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從蔡英文上臺後,臺灣當局重啟了「去中國化」等「文化臺獨」進程,頻繁的刪改新課綱,刪改中國歷史,甚至將「去中國化」行動擴展到文言文領域,將高中語文課綱中文言文比例從45%-55%刪減為35%-45%,並將"推薦選文"由30篇降為15篇。
原本以為,臺當局最多在文化和教育領域的一次又一次的進行"去中國化"動作,讓"臺灣本土文化離中華文化越來越遠",讓"臺灣下一代文化失憶"。
然而蔡英文「去中國化」之手近日甚至伸至民眾「姓名」層面。據臺「中時電子報」18日報導,臺「內政部」一份公文曝光,民進黨正企圖廢掉中國人的姓名。臺政治評論人黃智賢對此怒斥,民進黨竟背祖棄宗到這樣瘋狂的地步。
臺灣中時電子報18日報導稱,在臉書上表示,一名民眾寄了一封附有「內政部」公文的信給她。公文內容為「內政部」詢問各機關單位,「如果修改姓名條例,以後一般民眾 (不只原住民和歸化的外國人,而是包括所有人)姓名不再使用中文姓名,而是用羅馬拼音,對各機關的業務會有什麼影響?」
黃智賢說,這份公文的嚴重性,內行的人一看便知,代表民進黨要開始修法,逐步滅了中國文字,「 第一步是滅了人民的姓。把中國姓氏,改為只用羅馬拼音文字的姓。書寫也是用羅馬拼音, 如 Ma(馬)、Tsai(蔡)等當作姓氏。民進黨以為,把臺灣人的所有中國印記,一步步來,全部抹滅,就可以永遠執政。民進黨不只去中國史、刪文言文、搶國語日報,把閩南語戲劇字幕改成羅馬拼音,現在更動到姓氏。以後我們沒有中國姓,而是像海外華人,用羅馬拼音,這樣去中,才幹脆呀!」
▲臺「內政部」公文(來源:中時電子報)
她憤怒地寫道,「民進黨沒有什麼不敢做的……這不是國賊,什麼是國賊?」臺灣網友更是留言痛批,「臺灣人的悲哀,一群畜生當政,背宗忘祖,忘恩負義到極點,天譴不遠了!」
自20世紀90年代起,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等「臺獨」分子在臺灣執政期間,推行各種形式的「去中國化」運動。
李登輝打著本土主義的幌子,開啟了島內的「去中國化」進程。1997年,《認識臺灣》教科書出臺就是一個重要標誌。2006年,已經升任陳水扁當局「教育部長」的杜正勝啟動《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它以1945年收復臺灣為界,將之前的歷史劃為中國史,之後的劃為臺灣史;而中國史只到明代初葉,之後的歷史包括「中華民國」的建立則劃為世界史。
馬英九上臺後,基於島內中華文化教育的錯亂,對臺灣的中小學教育進行了撥亂反正,但無奈積重難返,收效不大。2016年,民進黨上臺執政,再次開啟了島內的「去中國化」進程。蔡英文上臺後,立即宣布廢止馬英九推動的課綱微調,並禁止大陸及港澳學者借閱臺灣「國史館」資料,甚至撤除臺北故宮南院十二獸首陳列和臺灣抗戰紀念碑。蔡英文推動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親自擔任召集人並代表民進黨當局進行所謂向「原住民」道歉活動,並宣揚要重建「原民史觀」。為了阻撓前述「中華文化總會」的活動,蔡英文也對其開刀,透過人事調整的方式希望將其全面「綠化」。
「臺獨」分子的「去中國化」已經收到了某些效果。2014的「太陽花學運」和2015年的「反課綱微調運動」等事件,就是受「臺獨」史觀教育成長起來的一代發動的。
但由於臺灣文化不可能脫離中國文化而存在,「臺獨」分子始終難以繞過這個坎兒。
一直以來,島內的「臺獨」分子努力建構出一套完全不同於中華文明的文化體系,以為實現所謂的「臺獨建國」進行思想上、史觀上的準備。其中,以杜正勝的所謂「同心圓史觀」最具代表性。該理論主張以「臺灣史」為主,「中國史」為輔,極力宣揚「臺灣精神」、「臺灣生命共同體」等「去中國化」意識。此外,有部分「臺獨」學者還主張,臺灣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荷蘭文化、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的集合體,與中華文化的大陸性質完全不同。
然而,所謂的「臺獨史觀」在臺灣民眾的現實生活面前,顯得毫無生命力。難道「臺獨」分子要改掉漢姓嗎?難道「臺獨」分子不過端午和春節嗎?難道「臺獨」分子不用筷子嗎?難道「臺獨」分子不使用漢字嗎?即使是一些被認為具有臺灣特色的文化,其根也在中國大陸。比如說臺灣民眾信仰的媽祖,發源於中國大陸福建地區;比如說所謂的「臺語」,實際上就是福建地區的閩南話。
客觀地講,臺灣文化僅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而已,無論「臺獨」分子如何枉費心機,都不可能構建出脫離中華文化的「臺灣文化」。相反,僅是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地方特色而已。
在當前兩岸關係發展進入冷和平甚至是冷對抗的背景下,兩岸政治方面的交流已經全面中斷,兩岸經貿合作關係也因為兩岸產業競合關係出現某些倒退,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將再次擔起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要想實現心靈的契合,從兩岸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開始,強化兩岸民間的中華文化交流,並在國際上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雖然我們保持中華文化對牽制「臺獨文化」的信心,但並不是說「文化臺獨」不會產生危險的後果。大陸必須正視臺灣的中華文化日益弱化的現象,尤其是要警惕和反對蔡英文當局以「去中國化」為手段進行「文化臺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