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坐月子,可是中國人的一項大事。因著地域不同,各地坐月子的飲食、習俗也不盡相同,下面我就來說一說我們這邊的月子餐。
小米粥
坐標石家莊,我們這邊產婦坐月子最常吃的是小米粥。
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健胃易消化,很適合產後虛弱的新媽媽吃。鍋中加水燒開,然後選擇當年新下來的小米,熬煮成黏黏稠稠的小米粥,最是補身子。
單吃小米粥難免會膩,一些講究的人家在熬小米粥的時候,還會放上一些紅棗、桂圓、花生、紅糖等配料,讓其營養更豐富,一碗小米粥下肚,產婦整個身子都覺得舒爽了很多。
糗稠飯
在我們家這邊,除了小米粥,人們經常會把豬肉或者牛肉剁成丁做糗稠飯。炒鍋燒熱加少許底油,放入一些薑絲和一個大料炒出香味,然後下肉丁翻炒變色,加上切好的白菜絲炒至變軟,加適量水水燒開,放入比平時熬小米粥多一些的小米,大火燒開,小火慢慢熬煮成黏稠、幾乎見不到湯的肉粥,我們這邊方言叫糗稠飯。
因著裡面有肉、有菜,粥做的稠(吃的時候可以用筷子扒拉著吃),所以一碗飯就可以作為一頓月子餐。
雞蛋掛麵湯
我們這邊的特產是藁城宮面(一種中間空心的掛麵,曾經是進貢給皇帝的貢品,普通人家直接稱其為掛麵),生了孩子,吃雞蛋掛麵湯也是坐月子的標配。
因著月子期間,產婦每天上午、下午要加餐,雞蛋掛麵湯做法簡單、容易消化,所以稱為產婦月子裡最常吃的飲食之一。
簡單的雞蛋掛麵湯是開水煮白面,窩上個荷包蛋,出鍋前撒上蔥花或者香菜,點上兩滴香油,也有人用雞湯、排骨湯做湯底煮麵,再加上一些綠葉蔬菜,味道清淡,但是很好吃。
芝麻鹽
在河北的舊習俗裡,主家新添了小孩都要備上芝麻鹽,回贈給前來祝賀的客人。
到現在,坐月子吃芝麻鹽的習俗一直被流傳,不過不會回贈給客人,而是專門備了給產婦吃。我們這邊坐月子離不開小米粥,單吃小米粥味道太寡淡,就會給產婦備上一小包芝麻鹽,往小米粥裡面撒上一些,味道香香的、淡淡的,讓產婦更願意吃。
芝麻鹽的做法很簡單,芝麻用小火炒制金黃色,趁熱用擀麵杖擀碎,加入一些食鹽,混合均勻,吃的時候往粥裡撒上一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