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星星橋|如何利用「繪本時光」幫助自閉症孩子輸入社交概念?

2020-09-05 中美星星橋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34;,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不僅可以講故事、學知識,也可以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國際公認&34;。

在閱讀繪本時,家長怎麼利用繪本幫助孩子輸入社交概念呢?利用繪本輸入社交概念適合4歲以上,會說簡單句子的自閉症孩子。本期微課中美星星橋天津北辰中心康老師結合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通過以下三個階段為我們分享了一些有效方法,詳情如下。

一、繪本準備階段

1、繪本的選擇

選擇繪本時要貼合社交概念中想、想法、感受的概念,可以挑選表情誇張,容易被孩子解讀,孩子感興趣的繪本(故事情節要簡單、易懂);如果孩子對文字比較敏感,可選用少字或無字的繪本。若選擇的繪本比較難懂怎麼辦?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接受、理解的程度進行刪減繪本的文字內容。若繪本中表達的思想讓孩子在理解上有難度,我們可以適度改變繪本的主題,降低難度進行匹配孩子的理解程度。

曾有家長拿著「自負」為主題的繪本找到我,諮詢在加入社交概念的同時如何講解「自負」的問題,因為「自負」這個詞對孩子來講比較難懂。當我看過繪本內容了解到,主人公是長著長脖子的長頸鹿,因為脖子太長,比同伴看得遠,所以它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長,幫助同伴預知危險,但同時又由於自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還非常看不起同伴。

我在繪本中發現,長脖子長頸鹿自負的時候沒有表情變化,所以提議家長,把「自負」改為「樂於助人」。喜歡幫助別人是一種良好的品質,對於孩子來講,首先意識到別人有困難,能夠伸出援手幫助別人,也是社交概念的想、想法、感受中能從他人視角,理解他人想法,從而調整自身行為要達到的其中一種方式。若繪本內容比較難懂,主人公的表情到位,故事情節簡單,家長可以適當降低難度,讓孩子容易理解。

2、準備的工具

手繪或列印出思想泡泡、會話框、心,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依據情境需要,隨時出示視覺線索,加深孩子關於想、想法、感受的印象。比如主人公說了什麼,我們可以邊講邊把會話框放在主人公嘴邊;如果主人公想到了什麼,我們可以把思想泡泡放在主人公的頭頂上方;如果主人公傷心難過了,可以把心放在主人公心臟的位置講解感受。通過出示視覺線索的方式,進行閱讀繪本,慢慢孩子便會知道,心是感受的來源,大腦是想法的來源。甚至希望孩子在反覆輸入之後可以區分:有時候需要把想法說出來,有時候卻要隱藏自己的情感,我們要懂得從對方的視角考慮說話的內容,不能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社交思維需要慢慢、反覆輸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3、心態的準備

通過我在實際教學中總結出了三點:第一要享受當前閱讀繪本的親子時光;第二不要以任務為導向;第三不給自己和孩子設限。

家長的心態需調整好,讀繪本不是為了完成任務,也不是非要一次講完一個繪本;我們要觀察孩子的狀態,如果孩子狀態好,可以繼續;如果孩子狀態不好,需停止,做些別的事情。有的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提問題,對於孩子的主動語言或在積極表達想法的時候,家長沒有給予及時回應,對於孩子的題外話,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幫助孩子維持在同一主題上,可以說「我們在講繪本,不是在討論你這個問題,講完繪本我們再說你提的問題」。

對於孩子貼合繪本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回應孩子,適時地幫助孩子引導回家長想要表述的想法、感受,對於家長自己都無法解答的問題,我們可以教孩子遇到問題時的解決辦法,比如查百度……


二、繪本閱讀階段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主要有三個方面:停下來注意,停下來討論和停下來做。

有兩個重點,家長需注意:

1.從封面開始我們其實已經進入了繪本時光,許多家長在讀繪本時,不注意引導孩子觀察繪本的封面,只讀題目一帶而過,其實錯失了讓孩子「知情解意」的時刻。知情,就是了解社交情境,也就是社交背景;解意,就是解讀主人公的意願,猜測主人公的想法及感受。封面恰恰是點睛之筆,引導孩子看懂繪本的封面,有時基本可以了解到故事的概況,因此家長不要忽略繪本封面的閱讀。

2.繪本的配色也是值得家長參考的地方,如以下繪本插畫。

繪本講解的過程中停下來注意,注意什麼呢?注意繪本中的主人公,他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也就是圍繞想、想法、感受這一社交概念,讓孩子注意主人公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感受到的。

提醒孩子注意的方式有哪些呢?停下來注意,要求家長學會引導。首先要做到好玩有趣、聲音愉悅的吸引孩子參與進來。也可以使用疑問句引導孩子注意,「哎呀!這是什麼呀?哎呦呦,發生了什麼事啊?……等」,當孩子的注意力被我們吸引到,可以說:「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其次聲音先行,學會用停頓給孩子視覺化的提示,讓孩子填空,如繪本中我們看到小猩猩走在森林裡,當小猩猩看到大象媽媽跟象寶寶在抱抱,哈哈,小猩猩就想……「抱抱,他們在抱抱」(邊講邊用手指比劃嘴角上揚的動作),小猩猩一定……(拖長音,等待孩子填空)很開心。

最後要學會用語言鋪墊,當小猩猩不開心的時候,引導孩子注意小猩猩的表情,讓孩子注意到小猩猩不開心的原因,試著引導孩子說出來「是因為小猩猩想誰了呢?想媽媽了」。如何讓孩子意識到?需要我們用語言鋪墊。如果直接問,孩子可能無法回答,如果鋪墊到位,答案就會脫口而出。比如「小猩猩看到了大象媽媽抱著象寶寶,看到了變色龍媽媽抱著變色龍寶寶,看到了蛇媽媽抱著蛇寶寶,(學哭泣的聲音……)小猩猩不開心了,他想……(媽媽了)」,這時注意停頓,等待孩子來填空。

停下來討論,在注意的基礎上家長要注意傾聽孩子,包含傾聽孩子的語言和非語言信息,尤其是家長看到讓孩子注意的點,孩子好像不太明白時,我們需要進行討論,或是否是我們引導不到位,如前面提到的引導(好玩有趣、聲音先行、語言鋪墊),如果引導不到位就需要我們重複引導,然後引發跟孩子的討論,討論過後,如果看似孩子已經明白了,需要適時反問檢驗孩子在討論後是否真正明白的關鍵點。

如果還不明白怎麼辦?那就涉及到停下來做。有兩個層面:第一,如小猩猩《抱抱》的時刻,想讓孩子更理解抱抱的幸福感覺,可以在注意的同時即刻抱抱,加深孩子對於抱抱感受的理解;第二,如前面提到的孩子不太懂,就需要停下來,做出來,(下圖)當小猩猩為了感謝大象媽媽的幫助,而去抱抱大象媽媽的時候,也許孩子不太理解這種抱抱代表的是感謝,我們可以演出來,跳出繪本的束縛。

我們可以說:「哎呀,爸爸/媽媽講故事有點口渴,請幫我倒杯水吧」,當孩子把水端給爸爸/媽媽之後,喝一口,我們可以誇張地說:「謝謝你,我的寶貝」,邊說邊做,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抱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反覆地說:「謝謝你,我的寶貝,謝謝你幫助我倒的這杯水!」然後做出恍然大悟的感覺「啊……我知道了,我知道小猩猩為什麼要抱著大象媽媽了,哦……(稍作停頓,讓孩子填空)」,如果還說不出來,可以引導「哦,爸爸/媽媽好像聽到小猩猩跟大象媽媽說謝謝了,所以,小猩猩的擁抱是為了表示……感謝……」。

三、拓展階段

1.利用遊戲拓展,提供視覺線索,玩一個關於《抱抱》的遊戲

準備工具:思想泡泡,參與人的照片,抽獎箱

參與人數:3-4人或5-6人

玩法:由爸爸/媽媽從抽獎箱中抽取家人的照片,放入思想泡泡中,意思是現在他想跟誰抱抱,其他人根據視覺提示過來跟爸爸/媽媽抱抱。

遊戲升級,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個思想泡泡,隨機抽取照片放入思想泡泡中,然後參與的所有人找對應的人相互擁抱。

2.在生活中拓展,經常性的跟孩子抱抱,前提要表達到位,如表達思念時可以說:「哇,媽媽好想你啊,抱抱抱抱」;表達感謝時可以說:「嗯,謝謝寶寶幫媽媽拿東西,給你個抱抱,謝謝我的寶貝」;也可以表達成功時說:「哇!我們完成了,抱抱抱抱……」幫助引導孩子情感的表達。

相關焦點

  • 中美星星橋石建莉博士談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社交能力
    眾所周知,自閉症孩子的核心障礙是社交障礙。其實社交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目前很少有康復師能把握好如何來教社交,對於家長而言更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目前在國內很少有機構能有完整的社交教學體系,最常見的社交教學體系只是教社交技能。
  • 中美星星橋「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實操訓練營」即將上線
    中美星星橋及時洞察到家長們的痛點,急家長所急,將於2020年12月5日-6日舉辦「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實操訓練營」,解決家長們目前的幹預困境!  三大目標,覆蓋全年齡、能力階段自閉症兒童  中美星星橋根據多年來對中國自閉症家庭的調研,以孩子能力、年齡階段為標準,為本次訓練營設計了三大目標。
  • 中美星星橋家長分享|自閉症兒童怎麼在一年三個月成功摘帽?
    身為媽媽,實在是沒有辦法接受孩子一直是這樣的狀態,憂心忡忡的我帶著孩子去了天津兒童醫院,結果讓我心裡一沉: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現在,我已經陪伴孩子度過了一年三個月的幹預時光,孩子已成功摘帽,這周也進入幼兒園了!
  • 星橋課堂|如何幫助自閉症孩子在玩中發展語言?中美星星橋
    語言能力的發展一直都是自閉症孩子康復幹預的主要能力之一,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功能,是所有自閉症家長一致的目標。本期微課由中美星星橋天津河東中心羅老師結合自己的實操經驗,為大家帶來的《如何幫助孩子在玩中發展語言》主題內容中,為家長分享了怎麼通過玩提升孩子語言的一些有效方法。一起學習一下吧。
  • 中美星星橋「TLS 語言·學習·社交」 —— 自閉症新康復體系發布
    由中美星星橋自閉症研究院、美國落基山自閉症培訓中心聯合籌辦的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即將拉開帷幕,論壇定於2020年7月4—5日隆重召開。論壇盛邀15位國內外資深自閉症領域專家參與,論壇採用線上公益直播形式,宗旨是:探討如何將國際前沿自閉症康復模式和中國自閉症現狀充分結合,探索真正適合中國的自閉症診療康復體系。
  • 自閉症孩子幹預,殘疾父母4個月讓孩子從重度變輕度!中美星星橋
    >元元媽媽進入中美星星橋之後,學著擦乾淚水、認真學習。元元社交意識薄弱,元元媽媽就抓住他的核心障礙,從社交思維和溝通語言課程學起。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元元媽媽開始科學系統地帶養孩子,從家庭相處到遊戲,再到語言的輸入,每一項能力都沒有落下,每個方向上的內容元元媽媽都有涉獵和學習。同時元元媽媽也開始給孩子做身體檢查,為他補充鈣、鋅、維生素D等,幫助他調理脾胃。
  • 家長記述|在中美星星橋學習三個月讓發育遲緩孩子恢復正常
    壓力之下孩子毫無進步這時候我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壓力了,一直以來都覺得孩子的情況其實還好,但這樣診斷之後,究竟該如何幫助孩子讓我感到迷茫。回家後我們沒事就對著她說話,但這樣的努力也是徒勞,幾個月過去了,一個字也沒說過。
  • 中美星星橋石建莉博士談自閉症幹預這些年走過的彎路
    這也正值得中國自閉症家長反思:中國的自閉症幹預領域遠遠落後,而模式是否合適、合理是需要時間去證明的,既然已有美國的前車之鑑,為什麼不嘗試去選擇新的理念和模式。類似於中美星星橋選擇的LSP模式,已經在美國接受了十年以上的檢驗,證明了它的成功。
  • 如何正確對待感統失調的孩子?中美星星橋
    例如,當孩子因為一件衣服大發脾氣時候,你要先冷靜分析,是什麼原因,這時你可能會發現,原來孩子衣服上的標籤,讓他很難受,這對於一個觸覺敏感的孩子就是天大的事,這時候,你只需要幫助孩子,剪掉標籤就OK了,相反,這時候一味地責備孩子,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所以,不給孩子貼標籤,接納孩子是我們首先要做到的。
  • 星橋攻略|三招輕鬆解決自閉症孩子不愛去醫院問題——中美星星橋
    中美星星橋花橋中心翁強翁強中美星星橋花橋中心校長我要給大家的分享的是排除孩子一些生理方面的問題,比如上面提到的一些感知覺問題。今天在看趙晶老師幫我們採購的教具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套和醫院有關係的繪本和玩具,這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幫助孩子能夠接受去醫院。
  • 中美星星橋家長分享|2個自閉症孩子,為何她能如此自如?
    二寶媽媽是兩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也是中美星星橋的老學員。目前,二寶媽媽的兩個孩子都已經順利進入普通學校,二寶媽媽也想把幹預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家長。她究竟有什麼經驗和技巧?如果你看過她的暑期計劃,你可能就會明白了!時間真是快,來不及掰手指頭,已經快到9月了,孩子開學的日子也即將要到了。
  • 星星橋乾貨|為什麼ASD(自閉症)孩子要禁食麩質?
    中美星星橋如果是正常人在吃完小麥之後,麩質蛋白會被我們胃和腸道內的消化酶所分解,從大分子的蛋白質分解成最小分子的胺基酸。中美星星橋大部分ASD孩子都會有便秘的情況,當去除到麩質之後,有些孩子的便秘情況也會有好轉,這又是為什麼呢?實際上人體和外啡肽結合的結構叫做阿片受體。
  • 家長記述|在中美星星橋學習三個月讓發育遲緩孩子恢復正常
    壓力之下孩子毫無進步這時候我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壓力了,一直以來都覺得孩子的情況其實還好,但這樣診斷之後,究竟該如何幫助孩子讓我感到迷茫。回家後我們沒事就對著她說話,但這樣的努力也是徒勞,幾個月過去了,一個字也沒說過。
  • 改變自閉症家庭幹預現狀,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實操訓練營圓滿閉幕
    面對自閉症孩子的各種突發情況,沒有實操經驗的家長往往難以應對。中美星星橋根據多年來對中國自閉症家庭的調研、中國自閉症孩子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及時洞察到了自閉症孩子家長的痛點,經過精心設計、層層把關,為家長帶來了本次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實操訓練營。
  • 中美星星橋家長分享|自閉症孩子融入校園難?特特媽媽只用三招
    我們都經常說「不忘初心」,我想問一下大家:在這麼多幹預機構中,為什麼選擇來中美星星橋學習、上課? 我選擇中美星星橋的初衷是因為這裡所倡導的「家長是孩子幹預路上的CEO」這個理念。 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我無法掌控的情況,讓一開始就選擇家庭幹預的我逐漸感受到了力不從心。
  • 如何利用「繪本時光」提高自閉症孩子的綜合能力
    這段時間,我們採訪了「北漂」阿姨阿雅,為了走近星星的孩子,她自學ABA課程,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也幫助了她所遇見的孩子。我們有幸遇到了這樣一個溫暖的小集體,噠噠媽、凡凡爸、小米媽、娜娜媽等家長因為孩子會聚在一起,異地幹預路上大家抱團取暖、苦樂共擔,讓人羨慕。本期的影視推薦,是一部多年前的日劇《與光同行》,一個溫暖的故事,希望現實中每位小孩兒都能像電視劇中的自閉症小男孩「光」一樣,遇到裡緒那樣的好老師。
  • 開學季·家長分享|無關注、無語言的自閉症孩子如何開始幹預?
    畢竟突然面對「自閉症」這個詞,普通的家長又能有多少了解和準備呢?可事已至此,作為媽媽,我只能硬著頭皮想辦法幫助小七了。和有的家長去很多機構幹預過相比,我和小七算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家離河東中心比較近,就去了解了中美星星橋的理念和課程
  • 家長記述|自閉症孩子家長,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一轉眼間,我的孩子唯唯在中美星星橋的學習之路已接近尾聲,要離開時,心中總有千般不舍。我卻又說不清,我只是一直感覺到:我的孩子還不能和同齡人一起進入學校。儘管他一直在進步,但我發現他一直無法融入別的孩子之中,現在想來,我可能是對他的社交能力毫無信心,擔心他進入普通學校之後再受到打擊,從而讓幹預前功盡棄吧。其實,當時的自己對社交障礙的概念一點不清晰,只能隱隱約約感受到孩子的不對勁,卻不能找到有效合理的方法來改變現狀。
  • 中美星星橋微課|走近你,溫暖你,做個「會玩兒」的爸媽
    不停地給孩子輸入,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從而忽視了對孩子情感的互動,也沒關注到孩子某些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孩子的情緒狀態,導致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其實我們教認知可以換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比如在玩中教,寓樂於教。自閉症孩子是社交缺陷,對人不關注,這種情況下,我們教他再多都是徒勞。我們怎麼跟孩子能更好地玩在一起呢?
  • 美國知名自閉症專家蒞臨青島新世紀婦兒醫院傾情開講!
    魯網青島11月1日訊 社交障礙是自閉症兒童一個典型的特症之一。雖然他們像星星一樣純淨、漂亮, 卻也像星星一樣冷漠,孤獨。所以他們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那麼,如何才能用簡單高效的訓練方式幫助孩子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行為,從而能逐步融入正常的學校與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