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進銀行體驗無障礙服務 手語方便聾啞人

2021-02-17 若飛走監督

導語

會盲文讓盲人在銀行辦事沒盲點,懂手語讓聾啞人辦業務不再難。

徐良婧在教記者一些辦業務時的基本手語。

徐良婧在教記者如何使用助盲卡來辨別人民幣金額。

他們不是手語老師,卻懂得用手語表達一些金融術語;他們很少跟盲人打交道,卻多少要懂一點盲文。為了能使特殊人群在銀行得到更便捷的服務,他們一直在努力。他們就是銀行的無障礙服務人員。

很多留學生專程趕來找她辦業務

12月25日上午7時20分許,中國工商銀行溫州市中支行的櫃員徐良婧吃過早餐,打算在自家樓下坐公交車上班。

徐良婧是市區人,今年26歲,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也是該支行唯一一名全日制研究生。她在櫃檯負責對公會計業務和特殊窗口崗位。

今年8月,一名英國籍外教來該支行辦銀行卡業務。因為這名外教將護照更換過,所以他的業務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進行翻譯。這時,徐良婧的英語派上了用場。

徐良婧說,她畢業時英語水平是六級,口語較好。她詳細了解情況後,便開始給外教講解。隨後,她和英國駐中國大使館聯繫、核實,經過兩個小時的等待後,得到確切答覆。最終,這名外籍人士對她的英語和業務都非常滿意。

慢慢地,來找徐良婧辦銀行業務的外籍人士越來越多,平均每周都有一兩人。很多留學生專程從學校趕過來找她辦理業務。

「徐小姐工作很認真,我們和她溝通很順利,有時我們寧可跑遠一些。」來溫留學的加納籍學生說。

大學支教時學手語與殘障兒童交流

在徐良婧的抽屜裡,有一本手語教學書,裡面有關於手語的日常交流及金融方面的內容。每天中午,她都會在員工休息室翻看一下,把常用的手語複習一遍。

談起和手語結緣的經過,徐良婧說,她小時候在文成長大,上大學後便和同學一起到文成縣龍川鄉支教,在那裡她嘗試學習手語與殘障兒童交流。誰知,這一學便一發不可收拾。

徐良婧拿出一張特殊的塑料小卡片,卡片上有與金額對應的盲文。「這就是金融助盲卡。」她說,如果有盲人來櫃檯辦理金融業務,可以通過它識別錢幣數額。比如,右上角的幾個小點是1元的意思,右下角的幾個小點是100元的意思。

有時,她還要為盲人辦理存取款業務,取款相對存款要複雜一些。比如一名盲人來取2000元,她拿出2000元後要將金融助盲卡放在上面,告訴對方這些是100元面額的錢幣。等對方清點無誤後,她再把助盲卡放在一張回執單上,盲人通過觸摸助盲卡獲知籤字或者按手印的位置。

如果不會手語,辦業務的時間會很長

記者跟著徐良婧學習了一些基本的手語,比如說「你好」「取錢」「掛失」「籤名」「國債」等基本手勢。徐良婧說,其實手語都很形象,理解了就有助於記憶。比如把「OK」的手勢橫過來就是「金錢」的意思,用手指指向對方就是「你」的意思。

說話間,大堂經理和一名中年男子來到徐良婧的窗口。經過交流得知,該男子姓黃,是一名聾啞人士。黃先生在銀行外的ATM上取款,由於操作不當導致卡被機器吞了。黃先生覺得他的卡被吞了,後面來取款的人就是在取他卡中的錢,便佔著ATM不讓別人使用。隨後,有人將情況反映到大堂經理處。

徐良婧得知原委後便向黃先生進行解釋,通過手語告訴對方卡中的金額不會被別人取走,讓他過幾天後來櫃檯取回原來的銀行卡,並保證裡面的金額不會減少。

記者也嘗試用新學的手語與對方交流,黃先生表示大致明白,不過,有些動作需要徐良婧在一旁提示才能完成。

「如果不會手語,就只能依靠紙筆和聽障客戶溝通,辦一筆業務就會需要很長時間。」徐良婧說,除了會手語,還要學一些基本的盲文。

中國工商銀行溫州市中支行副行長張偉強說,殘障人士參與社會活動不斷增多,由此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增強。銀行及時開設愛心特殊窗口服務,可以進一步展現銀行業無障礙服務的良好形象,切實為特殊客戶群體提供便利。

看到殘破幣,總會挑出來用新幣換掉

徐良婧說,每一位在銀行工作的人都多多少少有些強迫症,就是接收顧客的殘破幣後,就會把它們整理掉。如果看見一堆新錢幣中有一兩張殘破幣,都會忍不住將殘破幣抽出來,用新幣替換掉。當天能湊夠100張殘破幣的話,大家就會打包上交。他們戲稱這為「破幣綜合症」。

徐良婧舉了個例子,有名客戶來他們櫃檯存錢,數萬元的現金都是由成捆的10元或20元面額錢幣組成,這些錢幣中新舊摻雜。當時已接近中午下班時間,可她還是和同事一起將那些殘破幣挑出來,然後扎捆打包。看到新舊錢幣有條不紊地分開,她覺得很舒服,否則就會感覺彆扭。

當天下午5時許,市中支行結束了一天的營業,徐良婧還要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盤點和總結。等到一切忙完,已經接近晚上6時。

因為是聖誕節,徐良婧決定和好友一起聚餐,一起聊一聊生活中的趣事,然後去看場電影。她希望,新的一年,工作上能取得新的成績,愛情上也能有所收穫。在朋友圈中,她這樣寫道:「我一直堅信收穫與付出應當成正比,不僅僅是起點高低與收穫多少的簡單對比,更是以自身為標杆的一種進步。」

為民服務,會盲文讓盲人在銀行辦事沒盲點,懂手語讓聾啞人辦業務不再難。給銀行點讚吧!

來源:溫都記者 王雄濤/文 黃攀/攝

我的帳戶「若飛走監督」 

微信帳號:wz7778999

我的簡介關注若飛!關注身邊!溫網微追蹤實時傳播及時新聞,傳播社會正能量。


相關焦點

  • 14家單位試點「視頻手語翻譯」服務 聾啞人去窗口辦事溝通將更順暢
    聾啞人(左)現場進行視頻手語翻譯體驗。記者 戴凜 攝近日,記者從我市公共服務機構開展視頻手語翻譯服務試點工作調度會上獲悉,市殘聯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我市首批14家試點單位和聽力殘疾人提供視頻手語翻譯信息無障礙服務,解決聽力障礙殘疾人的溝通問題。「以往遇上聾啞殘疾人,只能靠書寫和比划進行溝通,非常不便。」
  • 觀眾中來:立案大廳來了手語翻譯 無障礙服務方便聽障人士
    觀眾中來:立案大廳來了手語翻譯 無障礙服務方便聽障人士 2020-12-04 08
  • 一臺Pad解決聽障人士溝通難的痛點 黃浦區引入「視頻手語翻譯」服務
    今天一早,聾啞人小陳來到老西門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業務,只見她對著櫃檯前的Pad比劃了一通,沒過幾分鐘事情就順利辦理完成了。 「以前接待一名聾啞人大概需要半個多小時,有了這個後,幾分鐘就搞定了」,老西門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小萱告訴記者。
  • 北京:銀行增設「在線手語翻譯」
    聽障人士到銀行,不管現場有沒有會手語的工作人員,他都能辦理銀行業務了。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了解到,目前,建設銀行北京長安支行和物資學院路支行在全國銀行業率先推出了「遠程在線手語翻譯」服務,聽障人士可隨時通過「在線手語翻譯」為自己「代言」。
  • 聾啞人使用的手語電話
    一種可供聾啞人使用的手語電話,由美國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的一家兒童醫院研製成功。由於手語需要連續的運動圖像,所以哪怕是最先進的可視電話所顯示的快速變換的圖像,也無法滿足聾啞人交流的需要,而必需利用電子計算機。
  • 聾啞人辦證,懂手語的民警「巧幫忙」
    據了解,出入境辦證大廳的民警在工作中常會遇到聾啞等特殊人群,因此分局專門為他們請了手語老師進行過培訓。90後輔警傅鑫淼說,剛開始在工作中使用手語時特別緊張,後來發現手語能讓「容易著急」的聾啞人放鬆下來,就覺得特別快樂。
  • 聾啞人打劫受審 朝陽法院請手語翻譯出庭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葉婉 實習生於忠洋 李陽煜)聾啞人安某以交流工作為由,夥同他人將聾啞人鄭某毆打,隨後搶走身上現金及手機,並通過手機轉帳,強行轉走鄭某銀行卡內11588元。安某涉嫌搶劫罪被提起公訴。今天上午,該案在朝陽法院溫榆河法庭開庭審理。
  • 聾啞人持刀搶劫聾啞人 手語老師法庭現場翻譯
    手語老師在法庭上現場「翻譯」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  河南商報記者 趙強  一起涉嫌持刀搶劫財物並致人輕傷的案件,7名被告中的6人以及10多名受害者全是聾啞人法庭上各方交流時,由兩名手語老師現場「翻譯」。  6名被告、10多名受害者 全是聾啞人  昨天上午10時許,鄭州市二七區法院225法庭,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審判」。
  • 手語課堂|手語無聲勝有聲
    有聲語言的重要輔助工具」,而對於聽力障礙的人來說,它則是主要的交際工具。手語與語言的差別則主要在於語音這個問題上和聾啞人是否以手勢進行思維。在日常生活中,聾啞人想問健全人一些問題,但健全人看不懂聾啞人的手語,該怎麼交流呢?本期,團團將帶領大家了解並學習一些基礎手語,讓健全人更了解聾啞人的手語。據相關手語的研究調查:遠古時代初期,並沒有產生語言和文字。我們的祖先在生活與勞動的過程中,通過簡單的發音與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 聾啞人手語翻譯智能手套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手語一直是聾啞人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遇到不懂手語的正常人,交流就有了障礙。某科技公司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展示了一款名為聾啞人手語翻譯手套的高科技產品。工作人員帶上特製手套比劃手語,此時,手套上的傳感器將肢體動作第一時間進行分析,將其轉換成語音,在手機端通過APP播放,最終實現聾啞人與外界的正常溝通。
  • 市一院首推手語導診服務 50名醫務人員當翻譯
    原標題:市一院首推手語導診服務 50名醫務人員當翻譯   中國江蘇網5月23日訊 記者日前從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正式開設了手語導診服務,這種服務在我市醫院還是首次。今後,我市聽障人士將不再有病難言。  昨天,聾啞人小李因肚子隱隱作痛到市一院看病。
  • 聾啞人用的手語有方言上的差異嗎?手語不通用會有多麻煩?
    手語是一種真正的語言嗎?手語與語言的差別不但表現在是否有無語音,更重要的區別是輸出方式上。有人認為手語只是一種符號,缺少形成語言的必要音素(最小語音單位),並不能稱為語言;但是語音病理學家、特殊教育從業者以及聾啞人從言語語言泛屬性認為,手語同樣是語言,雖然它的輸出渠道不是喉舌唇齒等構音器官,但是它依然能夠幫助人們達到交流溝通的目的,也符合語言思維的屬性,至少算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一種書寫符號的視覺語言。
  • 奧運期間北京大型商場將實現四項無障礙服務
    昨天(12日),在北京奧組委組織的「逛商場體驗奧運服務新風尚」活動中,市商務局新聞發言人許康透露,奧運期間,北京市的所有大型商場都將實現刷卡、設施、信息、語言四項無障礙服務,目前已有14個大型商場達到了這個標準。   昨天,北京奧組委組織中外媒體體驗了當代商城的無障礙設施。
  • 上海僅2名醫務人員報考手語翻譯
    明天,全國首個手語翻譯員資格考試的第一次考前培訓將在東方國際手語學校開課。一個月之後,這批學員將根據各自的能力參加全國首個手語翻譯人員資格考試。  華山醫院骨科護士邢曉燕告訴記者,同樣表示願意參加這個考試的還有西郊骨科醫院現任的手語翻譯醫生劉碩。他們兩個可能是這一次考試中僅有的兩名上海醫務工作者。
  • 蘋果園街道請來線上「手語老師」 讓聾啞人業務辦理更舒心
    近日,石景山蘋果園街道政務服務中心來了一個「新面孔」,他正面對一名來辦業務的聾啞殘疾人,透過屏幕雙手不時和他交流,認真讀取他的訴求。據悉,蘋果園街道為滿足地區不同群眾的需求,積極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提高殘疾人群的辦事效率,通過「手語雙屏」智能終端的上線,為聾啞殘疾人提供線上手語翻譯服務,解決聾啞殘疾人交流不便、辦事難的問題。「以前有聾啞人來辦理業務,只能通過寫字和簡單肢體動作來交流,費時費力,這回有了「手語雙屏」智能終端,提高了辦理效率。
  • 疫情簡報會不設手語翻譯白宮得罪聾啞人挨告!
    中國日報網8月4日電(高琳琳) 據美國國會山網站3日報導,美國聾啞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 Deaf)以及5位患有聽力障礙的個人對白宮提起訴訟,原因是白宮的疫情簡報會缺少手語翻譯。
  • 這個智能手環,能把手語「翻譯」成語音讓聾啞人「開口說話」丨2019...
    為了進一步促進就業創業工作,9月5日至12日,市人社局開展2019年哈爾濱人社系統創業服務周活動。服務周期間,哈爾濱人力資源中心展示50個各區、縣(市)優秀創業項目、創業成果。在活動現場,一個智能手環吸引眾多投資者駐足,這個手環可以讓聾啞人「開口說話」。
  • 原告被告證人均是聾啞人,法院開庭請來手語翻譯
    楚天都市報8月17日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楊蘭 王瀟)「我的話完畢,請手語老師翻譯。」近日,在武漢市青山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件特殊的案件,現場沒有唇槍舌劍的辯論,法庭內只有法官的聲音和一名手語老師進行現場演示。原來,該案的原告、被告和證人均是聾啞人,法院為他們請來了手語翻譯。
  • 原告被告證人均是聾啞人 法院開庭請來手語翻譯
    楚天都市報8月17日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楊蘭 王瀟)「我的話完畢,請手語老師翻譯。」近日,在武漢市青山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件特殊的案件,現場沒有唇槍舌劍的辯論,法庭內只有法官的聲音和一名手語老師進行現場演示。原來,該案的原告、被告和證人均是聾啞人,法院為他們請來了手語翻譯。
  • 遠程開庭審理聾啞人盜竊案 即墨法院聘請手語老師當翻譯
    半島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宮成群4月8日下午,即墨法院在遠程開庭審理一起聾啞人盜竊案件時,依法為其聘請手語老師出庭遠程作翻譯,讓被告人「聽見」庭審,「聽見」公平的聲音,確保案件審理公平公正。即墨法院在給被告人殷某某送達起訴書副本時,得知其系聾啞人,有殘疾證書,在聾啞學校上過學,懂手語。為保障其依法行使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開庭審理時,審判長王毅法官專門聘請即墨區特殊教育中心的手語教師為殷某某擔任翻譯。面對網際網路智慧庭審系統,被告人用手語比劃回答,「隔空」表達自己的供述和辯護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