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鏈家對外宣布了三項全新的服務承諾:推出「限時批貸,超期賠償」和「限時放款,超期賠償」,以提升二手房交易中的貸款服務效率;同時推出「電話營銷,擾一賠百」承諾,全面禁止旗下經紀人未經客戶許可的電話營銷行為。
一直以來,房地產經紀行業的「虛假信息」、「隱瞞問題」、「吃差價」、「坑押金」、「電話推銷騷擾」等亂象泛濫,令消費者苦不堪言,尤其是相對落後的「電話營銷」廣受詬病。此次北京鏈家推出了「電話營銷,擾一賠百」承諾。該承諾規定:北京鏈家在職經紀人未經客戶同意,禁止對客戶進行電話營銷活動,否則每個來電號碼賠償100元。鏈家方面稱只要舉證到位,五個工作日即可完成賠付。
北京鏈家總經理李峰巖表示,「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我們也希望可以通過自我的迭代和實踐,去推動行業的規範發展」。
這不是鏈家第一次探索行業變革的方向,隨著產業網際網路不斷為房地產經紀行業賦能,線上運營在經紀人的日常作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線上+線下」的作業模式成為鏈家經紀人的常態。
線下門店成為經紀人與客戶連接的重要渠道,除了洽談業務以外,鏈家還通過地理環境的優勢,為社區提供各種形式的公益服務。比如免費列印複印、代收快遞等,增強情感聯接和粘性。線上渠道則大幅增加經紀人的獲客效率,並通過「VR帶看」等新的技術手段為消費者帶來更便利的服務。「線上」和「線下」二者互相反哺,形成生態正循環。
回看鏈家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不斷「自我變革」的歷史。
鏈家所處的房地產經紀行業是一個具有真實且龐大用戶需求的行業,市場空間巨大,如果能建立起消費者的信任,鏈家將有可能獲得長遠發展。
2004年,鏈家在行業內率先推出了「透明交易、籤三方約、不吃差價」的陽光作業模式。在這種作業模式下,交易時買賣雙方都共同到場,與經紀公司三方籤約,讓房屋價格信息對雙方透明,杜絕了被賺取差價的可能。雖然短期內損失了一些利益,但這一行為卻為鏈家積攢了信譽和口碑,從而使鏈家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2011年鏈家再次開行業先河,瞄向「假房源」這個行業的另一頑疾,推出「真房源」行動。為攻克真房源這個行業痛點,鏈家開展了多年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早在2008年,鏈家便開始打造「樓盤字典」,對存量房屋進行信息採集,建立了行業首個房源資料庫,為真房源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從根本上遏制了「信息不透明」、「房源不真實」等長期存在的行業弊病。
2013年鏈家推出包括「籤前查封損失墊付」和「物業欠費先行墊付」在內的四大安心承諾,這些服務承諾保障了消費者從籤約前到籤約後的權益,全方位規避了交易風險。讓消費者不再需要考慮風險問題,而是由鏈家來兜底風險,讓買賣雙方都更加安心。
一路走來,鏈家始終堅守為消費者帶來更有品質的居住服務的初心,不斷嘗試和探索,進行自我變革。品質沒有天花板,未來的鏈家將從服務角度、人的角度、門店角度出發,做得更落地、更鏈家。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