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進這個鐵憨憨,中舉之後怎麼樣了?

2020-12-13 人物圖書館

範進在中舉那一天鬧了個大笑話,幾百年後被寫入教科書,成為笑柄。

範進中舉之前和當官之後的一些事,甚至包括範進的老師,初看都很可笑,細思之後,卻覺得笑中帶淚。

他是個憨人,搞笑的最高境界是不知道自己在搞笑,卻無意中創造很多笑料,範進就是這樣的人。

要說範進之前,還得稍微說下他的老師周進,這也是個奇葩。

一、周進

古人起名字都是有講究的,周進,範進,應該對應的是先有粥,後有飯。

周進這個人比範進更慘,六十歲還沒考中一個秀才,相當於一個人高三留級了四十多年,還沒考上大學。

這是什麼概念?

此人又很木訥,飽受嘲笑,因為不會做人,教書教了一年也丟了飯碗,走投無路之下,跟著幾個商人做記帳文書。

在去省城做生意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改變周進命運的事。

周進路過正在修考場,他就想進去看看,這是考舉人的地方,要想考舉人,你首先得是個秀才。

周進從未做過秀才,所以不知道貢院長什麼樣。

一個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一個為科舉制度熬白頭的人,連舉人考場的門都沒踏進去過,可想而知,此時的他想進去看看,是很合理,也很符合邏輯的。

但無奈,看門的大爺脾氣不好,拿著皮鞭子就將周進趕了出來。

周進科舉的夢在點頭同意當文書的時候,可能就已經破滅了,此時,他就想看看考場,了卻心願,但卻不可得。

後來,他妹夫花錢打點,才得以進入。

周進顫顫巍巍走進考場,講解員一路引導講解,忽然見房門頭上的號牌寫著「天」字號,不覺酸楚,長嘆一聲,一頭撞在號板上。

周圍的人急忙救人,人醒了之後,哭的昏天搶地,一直哭的滿地打滾,口吐鮮血。

眾人都不忍心,有商人問緣故,幾個人一商量,願意出錢給他買個考試資格,湊了幾十兩銀子,資助他考試。

沒想到,這一次周進考舉人竟然中了。

人人慶賀,他仿佛一下開了竅,到京城又考中了進士,三年之後當了廣東學道,也就是管選拔考試的官。

此人很敦厚,雖然迂腐,不善言辭,但心地還是善良的,周進心想:我這輩子盡吃考試的苦了,我當官一定要認真審閱,不能屈才。

在這樣的心態之下,後面的範進才有機會。

二、範進

範進考試的時候,穿的活像一個叫花子,周進看了覺得比當年自己還慘,心中就有惻隱之心,問範進多少歲了?

範進回答:準考證上說是30歲,其實54歲了。周進又問:你考過多少回了?範進:考了二十多次了。

周進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心中可憐他,心說等他考卷交上來,我要細細看,但凡文章有一點好,就讓他中。

範進剛好交卷早,周進細細把試卷看了一遍,竟然找不到一點好!

周進心中不悅:這樣的文字,都說的什麼話!怪不得考不上!

過了一會,還沒人交卷,周進閒著無聊又看一遍,這一看覺得有那麼點意思。

正巧有個浮誇子弟來交卷,此人喜好賣弄自己,周進特別討厭這種人,訓斥幾句,不由得又拿範進的卷子看,這一看不得了,覺得範進的文章頂呱呱。

也就是說,周進帶著可憐的心理,看了三遍,竟然找到妙處,給範進一個第一名,中了秀才。

接下來就是範進中舉的過程了,上過初三都知道,所以不再詳說。

其中,範進的老嶽說,我聽說人考官是看你老,可憐你,才讓你中的,就是對應了上文情節。

範進中舉之後,張鄉紳來送錢,送房子,非常熱心,此人是個大壞蛋,心極黑,殺人不見血。

範進的老娘也是個奇葩,死的很乾脆。

範進搬到新家,田產、房子、丫鬟僕人、瓷器家具都有了,老太太醒來看著丫鬟媳婦洗碗筷,就說這些都是別人的,別弄壞了。

媳婦就說,這都是您老人家的。

老太太不信,反覆確認之後,哈哈大笑:「這些都是我的了!」

往後一仰,死了。

老人家從範進中舉之後,也只享了幾天的福,財迷心竅而死,死得其所。

範進後來去隔壁縣的縣長那裡借錢,知縣招待燕窩、雞鴨肉等非常豐盛,連碗筷都是銀的。

範進卻不拿筷子。

知縣才意識到:範進一定是老母剛死,正在戴孝期間,不搞奢華排場。

於是,他趕緊讓人換一副象牙筷子。

範進還是不拿。

最後拿來了竹筷,範進才拿筷子吃飯。

知縣佩服,但害怕萬一範進為母守孝,不吃葷酒可咋辦?也沒準備素菜。

正疑惑,只見範進夾了一個大蝦丸子,低著頭往嘴裡送。

這廝不用貴重筷子,但吃起來可是不客氣的。

後來範進中了進士,當上了山東學道,山東是老師周進的家鄉,臨走前,範進就問老師有什麼託付的。

周進說:以前當小學老師的時候,記得有個叫荀玫的學生,十多年了,不知道還有沒有讀書,如果在應考,可以酌情提拔。

周進對範進有知遇之恩,自然牢記老師的囑託,回到山東,考試舉行了大半年,突然想起來老師的囑託,趕緊查卷子。

但範進在考中的卷子裡查這個人,沒查到。

在六百多沒考上的卷子裡找,也沒找到。

這下犯難了,範進懷疑這人沒來考,但更怕遺漏,將來無顏面對老師。

手下人見範進如此為難,就開了個玩笑:

老先生這件事倒讓我想起一件故事。數年前有一位老先生點了四川學差,在老師的寓處吃酒。老師醉後大聲道:『四川如蘇軾的文章,是該考六等的了。』這位老先生記在心裡,到後典了三年學差回來,再會見何老先生,說:『學生在四川三年,到處細查,並不見蘇軾來考,想是臨場規避了。』」說罷將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這荀玫是貴老師怎麼樣向老先生說的?」

這明顯是諷刺範進是不是年紀大,耳朵背,沒聽懂老師的囑託,這裡面隱藏了一個明朝科舉的現狀:是人們都學八股文,沒有人再作詩詞。

考生們都認為古詩文不務正業,專心八股,所以對古代文學家知之甚少,竟然不知道蘇軾。

恰巧範進根本不知道蘇軾是誰,沒聽出來這個梗,就回答道:

蘇軾既文章不好,查不著也罷了,這荀玫是老師要提拔的人,查不著不好意思的。

後來聽屬下建議,在前幾日已經錄取的卷子裡找,果然找到了。

這裡還要略微提一個叫梅玖的秀才,當年周進沒考上秀才,梅玖考上了,在飯桌上對周進極盡嘲弄,笑話周進為「呆秀才」(雖然周進還不是秀才),還謅了個詩來諷刺「呆!秀才,吃長齋,鬍鬚滿腮,經書不揭開,紙筆自己安排,明年不請我自來!」

而此次考試,這個梅玖只考了個四等,範進要打他,梅玖急忙喊道:周進是我老師。

範進一聽原來是同學,就沒有打。

當年被嘲弄的人,此時卻成了自己的老師,真是諷刺。

之後《儒林外史》中就沒有再記載範進的事了,範進忠厚老實,應該會終老,雖然沒什麼用,但人並不壞。

但他如果跟張鄉紳鬼混,下場估計不會好。

其實,我看周進、範進這倆人,雖然迂腐沒用,但為人善良,好過投機鑽營的酷吏,如果都是這樣的人也是百姓的福氣。

老百姓估計也不敢提什麼奢求,能平安一輩子就夠了。

清朝小說《活地獄》記載大量的衙門監獄黑暗,真如地獄一樣,是你,你敢嗎?

魯迅罵中國老百姓麻木是不對的,中國人不是麻木,而是真的怕了。

範進的故事如果放到今天,會被無良媒體炒作成勵志典範——「年近六旬農村老頭苦學40年考上大學,卻差點高興瘋掉」之類。

周進、範進只是個沒用卻善良的爛好人,就像你我一樣,面對命運的毒打,除了苦哈哈地硬撐著,還能有什麼出路呢?

相關焦點

  • 範進中舉差點瘋掉,被人嘲笑至今,之後的生活又過得怎麼樣呢?
    範進中舉差點瘋掉,被人嘲笑至今,之後的生活又過得怎麼樣呢?提到「範進中舉」,大家是不陌生的,因為關於範進我們在初中就學過,範進中舉是《儒林外史》內的文章,將範進中舉前的生活,以及中舉後的生活狀態表現的玲離盡致,我們都知道,範進中了舉人之後,因為太過高興就瘋了,後來被他老丈人一巴掌給打醒了。
  • 範進中舉的故事,盡人皆知,範進瘋了之後如何了?成了正三品大員
    範進中舉的故事,可以說是盡人皆知,還被選入了中學課本。那你知道範進考了多少次秀才,才考中麼?範進中舉之後瘋了,他有沒有醒過來?範進後來怎麼樣了?範進還是因為遇到命運曾經跟他類似的周學道才榮幸考中了秀才。周學道六十餘歲還是一個童生,後來在親戚的資助下,捐了一個監生,才考中了進士,放了學道。他前後將範進的文章看了三遍,才覺得「一字一珠」,是「天地間之至文」,取了範進第一名。
  • 範進中舉後為何瘋了?
    大家都學過一篇課文,這篇名字的課文叫做範進中舉。在這篇課文中。原落魄秀才,還是提學看他可憐才給了他一個秀才身份。他考上秀才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是為何好不容易中舉之後,卻直接樂到瘋狂樂呢?在範進中舉前,他是童生中的頂配了,你可能他這個檔次不高,實際上呢在古代秀才也是很不好考的。古代很多讀書人五六十歲。連個秀才都考不上,秀才在古代可是有特權的的。比如說免除個人徭役,見縣令可以不用下跪,就是國家承認的知識份子,但是還不是官員。那怎麼樣才可以做上這個官呢?就是繼續考試考上舉人。
  • 解密《範進中舉》
    《範進中舉》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該作品通過描寫範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刻畫了他為科舉考試喜極而瘋的形象,用嶽丈在範進中舉前後的極其鮮明的肢體動作和言語表情,以及中舉後鄰居對他的前呼後擁和鄉紳贈屋的等事例重點刻畫出了一個趨炎附勢熱衷仕途,好官名利祿且世態炎涼的可恥的社會風氣
  • 初識《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劇《範進中舉》之後
    初識《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劇《範進中舉》之後。看完之後不覺驚異於作者的獨具匠心,卻沒有領略導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開《儒林外史》瀏覽了整個故事之後。《範進中舉》講的是五十四歲的老童生範進終於考上舉人,歡喜至瘋,最後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縱觀全文事實上卻並不是那麼簡單。
  • 中醫角度來看範進中舉
    範進中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它講的是範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刻畫了他為科舉考試喜極而瘋的形象,用嶽丈在範進中舉前後的極其鮮明的肢體動作和言語表情,以及中舉後鄰居對他的前呼後擁和鄉紳贈屋的等事例重點刻畫出了一個趨炎附勢熱衷仕途,好官名利祿且世態炎涼的可恥的社會風氣,對當時社會及其陰暗的特徵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 範進是怎樣中舉的?
    中學時學過課文《範進中舉》,該文章節選自《儒林外史》,講了範進中舉的事,那麼範進究竟是怎麼中舉的呢,我們中學課本裡並沒有給答案
  • 中國歷史,範進中舉之後是真的發瘋了嗎?這才是根本原因
    範進中舉其實這個辦法非常的有用,特別就是為範進這樣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範進正是因為知道科舉制的開放政策,所以選擇了努力讀書。但是範進考了很多次都沒有考上。範進並沒有對這次考試抱有很大的決心,但是也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範進這一次既然時來運轉一下子中了舉人。範進知道自己中了舉人之後,非常的開心,導致自己喜極而瘋。範進的親戚朋友知道範進中了舉人之後,紛紛前來獻禮祝賀,但是看到範進發瘋一樣的大呼小叫就知道範進這是因為太激動才瘋了。眾人知道後就又開始咒罵範進,不就是考上了個舉人,至於這麼激動嗎?不過根據歷史記載也有可能範進是興奮過度了。
  • 想起了中舉的範進
    > 又到一年高考季,無端想起了終於中舉的範進。《儒林外史》是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說,其中《範進中舉》是《儒林外史》中寫得最精彩的片斷,通過範進中舉的前前後後,寫了各類人物的表演,真實生動地顯現其真偽、善惡和美醜的本來面目,而且發掘到人物的靈魂深處。《範進中舉》的故事見於小說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寫得最精彩的片斷。範進的主考官周進,幾十年屢試不第,已經六十多歲了,仍未功遂名就。
  • 範偉新片《範進中舉》演本家範進
    時光網訊 範偉即將在電影中出演範進了,光聽名字,這個角色就和他很有緣分。      正值第2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進行中,9月22日,喜劇電影《範進中舉》在唐山舉行發布會。《範進中舉》主演範偉、編劇李汀汀、電影出品方龍騰藝都(北京)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股東英達等出席了活動。
  • 《範進中舉》中,為何嶽父對範進的態度前倨後恭呢?
    中舉是讀書人成為上層紳士的標誌,之後舉人在地方上就可以其紳士的身份,實際上參與大量地方事務的管理,擁有相當大的權力。範進中舉之後,身份、地位都會發生質的飛躍,因此,胡屠戶才前倨後恭。考舉人的競爭非常激烈,每百名生員中,幸運者僅一兩名。舉人的功名比生員重要得多。舉人不但可參加會試投考進士,即使考不中進士,也能參加「大挑」,或做知縣,或做學官,從此步入仕途;再退一步,哪怕不做官,在地方上以其紳士的身份,也實際上參與大量地方事務的管理,擁有相當大的權力。考上舉人是讀書人成為上層紳士的標誌。它在讀書人的人生經歷中是極為關鍵的一環。
  • 範進中舉後為何發瘋?將中舉的範進換作是你,恐怕你比他還瘋
    在當年的初中課本上初識範進的時候,我覺得此人在封建時期還是比較幸運的,至少他能在有生之年等到中舉的消息,也就沒有枉費他這大半輩子都兢兢業業地活在埋頭苦學、拮据度日的生活中了。但讓課本前的所有學生都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了,中舉之後的範進竟然出乎意料的發瘋了,這讓範進的家人以及同鄉鄰居也很驚詫。
  • 範進中舉差點瘋掉,被人看樂嘲笑,可你知道範進之後有多氣派嗎?
    中學課本中的《範進中舉》只是節選整部書的其中一回,其實後面的故事情節也很值得讓人推敲,作者把這一回寫得很巧妙。範進的行為而很滑稽。這範進中舉差一點沒有瘋掉,因為此事被人看樂嘲笑,可你知道範進之後又多氣派嗎?
  • 範進中舉之後,為什麼會發瘋?你看舉人有多難考?
    在儒林外史中,範進這個角色令人印象深刻。範進中了舉人之後,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後來範進卻突然發瘋,出盡了醜態。其實,範進沒有真的發瘋,他只不過是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這才讓自己失態的。我們好好討論下,範進中舉之後,為什麼會發瘋?你看舉人有多難考?
  • 範進中舉瘋了,那麼這個舉人相當於現代什麼官職?
    範進中舉,相信大家在中學課本裡都學過,講的是一位已經幾十歲的老頭子,在為了科舉考試奉獻了自己幾十年的時間後終於修成正果的事。這在中國舊時代科舉制度盛行的時候真的是非常摧殘人的一件事。怎麼說呢,在儒林外史中,範進中舉只是一個典型,範進代表的是一大批為了功名或者是為了從貧窮走向富裕的人們。古代經濟不如現在發達,如果你想混出個人樣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考取功名,這就引來了一大批從平民為了地位,權力而努力奮鬥的事。
  • 範進中舉教案教學設計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範進中舉》這一課,讓我們一起看看範進的命運究竟如何,他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第一部分(第1~2段):寫範進進學回家到中舉前的情況。第二部分(第3~11段):寫範進中舉後的情景。(從病理學分析:範進多年屢試不第,中了秀才後又中舉人,連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神經受不了刺激,便發瘋了。這種發瘋是一種心理變態的表現。)2.提問:課文寫範進的喜極而瘋說明了什麼?明確:在封建社會,讀書人一旦中舉,就意味著平步青雲。範進未中舉前窮困潦倒,受盡屈辱。中舉後,既能吐盡幾十年的苦水悶氣,又將身價百倍,富貴榮華。
  • 《範進中舉》人物形象
    3)迂腐無能:家裡窮得無飯吃,範進手足無措,要等母親「吩咐」,才慌忙出去賣雞,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東張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雞賣出,證明他平日只埋首讀書,缺乏謀生技能;鄰居告訴他考中了舉人,他以為別人騙他,無奈地請人家不要和他開玩笑,以及他喜極發瘋的狼狽相,都說明範進迂腐無能。4)為人虛偽:從範進中舉前以及中舉後截然不同的表現也可以看出他為人虛偽。
  • 《儒林外史》第三回丨範進中舉之後發瘋,那麼他發瘋之後呢?
    周進和範進一樣,在院試這個環節怎麼也考不過,但參加鄉試、會試都是一次通過。老闆們替周進捐了監生後,當年剛好有學政在省城舉行鄉試的補考,周進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考試其實一直都靠真本事,沒有那麼多鬼神相助,要一個人在號房裡面寫七篇文章呢。鄉試是科舉考試中很重要的一環,周進中舉,就學而優則仕,由讀書人變成了「官」。
  • 《範進中舉》課文詳細解析
    【段析】寫發榜之日,在斷炊的情況下,範進奉母命到集上去賣雞。這一情節的安排獨具匠心,首先突出中舉前一刻範進一家貧困至極,這與中舉後的富貴形成鮮明對比;其次,使故事情節更加豐富、有趣;最後,為範進通過鄰居之口得知中舉喜訊這一情節的展開作鋪墊。【品味】命兒賣雞,說明範進一家已陷入了極度的貧困之中,連飯都吃不上了。
  • 經歷多年寒窗辛酸苦辣的範進,在中舉之後,為什麼會發瘋呢?
    範進中舉之後為什麼會發瘋?在旁人看來很奇怪,就跟我初中讀《範進中舉》時候一樣,但是隨著時間增長與生活閱歷增加,我就非常理解範進得知中舉之後的行為表現。範進中舉大部分人都應該有所了解,畢竟是出現初中語文教材的文章,選自《儒林外史》中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