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證言能否作為認定「家庭暴力」的依據?

2020-12-19 珠海網警巡查執法

審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時

受害方除了提供出警記錄、

傷情鑑定等證據之外

子女也可以作為證人提供證言

但是,如果子女未成年

其作出的關於一方有家庭暴力行為的證言

能否作為法官審判的依據?

法信 · 裁判規則

.未成年人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相當的證言可以採信——賴某訴黃某婚姻家庭糾紛案

本案要旨: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相當的證言,可作為家庭暴力事實的認定依據。

案號:(2016)閩05民終6224號

審理法院: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司法·案例》2018年第32期

2.未成年子女的證言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可以成為認定家庭暴力事實的依據——張某與韓某1離婚糾紛案

本案要旨:未成年子女的證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成為認定家庭暴力事實的依據。未成年人子女欲證明的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雖未成年,但其有自主判斷能力、能夠正確表達的,法院對其證言應當予以採信。

案號:(2018)鄂0111民初3949號

審理法院: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

來源:法信精選

3.未成年子女作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當的證言,法院不予採信——孫某、曲某1離婚糾紛案

本案要旨:人民法院在審理家庭暴力的婚姻家庭案件時,未成年子女作出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案號:(2017)魯06民終553號

審理法院: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法信精選

法信 · 司法觀點

1.未成年人證言可作為認定家庭暴力事實的依據

(1)反家庭暴力法並未排斥未成年人的證言。

雖然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據公安機關出警記錄、告誡書、傷情鑑定意見等證據,認定家庭暴力事實」,未將證人證言作為家庭暴力的證據在條文中列明,但依常理可知,人民法院認定家庭暴力事實的證據種類不僅僅為公安機關出警記錄、告誡書、傷情鑑定意見,還可以是當事人的陳述、視聽資料以及證人證言等,故該條文中的「等」在理解上應為「等」外等,而非「等」內等。這其中的證人證言自然包括未成年人的證言。

(2)未成年人具備證人的適格性。

未成年人尤其是10周歲以下的兒童,因記憶能力、言語能力、心理承受力、易受暗示性等因素,容易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證言的可靠性下降,為此,不少國家以年齡作為未成年人能否作為證人的門檻。比如,美國、西班牙就對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的作證資格予以明確限制。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的內容上看,第53條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第69條第(1)項規定:「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一)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依此可知,我國法律並未一刀切以年齡作為判斷未成年人是否具備作證資格的分水嶺,未成年人只要具備相應的感知和正確的表達能力,就具備證人的適格性。

2.對未成年人證言的審查認定

科學研究表明,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對事物的記憶側重點有所不同,成年人的記憶側重於整體全貌,未成年人特別是幼兒的記憶則側重於局部細節。另外,證言所體現出的對客觀事實的描述,實質為證人對客觀事實的感知,是一種主觀認識,該認識與證人本身的知識水平、生活和社會經驗有一定的關係,而在這些方面,未成年人的作證能力顯然遜於正常的成年人。因此,在對未成年人證言進行審查時,首先,應查明未成年人是否具有感知、記憶能力,看其能否就感知的案件事實進行表述,能否正確表達意志。

其次,審查內容是否客觀真實。未成年人受經濟生活條件、與家庭成員關係等因素影響,在威脅、教唆或暗示情況下,其證言可能表現出順從成人的傾向,另外,未成年人的抗壓能力不能與成人同日而語,在驚慌、緊張心理狀態下,其證言可能會走樣。因此,在向未年人取證或核實時,應注意採取符合未成年人發展特點的詢問方式,儘量減少給未成年人帶來的精神壓力,查清其證言是否受監護人的幹擾和暗示,內容與其他證據是否能夠相互印證。

(來源:《未成年人證言可作為家庭暴力事實的認定依據》,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法院,載於《人民司法·案例》2018年第32期。)

法信 ·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據公安機關出警記錄、告誡書、傷情鑑定意見等證據,認定家庭暴力事實。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五十三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

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第六十九條 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

(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係的證人出具的證言;

(三)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

(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複印件、複製品;

(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3.《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涉家庭暴力婚姻家庭案件審理指南》

3、關於未成年子女的證言。家庭暴力的隱蔽性使得家庭暴力發生時除雙方當事人和其子女以外,一般無外人在場。因此,子女通常是父母家庭暴力唯一的證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證人的年齡沒有做明確的限制性規定,但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及「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佔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因此,證人的年齡因素只是相對概念,不能因年幼而一概認為其沒有作證能力。借鑑德國、日本及我國臺灣的立法例,具備相應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的2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提供與其年齡、智力和精神狀況相當的證言,一般應認定其證據效力。人民法院判斷子女證言的證明力大小時,應當考慮到其可能受到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不當影響,同時應當採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作證可能給未成年子女帶來的傷害。因此,人民法院對未成年子女進行取證時應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孩子產生恐懼心理,造成對孩子的二次傷害。比如無錫崇安法院在審理一起妻子王某與丈夫金某離婚案件過程中,王某為證明家庭暴力申請三位證人出庭作證,其中有雙方4歲的女兒小羽。小羽見到金某時面露怯色,不敢說話,當法官問其原委時,其稱爸爸經常打她和媽媽,她不願意與爸爸一起生活。崇安法院綜合案情,認為小羽所作的證言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相適應,與其他證據形成證據鏈,足以認定金某對王某多次進行毆打,從而認定了金某對王某實施了家庭暴力。

信息來源:法信

相關焦點

  • 「人民司法」未成年人證言可作為家庭暴力事實的認定依據
    【裁判要旨】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相當的證言,可作為家庭暴力事實的認定依據。【案情】  原告:賴某。【評析】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禁止家庭暴力法律觀念的普及,一方面反對家庭暴力應該說已成為社會共識或者說大多數人的共識,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實務中依然存在家庭暴力較為多發卻難以認定的困局。本案中,法院結合其他證據,將兩位未成年人的證言作為證明家庭暴力事實的證據予以認定,對於破解家庭暴力認定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 哪些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當事人應當依法對自己主張的案件事實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如證人證言等。但實踐中,並非所有的的證人證言都能作為獨立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所謂證人證言是指,了解案件情況的人向法院所做的陳述和證詞。依據《民事訴訟法》、《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個人均有義務出庭作證,但下列證人出具的證人證言不得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一)、未成年所做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未成年人是指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未成年人心智並不健全,不能完全理解相關行為的所包含的法律意義。
  • 淺議行政訴訟中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證人證言
    本文根據《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和審判實踐,對不能作為行政訴訟中定案依據的證人證言予以分析,以提高審判效率,確保裁判的公正。     不能作為行政訴訟中定案依據的證人證言的認定:     一、審查證人與案件有關當事人(包括原告、第三人及其代理人,被告代理人及其被訴案件的行政機關的原承辦人)的關係。
  • 舉證有效性判定:未成年的證詞,在法庭上能否成為認定依據?
    雖然該視頻已經能夠成為很好的證據了,但我們不禁要想 如果沒有視頻這樣直接的證據,在這種情況下子女能作為證人嗎?我們要知道,無論是想因為家暴提出離婚,還是想得到賠償,或者是想讓施暴的人受到刑罰,都要有證據。家暴的取證為什麼不容易?一方面由於家庭暴力具有隱秘性,一般都是在家裡面發生,且由於是「家務事」,所以即使他人遇到了也不方便幹預。
  • 前後矛盾的證人證言如何審查與認定
    現證人在法庭上所作證言與其在公安機關所作陳述相互矛盾。前次證言對被告人李某不利,庭審中的證言對被告人李某的量刑有利。因此,在本案中對於證人王某的證言如何審查與認定?  在討論過程中存在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證人王某在公安機關的第一次證言是可以採信的,因為該證言距離案發時間最近,證人記憶力最好時作證的,可信度比較高。
  • 僅有錄音證據 法院能否認定欠款事實?
    根據王某提供的其與被告之間的錄音及李某的答辯可以認定李某尚欠原告貨款的事實,貨款金額經審理認定為16萬元,該款被告至今未付。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之規定,法院判決李某自該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王某貨款16萬元。一審宣判後,李某上訴,主張王某提交的錄音材料中的貨款數額不同,不能認定實際金額,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努力雙方達成調解,李某同意分批次支付王某15萬元。
  • 冷暴力能否起訴離婚?遭遇家庭冷暴力如何取證?
    不少人都覺得家庭暴力是自己的家務事,為了孩子、家庭忍忍就過了,但卻不知隨著反家暴法的實施後,家暴已經不再是家務事了,遭遇家暴,我們要懂得維權,那麼要是受到家庭冷暴力的,能否以此為由起訴離婚呢?一、我國對家庭冷暴力是如何規定的?
  • 遭遇家庭暴力 能否離婚?如何獲得賠償?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據此,根據我國婚姻法和婚姻法司法解釋的規定,一旦認定構成家庭暴力,成為準許離婚的理由和依據,無過錯方也可以據此要求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 對作為直接證據的證人證言,應當如何質證?
    前者如被告人供述、認識或者能夠辨認出作案人的被害人陳述和證人證言,後者如鑑定意見,證明案件起因或者被告人作案後情況的證人證言等。一、對證人證言的質證主要包括對其證據能力和證明力的質證證人證言是證人就其所感知的案件事實情況所作的陳述。
  • 在離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證人的證言效力如何?
    李某和王某二人最近正在鬧離婚,王某聲稱李某對其實施家庭暴力,而李某卻稱之所以要和王某離婚,原因在於王某行為不檢點,老夜不歸宿,在外面和別人姘居。在法院傳喚相關證人作證的過程中,小李作為證人出庭,小李在法庭上說:「爸爸李某脾氣很暴躁,經常喝完酒後,對我媽媽大發脾氣,甚至拳腳相加,媽媽王某為了不讓我以後受委屈,才忍氣吞聲多年,最近這次爸爸又把媽媽打傷住進了醫院。」那麼,小李的證言,其法律效力如何?
  • 出警記錄作證法院認定家庭暴力(組圖)
    據了解,這是《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簡稱反家暴法)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後,成都首起以該法認定家庭暴力的離婚案件。在此之前審理的很多離婚案,由於難取證,家暴情節往往難以認定。  屢次被施暴懷孕未倖免光是報警的都有五六次  儘管事情已過去兩個月,但周敏的頭部仍可看到傷疤。這個疤正是張強明造成的。1月4日晚,張強明一身酒氣回到家中,與周敏發生口角。
  • 婚姻中家庭暴力應當如何認定?
    姚某、張某雙方在婚後經常因感情問題產生爭吵,時而報警救助,從相關公安機關的出警記錄反映存在一定程度的家庭暴力發生,進而分居生活,表明姚某、張某的感情已難以維繫。因此,依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可認定姚某、張某之間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因此,對姚某起訴要求離婚,予以準許。判決準予原告姚某與被告張某離婚。
  • 中慮律師 | 離婚案件證人證言適用全梳理
    (五)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的情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九條:「(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係的證人出具的證言;(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 什麼是法律規制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認定標準是什麼?
    隨著公眾權利意識的增強和維權途徑的完善,曾經的「家醜不可外揚」已越來越被「勇於向家庭暴力說不」代替。然而一般觀念上的「家庭暴力」和法律規制的「家庭暴力」卻並不完全相同。什麼是法律上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認定標準是什麼?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濟有哪些?
  • 金淑超: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查起訴階段面臨的問題
    被害人的陳述作為八大證據種類中的一種,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保障被害人的權益,不僅在程序上保障被害人的權利,也應當保障其對案件發生過程的陳述權,被害人作為案件發生過程的直接見證人,對於自身被侵害的過程有權力進行表述,其表述也應該得到重視,既有利於查清案件事實,也有利於對被害人的救助。在一般案件中,被害人的陳述都是重要的判案依據,但是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陳述,卻沒有得到應該的重視。
  • 以案說法:公證證言是否可以成為免除證人出庭的依據
    兩被告共同辯稱,原告所訴虛假,其與原告之間不存在債權、債務關係,原告的起訴沒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故對該證人證言的證明力不予認定; 原告提供的村委會證明僅加蓋了村委會公章,無法定代表人籤名,該證據形式不合法,且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也只是證明原告與被告發生矛盾後,經村委會有關人員調解未達成協議,不能證明兩被告領取原告貨款的事實。
  • 「我作為本案證人,保證向法庭據實陳述證言」——證人當庭宣誓上線...
    原告的工友劉某、王某,以及起訴前陪同原告一起參與調解的鄭某作為證人出庭作證。證人宣誓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新《證據規定》規定,證人出庭時不得以宣讀事先準備的書面材料的方式陳述證言,因此劉某等三名證人均以「脫稿」形式陳述證言。「你和原告、被告是什麼關係?」「你能詳細描述當時現場的情況嗎?」
  • 收款收據能否作為認定醫療費用的證據
    【分歧】  針對診所開具的收款收據能否作為認定胡某花費的醫藥費的證據,存在三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證據不合法,不能作為證據,更不能作為認定胡某的醫藥費損失。證據具有合法性、關聯性、真實性。診所作為一個營業性單位,應向看病的患者出具正規的稅務發票,收款收據不具有合法性。
  • 哪些證據材料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信陽某公司熊經理來電諮詢:  我們公司最近在和水利局打一場行政官司,我們想了解一下在行政訴訟中哪些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河南國基律師事務所張國法解答: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下列證據材料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一、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材料;  二、以偷拍、偷錄、竊聽等手段獲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證據材料;  三、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證據材料;  四、當事人無正當事由超出舉證期限提供的證據材料;
  • 論刑事訴訟中對證人證言的審查認證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控辯一方提供的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對方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必要的,可以對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的能力進行鑑別。  (2)證人的身份是特定的,知道案件情況的人為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