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百年大計,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受到全社會尊敬的職業,特別是鄉村教師。在農村教書不比城市,首先,各項福利沒有城市的老師好,其次,農村的條件更加艱苦,交通不便,教學設施也沒有城市先進。最後,鄉村教師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需要背井離鄉,遠離家人和朋友。
因此,鄉村教師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職業,在農村,鄉村教師的地位也一直都是很高的,他們培育了一代代的農村孩子,在他們的教導下,很多農村孩子長大成人,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有的還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記得我們小的時候,上學是最怕老師的,作業沒完成,要「打手心」,考試沒考好,也要「打手心」,總之,那個時候在老師的嚴厲教導下,學習上絲毫不敢懈怠。
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鄉村教師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農村教師教學唱「獨角戲」,說不了、罵不得、管不住,老師很無奈。
為啥說現在的鄉村教師教學是在「唱獨角戲」呢?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家長雙方,在城市還好點,家長基本都在本地工作,和孩子一起,可以配合老師完成對孩子的教育,但是在農村,很多的農民都在外打工,一年可能也就春節的時候能回去一次。
因此在平時的日子裡,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本來是雙方共同努力,結果變成了老師在唱「獨角戲」。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難題,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孩子的性格可能變得孤僻、叛逆,老師即使發現了問題,沒有家長的配合,也無可奈何。
另外,老師不敢在「舉戒尺」,也導致老師現在的教方式成了說不了、罵不得、管不住。只能哄著孩子學習,有的責任心不不強的老師,乾脆不聽、不看、不說、也不管。
在這樣的情形下,孩子學習就得全靠自覺、自律。孩子能做的到嗎?幾歲、十幾歲的孩子正是天性愛玩的時候,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別的東西吸引走,怎麼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呢?平心而論,恐怕一個成年人,在缺乏任何約束的前提下,也做不到專心致志,兩耳不聞窗外事吧?
老師不能「舉戒尺」,對於老師的教學工作又增加了難度,前段時間出現的新聞,就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學生將老師侮辱性的話語錄下,結果導致老師被撤職處分。雖然說這個老師是咎由自取,但也會反映一個問題,對於學生任何打罵行為都是不允許的,那麼,試問以後那個老師敢對學生說半句重話呢?老師的工作難度又會增加。
鄉村教師的困境:教學唱獨角戲,戒尺不敢再舉,到底要怎麼教?各位農民朋友,你們怎麼看?歡迎交流、分享。獲取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按鈕,精彩期待與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