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頓已「鈍」?為什麼「快餐式飲茶」現在走進不了中國人心裡

2020-12-22 觀察快訊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據說在上古神農時代,中國人就開始發現並利用茶,至今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中國作為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但是多年來在茶品牌打造上卻不敵"洋品牌"。

據上個月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袋泡茶品仍是立頓,它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還是第一。不過,在2019年四季度的財報裡,聯合利華的茶業務銷量出現下滑,消費者對紅茶的需求下降。近日,聯合利華還宣布將在2021年底完成對旗下茶業務的剝離,其中可能包含立頓。

立頓被聯合利華拆分其實除了自身發展定位問題之外,還有在面對崛起的中國年輕茶品牌時過於輕敵,無論是茶品品質還是消費心理的洞察都過於"老舊保守"。不少國牌新式茶飲紛紛後來居上,立頓的"快餐式"茶文化現在難以走進中國人的心。

立頓的"快餐式飲茶"無法佔據消費者心智

立頓憑藉20世紀後期的全球化浪潮,僅靠一款行銷全球的紅茶單品就成為了全球第一大茶品牌。1992年,已有百年歷史的立頓,帶著茶包進入了中國。它憑藉自己的"拼接茶"解決方法,將茶葉碾碎好茶和次茶拼接在一起,春夏秋冬都可以品嘗到味道一致的茶飲。

但是,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中國人喝茶講究"單芽"、"整葉",還要觀察茶葉衝泡後的形態。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眼中,碎茶形式的袋泡茶是面向低端市場、廉價與低品質的代表產品。

因此,當前不少袋泡茶拋棄"碎茶"的方案,選擇原葉茶,提高袋泡茶的產品品質。同時,如今的袋泡茶已經提升了"內涵"——多選用完整的茶葉,配以立體的茶袋,使得茶葉在茶袋內也有足夠的空間舒展。

立頓憑藉紅茶聞名於世,但根據聯合利華調研顯示,只有10%的中國消費者對紅茶情有獨鍾,而作為後起之秀的花果茶則成為了中國市場的"新寵"。

根據歐睿數據顯示,立頓的茶葉銷量維持在30億美元上下,沒有明顯的增幅或降幅,營收相對穩定,但是缺少了持續增長的能力。在今年年初的業績會議上,聯合利華執行長喬安路曾提到,茶業務增速放緩已有很長一段時間,這已經影響了聯合利華的業績增長和利潤。

同時,新冠疫情的蔓延則對茶葉部門的營收有不小的打擊。相對於其他增速強勁的業務,茶葉部門對於聯合利華來說,是需要改革的一個業務。將視角拓寬到世界市場,咖啡市場的強勢擠壓也成為紅茶銷量逐年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儘管立頓早年間憑藉"快餐式文化"迅速打開中國市場,但由於缺乏對中國茶文化的充分理解和鑽研,在近30年的時間裡,立頓逐漸因過度標準化與更新緩慢的產品而被消費者所拋棄。因此,在中國市場,立頓始終難以憑藉單一產品從教育市場、培養消費者習慣的角色進階到成為中國人心目中"茶文化"的代表。

中國新興茶飲文化登場,"精緻茶"成為追求

立頓在中國一直是打是經濟成本財務帳,靠著躺贏、吃老本,卻從來沒有實現過真正的本土化。

就在立頓停滯不前的同時,中國的本土茶業品牌卻紛紛開始在賽道上進行"衝刺超車"。中國袋泡茶市場的新消費品牌逐漸加大對本土茶葉品類的研究,並且迅速佔領本土消費市場。

中國擁有著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品種。近年來,許多茶品牌主打年輕市場,不止步於在紅茶與綠茶的產品開發,加大產品研發投入,豐富茶葉品類和提高茶葉質量,將中國的六大茶類也納入其產品研發中來。

36氪研究院與奈雪の茶聯合出品的《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國茶飲市場規模是咖啡市場規模的兩倍以上——前者突破4000億元,而後者則接近2000億元。

新式茶飲成為年輕人接觸茶的窗口,純茶銷售的態勢迅猛。這也離不開當前新興消費觀——更注重消費"精緻感",趨向"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喝茶",甚至是"喝純茶"、"喝養生的優質純茶"在中國年輕的消費群體中被迅速接納。例如,CHALI茶裡用原葉茶來替代碎茶,將茶葉塞進茶包裡提高產品品質。無需裝備齊全的茶具、無需經過溫杯燙壺,茶包能帶給當下消費者的便捷性依舊是無可替代的。

除此之外,新消費品牌更加強調場景化,袋泡茶不僅僅主打便捷,而是更多的希望產品能夠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慢慢使品牌變成價值觀一樣的存在。

核心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中式茶飲怎樣深入人心

立頓為什麼顯得有點"疲軟",可能是它還沒能跟上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思路。

現在喝茶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特權了。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在喜歡袋泡茶的消費群體中,40歲及以下人群佔比為88.2%。與立頓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喜茶、奈雪の茶等新式線下茶飲店鋪門庭若市。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立頓剛步入中國市場的時代,年輕人在"飲料"這個品類的選擇更多了。除了茶飲門店的現制茶外,商超貨架上伊藤園、茶裡王等主打無糖的罐裝茶味飲料銷量可觀。

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發展,消費者的心理也產生了變化。"養生"成為了新一批年輕人的標籤,"保溫杯裡放枸杞"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例如:CHALI茶裡的養生茶系列,賀致創新研製的胖大海茶。靠0卡0脂0糖的概念,元氣森林成為今年的爆款,而在一定意義上,茶更加符合這一概念。36氪此前報導過的殷小茶,其創始人殷小俊表示,殷小茶在推出了一系列養生茶、花果茶時,更加側重於告訴消費者健康的概念。

除此之外,數據營銷和年輕化的內容營銷策略也是穩住年輕市場常勝將軍之策。品牌跨界聯名、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都是如今品牌接近年輕化群體的必備手段。喜茶從聯名本土護膚品牌百雀羚到和咖啡品牌%ARABICA聯名快閃店都體現出品牌向非傳統客群"破圈"的決心。短視頻也不容小覷,小茶婆婆憑藉著個人IP的魅力和抖音直播,月銷量能達到653萬元。直播帶貨也成為各家品牌的主打戰場,CHALI茶裡也通過直播營銷打造爆品蜜桃烏龍。

產品品質優化以及營銷玩法不斷的同時,持續的創新投入也成為各大品牌的重要策略。永璞將蜜桃烏龍融進咖啡,新初創品牌賀致創新推出白桃烏龍……主打線下的新式茶飲喜茶,除了芝士茶外,熱銷的多肉葡萄、多肉芒芒甘露、芝芝莓莓等產品,在年輕人群體中,水果茶逐漸成為了潮流。

立頓說到底也只是一個市場逐利者,一味地帶著標準化的"洋外衣"是難以走進中國人心裡的。在中國新一代核心消費群體面前,過去的"老一套"可能已經不夠用了,更優秀的選品品質和更細心的消費洞察才是能打動他們的長久之計。

其實很多茶企業始終應當意識到,真正的競爭是要"做好自己",賣有味道的"快餐水"是不能持久的。

相關焦點

  • 聯合利華剝離立頓,新消費群體到底需要怎樣的茶飲品牌?
    據說在上古神農時代,中國人就開始發現並利用茶,至今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中國作為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但是多年來在茶品牌打造上卻不敵「洋品牌」。 據上個月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袋泡茶品仍是立頓,它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還是第一。不過,在2019年四季度的財報裡,聯合利華的茶業務銷量出現下滑,消費者對紅茶的需求下降。
  • 7萬中國茶企,為什麼不如一個外國的立頓?
    在宣布對立頓所在的茶業務戰略評估半年後,近日,聯合利華宣布將在2021年底完成對旗下茶業務的剝離,僅「保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茶業務,以及在即飲茶合資企業中的合作權益」。這個舉動也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因為聯合利華在華的茶業務同樣在此次的剝離範圍內,不過與百事合作的立頓即飲茶不會受到影響。
  • 「茶飲之王」立頓被拋棄,袋泡茶沒戲了?
    但中國市場與歐洲市場並不完全相同,立頓在中國市場還面臨著品牌老化、難以開拓高端市場等問題。這些問題背後,折射了袋泡茶長期以來的低端形象困境。袋泡茶,怎麼就跟低端劃上等號了?1992進入中國的立頓,明白要在幾千年茶文化的中國人面前打高端牌,無異於班門弄斧。
  • 「茶飲之王」立頓被拋棄,愛喝茶的都鄙視袋泡茶?
    1992進入中國的立頓,明白要在幾千年茶文化的中國人面前打高端牌,無異於班門弄斧。立頓瞄準了寫字樓的白領人群,將飲茶這一行為從「中老年人休閒活動」改變為「事業成功人士的選擇」。袋泡茶的形式讓茶葉化身快消品,也幫助立頓快速佔領了大眾市場。
  • 立頓在中國加速成長 可是中國的「立頓」在哪裡?
    「每年賣出20億杯茶」,這則有關立頓的消息刷爆了快消圈。不可否認,立頓在中國加速成長。近日,立頓推出了罐裝散茶系列產品,這是對於立頓原有茶品類的補充。據公開報導,從今年以來,立頓已經推出了近20款新產品。截至目前,立頓在中國一共有超過200個產品,包括茶粉、茶包、罐裝散茶等品類,每年賣出約20億杯茶。
  • 昔日「茶飲之王」立頓為何被拋棄?聯合利華宣布將立頓剝離
    這意味著:百年茶企立頓,被迫與母公司聯合利華說再見。相關分析認為,聯合利華此次剝離的主要原因是紅茶消費在發達國家市場中的需求下降。曾是銷售冠軍,立頓如今風頭不再立頓進入中國市場還要追溯到1992年,讓茶葉化身快消品,立頓依靠袋泡茶的形式,快速佔領了大眾市場。
  • 立頓已老,中國需要怎樣的茶文化自信與茶葉消費文化?
    中國是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但卻在茶品牌的打造上卻輸給了「洋品牌」? 立頓的袋泡茶打動不了「茶大國」 立頓於1890年在英國創立,是一家130歲的「老字號」。
  • 利潤暴跌,傳統紅茶失守,聯合利華要拋棄世界第一茶品牌立頓了?
    來源:江瀚視野中國是世界有名的茶葉大國,說起紅茶相信大多數中國人都能如數家珍比如說祁紅、滇紅、大紅袍、金駿眉、正山小種等等,但是全世界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茶葉卻並不是這些,而是著名世界日化巨頭聯合利華旗下的茶葉品牌立頓,在中國茶葉市場上曾經有過「7萬茶企比不過一個立頓」的說法,可見立頓的成功
  • 電視節目策劃課程資料分享:經典廣告案例文案——立頓奶茶
    立頓奶茶以品質為首,大多數茶葉都是技術出身,有多年接觸茶葉的茶葉經驗,是絕對頂尖的茶葉鑑賞師和製作、烹調師,取自最頂尖的茶葉,茶葉從茶園到茶廠,再到茶店、商超等銷售終端的過程都是精心「包裝」的,消費者的健康可以得到放心的保證。(2)社會文化環境分析中國的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需求的人群也多。
  • 立頓下一步往哪兒走?聯合利華中國有說法了
    上月,該公司宣布決定剝離大部分茶業務,僅「保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茶業務,以及在即飲茶合資企業中的合作權益」。在回複查詢時,聯合利華中國向小食代確認,旗下茶業務屬於上述戰略評估的一部分。據介紹,目前聯合利華在中國主要運營立頓和專供餐飲等B端渠道的倍立芙(Pure Leaf)等茶品牌。
  • 一個英國立頓茶,幹趴7個中國茶廠,憑什麼
    中國有數以千計的茶山,不計其數的茶園和各式各樣的茶葉,據說中國人一年要喝掉200萬噸茶葉。茶葉作為中國傳統的優勢產業,產量可以說佔世界的40%以上,安溪鐵觀音、武夷大紅袍、西湖龍井、雲南普洱、信陽毛尖等等更是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
  • 茶包老大哥立頓要「涼」
    袋泡茶的大旗,立頓不知道還能扛多久? 「立頓」被聯合利華拋棄的謠言傳了大半年,在聯合利華二季度財報上終於塵埃落定。聯合利華表示,將在2021年底完成旗下茶業務的剝離,僅「保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茶業務,以及在即飲茶合資企業中的合作權益」。
  • 立頓被棄,但中國袋泡茶的好時候才剛剛開始
    文|新消費內參 張思琪聯合利華茶業務(除去即飲茶)要被出售,其中就包括全球茶包巨頭品牌立頓。一年可以貢獻20億歐元收入的這一板塊,預計將在2021年底完成出售,正在引發各界關注。年銷售接近30億美元的立頓即將被轉手,將會給全球茶飲格局帶來新的變數,更為中國式茶飲帶來思考和啟示。
  • 立頓在中國每年賣出20億杯茶!還在高速增長
    立頓向小食代透露,今年4月上市的日養系列的「纖揚茶」,如今上市僅數月也已成為天貓旗艦店銷量的「王牌SKU」之一。 餐飲「爆款」 相比起零售端業務,立頓在餐飲端的業務則不那麼為消費者所熟知了。 「這兩個業務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據立頓方面透露,立頓中國每年賣出約20億杯茶,其中餐飲端的貢獻也非常大。
  • 一袋紅茶年銷超10億歐元 立頓憑什麼縱橫中國(圖)
    中國是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但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卻來自全球第二大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  一袋小小的立頓紅茶包,每年在全球能賣10億歐元。
  • 誰能成為茶中茅臺、中國立頓?
    相比立頓等工業化茶企,中國茶企在生產和渠道上還顯得很「原始」,傳統飲茶文化和正在觸達年輕用戶的加工茶飲之間還有著天然的割裂。要想成為立頓,傳統茶葉似乎就要失掉本身的風骨,在工業化的流水線中將茶葉絞碎,裝進茶包,然後走向搶手的廣告位,做出認知度最高的品牌,適時資本化。中國茶企到底要走什麼路徑?一些最新的消息仿佛給出了信號——一些茶企正在向資本化和品牌化的路上走。
  • 180年前,一個英國人偷偷潛入中國茶葉禁區,成為世界第一飲茶國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英國每年都有297億加侖的水用於泡茶,全國每天平均要飲19.6億杯茶,每年全國消耗掉近20萬噸的茶葉,佔世界茶葉貿易總量的20%,為西方各國之冠,堪稱「飲茶王國」。而阿薩姆、立頓中外聞名,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茶飲品牌。
  • 中國人為什麼愛喝茶
    中國人為什麼愛喝茶喝茶,現如今日本的茶道也是舉世聞名,但日本的茶道最早也是由中國流傳過去的。在中國與日本到底誰的茶更出名一些,誰實話國人是不屑於去爭論這個問題的,因為茶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脈,所謂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人們生活中十分重要,而無所謂一些虛名,那麼為何中國人這麼愛喝茶呢?中國人喝茶最早要從神農時代說起了。
  • 立頓紅茶在歐被指涉虛假宣傳 提神功效實不存在
    「提神」立頓紅茶在歐涉虛假宣傳?  本報訊 (記者劉俊)昨日,有消息引述英國媒體消息稱,在近期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的一次驗證中,多種標籤有保健功效的產品被指涉虛假宣傳,當中立頓紅茶被指所聲稱的「提神」功能實際上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