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中親英……看看香港的「通識教育」都給孩子灌輸些什麼內容

2020-12-12 中國網推薦

楊暉 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副教授

周宇航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碩士研究生

持續了兩個多月的香港動蕩局勢,給香港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更讓人憂慮的是,許多年輕人和在校學生,都捲入了這場動蕩中,而且出現了大量侮辱國家、仇視祖國、擾亂秩序的言行。在許多有識之士看來,其根本原因在於香港「通識教育」出了問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特首董建華和數學家丘成桐,他們認為香港通識教育失敗,令年輕一代變得有問題。

在香港回歸前通識教育只是選修課,於2009年正式作為必修課在香港高中推行,從2012年開始,通識教育被列為申請香港大學的4門考試科目之一(其他三門是語文、英語、數學)。通識包括了「通才」和「全人」兩層含義,由六個單元組成,即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以及能源科技與環境。從單元設計看有個人、地區、國家、世界和未來發展的意味。香港教育局的宗旨是希望能令學生「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和 「以開放和寬容的態度來看待他人所持的意見和價值觀,從而成為能慎思明辨的終身學習者」。

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和香港國際化與多元化的社會實際情況下,通識課程的多樣性、靈活性無可厚非,但是「通識」並不是放棄共識,在課程設計之初,最大的爭議點集中在了「無統一教材」和「無專職老師」兩項問題上,以至於各界人士對此門課程產生質疑。

圖為「黃師」長期佔領通識教師聯會

就實際課堂呈現而言,學生對一些爭議性話題的激辯並未得到矛盾點的有效化解。年紀尚輕的學生本應獨立思考,卻被誘導為偏離共識;本應是開放寬容態度卻呈現為偏激和狹隘的本土主義的情緒,這不得不讓人反省「通識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更有甚者,一些香港的中小學通識教育選用教材,出現了大量醜化祖國、仇視警察、誘導獨立、歧視同胞的內容和字眼,甚至在幼兒園的童話書裡也藉助影射,向兒童灌輸「仇中親英」的內容。這種缺乏共識的「通識」,在香港城市大學的顧敏康教授看來「有大問題,而且香港的整個教育制度也需要重新檢討」。這是因為,目前的香港教育由反對派勢力把持,許多持激進立場的教師教授通識課,使用有「獨」教材,管理機構不作為。

圖為《通識精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內文截圖

概而言之,通識教育的問題是:

就教育目的言,一些教材和教師的選用偏離了通識教育的初衷。

就教育後果言,會產生大量不愛國,行事偏激的受教育者。

就教育內容言,主要問題集中在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的政治性部分。

就教育管理言,無審批、無監管、無衡量標準、無科學評估。

就教育結構言,因為強調課程的時事性,而無統一標準,導致教材來源複雜、單元比例複雜、內容教授複雜,授課人員複雜。

香港特區的治理不能治標不治本,通識教育的問題也如此,否則無預警性的動蕩將成為香港特區的夢魘。

就通識教育本身而言,首先得依據香港特區的多元化、國際化和其生活慣例的實際出發來考慮問題,不能以「頭痛醫頭」的簡單思維來處理問題。目前香港的形勢切忌下猛藥、打急彎,特別是教育領域。所以處理的方式應該是:

要立足於實際情況,對通識教育狀況進行調研,統一各界的意見,設立標準來找出類似影射、歧視、醜化、偏離通識教育初衷的內容有多少,佔多大比例,不能因種類繁多、工作複雜而採取簡單的直線思維。

根據結論,請涉及教育的各方人士對通識教育進行評估,並拿出意見和結論。

通識教育現已經是申請香港大學的必考課程之一,簡單的取消或代替都會引起不小的動蕩,需要耐心和執著地逐步改進。

對於問題較多的「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部分,建議用政治科學原理和香港歷史來取代。在政治科學原理部分要總結香港特區「一國兩制」下政治設計、運作的學理和典範意義;在香港歷史部分,既要堅持「一國」更要突出作為保持中國傳統的香港,如何走出一條現代社會之路,進而融入國家,放眼世界的歷史主線。

正確處理香港特區教育部門和「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關係,無論從教育職能和《社團管理條例》看,香港教育部門不能採取所謂的公務員「價值中立」來成為消極不作為、不履職的託辭。審批、監管、評估等責任是不能不履行的,否則教育部門就沒有存在意義。

在教育領域,有一個逆反定律,越想受教育者接受什麼,引起對抗心理越嚴重。簡單的妖魔化和因果聯繫,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愛國主義的教育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大力推行、立法保障、措施積極的,但愛國主義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多樣的不是功利的。因此在香港的教育政策上,首先強調在信仰、情感、信念的立場問題上毋庸置疑、不可動搖;在知識獲取、理性思考上要強調學理性、歷史性和邏輯性;在受眾對象上要注重年齡段和學齡的區分,在培養、思考、實踐各方面有所側重。

總之,解決香港的教育問題需要立場堅定、從容不迫的心態。(責任編輯:毅鷗)

相關焦點

  • 香港"黑童話"向幼童灌輸"仇中親英"
    偏頗的通識教育正是元兇之一,香港坊間竟有通識輔助參考用的繪本童話,向幼童灌輸「仇中親英」的價值觀。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這本繪本式童話書名為《這個童話算不算是童話》,內容講的是一名叫「忠郭」的霸道國王想徵服所有子民,好在一個叫「自由港」的地方被魔法師下了50年不得入侵的結界,港內人民才能生活安康。
  • 香港通識教育的「異化病」,得治!
    原標題:香港通識教育的「異化病」,得治!香港通識教材(圖源:網絡)近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
  • 香港通識教育的危機!
    香港通識教育的危機什麼是通識教育?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通識教育課程是實現通識教育理念和目標的關鍵因素。香港通識教育涉及哪些內容?通識教育課程是指除專業教育之外的基礎教育課程,就是非專業課程。
  • 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改革通識科,醫治教育頑疾,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重要之舉。
  • 通識教育有多重要?看香港高中的通識課程改革!
    通識教育有多重要?看香港高中的通識課程改革!早在1992年,香港就開始設立類似的預科課程,不過採用的學校不多。現在的通識課程自全面設立以來,逐漸成熟,這裡面涉及幾個課程發展的基本問題。2002年的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有了課程的改革,才有教學、考試、教師發展、學校領導、資源調配等方面的改革。以課程改革帶動教育改革,是中國內地、香港以及新加坡教育改革的特點,也是優勢。
  • 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
  • 港臺腔:香港通識教育的「異化病」,得治!
    香港通識教材(圖源:網絡)近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改革通識科,醫治教育頑疾,是為香港教育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重要之舉。
  •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通識教育被政治化
    香港年輕人的問題責任在香港通識教育課本嗎?通識教育是怎樣一步一步被政治化的?「違法達義」等異端邪說對年輕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香港媒體與教育如何共同影響了年輕人? 25日,CGTN主播劉欣帶著這些問題對話曾多次與黃之鋒辯論的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
  • 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香江觀察)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
  • 香港「通識教育」教材成反對派宣傳品 被批製造「廢青」的罪魁禍首
    【綜合/觀察者網 童黎】 香港高中通識科推行10年,卻不設課本送審制度,多次被批刊印偏頗或錯誤內容。更有專家認為,反對派綁架「通識教育」是製造「廢青」的罪魁禍首。 港媒舉例指出,學校「通識教育」存在漏洞,教材渲染「毒素」,涉嫌灌輸仇警、鼓吹「佔中」、歪曲事實、立論主觀、美化違法等問題,恐成「政治宣傳品」。
  • 連部分試卷都暗示學生「仇警」?!香港社會呼籲立刻檢討通識教育
    雅集出版社的《雅集新高中通識教育系列》在介紹遼寧艦時,用的是改裝前艦身鏽跡斑斑的「瓦良格」號照片,另一張展示三軍儀仗隊的照片,解放軍穿著已淘汰的「九七式」軍服,與今日中國軍事面貌大不相符。尤其令人憂心的是,在無統一課本、無標準答案等諸多原因下,通識科逐漸淪為別有用心之人向青少年灌輸政治立場的工具。
  • 唐英年呼籲:重新將中國歷史納入香港高中必修課
    「最根本的是透過教育,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是最關鍵的。」他指出,此前不斷升級的暴力事件,其中不少是亂港分子在教唆、煽動年輕人。比如,亂港分子在前頭挑引警察,當警察來了後,他們就逃掉,剩下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學生。「學生作為年輕人,很多事他們不懂,而且他們一股熱情這樣子衝上去了,容易被人利用。」近期,有組織在煽動香港中小學生開學日罷課,甚至有中學生在街上發傳單,號召罷課。
  • 香港通識教材改版,「今日香港」單元變動最大
    經過10個多月的檢閱及覆檢,香港多家參與「自願送審」的出版社於8月17日上傳了通識教材修訂後的勘誤表。由於此前通識科不設教材送審制度,導致香港市面上的教科書魚龍混雜,有些內容更是「辣眼睛」,涉嫌灌輸仇警、歪曲事實、立論主觀、美化違法等問題,堪稱「黃教材」。為改變此情況,香港教育局於去年推出專業諮詢服務,出版商可以把通識科教材送交教育局,由專業團隊提供意見。
  • 香港通識教育毒教材存漏洞 恐成縱暴政治宣傳品
    鼓吹「佔中」 灌輸仇警圖為通識教材涉嫌播「毒」,媒體和教聯會接連發聲批判。在《明名高中通識教育-今日香港》的「社會轉變下的身份認同」段落裡,把「驅趕內地遊客」、「噓國歌」、「提倡『港獨』」等不當甚至違法行為稱為「戰鬥」,而其他反應則被貶低為「逃跑」、「靠攏權力」或「投降」。
  • 香港「通識教材」裡,夾了這些私貨!
    香港高中通識科推行10年,卻不設課本送審制度,多次被批刊印偏頗或錯誤內容。更有專家認為,反對派綁架「通識教育」是製造「廢青」的罪魁禍首。港媒舉例指出,學校「通識教育」存在漏洞,教材渲染「毒素」,涉嫌灌輸仇警、鼓吹「佔中」、歪曲事實、立論主觀、美化違法等問題,恐成「政治宣傳品」。據香港《文匯報》8月21日報導,特區推行10年的高中通識科持續引發爭議。
  • CGTN劉欣對話香島中學校長:香港通識教育被政治化
    香港年輕人的問題責任在香港通識教育課本嗎?通識教育是怎樣一步一步被政治化的?「違法達義」等異端邪說對年輕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香港媒體與教育如何共同影響了年輕人? 25日,CGTN主播劉欣帶著這些問題對話曾多次與黃之鋒辯論的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
  • 香港通識教材裡夾帶的這些「私貨」都刪了
    教材渲染「毒素」,涉嫌灌輸仇警、歪曲事實、立論主觀、美化違法等問題,恐成「政治宣傳品」。香港教育局於去年推出專業諮詢服務,予出版商把通識科教科書送交教育局,由專業團隊提供意見。經過10個月的檢閱及與覆檢後,本港有6間出版社、共8套通識教材參加計劃,具體修訂內容昨日(17日)出爐。
  • 香港通識教材改版,刪「毒」換新顏
    經過10個多月的檢閱及覆檢,香港多家參與「自願送審」的出版社於8月17日上傳了通識教材修訂後的勘誤表。由於此前通識科不設教材送審制度,導致香港市面上的教科書魚龍混雜,有些內容更是「辣眼睛」,涉嫌灌輸仇警、歪曲事實、立論主觀、美化違法等問題,堪稱「黃教材」。
  • 香港教材灌輸「港獨」觀念?林鄭月娥:今年一定會講清楚如何處理
    發言人表示,學校應詳細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及其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不能容許教師教授錯誤歷史事實。如有教師被證實有專業失德,教育局將根據《教育條例》嚴肅跟進。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認為,該名教師的教學內容荒謬、顛倒黑白、誤導學生、不負責任,老師向學生灌輸錯誤知識,不但令學生不知道歷史真相,更令學生對國家有負面想法。
  • 什麼是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世界級的大學教育除了著重專科訓練外,還應培養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和文化意識,後者更是現代及未來世界公民的特質。通識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學學士課程重要的一環,兼融中國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從而達至全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