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教學唱「獨角戲」,說不了、罵不得、管不住,老師很無奈

2020-12-16 老叟

教育是百年大計,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受到全社會尊敬的職業,特別是鄉村教師。在農村教書不比城市,首先,各項福利沒有城市的老師好,其次,農村的條件更加艱苦,交通不便,教學設施也沒有城市先進。最後,鄉村教師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需要背井離鄉,遠離家人和朋友。

因此,鄉村教師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職業,在農村,鄉村教師的地位也一直都是很高的,他們培育了一代代的農村孩子,在他們的教導下,很多農村孩子長大成人,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有的還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記得我們小的時候,上學是最怕老師的,作業沒完成,要「打手心」,考試沒考好,也要「打手心」,總之,那個時候在老師的嚴厲教導下,學習上絲毫不敢懈怠。

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鄉村教師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農村教師教學唱「獨角戲」,說不了、罵不得、管不住,老師很無奈。

為啥說現在的鄉村教師教學是在「唱獨角戲」呢?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家長雙方,在城市還好點,家長基本都在本地工作,和孩子一起,可以配合老師完成對孩子的教育,但是在農村,很多的農民都在外打工,一年可能也就春節的時候能回去一次。

因此在平時的日子裡,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本來是雙方共同努力,結果變成了老師在唱「獨角戲」。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難題,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孩子的性格可能變得孤僻、叛逆,老師即使發現了問題,沒有家長的配合,也無可奈何。

另外,老師不敢在「舉戒尺」,也導致老師現在的教方式成了說不了、罵不得、管不住。只能哄著孩子學習,有的責任心不不強的老師,乾脆不聽、不看、不說、也不管。

在這樣的情形下,孩子學習就得全靠自覺、自律。孩子能做的到嗎?幾歲、十幾歲的孩子正是天性愛玩的時候,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別的東西吸引走,怎麼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呢?平心而論,恐怕一個成年人,在缺乏任何約束的前提下,也做不到專心致志,兩耳不聞窗外事吧?

老師不能「舉戒尺」,對於老師的教學工作又增加了難度,前段時間出現的新聞,就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學生將老師侮辱性的話語錄下,結果導致老師被撤職處分。雖然說這個老師是咎由自取,但也會反映一個問題,對於學生任何打罵行為都是不允許的,那麼,試問以後那個老師敢對學生說半句重話呢?老師的工作難度又會增加。

鄉村教師的困境:教學唱獨角戲,戒尺不敢再舉,到底要怎麼教?各位農民朋友,你們怎麼看?歡迎交流、分享。獲取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按鈕,精彩期待與您共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農村留不住好老師?老師們的辛苦和無奈,又有多少人清楚?
    為什麼農村留不住老師?好老師更留不住?下面來看看這位來自農村老師的闡述,您就會理解作為鄉村,農村老師的不易之處!但是這所學校卻非常的缺少師資,有一些科目的老師一個年級就只有一個,所以這所學校需要支教老師的加入,不然根本就開不了課。這個問題是為什麼留不下好教師?我更想說,在這所縣城高中遇到的困境是根本留不下老師。
  • 身邊同事紛紛離開,這位老師感嘆:農村學校特崗教師留不住
    「又一位同事今天辭職離崗了,這是今年第幾個走的已經不記得了」這位年輕的特崗教師略帶苦笑地說到。其實,來農村學校當特崗教師的人每年都不少,而且「很搶手」,因為都是年輕人居多,地方學校校長都樂意,有年輕的老師加入,為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儘管學校儘自己的努力,為特崗老師們創造更好的生活、辦公教學條件,但還是捉襟見肘,最後來的多,走的也多,大多堅持不下去,離開了。
  • 農村教師的無奈:一人身兼數職,不被家長認可,好學生被「掐尖」
    本文主題:農村教師的無奈:一人身兼數職,不被家長認可,好學生被「掐尖」有人說農村教師是教師行業中的農民工,也有人說農村教師是幹著最苦的教學工作卻拿著最低的工資,更有人農村教師才是教師行業中最純粹的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農村教師的真實現狀。
  • 教育界的困境:老師怕學生,說不得、罵不得、打不得。如何教?
    可時過境遷,到了如今,不要說打學生,就是罵兩句、語氣重了說兩句,都有可能會被拍成了小視頻,成了熱點,老師則由此也會墜入萬丈深淵,再不能翻身。一位老師說過,他們上課是非常謹慎的,一個不小心發幾句牢騷,讓學生用手機拍了視頻發出去就完了。對孩子的批評教育更是小心,不敢說一句多餘的話。雖然我們說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人總會有失誤的時候。如此小心翼翼的教學,如何能放開的去教學生?
  • 農村教學質量下降問題初探
    勿庸諱言,當前農村教學質量下降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剛才在「釘釘」裡,一位老師提到:原先一個班幾十人,也就三五個學困生;現在一個班七八個人,卻有半數左右的學困生!其實這種現象不光這位老師所在的學校有,其它學校大體上也是這樣。
  • 真相,農村小學教師現狀,無奈啊。
    大家好,我是菏澤牡丹區鄉鎮下面農村裡的一名人民教師。關於農村小學教師現狀簡單談一談。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前年2018年考上的菏澤牡丹區教師編,那一年百分之九十的新教師都分配到下面鄉鎮學校。在農村學校工作了快兩年了,對農村學校現狀有一些了解,也對現在農村小學的一些無奈。可能也是大部分農村學校存在的問題。
  • 河南安陽特崗教師中途離職之困:農村孩子盼望老師多留些時間
    對此,內黃縣田氏中心學校張姓校長表示確有此事,「我們想留也留不住,特崗教師的離開本身是不符合手續的,但他們就直接辭職不幹。」安陽市教育局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回復稱,特崗教師合同期未滿離開的情況確實存在,「安陽農村地區每年都會有十幾名特崗教師離開,啥也不要就走了,違約就違約了,人往高處走,我們也不能阻止老師的離職或調動,更不能做出什麼處罰。」
  • 我是一名編制外老師,唱了20年獨角戲,教育脫貧做到師生雙贏
    慶祝第36個教師節,真的好羨慕領獎臺上的老師。對我來說,可望而不可及。不是我不夠努力、不夠優秀,只因我是一名編制外的老師。悔不當初,高三時沒有主動去爭取保送浙師大的名額,讓我與講臺失之交臂。沒想到兜兜轉轉,自己創造了一個舞臺,唱起了教育的獨角戲,樂此不疲。本人視文憑如草芥,只想憑真才實學謀發展,卻無奈發現:我只能行走在邊緣苟延殘喘。
  • 幼教老師還在教學中唱「獨角戲」?提問技巧來幫你
    健坤幼教濱江幼兒園教師 曾婷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無論哪個領域,我們使用的策略都是為了支持兒童的學習和兒童的發展,提問也不例外。好的提問可以激發幼兒的關注、好奇心、好勝心,引導幼兒識記和回憶、歸納演繹和推理,激發自我效能感體驗等。然而,幼兒由於年齡小,思維的自覺性還較差,他們的思維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常常會出現跟風的現象。
  • 農村學校的痛處你可知?留不住教師,也留不住學生。
    大量的學生進城上學,使得農村學校學生越來越少,有的地方甚至已經影響到學校的發展和存亡。農村學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哪些,我認為:首先,農村大量務工人員進城務工,掙了錢,錢包鼓起來了。在城裡工作,接觸高素質人的機會也變多了,眼界得到了開闊,思想也變得豐富,對於子女教育問題,也更加重視起來。有了錢,在城裡買了房,孩子就順利成章的去了城裡學校。沒買房的,也去了民辦寄宿學校。
  • 關注農村教育,農村學校為什麼留不住教師呢?
    近幾年,國家制定了一些教育均衡政策和方針,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通過建設標準化學校,硬體設施已經和城市學校差距變小,但是教師的整體素質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差距依然大,農村學校教師匱乏,得不到也留不住。為啥留不住教師呢,一起分享一下:第一點,住房問題農村學校基本沒有住宿條件,有的話也是空的辦公室之類的臨時環境,有的學校建在田地裡,周圍很遠才有村莊,到了晚上漆黑一片
  • 教育最大的困局:「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
    可是不寫不行啊,任性的話連位置都保不住。 老師成了哄孩子的保姆。遲到早退、曠課逃學對他們來說是普通事,家長卻怒氣衝衝趕到學校,第一句罵孩子不爭氣,第二句質問老師:「你是怎麼教的,連孩子都管不住!」 被質問的老師只能無奈道歉,事後卻心有餘悸:「我知道,他在我面前故意罵孩子,就是想罵我。」 老師都想教好孩子,可一些老師不知道怎麼管,一些老師根本不敢管。
  • 「留不住」、「我要走」、「要退休」,農村「教師荒」何解?
    筆者是一名中學老師,現在是8月份,離開學的日子不遠了,我們的校長又犯難了。去年剛剛兩個老師退休,今年下半年又有兩個老師要退休。學校不缺學生,只缺老師,老師從哪裡來?上級不給人,聘老師學校又沒有錢,這如何是好呢?年輕的老師「留不住」,骨幹教師「我要走」,年老的老師要退休,農村「教師荒」何解?
  • 教師時刻都忙,忙的不是教學;校長什麼都管,但很少管教學!
    誰都知道,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 可是,如今的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之外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多,學校的教學中心工作地位逐漸被取代,很多學校已不知道什麼才是工作中心,什麼才是工作重點了。
  • 農村學校無人上,好多關門了!當初留不下老師,現在留不住學生!
    原來教育看農村:農村孩子學習刻苦!現在教育看城市:城市辦學條件、師資水平、教師待遇不知道要比農村先進多少年!事實是城市化,大家都往城市跑,有本事的去了一線或省會城市買房,一般的去了縣城買房,最差的去了縣城租房。以前老人都想留在農村,但是子女都走了,子女生存壓力大,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只能無奈跟著子女去帶孫子孫女。
  • 一個偏遠農村小學校長的悲哀:挽留不住好老師走,擋不住差老師來
    今天要說的是一個農村小學校長的故事。他姓張,今年40歲,已從教17年,自從2013年調入這個偏遠農村小學擔任校長以來,滿懷著一腔教育熱情,全身心地撲到學校的發展上,可以說得上盡心盡力,以校為家。最初的時候學校裡都是本村的老師(由民師轉正而來),年紀普遍偏大,隨著他們的不斷退休,學校開始陸陸續續地從外面調來新教師。可是這偏遠閉塞的環境嚇退了很多人,新來的老師總是留不住。他們中幹的時間長的有兩三年,時間短的大都一年半載,最短的一個老師來了一個星期就再也不來了。師資力量不足一直是張校長最頭疼的問題。
  • 一個偏遠農村小學校長的悲哀:挽留不住好老師走,擋不住差老師來
    今天要說的是一個農村小學校長的故事。他姓張,今年40歲,已從教17年,自從2013年調入這個偏遠農村小學擔任校長以來,滿懷著一腔教育熱情,全身心地撲到學校的發展上,可以說得上盡心盡力,以校為家。他們中幹得時間長的有兩三年,時間短的大都一年半載,最短的一個老師來了一個星期就再也不來了。師資力量不足一直是張校長最頭疼的問題。每次來了新教師,他總是努力為他們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積極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希望他們打消顧慮,能夠安心地教學。可是最終還是改變不了他們離去的決心,任憑他各種勸說,還是挽留不住一個個年輕老師的離去。
  • 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教師熱來了嗎?請聽一線教師的期盼
    而現在的老師,時常忙碌於安全材料、控輟材料、扶貧材料、創衛材料等與教學無關的事務中。當某一天上課時間很多個班級同時「自習」了,那麼老師們一定是去扶貧了。扶貧本是一項人人參與的國家大事,但現在卻把老師們用錯了地方,教師的崗位應該在講臺,而現在老師們卻不得不把很多精力用在了農村和田間地頭,這是不恰當的。
  • 學生上課睡大覺,教師聯繫家長,被告知:不要管他,換你怎麼處理
    前言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教室裡,師生們學習氛圍正濃,冷不丁某個地方頑皮學生獨自趴桌上睡覺,是一直以來常有發生也令每一個教師都頭疼的事情。罵不得、打不得,碰巧這樣的學生剛好又是軟硬不吃、「油鹽不進」的類型,怎麼辦?尋求家長鼎力支援,聯合家長一起「討伐」學生,不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辦法。
  • 教書育人是崇高的職業,面對職業幸福感,中小學教師為何很無奈?
    1.沒有職業幸福感,源於沉重的教學任務,和疲於應付各種檢查中小學教師的課時是很多的,一般每周課時十六節左右。佔半壁江山的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課時更重,有的多達每周二十幾節。加上備課,批改作業就累得不要不要的,還得當「法官」,處理學生之間各種問題,這是分內之事,幹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