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擔心寶寶缺水,會讓寶寶多喝點水,但給寶寶餵水這件事,存在很多誤區,很多父母不知道寶寶到底多大才能喝水,也不知道寶寶每天要喝多少水,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解答這些疑惑。
常見餵水誤區
1、寶寶喝完奶餵點兒水,防便秘。
很多新手家長會給不到半歲的寶寶餵水,有的甚至給只有1個月的寶寶餵水,他們認為給寶寶喝點水可以預防便秘。
2、兩頓奶之間給寶寶餵點兒水,寶寶喝水好,排毒,不上火。
有一種觀點認為:無論寶寶多大都要喝一點水,多喝水可以排毒,還可以預防寶寶上火。
其實以上做法並不可取,暫且不說水是不是能夠預防便秘和上火,就給寶寶餵水這種行為來說,這樣餵也是不科學的,給寶寶餵水是要看寶寶月齡的。
0-6個月的寶寶可以喝水嗎?
答案是:不需要,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用額外餵水。全球範圍內影響力最大的科學育兒書——《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裡,關於喝水是這樣寫的:半歲內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嬰兒通常無需補充水和果汁。
母乳含水量達到 85%~90% ,只要寶寶喝母乳喝飽了,就無需額外餵水。
配方奶的含水量也有 90% ,如果嚴格按照配方奶的衝泡比例來衝泡,寶寶喝完奶粉一樣也不用額外餵水。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喝奶粉容易便秘和上火,因此需要喝水。其實奶粉本身並不會導致寶寶上火,導致寶寶上火往往是因為奶粉的餵養方式不對,比如衝泡過濃,或者奶粉餵太多了,也有可能是配方奶過敏或者寶寶腸胃出了問題。
而且喝配方奶的寶寶,大便的次數本來就比母乳要少,拉不出大便不一定是便秘、更不是上火,可能只是排便間隔比較長。
如果寶寶真的便秘或者上火了,僅僅靠喝幾口水,也不可能解決問題。
由此可見,6個月以下的寶寶無論是純母乳餵養、奶粉餵養,還是混合餵養都不需要餵水!
給6個月以下的寶寶餵水會有以下的壞處:
1、有的家長會給寶寶餵幾十毫升水,這樣會佔肚子,可能導致寶寶攝入奶量不足,影響生長發育。
2、給寶寶餵水太多,會導致寶寶母乳吃得少,寶寶母乳吃得少,媽媽的奶量也就跟著減少。
3、寶寶的腎臟發育不健全,喝水太多,會使腎臟負擔加重,時間久了,可能會增加腎病的發病率。
4、過多水分可能會導致寶寶血液中的鈉濃度降低,造成低鈉血症,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抽搐和癇等。
寶寶多大喝水?
美國最新發布的《幼兒期健康飲料共識指南》中提到:6~12 個月的寶寶在添加輔食後,可以喝一點水(每天大約 118.3~236.6 mL)。
6~12 個月的寶寶,奶仍然是主要的水分來源,而輔食裡含水量,也基本可以補足寶寶的需求。
寶寶每天應該喝多少水?
7-12月
每天總的水攝入量為900ml左右。母乳或配方粉600ml左右,剩下的通過輔食和喝水補充(每天喝水大約 118.3~236.6 mL)。
1-3歲
推薦每天要攝入1300ml水。其中奶量500ml左右,一日三餐佔大概500ml。剩下的300ml通過喝水補充。
4-6歲
推薦每天攝入1600ml水,其中一日三餐或牛奶中攝入的水量約800ml,每天喝水800ml。
如何判斷寶寶缺水?
如果發現寶寶尿色發黃(紙尿褲上尿漬明顯發黃),或者寶寶一天排尿次數少於6-8次,且尿液顏色偏黃,就表示寶寶有缺水的跡象。
這時,對於 6 個月內的健康寶寶,適當增加餵奶,通過奶來攝入更多水分,而 6 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按需餵水。
溫馨提醒:
如果寶寶嘔吐、腹瀉甚至發燒,在脫水嚴重的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水,可能會用到補液鹽,也不能盲目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