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年輕美麗的女子稱呼有「尤物」、「粉黛」、「蛾眉」、「玉人」、「佼人」、「佳人」、「玉女」、「麗人」、「璧人」、「嬌娃」、「花瓶」等,但這些也都是書面之稱,那麼各個朝代都有哪些具體稱呼呢?
女子:先秦時代對女人稱呼就出現「女子」之說,而這裡所稱的「女子」是指年輕的姑娘。但現在「女子」並不只是對年輕姑娘的稱呼,而是泛指女人。
女郎:是指「女中之郎」的意思,也是對年輕女人的代稱、統稱。寓有「女中之郎」的壯志之意,也是對年輕女子的代稱。現代人們所說的女郎,跟遠古時候的女郎還是有點差別的。
淑女:指溫和善良美好的女子,在古人的口中,一直流傳這樣的說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見,在古代美麗、有智慧的女子,往往容易成為他們口中的淑女,是他們追逐的戀愛、成婚對象。
女士:古代對女子的稱呼「女士」,源於《詩經》「釐爾女士」,孔穎達疏「女士,謂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即對有知識、有修養女子的尊稱。 「女士」的稱呼也延續至今。
女流:再後來對女人的稱呼還有「女流」叫法,這些大都是書面用語,《儒林外史》第41回記載:「看她是個女流,倒有許多豪傑的光景。」這是對舊時女人的泛稱。
閨女:唐詩中有「閨女」指稱年輕女子,也就是閨閣待嫁的女子。這種稱呼在明朝和清朝也有此稱呼。現在「閨女」一詞成為我國北方農村對女兒一種通稱。
小姐:宋朝時對女子的稱呼出現了「小姐」一詞。「小姐」也一度成為豪門大族女兒專用詞,隱含尊貴的意思,多指官宦人家的女兒。明朝以後,「小姐」一詞使用的越來越多,既有對尊貴女人的稱呼,也是對女人的一種禮節性的稱呼。
娘子:「娘子」稱呼是對未婚與已婚女人的通稱。「娘子」不僅僅是丈夫對妻子的愛稱,還是未嫁或已嫁女子的通稱。所以,古代經常用此稱呼年輕女子。
姑娘:是稱呼年輕女子的常用詞語,而明清時對年輕女子的「姑娘」一詞開始出現,一直到現在,民間對未婚女子的稱呼也叫「姑娘」。
千金:到了明清時,「千金」就叫得比較普遍了,以前是對一些尊貴人家的少女,如果是一般家庭稱呼其為千金,這顯示出了一種尊重。即使現在「千金」在民間也是很普遍叫法。
巾幗:源自《晉書》,是古代婦女頭上的裝飾物,藉以代表女性。女中豪傑般的人物,在古代才有機會唄成為巾幗。後來,人們常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之為「巾幗英雄」。
裙衩:是古代婦女的衣著裝飾,泛稱女性。多在小說、戲劇中出現此詞。《紅樓夢》第1回:「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衩。」
碧玉:在古代往往指的是小戶人家的女子,而且這樣的女子要具備一定的美貌。所以我們往往看到很多古書或者古詩都言到一種女子,叫做「小家碧玉」。
還有「掃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櫛進士」,指才華橫溢的女子。 「冶葉倡條」,指輕狂嬌豔的女子。 「軟玉溫香」,指溫柔年輕的女子。「道旁苦李」,指被人拋棄的女子。
總之,這些對於未婚女子的稱謂和現代用法並不完全相同,雖然部分詞語至今仍在使用,但詞語本身的意思卻發生了變化,還需要根據時代來判斷。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