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只要你有能力有才華,總會引來伯樂慧眼識駿馬。近代學術繁榮自由以來,很多大師都是破格錄取的,成就他們的是對學術的熱愛和堅持,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堅持學術研究。
我們也時常看到大學破格錄取一些學生,為國家珍惜人才。11年前,也有一位被復旦大學破錄取的博士生,他的標籤非常吸引眼球,38歲,高中文憑,蹬三輪車謀生,那麼這位博士現狀怎樣呢?
被復旦大學破格錄取的「三輪車夫」,名叫蔡偉,遼寧錦州人。蔡偉家境一般,小時候上學,偏科很嚴重,除了語文啥也不會。蔡偉對漢語文字非常感興趣,這是個很冷僻的愛好,大家一般喜歡個霹靂舞,就已經夠鬧了。
蔡偉對文字有天生的親近感,好像能夠與文字交流,尤其古文字,就是大家都很頭痛的文言。蔡偉臨摹字帖,開始接觸文字,對古文言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當時的環境下,想要閱讀相關書籍刊物是很不方便的,不像報紙故事會那麼好買。
再說,即使有渠道買的到,蔡偉也沒錢。蔡偉只好到圖書借閱,借閱也有麻煩,因為稀少的書籍讀物,是不允許借閱的。蔡偉人狠話不多,解決辦法很粗暴,抄書,抄下來就是自己的書了。
蔡偉上學真是磕磕絆絆,實在是偏科太厲害了。蔡偉也很無奈,但研讀古文字的愛好一直在堅持,並且逐漸深入其中,小有所成。1991年,蔡偉終於熬到高考,也理所當然落榜了,畢竟高考還有英語和數學,這兩科,蔡偉是一竅不通。
落榜青年蔡偉,不得不提前進入社會,走進工廠打工賺錢養活自己和貼補家庭。可是,老老實實在膠管廠製造管子的蔡偉還是離開了廠子,因為廠子倒閉了,這倒黴勁是真大。下崗的蔡偉,只能另謀生路,幹起了小攤販。
在一個商場門口擺攤,賺點小錢養活家庭,這一擺就是十幾年。蔡偉賺錢的心思不強烈,也不熱愛交際,一有時間就研究古文字,生活清貧但他覺得充實快樂。
蔡偉最好的青春都耗在了生存倆字上,如果沒有堅持對古文字的研究,蔡偉可能要擺到滿頭白髮。業餘時間的蔡偉,全部精力用在古文字研究上,家裡的小書架上,都是些晦澀難懂的古典書籍。
成才路上多風雨,蔡偉迎來另一次的打擊。2007年,蔡偉的妻子患病,為了妻子的治療用藥,蔡偉蹬三輪車,希望多掙些錢。蹬三輪車辛苦勞累,相當一段時間,蔡偉幾乎沒有時間繼續自己的愛好,差點就放棄了。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艱苦的生活考驗著蔡偉的心志。處於底層的蔡偉,努力的生活,堅強的求生,而唯一的古文字愛好也竭盡所能堅持著。
擺攤的蔡偉,業餘時間還是研究自己喜愛的古文字。好在家裡沒有強烈阻止,因為實在不耽誤事,也不花錢,比吃喝嫖賭抽強太多,由他去吧。
1995年,24歲的蔡偉,就通過文物刊物結識了古文字方面的專家裘錫圭教授,書信往來,使得裘教授對這個自學的年輕人非常佩服。在古文字方面,蔡偉甚至能夠指點裘教授一二,這是何等的造詣,沒有長時間的潛心研究是絕對達不到。
蔡偉經過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也逐漸開始發表一些文章。也許是因為忙著掙錢養家餬口,蔡偉的作品很少,但是每一篇都是精品。
裘教授評價蔡偉的文章「非常謹慎嚴謹,成果價值很高」,並且對於蔡偉能夠將出土文獻與傳世的文獻進行結合,這一點非常讚賞,是對出土文獻解讀研究方法的突破。
裘教授愛才心切,多次勸說蔡偉考取研究生,專門進行古文字研究事業。蔡偉何嘗不想改變現狀,然而,老實木訥的蔡偉認為自己英語數學實在太差,考不上。偏科嚴重也是事實,考試對英語的要求更高,正常考試途徑確實不適合蔡偉。
裘錫圭教授一直關注著蔡偉,了解到蔡偉妻子患病,家庭經濟困難的情況後。復旦大學的劉釗教授和裘錫圭教授決定幫助這個年輕人,兩位教授藉助復旦大學進行《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的工作,將蔡偉聘請進團隊,一起研究工作。
蔡偉淡泊名利的鑽研精神和性格,非常適合古文字研究。愛才惜才的裘錫圭教授非常希望蔡偉能夠接受高等教育,進行專業全面系統的古文字研究。裘錫圭教授聯合其他教授聯名上書教育部,請求特批蔡偉的博士生資格,教育部同意並批准。
2009年,專業能力毋庸置疑的蔡偉在特殊情況下,獲得博士入學資格,開始跟隨裘錫圭教授系統的學習研究。蔡偉始終認為自己絕沒有可能進入大學,也早就斷了心思,一心奔波生活,業務研習自己的愛好。造化弄人,磨礪太久的蔡偉獲得命運垂青,人生實現華麗轉身。
蔡偉進入復旦大學後,除了在專業領域繼續深造,與之相關的基礎專業也要惡補,尤其英語,全球化網際網路時代,英語是資訊交流的工具。
2015年,蔡偉完成博士學業,畢業後到安順學院擔任講師,同時也繼續著自己的古文字研究工作。蔡偉不愛熱鬧的性格,以及古文字冷門專業的特點,使我們很難了解到蔡偉的現狀,但偶爾也有蔡偉參加學術報告,發布研究成果的新聞。
蔡偉的生活已經改變,能夠更好的照顧家庭,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更優越的環境,潛心研究摯愛的專業,這些就足夠了。
蔡偉的事跡對我們也是很好的啟示,永遠不要隨便放棄自己的夢想,不忘初心,努力堅持初衷,方能守得雲開霧散,漫山花香。
我們也為幫助蔡偉的教授們點讚,為復旦大學點讚,是他們不拘一格的學術氣度幫助我們保護和培養了人才。11年前,被復旦大學破格錄取為博士生的「三輪車夫」,不再為生計奔波,如今安心繼續著研究工作。「積微言細,自就鴻文」這是蔡偉博士在21歲時的自勉詞句,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