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北京城最美最氣勢磅礴的一條路,京城的精華都在這!

2020-12-17 存知己丨行李寄存平臺

北京中軸線是北京城東西建築對稱的軸線,全長約7.8公裡,這條中軸線幾乎聚集了北京古代建築的精髓,見證了北京城的變遷,下面就跟隨小知己一起看看這條北京最美的路都有哪些景點吧?

一、永定門

永定門是明清北京外城城牆的正門,北京中軸線的起點,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寓「永遠安定」之意,永定門也是是明清時期外城中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城門。2004年北京永定門城樓復建,成為北京城第一座復建的城門。

地址:東城區永定門東濱河路永定門公園內

交通:地鐵14號線到永定門外站下車

門票:免費

二、天壇

天壇位於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地方,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築群。遊覽一般南門進北門(或東門)出,依次參觀圜丘、皇穹宇、丹陛橋、祈年殿和皇乾殿後離開。

地址:東城區天壇東路甲1號

交通:地鐵5號線在天壇東門站下車

門票:15元/人;聯票34元

開放時間:6:00-22:00

三、正陽門箭樓、城樓

正陽門俗稱前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老北京「京師九門」之一。位於北京城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最南端,毛主席紀念堂南邊。北側跨護城河上有一座石橋,名為正陽橋,它是京城九門護城河橋中最大的一座。老北京人都習慣稱其為「前門五牌樓」。也是中軸線上重要的景觀標誌。

地址:東城區前門東大街

交通:乘坐地鐵2號線前門站

門票:免費

四、先農壇

於正陽門西南,與其東面的天壇建築群相對應,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山川、神農等諸神的重要場所。也是皇家最早在城南設立的僅有的一座皇家禁苑。

地址:西城區東經路21號

交通:乘坐公交17、20、36、54路在先農壇站下車

門票:免費(周一閉館)

五、天安門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最初叫「承天門」,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到了明成化元年改建成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重簷歇山式城樓。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承天門」毀於戰火。1644年,清王朝定鼎中原後於順治八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建後的「承天門」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定國」之意。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站在天安門廣場順次可以看到國家博物館、正陽門、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建築

地址:東城區天安門廣場北側

交通:乘北京地鐵1號線,或公交1、5、10、20、52路在天安門東站下車

門票:免費,登城樓15元/人

六、太廟

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即是明清時期的太廟。

地址:東城區勞動人民文化宮享殿

交通:乘北京地鐵1號線,或公交1、5、10、20、52路在天安門東站下車

門票:2元

開放時間:8:00-22:00

七、故宮

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國家5A級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內中軸線上建築:午門(紫禁城正門)——內金水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內廷正宮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欽安殿——神武門(紫禁城北門)

地址: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交通:乘坐地鐵1號線或公交1路、2路等天安門東站下車

門票:60元/人

開放時間:8:30-16:30(周一閉館)

八、景山公園

景山公園位於故宮北面,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明、清兩代的御苑,也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宮苑園林之一。

地址:西城區景山前街44號

交通:乘坐地鐵1號線或公交1路、2路、52路等天安門東站

門票:2元

開放時間:6:30-21:00

九、鐘鼓樓

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作為元、明、清都城的報時中心。在城市鐘鼓樓的建制史上,北京鐘鼓樓規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地址:東城區外大街與鐘樓大街交叉口

交通:乘坐地鐵5號線在雍和宮站

門票:20元/人;聯票30元

開放時間:9:00-17:00

小貼士:北京行李寄存,搜索存知己寄存,隨時隨地寄存行李。

有時間的話,沿著北京的中軸線,走一次龍脈,感受北京城獨有的魅力吧~

相關焦點

  • 京城水跡|北京城與大象的故事:六月則浴
    「水」承載著京城的漕運,滋潤著皇家的園林,維繫著百姓的生活,豐富著文人的詩歌……「水」為北京城市的發展提供水源、保障補給,同時也在「潤物無聲」的存在中塑造著北京城的靈魂,給北京城帶來生命和活力。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北京城曾經水網縱橫的景象已積澱成一種城市印跡,這些「水跡」承載著北京的水韻風情,見證著城市的滄海桑田。「京城水跡」欄目,以水尋史,於水觀城,旨在向大家講述京城河湖水系的歷史風韻、發展變遷,讓更多的人了解北京城的水文化。
  • 蟒山森林公園,賞最美紅葉
    雖說已到秋末,但這裡仍是最濃烈的秋景。霜色盡染的楓林,展現著秋的熱烈與精彩。遠看蟒山,滿眼都是濃濃的秋意。我雖分不出楓樹的品種,但已沉浸在楓的色彩裡,感受著它生命的熱烈。什麼叫層林盡染?看就是了。一層層的色彩,濃淡相宜。
  • 北京城的文化符號:曾讓北京成一片綠海,現只有這公園大面積保留
    你知道北京城槐樹的故事嗎?槐樹你可了解的不多,但是槐樹對於老北京人來說,可是十分有意義的。北京城太靠北了,所以很多喬木都不能適應北京的自然環境,只有槐樹,適合北京的自然環境,在老北京城的歷史中,有很著名的12棵槐樹,槐樹也成為了北京城的一種文化。這十二棵槐樹,現在有些老北京還能掰著手指頭一棵一棵說出名字。
  • 細數關於北京城的那些歌,都聽過的說明你已經老了
    朗朗上口的歌詞描繪了北京城的風貌,加上京腔京味兒的曲風,讓歌曲風靡全國。歌詞寫出了北京城的風貌,也寫出了每一個北京人對京城的眷戀。天壇的明月,北海的風 ,盧溝橋的獅子,潭柘寺的松。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這些都代表了幾代人對京城的情懷,正如歌中所說:走遍了南北西東,也到過了許多名城,靜靜地想一想,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
  • 馮小剛姜文都愛的電影取景地,北京城最有情懷的好去處!
    楊梅竹斜街緊鄰前門、大柵欄,是商業化比較小的一條老北京斜街。四處都瀰漫著濃鬱的生活氣息,那是屬於北京這座城市的煙火。圖片@熱帶汽水C和著名的什剎海「菸袋斜街」相比,它簡直就是一位暮鼓晨鐘的老婦,靜靜地見證著北京的歲月。
  • 京城十二座著名古寺,祈求什麼最靈驗?趕緊看過來!
    , 明代以後,來這裡求仕途的人也越來越多, 據說是京城求仕途最靈驗的寺廟。 京城最著名的祈福寺廟, 每年春節,寺廟都會舉辦盛大的佛事活動, 僧人們會齊誦《大威德金剛》、《吉祥天母回供
  • 走最獨特的路,看最美的風景
    此線路是晚清時一條著名的古香道,走在這條線路上你可以盡情追覓道兩旁的種種古蹟,讓你置身感受於那時香火鼎盛的不凡時代。北京西山:從經典路線開始,認真徒步八大處南 —— 虎頭山 —— 翠微峰 —— 鬼笑石 —— 香山這條路線路哥非常推薦,它是京郊交通最方便、最易於「反悔」的路線(有很多地方可以下山)。
  • 來北京必去的一個地方,被稱為京西觀景最佳地,可縱覽北京城
    門頭溝位於北京西面,這裡群山峻岭連綿起伏,氣勢磅礴。巍巍的山峰自西北向東南排列,是人們登高望遠的好地方。在距離北京市區35公裡的地方,有一個名叫定都閣的制高點,海拔680米。作為北京長安街沿線的制高點,定都峰被稱為京西觀景第一峰,人們常說:不到定都峰,枉到北京城,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景點的重要性。定都峰四周群山綿延逶迤,峻岭疊嶂,山峰上巨石嶙峋,峰頂陡峭高懸。沿途大部分都是臺階路,幾乎沒有難度,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登頂。登上定都閣,可以用望遠鏡縱覽四方,天氣晴好的時候,方圓百裡的美景一覽無餘。
  • 北京「大釘子」走紅,高186米,塔頂可看遍京城美景,就在北五環
    這都是對這個「大釘子「最好的詮釋。登上塔頂,極目遠眺,整個北京城的美景盡收眼底,江山如此多嬌,一時間不禁豪情萬丈,只想仰天長嘯。對於「大釘子「來說,你無論哪個時間段來都是很適合的。一個城市最美的時候,是在夜晚的時候,而北京城的夜晚更是美的不可方物,燈紅酒綠,繁華無比。
  • 東有「文脈」西有「武脈」,解碼明代北京城的隱秘軸線
    本文作者楊徵,通過研究不同時期紫禁城和周邊建築的關係,發現這些建築之間有很多「隱藏」的軸線,比如明代的大祀殿(今天壇祈年殿),與紫禁城最重要建築奉天殿(今太和殿)以及太廟享殿,在一條直線上。而且紫禁城東側有一條帶「文」字的軸線,西側也有一條帶「武」字的軸線。這些發現成為解讀紫禁城歷史的新鑰匙。當然,這也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我們更希望此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 獲獎名單公布|北京城房最美網紅示範區攝影大賽圓滿落幕
    核心提示:北京城房最美網紅示範區攝影大賽自11月29日啟動以來,持續一周的投票評選時間,官方後臺最終收到了5000+張攝影作品,累積超43萬次的投票數,並且部分作品投票數極其相近,直到比賽的最後一刻才成定局。
  • "穿越"去看1949年的北京城:東單公園曾是飛機場
    這件展品就是1949年北京城原狀模型。根據資料記載,這件模型最初由108塊組成,佔地近90平方米,詳盡而寫實地再現了老北京內城的每一條大街小巷、官府民居、園林古建,是研究老北京不可多得的形象資料。其風格體現了中國古代都城設計營造的完整理念。「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一批測繪人員立刻對當時的北京城進行了全盤摸底,但現在我們已經查閱不到具體有多少人參與了這次勘測。」
  • 北京城的布局和風水有什麼關係
    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具有聞名於世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北京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是燕國國都所在地,因而歷來有「燕京」之稱。公元1153年金朝從會寧府遷都至北京,改名為中都,此後元、明、清三朝均以北京為都城。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音融會貫通,通過中西合璧的藝術語言,抒寫京城大運河之獨特風貌,帶領觀眾走近千年大運河的前世與今生。不同於以往的大運河題材藝術創作,《京城大運河》聚焦於大運河北京段,深度挖掘京城大運河歷史文化內涵,彰顯北京城獨樹一幟的歷史文化風貌。
  • 這些咖啡館裡,鐫刻著北京城的最美時光
    咖啡裡有著北京城悠長又綿密的歲月味道。 今天走進北京城的老咖啡館,品嘗一下鐫刻著時光和故事味道的有情懷的咖啡。 Cafe Zarah 而她也希望,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能將這,作為城市最有溫暖的角落。
  • 其實明朝的故事才是北京城的主要劇情!
    相信看了很多清宮劇的小夥伴一定對大北京城一點都不陌生,在這座古老的城市中,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情,其中就有著明朝時期的事情。自明朝遷都之後,北京城作為皇都,一下子就晉升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所以如果遊客來到北京也能看到很多明朝的足跡。
  • 這所京城最美&師資超強的學校值得您的關注
    今天,學校已發展為九年一貫、十二年一體,擁有「萬壽路」、「紫金長安」、「航天」、「西翠路」四個校區和密雲、延慶、大興三所分校的優質集團化學校。校長於會祥是北京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北京市首批特級校長。
  • 滎陽市京城路街道:這,就是群眾需要的「紅色物業」
    映象網記者 李夢嬌 通訊員 宋珊珊 文/圖小區的大小事,不僅僅是小區裡的日子,更是社區中的民生,滎陽市京城路街道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融入基層社區治理模式,打造「紅色物業」,持續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 趕赴金秋之約 賞京城最美秋色!
    深秋時節鄉親們出遊的興致特別高秋天很短最美麗好看的秋景就在這幾天錯過了只能再等一年>趕赴金秋之約賞京城最美秋色興隆公園這也是常營公園最大看點這條最美銀杏走廊貫穿了櫻花島、杏花谷和芍藥圃人們散步閒聊,飽覽深秋美景地址:常營么家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