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帳下第一謀士,不忘漢節,因此而死

2020-12-20 小濱中外故事漫談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空間,小濱中外故事漫談。

荀彧,字文若, 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是曹操統一北方、建立霸業的首席功臣。荀彧出身名門,荀子便是荀彧的祖先,荀氏家族是當時有名的名門望族。史料記載荀彧「為人偉美」、「瑰姿奇表」,且被稱為「王佐之才」。後來司馬懿評價荀彧「書傳遠事,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荀彧像

荀彧高瞻遠矚。當初他為躲避戰亂來到冀州,成為袁紹手下的一名謀士,袁紹奉荀彧為上賓。但荀彧看出如日中天的袁紹難成大事,毅然離開袁紹投奔實力遠不及袁紹的曹操。曹操見荀彧到來輔佐自己,十分高興,稱荀彧「吾之子房」。

荀彧為曹操舉薦賢才,其帳下五大謀士一人為賈詡,一人為荀彧本人,剩下的荀攸、郭嘉和程昱都是荀彧舉薦。除此之外,還有陳群、鍾繇等人,這些人為曹操成就霸業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袁紹要攻打曹操,孔融以袁紹兵多將廣,謀士才能出眾為由,主張不戰。荀彧與孔融爭辯,將袁紹手下謀士將領的缺點一一道出,主張力戰。最後,曹操力排眾議,採納荀彧意見;官渡之戰時,荀彧為曹操留守許都,提供糧草支援,但是曹操經常寫信給荀彧,各種重大決定都要問詢荀彧的意見;後來曹操南徵荊州、江東,亦留荀彧守許都,可見曹操對荀彧的信任、倚重。

「三國殺」中的荀彧

荀彧是曹操最為倚重的親信大臣,任尚書令,居中持重、處理軍國重事達十數年之久;官至侍中、光祿大夫;又封萬歲亭侯。曾經曹操要授予荀彧三公之職,荀彧使荀攸推辭十幾次才作罷。但是,當曹操野心暴露,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是大臣的最高禮遇)時,荀彧說:「不可。丞相本興義兵,匡扶漢室,當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的反對不僅朝野震驚,就連曹操本人都是萬萬沒想到,「曹操聞言,勃然變色」,曹操因此記恨荀彧。

荀彧盡心輔佐曹操的主要目的是匡扶漢室。現如今,荀彧嘆曰:「吾不想今日見此事!」。「操聞,深恨之,以為不助己也」,荀彧從此遠離曹操集團核心。

寧教我負天下人,xiujiaotianxiaren

曹操興兵下江南,命荀彧同行。荀彧知道曹操想殺自己,託病留在壽春。曹操命人送一盒食物給他,盒上有曹操的親筆封記。荀彧打開來看,裡面並無一物。荀彧明白曹操的意思,於是服毒而亡,年僅五十歲。事後,「操甚懊悔,命厚葬之,諡曰敬侯。」

本文由《小濱中外故事漫談》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曹操評價他:吾之子房!
    所以,曹操才頒布「唯才是舉」的政策,石破天驚的打破了當時官員選拔傳統。正因為手下人才濟濟,所以弱小的曹操,才能擊敗兵多將廣的袁紹,從而統一北方。關於曹操手下的人才,想必大家都能說出一兩個,比如郭嘉、賈詡、程昱、戲志才、荀攸、劉曄、司馬懿、荀彧等。那麼,問題來了,誰才算曹操手下第一謀士呢?對於這一個問題,相信十有八九的人,都會選擇郭嘉!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 三國歷史: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為什麼唯獨器重鬼才郭嘉
    在東漢末年這段混亂的歷史上,生靈塗炭也是人才輩出、建功立業的時代,就像曹操就是當時崛起的一代英雄,曹操志在天下,招賢納士為己用,使得其帳下猛將如雲、謀士無雙。其中謀士就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那麼為什麼曹操在眾多謀士當中對鬼才郭嘉最為器重?
  • 此人是曹操最為器重的謀士,為何在歷史上卻沒有什麼記載
    (曹操)《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中還有一段記載:「彧言策謀士,進戲志才。志才卒,又進郭嘉。」也就是說,荀彧先是向曹操推薦戲志才,戲志才去世後,荀彧才向曹操推薦的郭嘉。由上面的兩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曹操認為戲志才和郭嘉都是能幫他成就大業的人。這兩個人都是荀彧推薦的,而荀彧在推薦的時候,是先推薦戲志才,然後才推薦郭嘉。反過來說,如果戲志才不死,荀彧很可能就不會向曹操推薦郭嘉。從這個意義上說,在荀彧眼裡,戲志才的水平是高於郭嘉的。
  • 謀士三國時期的「最強大腦」,諸葛亮排第五,第一曹操都要聽他的
    三國時期真正掌握天下的並不是那些手握兵權的將軍,而絕大部分都是這些謀士運籌帷幄,天下大局在談笑之間就盡在掌控,這些謀士將軍營中的大小事務處理的非常之妥善,可以說三國時期的戰役、政治事件沒有一個離得開這些謀士的參與。因此三國的較量更是這些「最強大腦」的角逐,這十位也是三國時期頂尖的謀士,不知道下面的排名是大家心中的排名嗎?
  • 「三國」謀士之謀劃天下,荀彧勸曹操「奉主上以從民望」
    袁紹謀士沮授,在東漢初平元年為袁紹獻策「迎大駕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邑」。這樣做的目的是「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 曹操謀士毛玠,也在東漢興平年間給曹操出謀劃策「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 、畜軍資」,這樣做的目的是「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 三國最強五大謀士,個個都比諸葛亮厲害,第一名死了還當皇帝
    5.徐庶,河南許昌人。先投的是劉表再投劉備,任軍師一職業,並幫助劉備三番五次擊敗曹操,後被程昱設計騙到曹操陣營,不過徐庶的老母被曹操所騙自殺,此舉讓徐庶對曹操是十分痛恨,直到死亡也沒有為曹操獻一條計謀。
  • 三國殺曹操五大謀士技能名稱的來歷及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
    漢朝將倒,是時僅曹操是有志向、有能力挽救殘漢。因此荀彧只能選擇他,攻滅群雄,但隨著曹操本性逐漸流露之際,曹荀之間的矛盾亦逐漸加劇,終於,曹操要當魏公,踏出篡漢第一步(其實赤壁前廢三公,自當丞相總攬一切已經是第一步了,只是尚未挑戰皇權罷了),荀彧退無可退,毅然反對。看似無奈的自殺,實際上是慷慨就義。荀彧死,第二年,曹操再無阻礙,榮登魏公。
  •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是怎麼來的,若非曹操機智差點因此喪命!
    除此之外,人們還經常在表示巧合的時候,說上一句「說曹操,曹操到」,那這句話之中究竟有什麼故事呢?一部分人認為這句話實際上是出自《三國志》中,當年漢獻帝多次遭奸臣劫持,於是就想要讓曹操前來護駕。沒想到漢獻帝手中的詔書還沒有寫出來,曹操就派人前來迎接了。
  • 此人因無意誇了曹操一句,被曹操立馬斬殺,到死都沒明白怎麼回事
    曹操一生在軍事,政治上雖然有著不俗的成績,而且也非常會唯才是用。但是他生性多疑,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猜透他的心思。就比如曹操當年攻打漢中時,因作戰不利打算退兵,但是他的心思被主薄楊修看出,並提前告訴了士兵。曹操因此大怒,不僅以擾亂軍心罪斬殺了楊修,還硬著頭皮進攻劉備,結果被劉備打的很慘,他也差點喪命在漢中。可見曹操寧可作戰失利,也不希望有人看出他的心思!
  • 曹操手下的謀士,坑了曹操很多次,但是最後結局不錯
    在三國裡面我們都是知道曹操的手下有很多的謀士的,而且這些謀士都是很強勢的存在,而曹操也是因為他們變得逐漸的強大起來,但是同樣的,有厲害的那也就有一些坑貨了,而曹操手下也是有一個坑貨的,但是他比袁紹強的就是這些坑貨裡面袁紹是重用,而且袁紹手下是很多,曹操是只有一個但是沒有太重用他,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 關羽為何在華容道放過曹操?原來他根本捉不住曹操,不信你來看看
    本來神仙似的諸葛亮已算定了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走,可他偏偏派關羽去阻擊曹操老闆,甚至還說出了「夜觀天文曹操不會死,而故意讓關二爺放走曹操」的大實話。 拋開原著中的神話部分不談,我們單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來仔細分析一下——如果關羽不放曹操,能不能捉住他? 赤壁一戰後,諸葛亮擺下了3道埋伏等待曹操。
  • 為何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你看他為曹操提出的計謀,就明白了
    在三國人氣比較高的幾個角色裡,包括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作者羅貫中無不使用了大量筆墨來描寫人物的事跡和性格,然而郭嘉的走紅,卻多少有些意外,作為曹操帳下一名最重要的謀士,但是他在37歲就已經去世,而且描述也非常少,卻能夠吸引大量的粉絲。
  • 劉表怕曹操,其實是人才不足,荊州不穩,胸無大志!
    歷史上,雖然劉表穩坐了荊州富饒之地,領十萬甲士,擁有六大謀士,十大將領,卻為什麼怕曹操呢?下面從荊州的人才,環境和劉表志向三個方面進行分析。1.人才方面,劉表雖然人才濟濟,卻與曹操仍有差距。北方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斷吸引天下人才投靠曹操。同時,曹操已擁有諸多宗親將領,如八虎將,還有其他眾多將領。曹操身邊聚集了眾多頂級謀士,如郭嘉、荀彧、司馬懿、賈詡、荀攸和程昱等。而劉表經營的荊州,當時的戰爭破壞較少,已成為許多人的理想的避難場所,因此,荊州也聚集了眾多能人異士,其中有人入仕劉表。
  • 這些人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誰更厲害?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168,閱讀約3分鐘三國時期有很多謀士。關於誰是第一顧問和他們的級別有一場辯論。比如"郭嘉未死,臥龍未出",大家都知道"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那郭嘉是誰?
  • 楊修為何會被曹操殺掉?答案:不作死就不會死
    然而奇怪的是,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曹操,遇到才華橫溢的楊修,卻沒有產生化學反應,最終曹操甚至將楊修誅殺。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曹操對楊修這個人才如此厭惡呢?其實說曹操厭惡楊修是不準確的,嚴謹的說,曹操一開始對楊修還是比較信任和欣賞的。
  • 曹操的謀士那麼多為什麼只殺孔融?
    此前,我一直對孔融十分敬重,因為他敢於對曹操進行言辭上的直諫。讀了《後漢書·孔融傳》,我很奇怪孔融這麼一個謙虛的人在五十六歲的時候為什麼會被曹操殺? 心中突然間產生許多疑問。 在曹操身邊有這麼多的謀士,他沒有殺一個,唯獨殺孔融。
  • 三國最厲害的六個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三,第一無人能敵
    三國是一個亂世,但也正是亂世出英雄,出來了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梟雄,也出來了呂布、關羽、張飛這樣大將,今天,我們要來聊一下三國時期的謀士,聊聊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六個謀士。在說謀士之前,先明確是一下,謀士和輔臣之間的區別。謀士是指給主公出謀劃策的人,輔臣是除了會說,還具有一定的行政處理能力的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謀士,只出謀劃策的那種。
  • 三國十大謀士排行榜,司馬懿僅排前五,蜀漢五人上榜!
    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以龐統的實力就把排在第五,此人是劉備帳下的謀士,但因長相醜陋,劉備卻不喜歡他,看來上司也是以貌取人的,官拜軍師中郎將。此人為人狂傲,隨劉備取蜀,設計斬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但在攻雒城之際疑諸葛亮欲爭功,不聽其書信勸阻,冒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
  • 陳宮為什麼離開曹操?
    《三國演義》也講過陳宮離開曹操的故事。從《三國演義》的角度看,陳宮離開曹操的原因說得很清楚,筆者對此不做討論。《三國志》中也有陳宮離開曹操的故事。《三國志》中所講的陳宮離開曹操的故事與《三國演義》中的說法不同。
  • 他是《三國演義》裡,最坑爹的謀士,把主公坑得連個翻身希望都沒有了
    《三國演義》也可以看成是「智者的遊戲」,尤其那些謀士們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令人神往。但也有很坑爹的謀士。當然,徐庶這樣的不算,根本就不想輔佐你,你非騙我來。那《三國演義》中,最坑爹的謀士是誰?是盜書的蔣幹?不是!萬物都怕對比,下面這位就是在對比中脫穎而出。他就是袁紹的謀士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