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是崇高的職業,面對職業幸福感,中小學教師為何很無奈?

2020-12-13 夢兮泛舟

要說起職業幸福感,恐怕中小學教師是最想哀嘆的。也真是奇怪,既然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的又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如此高端大氣上檔次,為什麼大部分中小學老師沒有職業幸福感呢?不少老師在抱怨:我是上輩子造孽,成了屠戶殺豬,這輩子才教書!這究竟怎麼了,且聽筆者夢溪泛舟分析。

1.沒有職業幸福感,源於沉重的教學任務,和疲於應付各種檢查

中小學教師的課時是很多的,一般每周課時十六節左右。佔半壁江山的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課時更重,有的多達每周二十幾節。加上備課,批改作業就累得不要不要的,還得當「法官」,處理學生之間各種問題,這是分內之事,幹就完了。可是不讓人消停的是上級部門的各種文件和各種活動各種檢查,多如牛毛,讓老師疲於奔命。有人揶揄說,如果校長一天沒有了上級的文件指令,就不知道幹什麼,就找不到存在感。有了文件精神,校長一句嘴,老師則要跑斷腿,甭提有多累!你說,老師有職業幸福感嗎?

2.沒有職業幸福感,源於薪酬普遍偏低

老師是「臭老九」,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不解釋。近些年,老師的待遇在黨中央的關懷下是提高了不少,但是和國外老師的薪金比起來,差距很大。況且相關法律規定:教師工資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可是執行起來,那就難了,為什麼只見老師去考公務員,不見公務員考入到老師行業?這就很能說明問題嗎!更讓人糟心和痛苦的是,年終績效工資的發放,公務員或參公單位人員是足額發放,而發放到老師手上就是公務員的一半或者更少了。以至於有老師發洩:都是老師教出來的官(這些領導,的確受到過中小學老師的基礎教育)對付起老師來,那叫一個狠啊!當初把他教傻去,總比現在他當白眼狼要好!老師應得的權益,卻沒有得到,你說老師有職業幸福感嗎?

3.沒有職業幸福感,源於基礎教育屬於高危行業

當中小學老師,現在絕對是個高危行業。各種媒體連篇累牘報導基礎教育的負面消息,讓老師壓力不小。《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中的一些條款過度保護學生,讓失去必要懲戒權的老師很無奈,對學生那是說不得罵不得,打學生那更是不可能,除非你想當被告。校內的「大姐大」,「大哥大」式的學生「為非作歹」,面對欺凌事件,想認真處理和伸張正義的老師也是敢怒不敢言。有時候真想說一句: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起來的學生!此外,老師還得承受著家長和社會中部分人的不理解或指責。,因此,職業上的心累,你說老師還有滿滿的幸福感嗎?

4.沒有職業幸福感,源於晉升之路坎坷

教師的個人發展是很難的。上課課時少的領導崗位不多,註定教師的「行政」之路不寬敞。這也就算了,當老師的,可以厚德載物,可以淡泊名利。可是,事關薪金的職稱晉升,那可是叫眾多老師吐槽的。很多老師覺得「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職稱晉升簡直難於上青天,為什麼不可以參照公務員薪金晉升的制度,少去這些不必要的競爭呢?再說,一般老師在學校領導和領導家屬都晉升後,才有機會。你說,當老師難不,面對神聖的教育事業,有幸福感嗎?

綜上所述,毋庸置疑,面對職業幸福感,很多老師是多麼的無奈,為了學生繼續「俯首甘為孺子牛」。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去當中小學老師,有些地方已經出現老師嚴重不足的情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小學教師是把德育和文化承前啟後的中堅力量,如若這股力量減弱或者消失,那將是國家的不幸,民族的災難。所幸的是,春風就要拂面而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已然注意到中小學老師苦楚,已經下令徹查全國各地老師的工資足額發放問題,對於老師所關心職稱問題和老師的懲戒權問題,也已經責令相關部門做好相應處理。其實中小學老師很容易滿足,也甘於奉獻,但是不能讓老師流汗,心裡在滴血吧!因此中小學老師盼星星盼月亮一般,就是希望黨中央及其教育部的好政策早日落實落地。

但願讓陽光照進現實!

相關焦點

  • 平庸之惡對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的影響
    在我國,中小學相對而言有更強的科層化和體制化傾向,這意味著中小學教師處於更為強大的權威體系之中。絕大多數中小學教師都是普通人,面對學校這一強大權威體系,他們日常工作的重心就在於如何服從命令,順利地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在這種科層化體制環境中,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服從,而不按自己的良心去省思,就容易犯下「平庸之惡」。
  • 專家解讀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守住教書育人的底線
    原標題:專家解讀「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顧明遠:守住教書育人的底線最近教育部印發了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以及《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和《中小學教師違反取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
  • 教師職業認同對幸福感影響最大
    教師職業認同感是教師作為個人和職業者,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工作受學校內外和教師內外各種因素影響,產生完全認可的情緒體驗和心理感受。對於教師職業認同感與其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且能很好地預測幸福感水平的高低這一結果,我們以為,形成良好職業認同感的教師在工作中能更好地悅納自我,能以積極的心態進行更好的職業角色扮演,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而未能形成良好職業認同的教師易產生職業倦怠。
  • 「讓教師有更多的精神獲得感和職業幸福感!」
    羅綺冬書記代表鎮黨委、鎮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戰線的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教師致以節日祝賀和崇高敬意,向長期支持我鎮教育事業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與會教育工作者圍繞我鎮教育事業、教師職業發展、加強學校黨建工作和提升教學質量暢談心得體會,提出意見建議。羅綺冬書記對與會校長關心關切的問題予以回應,開誠布公,交心交底,凝聚共識。
  • 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感從何而來
    教師的職業倦怠,是由於教師長期持續疲勞和壓力的積累以及缺乏成就感和自我認可而產生的疲憊、厭倦和挫敗的情緒感受和心理狀態。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表現為工作不開心、對工作缺少激情,得過且過,充滿壓力感、疲憊感、挫敗感。
  • 教師節特輯 | 你有職業幸福感嗎?
    02秋季開學,許久未見,看著大家齊齊整整的回到教室裡,興高採烈的問好,老師們的內心都是一陣感嘆,做一名教師的幸福大概就是這樣了。知乎有一個關於「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在哪裡體現?」的問題,有幾個回答特別抓心。
  • 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是教師
    宋才發: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是教師宋才發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二級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是教師 教師是承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漢代教育家楊雄指出:「務學不如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1]教師是學生心目中最直觀、最有教益、最活生生的榜樣。我國自古就有注重教育的傳統,歷來把它作為立國之本。西漢賈誼認為:「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
  • 如何提升中國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某日,與同事的一番交談後,在憤怒中,我說道,要寫一篇關於如何提升幼兒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文章。後來理智戰勝了情感,細細想來,太多的人提出了這個問題,而標準答案,要是在網上翻閱,你會發現,千篇一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類詞,唱著高度的道德師德若隱若現。
  • 教師職業行為準則解讀:對教師傳播文化、奉獻社會等提出要求
    日前,教育部正式印發實施《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下統稱「準則」)及《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
  • 掃描當代教師的時代風貌:有一種精神他叫崇高
    在第一位「正教授級」小學教師、山東濰坊昌邑市奎聚小學姜言邦老師身上,兌現了總理的承諾——「像尊重大學教授一樣尊重中小學教師」。2010年第2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評選結果揭曉。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是我國1700萬名人民教師的傑出代表。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讓教師的精神在時間的流逝中歷久彌堅。
  • 巧記《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紮實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部於2018年11月8日頒布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該知識點在江西教招中,作為新大綱新增的知識點,需要將其作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備考。
  • 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學校能做些什麼
    面對教師職業倦怠,學校要培養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崗位競爭與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人們的心理壓力、職業壓力也隨之加重。
  • 父母是什麼樣職業的孩子更容易嘗試自殺——中小學教師?
    不止是因為我曾經作為教師有著很深的教育情節,更是因為教書育人的教師的子女相當一部分出了如此嚴重的心理問題,我深深地擔憂我們的教育將走向何方!我們或許都知道,教師家庭培養出的孩子往往都是學習上的佼佼者。——中小學教師。
  • 談談對《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一些看法
    ,這對於規範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是非常好的一項舉措,當然廣大中小學教師也支持,心中並無疑議。然而,我仔細看了看這十項準則,除了只有其中的第三、第四條兩項準則才是很明顯地和教書育人有關,而其他的八項準則似乎不僅僅是和中小學教師有關,並且也和全社會的人有關。另外,就是這第三、第四兩項準則也不僅僅是和中小學教師有關,並且也和大學教師有關。
  • 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來了 幼兒園和中小學以及高校各有差異
    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來了 幼兒園和中小學以及高校各有差異為貫徹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意見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部分別制定了新時代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印發了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
  • 《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常考點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師職業道德》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2008年教育部頒布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對當前教師職業行為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要求,內容更為全面,操作性更強,有效的針對了當下教師職業行為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具有的較強的理論意義和教學實施意義
  • 紫薇小學組織教師學習《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為了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近日,紫薇小學在階梯教室開展《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專題學習活動。會上,紫薇小學黨支部副書記吳勝兵從「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潛心教書育人;關心愛護學生;加強安全防範;堅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誠信;堅守廉潔自律;規範從教行為」十個方面對《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進行了詳細解讀,要求教師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十項準則」的精神內涵。
  • 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中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準則...
    編者按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部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 大竹縣「四舉措」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四川新聞網消息(吳德)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在全國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大竹縣推出「四舉措」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強化制度激勵。出臺《加快全縣教育發展十條措施》等措施,縣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設立名師獎勵金,對獲得市級名師、省教育專家、國家級教育專家等稱號的教師分別按照5000元、3萬元、4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每三年對獲得優秀校長、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等稱號的教師,由縣財政按照國家級5000元、省級4000元、市級30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強化待遇保障。
  • 中小學教師為何「陰盛陽衰」?
    而如何改變教育上的「陰盛陽衰」的問題,這想來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有人說提高教師待遇,這雖然能夠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小學男教師少的問題,但並不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在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還要了解中小學男教師稀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