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屬於成年人的失望:默不作聲、漫不經心、簡單回復收到

2020-11-07 抱著幸福123

01

前兩天,一則新聞讓家長們憤怒,一個培訓機構外教老師在教孩子們do和does的用法時,開玩笑地問全班同學:「樂樂每天都吃屎嗎?」

樂樂放學後在車上告訴媽媽這件事,他說:「第一次和第二次我覺得是開玩笑,第三次我就有點不高興,第四次就跟我媽媽說了。」

小孩子表達生氣、失望的方式很簡單:「我和爸爸媽媽說」、「我和老師說」、「我和爺爺奶奶說」等等,他們可以非常直接地去表達自己的不滿,也可以非常有效地得到解決,而大人呢?

今天微博上看到這麼一句簡短的話:成年人不動聲色地失望,下面配圖:刪掉一大段內心不滿的話,只回復一個ok,這是另一種自控力。

看完之後有些沉默,仔細一想,確實如此。



02

你有多久沒有發過脾氣了?

小時候總是很容易生氣,爸爸媽媽說了幾句就能和他們吵起來,有時候朋友一個舉動不小心惹了我,立馬能拉大拇指,鬧絕交。

長大後,仔細回想一下,好像脾氣變好了,不怎麼會生氣了,有些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有些事只能自己忍著。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問她最近過的怎麼樣,這一個問題打開了她的話匣子,開始和我各種吐槽。

朋友在公司是一個組長,在她周六周日休息時需要負責面試新員工,看是否合適。周五的晚上,她的領導轉發了一個表格,意思是他填寫了這周負責面試的組長名字,別忘記面試了。

有些搞笑的是,領導填寫的是誰的名字誰都不知道,問了也沒有任何回復,組長們一臉懵,到了周六,朋友她習慣性地睡懶覺,一覺醒來就10點多了,打開手機,群裡各種消息,培訓師聯繫不上她,她的領導各種找她。

她翻開聊天記錄,培訓師早上9點多在群裡艾特負責面試的組長,有她的名字。但是培訓師什麼也沒說,沒有提前通知。她連忙聯繫培訓師,也同時去和領導道歉解釋。

朋友也是新入職沒多久,這件事應該是培訓師和領導沒有通知到位,但是她被領導和培訓師兩邊都罵了一場,她越是解釋,領導越是不聽,最後直接說:別解釋了,這就是你的錯。

朋友很生氣,打了一堆文字,但想了想又把它們刪掉,重新寫了一句:對不起,下次我一定注意。

也確實,無可厚非,領導的錯誤一般他們不會直接承認,所以需要我們去默默忍受,對於領導來說,在更大的領導面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03

我突然想起前幾天的一項工作安排,安排的工作內容按照以往的數據來說並不是特別合理,開會時我提出了幾條理由想要讓組長改一下這個安排,但是組長先是說了一段背景,然後又說了一句這是上面大佬的安排,我就明白了。

然後坐正身子,回復一句收到。


成年人的失望不止如此,就像網友評論的:

@追風少女張二狗:或者沉默一會兒,嘆了一口氣,說了一句:行吧

@日落打河畔:想說點什麼 話都在嗓子眼了 突然又覺得沒什麼好說的了 失望了吧

@-LIMENWA:好的 OK 嗯嗯

@巧妙巧妙巧妙啊:心裡嗶嗶一大堆,回覆:好的。還要加個笑臉。表示認同[微笑]

@再熬夜你會越來越醜的:想說一大段不滿意的話的時候,一想到說完這段話對方的態度,就強忍著自己要把這些話壓在心裡,默默刪掉,或者自己用一種其他的方式將心裡的想法記錄下來。

我們都是打工人,還是讓輸入框默默承擔一切吧,不過,一定要有自己的發洩方式,不管是寫日記,還是碎碎念,還是運動大哭等等,失望不要積攢在心裡,既然改變不了,不如轉換自己的心情。

哭著接受,和笑著接受,都是接受,那為何不留個好印象呢?

你如何看呢?

相關焦點

  • 收到消息,請回復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在收到信息後不予理睬?你是看到了,但是發信息的人卻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都是成年人了,為什麼連這點基本的意識都沒有。不要讓發信息的人每次都要註明「收到請回復」你才有可能去回信息。任何人,都不是義務的去為你服務的。你有沒有收到信息,其實對別人來說並不一定重要,更多的是關乎到你的切身利益、才會需要跟你溝通。你耽誤了事情,損失的也是你自己。
  • 【薦讀】「收到請回復」
    「發通知這事,雖然簡單又無技術含量,但最考驗人的耐心。」隔著手機屏幕,我們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等待有多焦急。但我們能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發通知的那個人呢?有緊急或重大消息要通知到每一個人,你會怎麼做?你是否也會選擇群發的方式,並且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饋?當你的信息發出去許久,只得到零星回復,你是否會焦慮?會擔心?
  • 葉羅麗:小朋友喜歡王默與冰公主,成年人卻理解辛靈店長內心酸楚
    這個跟《精靈夢葉羅麗》人物精美的造型,鮮明的性格是分不開。不過各種年齡層的觀眾,喜歡的人物卻不盡相同。比如,小朋友們就更喜歡王默與冰公主等人,但是成年人卻更能理解辛靈店長內心的酸楚。現在魅力視野將通過本文,帶領各位讀者回顧一下《葉羅麗精靈夢》這部非常經典的動漫作品。
  • 領導發通知,別再回答好的、收到,這樣回復,漲資不是問題
    這個時候小羅便很嚴肅地給實習生回覆:」正工作中,學會有效正確的溝通也是一門學習的技能,面對什麼樣的人,回復怎麼樣的話語,這都是需要去學習與積累經驗的,尤其是回復領導的消息與安排,一個「好的」「收到」往往顯得漫不經心,有些愛多想的領導,還以為你在忽視他的話語,只是敷衍的回答「好的」,「收到」實習生這時才意識到,確實有些時候是這樣
  • 收到請回復!是一種最起碼尊重!
    「發通知這事,雖然簡單又無技術含量,但最考驗人的耐心。」隔著手機屏幕,我們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等待有多麼焦急。但是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你是發送通知的那個人呢?有緊急或重大消息要通知所有人,你將怎麼辦?你是否也選擇群發的方式,並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饋?當你的信息發出去許久,你只收到零星的回覆,你會著急嗎?會擔心?
  • 董卿:收到請回復是一種修養
    私人的同學群,行業群,家人群,就不細數了。   隔著手機屏幕,我們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等待有多焦急。   在我印象裡群裡每次回復最勤快的是Miss 張,她是我們公認的最有修養的,其實通過回復消息這樣的小事,她也在隨時示範給我們看該怎麼做才是最正確的?
  • 收到請回復,不僅僅是一種修養
    由於的確不熟悉,我很快就接受了她沒回復的結果,加之忙碌一天,我也就漸漸忘記了此事。沒想到的是,晚上我竟然收到了她非常詳細的回覆,在結尾還不忘加一句:「不好意思,白天一直在忙,所以這麼久才回復。」至於無論什麼事,都不回復的,那麼如今畢竟是全民手機的時代,大家都是手機不離手的人,微信更是時刻關注著,不回復只能說明不想回。1收到回復,是一種態度這段時間,我有了許多空檔,於是時常會找朋友聊聊天,聯絡感情。
  • 你回復」收到請回復「了嗎
    最近發現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現在的新生收到通知總是不回復?自己的事情不應該多上點心才是嘛。""我每天在群裡一次又一次提醒,還讓他們收到要及時回復我。而他們要麼是沒回復,要麼就是回復了之後也沒把它當回事。"張同學提起。輸九月份是軍訓的季節,十一長假回校後,大學生活才算正式開始啦!
  • 領導對員工說:收到,謝謝!員工可以不回復麼?小技巧大學問!
    領導覺得他不懂得尊重人,不懂微信禮儀,只是有點失望罷了。如果是你的領導回復「收到,謝謝」,你該如何回復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領導回復「收到,謝謝「」背後的核心原因有哪些?第一,職場禮儀的細節。那麼如何,我們能夠做到高情商的回覆「領導收到,謝謝」呢?第一,切記,完全不回復領導的信息是大忌。
  • 「麻煩你了,收到請回復」
    「收到請回復」是一個很重要的小細節,收到了給別人一個回復並不難,但是卻總被人忽視。記得之前和朋友發了個信息,他一直沒有回覆我,擔心他沒有收到信息會錯過什麼,我打電話給他把信息又說了一遍,他尷尬的笑道:「剛剛信息我收到了。」
  • 領導在微信群裡發通知,不要簡單地回復「收到」
    一會兒,5個同事都進行了回復。小王:「收到。」小陳:「好。」小李:「經理,我下午有事請個假。」小黃:「經理,開會時間能不能改到3點半,我3點參加不了。」楊副經理:「收到,準時參加。」大家應該一眼就能看出,楊副經理回答得更得體。
  • 最靠譜的回音「收到請回復」
    「收到請回復。」與人交流最糟糕的體驗莫過於:一條信息發出去之後,就陷入了無盡的等待。無論你在屏幕這邊等得多焦急,對方就是沒有回覆,所有消息宛如石沉大海,連點回音都沒有。你不知道對方是沒有收到,還是收到了不想回。
  • 全體成員,收到請回復!
    我在這裡等你ღ@全體成員 今天晚上九點在**號樓開例會,帶好筆記本,收到請回復!收到請回復!收到請回復!收到請回復!天氣漸涼,學期過半大家的大學生活過得怎麼樣呢有同學說大學生活和以前生活有很大的差別可能是以前離線一天都不會有幾條消息現在每天都看到 @全體成員收到回復當大家看到@全體成員收到請回復的時候有的時候只會+然後就完事兒了心裡想的是「我回復好了
  • 男女交往,聊天發「在幹嘛」,若收到這樣的回覆就要反思了……
    男女交往,不求轟轟烈烈的浪漫,只求平平淡淡的相守。每天幾句簡單的問候,幾次簡單的談心,守著一日三餐,欣賞四季輪迴。然而,隨著歲月流逝,兩個人的感情漸漸變化。男女聊天時,如果經常收到以下幾種回復,就需要好好反思了。
  • 職場中,領導回復:「收到,謝謝」,應該怎麼回復
    給領導發文件,領導回復「收到,謝謝」,這時候是否還需要繼續回復,更多取決於我們發送文件的方式。一、如果是用微信、QQ等聊天類軟體發送的,那我們需要回復。這種情況,回復也不用很複雜,簡單的回覆一個表情、或者」領導您有什麼問題再指示「即可,如果領導繼續回復,一般如果不是有疑問,大多會回復一個表情,這種時候,就可以不用再回復了,不然沒完沒了的,反而會引起領導的反感。
  • 工作群4大謊言,回復收到的不一定收到,領導喜歡回復「辛苦了」
    好的、明白:職場群裡發了通知,不管什麼內容,就先回復好的、明白,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內容,什麼要求,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看到前面回復了好的、明白,自己就直接粘貼複製,實際上根本沒過腦子。 收到:職場群裡發了通知,要求每個人按時提交工作進度報告,一溜全部回復收到,整整齊齊。結果到了交報告的時候,零零散散就三五個人交,說好的都收到了,原來就是說說而已。單獨溝通詢問,他們只會一臉懵,問你啥時候通知的。這樣的收到,其實可能就是沒收到。
  • 「收到請回復」……
    到了那天,她剛好有事走不開,就發微信讓她老公去。信息發出後如石沉大海,後來又打了個電話,沒接。為了不給孩子留遺憾,她必須得去參加這個活動。於是硬著頭皮找領導請你,在領導難看的臉色中她匆忙離開了公司。等她來到學校門口,卻發現老公也來了。一場爭吵就這樣上演了。她責問老公為什麼收到信息不回一下,害得她既耽誤工作又要看領導臉色。她老公說:「我一收到你的信息就趕過來了。你趕緊回公司吧。」
  • 員工該如何回復領導的指示信息:哦、嗯、好的、收到還是OK手勢?
    在當今的職場中,領導者經常通過電子郵件,微信或簡訊與你進行溝通,那麼當你收到領導的微信時該如何去回復呢?首先,不回復或簡單地回一個「嗯」字,顯然是非常錯誤的,你這樣基本上是不打算在職場繼續混的節奏。也許像大多數人一樣,你可能會回復「收到」或「好的」,這兩種回復看起來不錯,客觀和中立,但實際上存在很大的溝通隱患。
  • 員工該如何回復領導的指示信息:哦、嗯、好的、收到還是OK手勢?
    在當今的職場中,領導者經常通過電子郵件,微信或簡訊與你進行溝通,那麼當你收到領導的微信時該如何去回復呢?首先,不回復或簡單地回一個「嗯」字,顯然是非常錯誤的,你這樣基本上是不打算在職場繼續混的節奏。也許像大多數人一樣,你可能會回復「收到」或「好的」,這兩種回復看起來不錯,客觀和中立,但實際上存在很大的溝通隱患。
  • 成年人的頂級任性:老子過5分鐘再回復工作群的消息
    6.成年人的頂級任性是:老子過5分鐘再回復工作群的消息。7.成年人會小心翼翼地表達不爽,比如在「好」後面加上「吧」,把平常說的「嗯嗯」換成「嗯」。8.成年人說對不起,不是為了道歉,主要是為了省事兒。9.成年人不想工作的時候,會說今天不太舒服。10.成年人的缺點會不會被包容,取決於他創造多少價值。11.小孩子哭,因為哭真的有用;成年人哭,從來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只是忍不住了。12.成年人最多的失望藏在了「你忙吧」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