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存款才算財務自由?沒賺到這個數,永遠別說自己財務自由了

2020-12-13 新業財經

「財務自由」這四個字似乎是每個人的終極目標,鼓勵著大部分人不斷向前。在中國現階段,有多少存款才算得上財務自由呢?

首先你要明白「財務自由」的定義,什麼是財務自由?

著名天使投資人李笑來的定義是:財務自由是當你不再為賺錢而出售時間的時候。在《富爸爸和窮爸爸》一書中是這樣傳達的:你的資本性收入大於支出時,就達到了財務自由。簡單來說就是,你可以不上班,啥都不幹,依然有錢花,想買啥就買啥。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實現財務自由不是件易事。目前來說,在職場上,升值和加薪都很難,即使有幸進入加薪的行列,能加10%就不錯了,而且你還失去了大把的時間,沒空談戀愛,沒空回家陪爸媽。所以僅靠工資來實現財務自由是很難的。

況且只認為財務自由是有足夠的錢花還不太有說服力,因為錢只是表象,勞動效率才是。如果只是有錢的話,國家每個人發一個億,那就都實現財務自由了。財務自由的本質其實是時間自由。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馬雲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最後悔的事就是創建了阿里巴巴,它幾乎佔用了我所有的時間。此言一出,便引起眾多網友調侃。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約有三分之二的富豪並不快樂。為什麼不愁錢花還不幸福?是不是他們太「作」了?

因為人的欲望會水漲船高,有了一百萬就想有一千萬,有了一千萬就想有一個億。這是大部分人對於財富焦慮的根本原因。

那如何能實現財務自由呢?

有很多人會告訴你投資、期貨、P2P可以有不小的收益,但風險和收益是對立統一的。通過投資獲得高收益的只是那5%,而95%都可能被巨大的風險「吞噬」。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一線城市的高淨值人群認為有1.3億元才可以達到財務自由,二線城市為8000萬,三線城市為6000萬。事實上,財務自由並沒有具體統一的數字標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消費觀和投資能力,只能因人而異。

有人會說,既然財務自由這麼難,是不是安於現狀就好了?

倒也不是,對於芸芸眾生的普通人而言,創業是個不錯的方向。但前提是你必須有技能、天賦、會發現商機,還要再加上一點點的運氣。

在創業之前,你需要找到以自己強項為中心的商業設想。如果你會攝影,可以開課教新手小白拍照賺錢;如果你會畫畫,可以開個畫室;如果你熱愛健身有強健的身材,可以指導胖子減肥,瘦子增肌。專注於你自己精通的領域,深耕細挖,找到被多數人忽視的商機並持續性地付諸努力,繼而創造價值。

美國商務作家麥可·海厄特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真正重要的事都發生在你的舒適區域之外。生活有很多的可能性,給自己一點勇氣踏出舒適圈,才會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很遠的風景。當你把時間分配給有意義且能讓你快樂的事情上時,財務自由就離你不遠了。

總而言之,實現財務自由僅靠各種虛無縹緲的概念是沒有用的,成為富有的人不是因為愛錢,而是在於追求獨立的感覺,在賺錢之餘還能獲得自我價值感才是核心。財務自由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座「高山」,登頂並不是斷不可能,在有正確的方向和方法後付諸行動,並且享受這個過程,才能慷慨生活。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有多少存款才算財務自由,有多少人達到了這個標準
    「掙錢難,花錢易「,這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因為多少錢也感覺不夠花,特別是在這個時代,花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大家對精神和物質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那麼多少錢才不會讓我們擔心呢?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財務自由,是很多人嚮往的,財務自由的標準是不用擔心食物,住房或者或一個月或者一年去賺錢,這個時候沒有任何的生活壓力,不用為了賺錢而工作,而是去發展一些自己的興趣,去做一些有意義以及有使命的事情,而不是為了生計。
  • 一個人有多少存款可以達到財務自由?
    導語:一個人有多少存款可以達到財務自由?其實財務自由是被動收入大於他的日常開支,比如你現在日常開支是5000元,你是一個普通的工薪族,存款多少才可以超過5000元每個月呢?我們來看一筆帳,按五年存款利率4%來計算。要每個月產生5000元利息需要多少錢呢?
  • 擁有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滿足這一「條件」,你就「達標」了
    如果一個人實現了財務自由,那麼,他肯定是具有非常雄厚的經濟實力的。畢竟,一旦財務自由了,就算是不上班,也可以有足夠的錢來維持生活,於是很多人都會好奇,擁有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呢?在每個人的心目中,對於財務自由的門檻標準都是不同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財富達到百萬級別應該就可以財富自由了。
  • 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普通人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在財務自由圈裡他們一直把「FIRE」,這個詞作為自己的目標、口號和宗旨,他們是「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ing Early」的縮寫組成的。直接翻譯過來意思就是「財務獨立,提早退休。」「fire」這個詞大概還有「財務自由」就是要有炒掉老闆能力的意思(哈哈哈)。其實「FIRE」和「財務自由」還是有區別的。
  • 一個人擁有多少存款才能真正實現財務自由?
    有多少存款才能算是財務自由這個是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的,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對財務自由的認知都不一樣。如果按照胡潤的定義來,那一線城市至少需要有1.3億以上的資產,二線城市至少需要有8000萬以上的資產,三線城市至少需要有6000萬以上的資產,但這個明顯不靠譜的!
  • 生活在一線城市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胡潤榜單的門檻是1.3個億
    一、財務自由的門欄 大概在十五年前,小林我第一次接觸到「財務自由」這個詞彙。在理財書上,初看「財務自由」這幾個字,還覺拗口,因為它不是本土詞彙,而是英文Financial freedom的直譯。 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晦澀的詞彙在近些年非常受歡迎,很快在普羅大眾的心底紮下了根。
  • 在我國有多少存款,才能靠利息生活,實現財務自由?聽專家怎麼說
    在我國有多少存款,才能靠利息生活,實現財務自由?聽專家怎麼說現在我國的貧富差距還是有那麼大的,有錢人是真的不少,沒錢人也很多。有錢人想著怎麼花錢,而沒錢人總是想著怎麼掙錢,可能辛苦了一輩子還不如做某個工作的人露個臉掙的錢多。
  • 月入5000的人要多久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風色幻想:    看你如何看待財務自由。如果往偏哲學的方向談,譬如笑來先生的觀點,是時間的自由。但我們這裡只談財務指標。用抵消通脹因素以後,被動收入大於以後的支出為標準。如此一來,這是個比例問題,跟你賺多少錢沒多大關係。
  • 現階段擁有多少錢才算得上是財務自由?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關於財務自由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不用上班是財務自由,也有人說買東西從來不看價格是財務自由,還有人說不為錢發愁是財務自由.但是一般來說,如果按照小康的生活標準來說,擁有一套無房貸的房子,然後有500萬的存款,這樣基本上就能夠過上相當好的財富自由的生活了。
  • 普通人需要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
    導讀: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答案也應該不相同。》中給出答案是:財務自由的門檻=家庭年消費金額*25,即實現財務自由需要的金融資產門檻是年消費支出的25倍,比如說現在你的家庭消費是每年10萬元,則10*25=250萬,即你需要積累250萬資產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 一個月收入多少可以達到財務自由標準?
    在一次高端財富研討會上,導師問在座的人一個問題:你需要多少錢才可以實現財務安全、財務獨立。甚至財務自由?不需要精準的數字,甚至不需要合乎邏輯。100萬?500萬?5000萬?現在只需要1秒鐘,只用你的直覺,寫下你感覺到的數字。
  • 存款100萬,有房有車,在當今社會,算得上財務自由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財務自由?在我看來,財務自由就是已經不需要靠努力工作賺錢來養活自己,這意味著什麼呢?你的理財收入(或者連理財都不需要了),已經完全能夠支持你超高標準的生活,而不是每天精打細算的過活,並且能夠應對任何能夠依靠錢解決的問題。
  • 真實的財務自由之路是怎樣的?
    自從我們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之後,財務自由的概念便火了起來,不管距離這個自由到底有多遠,人人似乎都可以談論兩句。那麼你知道真正的財務自由之路到底有多難走?這個故事其實是告訴我們,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很多看著很厲害的人,其實擁有很多普通人所享受不到的資源和條件,所以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如何奮起直追,不落人後才是畢生奮鬥的目標。
  • 認識ESBI 象限助力財務自由
    我們常舉例:主動收入就像挑水喝,挑就有水喝,不挑就沒水喝;而被動收入則像建管道,前期需要付出精力甚至一段時間沒水喝,但是管道一旦建成,喝水只是打開水龍頭這麼簡單的事情了。現在的社會是焦慮的,也許90%以上的人拼了命的工作,就是為了賺錢,而賺錢僅僅是為了能繼續體面的生活下去。
  • 財務自由是一個確定的數字嗎?
    當時第一次聽到「財務自由」這個概念。粗淺的理解為:資產到一定程度,每年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大於生活所需。所以你無需再工作,即可以安度餘生。但凡抽象的概念,人們都難以理解,所以後來有人計算過,人究竟一生要賺多少錢,才能「財務自由」?我記得2003年左右,那時候網際網路上流傳一個帖子,做了仔細的分析,600萬人民幣。在2003年的時候,即使是對於北京居民,600萬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 才子佳人式財務自由
    上周日,也就是五一小長假內,秦老師與部分秦朔朋友圈的專欄作者聚會,大家討論很多,比如「財務自由這個概念坑了很多人啊」,「財經寫作要傍巴菲特這樣的『大款』,永遠有新東西又自帶流量」(今天是巴菲特股東大會哦),「主要是運氣和眼光決定了一個人的後天財富」,以及「知識遮蔽」、「寫作療法」等要求秦老師開寫作班的。
  • 詹偉平:通往財務自由之路
    假如錢需要你主動去賺的話,那麼肯定很累,因為你每天的收入都得不到保障。而如果錢不需要你主動賺,我們有被動收入的話,那麼賺錢就會越來越輕鬆。這裡我們來分析下,主動賺錢的方式有哪些,被動賺錢的方式有哪些。假如是銷售或網際網路運營類的,那麼根據業績考核,相應的拿到業績提成,屬於幹多少,賺的老闆把其中一部分分給你。第二種是自由職業者,幹多少都是自己的,舉例:你開了個某寶店,或者是在閒魚上賣東西,做微商等等都屬於個體戶。
  • 財務自由的量化目標出爐:一個億
    (布爾喬亞是指在村莊中心擁有房子的自由人,對應的無產階級(proletariat)普羅大眾),通俗的說法是,我們致力於追求財務自由(財富自由)。然而,在漫長的追求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目標變得越來越遙遠,因為財務自由的門檻越來越高,已經到了「小目標」的水平。
  • 財務自由都是騙人的,不要做夢了
    何況,加薪幅度跑贏通貨膨脹,才算真的加薪。如果這樣再一比,又沒漲多少錢了。累死累活工作了一年,能按時下班的日子屈指可數,勞動節國慶節春節一個節日也沒閒著,沒空談戀愛,也沒空回家陪爸媽。頭髮大把大把地掉,黑眼圈一圈比一圈深,到頭來,可能就比去年多賺了七百塊錢。
  • 毀掉一個年輕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向他鼓吹財務自由
    什麼才是財務自由?財務自由這個詞,在職場上已經火了很久,你經常可以聽到各種造富神話: 誰誰誰買了股票,低價抄入,現在漲了很多倍,身價翻翻;又是誰誰誰辭職做公眾號,現在身價已經上億了;誰誰誰,抓住了風口,投資了比特幣,半年之間暴富。最終的結局,無一例外,都是實現了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