長,每次不要超過20分鐘,以15分鐘為宜。如果泡腳時感到胸悶、頭暈,應暫時停止泡腳,休息一下。一般溫泉浴可分次反覆浸泡,如果感覺口乾,胸悶,可上池邊歇一歇,做一做舒展體操運動,再喝些蒸餾水以補充水分。

    此外,泡腳、泡溫泉要適可而止,泡腳時不一定要出汗才有效,感到腿部輕鬆即可,冬季時泡出汗增加患感冒的風險;泡溫泉最好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如果出現大汗淋漓,心慌胸悶等不適,表明泡過頭了。

相關焦點

  • 蘇打水雖好喝並非人人皆宜
    蘇打水雖好喝並非人人皆宜 2014/11/19 09:25 來源:瑞安日報 瀏覽:3133
  • 發燒時 不宜用熱水泡腳發汗
    □曲增萍    大冷天泡泡腳或去溫泉館泡個澡,的確是美的享受,不過這些保健方式並非人人適合。  解放軍總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主任曾強教授表示,如果得了普通的風寒感冒,泡一泡腳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能使感冒好得更快,但是已經發燒的人,就不宜用熱水泡腳發汗了,因為發燒時要多採取物理降溫,少接觸熱的東西。
  • 冬季白癜風患者能泡溫泉嗎,怎樣正確洗澡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泡溫泉也成為了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喜歡在周末約上三五個好友好好地放鬆一下。關於泡溫泉的注意事項:下池以前腳先入池,適應水溫後才全身浸入。要避免空腹或飯後立刻去泡溫泉。因為空腹泡溫泉很容易出現頭暈、想吐及疲倦的症狀,而剛吃飽泡溫泉則有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甚至腦溢血的嚴重狀況。為避免這些危害,最好是飯後間隔一至兩小時左右泡溫泉比較適宜。同時,白癜風患者要在冬季期間做好護理,積極地與白癜風作「鬥爭」,為白癜風康復打好基礎。
  • 冬季白癜風患者能泡溫泉嗎,怎樣正確洗澡?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泡溫泉也成為了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喜歡在周末約上三五個好友好好地放鬆一下。  關於泡溫泉的注意事項:  下池以前腳先入池,適應水溫後才全身浸入。
  • 冬季泡溫泉,你要注意這些事項!
    撰文/吳濤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要說冬季有什麼溫暖的休閒方式?這裡呈梯田狀分布、大小不等的溫泉也非常出名,每年都會吸引許多人千裡迢迢去一趟,體會大雪紛飛中在冰川邊上泡溫泉的感受。不過,泡溫泉可不是不分時間、地點隨便泡,一定要講究科學的方法,不然只能是適得其反。首先,泡溫泉講究循序漸進,先從溫度較低的開始泡,逐漸過渡到溫度較高的池子,不過最好不要超過42℃,否則過度的高溫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 泡腳黃金時間是幾點,怎樣泡腳最補腎?
    天氣漸漸變冷了,睡前泡個腳,既暖身又安眠,而且俗語有言「熱水泡腳,勝似補藥」~很多人還不吝發揮想像力,把泡腳桶玩成了「火鍋」,把花椒、生薑、枸杞等紛紛往裡面倒,這樣似乎更養生……但其實泡腳這個「養生秘訣
  • 冬季泡溫泉猝死?溫泉應該怎麼泡
    隨著廣州氣溫驟降,一夜入冬,泡溫泉放鬆身心,成為大眾逐漸提上日程的出行計劃。然而,11月26日晚,廣東中山一23歲女子在泡溫泉時猝死的新聞,卻給逐漸燃起的「溫泉熱」降了降溫。溫泉是否人人可泡?
  • 艾葉泡腳的功效與作用,艾葉泡腳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不過泡腳並非只是冬季適合的,所以泡腳應該是一種四季皆宜的養生方式,只是各個季節泡腳的養生效果可能不太一樣而已;那麼,隨著夏日的到來,我們應該重點關注降暑除溼方面的養生知識,艾葉是植物艾蒿的葉子,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中藥材,它能去除異味,也能清熱解毒,還能消炎殺菌,平時它不但可以入藥還可以用來泡腳,據說用艾葉泡腳能疏通經絡也能驅寒止痛。
  • 秋季泡腳的好處有哪些 這5大好處你知道嗎
    一般來說,我們經常喜歡在冬季泡腳,因為不僅可以驅寒、腳心連接著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暖和身體,緩解壓力,助於睡眠。但是,我們泡腳並非選擇冬天,其實一年四季都可以,今天我們來談談秋季泡腳的好處吧。大家請繼續往下看!
  • 熱水泡腳的注意事項 太飽太餓時不宜泡腳
    寒冷的冬季,我們都喜歡那熱水來泡腳,熱水泡腳可以起到驅寒保暖的功效,當然熱水泡腳也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方法。雖然熱水泡腳有很多的好處,但是也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熱水泡腳的,我們也聽說過熱水泡腳致命的例子。那麼熱水泡腳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一下熱水泡腳的注意事項!
  • 艾灸雖好,並非人人皆宜,你究竟用對了嗎?
    艾灸雖好,並非人人皆宜,你究竟用對了嗎?原標題:《艾灸雖好,並非人人皆宜,你究竟用對了嗎?》
  • 冬天泡溫泉好處多多,這個冬季帶你去連城泡溫泉
    身為南方人的小編真的就是靠抖度過一個個寒冷冬季的,不管是上學時坐在教室裡,還是現在坐在辦公室中,都覺得冷的忍不住就發抖。轉眼間,2019年還剩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冬季最寒冷的時刻也要到來,這個冬天還靠抖嗎?不不不,今年小編選擇泡溫泉過暖冬!今天小編就帶你去福建連城泡溫泉。
  • 女性泡溫泉有哪些養生功效 冬季泡溫泉要注意什麼
    進入嚴寒的冬季以後,這個時間大家會經常做的事情就是泡溫泉,因為可以改善身體的體質,還能改善身體的疲勞感。泡溫泉是一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休閒方式,在周末的時候約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去泡溫泉,其實是一件體驗感很不錯的事情。
  • 泡腳註意事項 冬季泡腳這些事一定要知道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會選擇在晚上回到家中,用一盆熱乎乎的熱水進行泡腳,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做法,泡腳也是有講究的,泡不對可能會給身體帶來嚴重的影響哦,那麼,冬季泡腳註意事項有哪些呢?平時生活中怎樣泡腳呢?泡腳的好處有哪些呢?下面隨著小編一起去看下吧。什麼人不適合泡腳?
  • 泡腳的好處有很多但有幾種人不能泡
    一到秋冬季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睡前泡腳,睡前泡腳對於睡眠是很有幫助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泡腳。但是小夥伴們知道嗎?有些人是不能泡腳的,那麼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這五種人千萬不能泡腳1、特殊人群泡腳時間長致暈厥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但特殊人群要注意。
  • 冬季泡溫泉五不宜
    ,溫泉遊因此成為冬季人們選擇最多的休閒方式之一。躺進溫泉池,邊泡溫泉邊聊天,不但能快速緩解疲勞,對慢性關節炎、肌肉疲勞等身體不適也有緩解作用。泡溫泉也有禁忌,必須加以注意。1.溫度不宜太高。一般最佳的溫泉溫度在40℃~45℃。水溫過高易造成器官供血不足,同時人體會流失很多水分,造成缺氧、頭暈等,還有燙傷皮膚的風險;水溫如果低於40℃,則可能受涼感冒,還比較易於細菌繁殖,泡久了女性感染陰道炎的機率會大增。
  • 泡腳桶會不會漏電致死 冬季如何泡腳養生效果最好
    白天辛苦了一天,想要在腳盆裡舒舒服服的泡個腳,這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啊,但是泡腳也是需要技巧的,現在市面上有泡腳桶,但是這種泡腳桶是插電的,會不會產生漏電的情況呢?接下來我們跟大家分享一下泡腳桶會不會漏電致死?冬季如何泡腳養生效果最好?一起來說說吧。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 冬季愛泡腳的人,能收穫哪些好處?泡腳雖好,但要注意黃金時間
    民間有種說法:熱水泡泡腳,賽過安眠藥。由此可見,晚上睡覺之前泡泡腳,有助於提高睡眠。尤其是進入冬季以來,寒風凜冽。即便是穿上羽絨服,寒風還是能趁虛而入。每天晚上回家,脫下衣服,手腳冰涼,此時泡個腳,身體立刻回暖,別提多舒適。其實,冬季泡腳,除了能驅寒,還有不少好處,一起來了解一下。
  • 每天泡腳1小時,腳咋變黑了?(圖)
    記者時剛 攝  冬季天冷,許多人都有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但昨日,記者從城區多家醫院獲悉,近期接診不少過敏、雙腳變色乃至燙傷的患者,病因多是泡腳不當。那究竟該如何正確泡腳,專家們也給出了建議。  天天泡腳雙腳竟變「黑」  看著雙腳皮膚變成黑色並有輕微疼痛,家住西陵區、40多歲的秦女士還以為患上了大病。
  • 玩滑雪 泡溫泉 冬季旅遊就去洹水灣
    本次洹水灣溫泉滑雪節為期三個月,圍繞「玩滑雪、泡溫泉、冬季旅遊就去洹水灣」這一主題,推出洹水灣滑雪場——洹水灣溫泉精品線路。同時,舉辦安陽市首屆滑雪節、冬季休閒溫泉養生節,以嶽飛廟、紅旗渠、大峽谷景區為補充,為遊客提供紅色旅遊、冬季登山、賞雪等項目。活動期間,遊客憑洹水灣滑雪場票、洹水灣溫泉票到對方消費均享受大幅度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