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行只認得清朝歷史?其實明朝的故事才是北京城的主要劇情!

2020-12-22 星月童話遊世界

相信看了很多清宮劇的小夥伴一定對大北京城一點都不陌生,在這座古老的城市中,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情,其中就有著明朝時期的事情。

自明朝遷都之後,北京城作為皇都,一下子就晉升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所以如果遊客來到北京也能看到很多明朝的足跡。這裡給大家重點說說這三個旅行者來北京必去的和明朝有關的景點吧!

八達嶺長城

推薦理由:邊防

說道北京的八達嶺長城,那絕對是每個遊客來北京必去的地方之一!八達嶺長城從明朝弘治十八年開始修建,在明朝時被稱作「玉關天塹」,是明居庸關的八景之一,同時也是明朝防禦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雄偉險峻,氣勢磅礴,沿著層巒的山峰延伸,望也望不到盡頭。當我們登上八達嶺長城時,眼前出現的就是這樣一幅壯麗的畫卷,讓人不由感嘆古人的智慧!

門票:

旺季40元 淡季35元 學生半價

出行小貼士:

從2019年9月起,為了讓遊客有更好的遊覽體驗,八達嶺長城開始實施全網絡實名制預約售票,每日最大流量為6.5萬人次。如果要去的小夥伴可以提前7天預約購票,避免因為沒有預約而無法參觀哦~

明十三陵

推薦理由:墓葬

說道明皇室,那不得不提的就是明十三陵。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第七帝朱祁鈺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16位帝王中,有13位皆長眠於北京明十三陵。

顧名思義,明十三陵是絕對的明朝帝王墓葬群。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大量的明朝歷史故事,更重要的是還可以下到地宮一探究竟噢!

門票:

聯票:包含定陵、長陵和神路110人民幣 (01月0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半票:60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

免票:6歲以下或1.2米以下兒童

故宮

推薦理由:皇家

雖然現在大家看的清宮劇比較多,但其實故宮一開始可是地地道道的明朝建築。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其藍本是位於南京的故宮。雖然經過歷史變遷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但現今我們所看到的故宮,大多還是保留了明時期的歷史皇家建築風貌。

整個故宮巍峨聳立,古樸的紅牆像是在述說著什麼一樣。每逢冬天的時候,看著天空緩緩飄落的雪花堆砌在琉璃瓦上,顯得格外的動人!

門票:

成人票60人民幣/學生票20人民幣

內部景點:珍寶館10人民幣/鐘錶館10人民幣 (4月1日-10月31日 周二-周日)

半票:60歲及以上老年人、低保戶,憑有效證件入園。

免票:離休幹部憑離休證、1.2米以下兒童、殘疾人、隨團導遊,憑有效證件入園。

相關焦點

  • 明朝後期軍閥割據,皇帝無兵可用,只能派太監去守北京城
    但是說明朝後期也是軍閥割據,可能很多人都不信。其實這是真的,明朝後期幾乎沒有了國家的部隊,全都是各地將領的私人武裝。這也導致了李自成攻入北京時,崇禎皇帝居然無人能用,只能派一群太監去守城牆。明代的私兵大都是武將的家丁,家丁們雖然拿著朝廷俸祿,卻只聽命於自己的主子。
  • 打敗明朝的是大順朝不是清朝對嗎?
    之所以有這種局面的形成,農民軍和大清朝之間彼此默契的配合至關重要。雖然現在並沒有明確的史料來證明大清軍和農民軍之間有過某種軍事或者戰術上的聯繫,但是在戰略層面上,農民軍和後清軍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對明朝實現了牽制、削弱、打擊的合作。最終,這讓明朝不堪重負,徹底崩盤。
  • 為什麼是清朝而非大順得天下,看李自成與多爾袞的格局就知道了
    明末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明末內外交困,內部農民起義四起、消耗了明朝大部分的國力,外部東北的清朝也對明朝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明朝看起來已經是無力回天了,而農民軍和清朝這兩股勢力,究竟誰會成為最終取代明朝的勝利者?
  • 明朝的北京城為何獨缺西北角?專家揭秘歷史真相答案讓人佩服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在讀書的時候看到書本上明朝北京城的地圖明顯缺了西北一角,好奇的朋友們應該會思考這是為什麼。對此,小編特意諮詢了專家,了解了歷史真相後,大吃一驚。明朝最早的北京城原本的設計確實是以矩形的方式,但實際上卻在西北的位置開了一角。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當時皇帝要求矩形的對角線交點必須紫禁城的金鑾殿上,這樣就可以顯示皇帝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
  • 北京城的「五行結構」地理標誌介紹
    北京作為一座千年古城,積澱了豐厚的人文遺產,全世界人民在旅行遊歷中感受北京古城的歷史風貌、人文傳說,這些民俗文化的內容是中華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挖掘不僅有助於深化這座城市的人文內涵,也可以豐富其旅遊資源,今天我們和大家來介紹一下北京城的"五行結構"地理標誌介紹:
  • 清朝修的《明史》,到底有沒有篡改歷史貶低明朝?
    但是現在有不少人認為清朝修的《明史》篡改了歷史,貶低甚至是抹黑了明朝皇帝及其明朝,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清朝到底有沒有篡改、貶低甚至是抹黑明朝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雖然《明史》在二十四史之中規模僅次於《宋史》,但卻是中國歷史上官修史書中纂修時間最長的一部,所以有人以此認為清朝在如此長的時間之內,是反覆修改歷史,貶低甚至抹黑明朝。其實《明史》修纂的時間很長,還是可以理解的。順治二年,也就是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二年即1645年,設立明史館,《明史》由此開始修纂。
  • 清朝可以入關奪取天下真的是撿漏嗎?
    清朝是繼明朝以後的封建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關於清朝的歷史,很多人認為清朝之所以從關外的割據政權成為大一統政權,是運氣好撿漏了,因為李自成消滅了明朝,所以才使清軍可以順利入關,某種程度上來說清朝是摘了李自成的桃子。
  • 明朝末年,李自成大軍直逼北京,崇禎皇帝堅決不南遷,其實是假象
    回顧歷史,品味經典,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率大軍攻入北京,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殺掉妻子兒女後,逃亡到了煤山,自縊而死。至此統治了中國長達276年的大明王朝,消失在了戰火之中。
  • 明朝最後的「大捷」:擊退清朝鐵騎,挽回面子,卻失去機會
    1629年,皇太極親率10萬大軍,繞過山海關,突破長城防線,直插關內地區,兵鋒直指北京城下,史稱「己巳之變」。在此期間,皇太極的大軍先後攻破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他在撤退時,並沒有放棄這幾座城池,而是派兵駐守,作為插入關內的楔子。
  • 清朝統治者如何看待金朝的歷史
    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後金」二字其實是史書的記載,努爾哈赤建立的就是「大金國」,他認為自己就是女真人的後代,所以才建立金朝來復闢這個朝代,只是因為漢文史書為了同兩宋時的金朝相區分,才寫成了後金。而後金被蒙古國人稱為愛新國,其實也是金朝的意思,愛新即是金的意思。但有時候礙於形式,清帝不方便承認自己是女真人的後代。
  • 明朝宦官幹政的現象嚴重,學習明朝制度的清朝為何沒有類似現象?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帝制王朝,作為後來者,它的許多治理方式當然都是學的前人,並在前人的制度上創新或修補。
  • 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明白,清朝統治者是有多愚昧
    其實在那個朝代的人,所能知道的地方皆在眼底,假若身在先秦,可能連歐洲大陸都未曾想過,很多古人都以為中國的西方乃一片荒漠,再往後或許就是世界的盡頭。其實遠在東漢末年,我國的造船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到了元末明初時,已經具備打造大型航海船隻的技術。當年朱元璋在南方的幾次主要戰役,靠的都是水軍取勝,所以明朝建國後,對造船技術也尤為重視。
  • 清朝末年的北京城到底是有多落後?看看這些貧窮的人就知道
    這是一組拍攝於清朝末年的老照片,集中反映了清朝末期北京城人民的真實生活。這組照片裡,有貧困的中國人,有官員,有太監,還有外國人。這些人共同生活在風雨飄搖的大清朝,不知他們當初是何種心情?2、北京城門。這是一組拍攝於清朝末年的老照片,集中反映了清朝末期北京城人民的真實生活。這組照片裡,有貧困的中國人,有官員,有太監,還有外國人。這些人共同生活在風雨飄搖的大清朝,不知他們當初是何種心情?
  • 鼠疫是導致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絕對不是,其實是看不見的它
    近年來,明朝話題大熱,關於明朝歷史也越來越多人感興趣起來,相應的明朝滅亡也有很多人關心,試圖找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當代網友們和歷史學者們,針對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進行辨析尋找,試圖找到最合適的、最讓人信服的原因。
  • 明朝三大福利機構造福百姓,清朝啥也沒有
    明朝養濟院而且大明王朝規定,養濟院當中,每個人每個月分三鬥米、五斤肉,如果地方官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贍養這些無家可歸的人,輕則撤職查辦,重則下獄問罪。明朝惠民藥局而到了啥也不是的清朝,情況完全相反,根本就不把這些底層的老百姓當人看。
  • 這些北京的冷知識,大多數老北京的人都不一定知道!
    遼代時北京不叫北京而叫「南京」因為處在遼代首都上京的南邊而得名現在遼代唯一留下來的東西就是下面這座天寧寺塔了它是北京城現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築8北京六海中歷史最古老的是哪個金朝時北京城外的東北方向有一片湖水叫白蓮潭金世宗在潭裡堆了個島叫瓊華島就是現在的北海和瓊華島所以北海是北京六海中歷史最古老的
  • 得九邊者得天下:「九邊」易主與明朝的滅亡
    清朝入關後陸續攻佔了九邊地區,為清朝全面南下、集中力量進攻南明奠定了基礎。因此可以說「得九邊者得天下」。明九邊示意圖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在哪裡?明朝在統一中原之後,開始推行都司-衛所制,北方靠近蒙古的區域是明朝衛所的集中區域。
  • 北京地名的國都氣派與歷史文化價值
    一、北京城的變遷過程 北京城的變遷過程大致為:從先秦的薊城開始,到漢唐的幽州,再到遼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直至今天的首都北京。 (三)明北京城 明朝時,當徐達率領軍隊佔領元大都後,把它改為了北平府。因為在朱元璋和建文帝時期的都城是南京,所以元大都已經失去了作為首都的地位,因此元大都的北城牆向南縮了五裡。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軍事防守的必要,但根據對史料的解讀,我個人認為這是遵從了古代的禮治。
  • 圖說北京:元朝和明朝時期用詩詞和畫筆全景再現燕京八景之西山晴雪...
    在清朝鼎時期,北京西北近郊一帶皇家園林薈萃,有「三山五園」之稱。其實這景色源於金朝,延續到元朝和明朝時仍興盛不衰。 西山是指北京城西郊外那些連綿山脈的總稱,它是太行山的一支餘脈。北京西北郊的西山山脈歷史上被稱為"神京右臂"。
  • 明朝最賢明的皇帝,被稱千古一帝,清朝都不願敗壞他的名譽
    明朝最賢明的皇帝,被稱千古一帝,清朝都不願敗壞他的名譽文/歷史大講廊在歷史上有很多的朝代,也誕生了很多皇帝,但是因為很多朝代都是繼承制度的,那雖然古說虎父無犬子,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一個皇帝做得好,那兒子就不一定能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