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臺政治評論員黃智賢披露一份「內政部」公文,顯示民進黨正企圖廢掉中國人的姓名。黃智賢震驚之餘,譴責「竟背祖棄宗到這樣瘋狂的地步」。
臺灣中時電子報18日報導稱,黃智賢在臉書上表示,一名民眾寄了一封附有「內政部」公文的信給她。公文內容為「內政部」詢問各機關單位,「如果修改姓名條例,以後一般民眾 (不只原住民和歸化的外國人,而是包括所有人)姓名不再使用中文姓名,而是用羅馬拼音,對各機關的業務會有什麼影響?」她說,這份公文的嚴重性,內行的人一看便知,代表民進黨要開始修法,逐步滅了中國文字,「第一步是滅了人民的姓。把中國姓氏,改為只用羅馬拼音文字的姓。書寫也是用羅馬拼音, 如Ma(馬)、Tsai(蔡)等當作姓氏。在所有身份證、畢業證書,所有一切書面法律文件上」。
黃智賢稱,不是僅僅用羅馬拼音來拼出這個中文字的音,和中國姓氏並列,而是只用羅馬拼音寫姓名,「不再使用中國字了,中文姓氏將快步消失」,「民進黨以為,把臺灣人的所有中國印記,一步步來,全部抹滅,就可以永遠執政」。她憤怒地寫道,「民進黨沒有什麼不敢做的……這不是國賊,什麼是國賊?」
民進黨的圖謀很難得逞。臺灣競爭力論壇發布的「2017臺灣民眾國族認同下半年調查」顯示,如果單刀直入問認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50.2%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44.7%認為不是;但若把「中國人」與「臺灣人」選項並列,24.7%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10%認為是臺灣人也可以是中國人,28.6%則認為是臺灣人,但不必否認是中國人,32.4%認為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如果再加上「利害分析」判斷,即詢問「什麼樣的關係既能確保臺灣利益,又能有利兩岸和平發展」,則「泛中國人認同」提升至66.7%。調查同時顯示,如果兩岸無法維持現狀,55.4%的人認為兩岸統一機會大。《中國時報》18日評論稱,這份調查表明,雖然近年來受「去中國化」教育的影響,但仍有過半數的臺灣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包括30歲以下所謂「天然獨」世代在內,「臺灣人民的中國人認同,尤其是中華情感,仍十分穩定而強烈」。(崔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