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國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2020-11-19 李心雨

某日,與同事的一番交談後,在憤怒中,我說道,要寫一篇關於如何提升幼兒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文章。後來理智戰勝了情感,細細想來,太多的人提出了這個問題,而標準答案,要是在網上翻閱,你會發現,千篇一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類詞,唱著高度的道德師德若隱若現。

1. 決策者的思考:懂得什麼是人

結合著中國的歷史來看,你會發現,中國的改革一波三折。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大躍進等在現在步入正軌的社會化進程中來看,無疑是一系列試錯的過程。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生活的環境下不認為應該追求個人的目標,不應該有私心,不應該追求物質誘惑。時間一長,反而適得其反。每個人在抑制自己的同時沒了前進的動力,這個國家的前進沒有了民眾的支撐,結果可見。於是,1978年改革了,決策者開始讀懂了什麼是人,土地承包製、股份制等的出現,中國這艘航船開始乘風破浪,創下一個又一個的輝煌。這就是決策者讀懂人性並做出順應人性的決策,才把一個國家真正引領走向富強。反之,則是毀滅和災難。

而中國的教育也處在飛速發展的時代。眾所周知,還不屬於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幼兒學前教育除了北上廣深這樣的發達區域外,它們的發展進程還處於開篇提到的試錯階段。

對此我絕不贊同一句話,「我做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我們會有原因是為了孩子熱愛孩子,但工資的待遇,個人的發展及榮譽呢?人不考慮自己,那是天方夜譚,每個人都嘴上說著「公而忘私」,這是可怕的,和那個年代一樣。

一個新的教育理念來了幾年,另一個新的觀點又撲面而來。每個所謂的專家各執一詞,決策者們便開始了試錯,因為他們也不知道結果是怎麼樣的,我們更不知道這樣的試錯會在哪一天步入正軌。而在決策者手下的一線教師便在試錯中忙碌,付出與失落,人情世故磨滅了太多的人性,高尚的道德要求「綁架」著他們,最後職業幸福感一點點流逝,真怕有崩潰的一天。

決策者們,你們談最多的是,應該如何對待孩子,但我同時想說,他們的教師也是「人」?

2.行路者的思考:個人自我發展

我很理解同情我的每一位同行,因為在試錯的大環境下生存的我們如履薄冰,如何提升職業幸福感成了很多人不敢想也沒時間想的問題。

在這裡,說句玩笑話。「以後要是誰不好好學習,就把他抓來當幼師!」這是當下幼師界的一句很流行的自嘲,又有多少不滿和無奈隱藏其中呢?

在這裡,我想先說說內因。答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你有多久沒讀書了?中國一年平均閱讀量是一個人一年4本。那作為老師的你呢?我們在學生時代可能記得讀書,工作了似乎離它越來越遠。讀書,讀到最後是你的思想,大多數人在達到一定合格的學歷或標準之後便不再努力。但你要知道,與你息息相關的環境和理念瞬息萬變,當你一成不變時,埋怨必不可少。如果你不能選擇用讀書來提升自己的思想,那就只能讓你的這份工作慢慢教你,幸福感也隨之越來越低。有一天,你再次拿起書,自身的思想提升了一個層次,那時你回頭,可能之前的想法在你看來變得庸俗,幸福感在不同的你走進教室的那一刻,隨之而來。

再來說說外因。前些天,一段教師評職稱的視頻火了,該教師稱自己明明得了第二名,結果第十六名的老師評上。問領導緣由,領導居然也直言不諱,就是沒有關係,人家有關係唄。教師很委屈,明明自己的心思都撲在學生和教育上,最終卻敗在了人情世故上,難道教師不該多想想教育的本質,而要去花時間研究和領導的人情?網絡上的聲音此起彼伏,憤怒的聲音有,想要幫助的聲音有,說這就是中國國情的有,說她笨冥頑不化的也有。你是哪種聲音?在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說健康是生理、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力。這裡的社會適應力指的就是人際。

如何在人際與自我中達到一種平衡,也成為當下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因為我不說也知道,除了熱愛與為孩子付出,自我的待遇榮譽和發展不也在這樣的國情下掌握在一些人的手裡嗎?沒有合適的人際,似乎在職業這條道路上似乎也不會幸福吧?

如何提升自我?這是通往職業幸福感這條漫長道路上必經的一條路,千萬別在這條路上停滯不前又自我感動,接著怨天尤人。

3.觀望者的思考:客觀的思維模式

觀望者顧名思義,就是看著我們做這些事情的人。

在這裡,主要想說說家長和媒體。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觀望者,自然也是對於學前教育發展意義重大。媽媽們在家人朋友聚會的時候,總會說:「帶孩子一天真累!」殊不知,老師帶一群孩子,三四十個一天又是怎樣的。熊孩子往往出自於熊家長,身心疲憊的教師出於責任心,指出一些問題和建議,往往遭到質問,於是便沒有了以後有效的交流。反正都說「好」就行了唄,這一刻,職業幸福感越發地低沉,諸如此類的事件很多,在這我不一一描述了,同時毀的是誰我不清楚。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說過,中國還需要建立一類學校,一類培訓家長的學校。當一代人的思維模式發生轉變的時候,屬於幼兒教師的時代也來臨了,幼兒教師的幸福感也就不遠了。

不做一件事往往不能體會和理解做那件事情的人,媒體也是如此,如今的中國,站上頭版頭條的都是「XX幼兒園教師用針刺幼兒」、「XX幼兒園教師打幼兒」……屢見不鮮,我清楚也痛恨這樣的教師。但是十之一二的事件被無限放大,十之七八教師對孩子們好的時候倒是沒見幾個媒體觀望者寫出來。常年處於新聞工作的白巖松老師曾呼籲新聞媒體應當客觀報導,而到了幼兒教師全成了「魔鬼」一樣,我到很少看見有媒體朋友客觀地報導孩子在幼兒園時教師的悉心照顧和手把手教會孩子本領,應該沒什麼看頭,沒賣點,你們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呢?一段時間,事情在網絡上不斷發酵,熱議,這是多麼惡劣的影響。你想想,如果幼兒教師走出去都覺得自己做幼兒教師沒臉,或是不好意思,那他們的職業幸福感何談?不就成負的了嗎?


簡而言之,中國的幼兒教育事業正如雨後的嫩芽一般成長,問題總是解決完一個,又來一個,何時能夠幸福?我想只有三方都能步入正軌吧。我期待著……

相關焦點

  • 臨淄區辛店中心學校:聚力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
    >begin-->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臨淄區辛店中心學校部署教師節工作,讓轄區教職員工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全面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在中心學校轄區辛店街道仉行幼兒園裡,教師和孩子們共同慶祝教師節的到來。活動中,小朋友們個個施展著自己的動手才能,精心做出美麗的花束,並把一束束精美的花送給最親愛的老師。 校園裡,通過看誰反應快、齊心協力、紙杯接力等一個個小遊戲,把整個教師節活動推向了高潮,活動場內充滿了歡聲笑語,再一次展現了老師們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時也讓新入職的教師融入了溫暖的大家庭。
  • 「學前行動計劃」西海岸新區:讓幼兒教師充滿職業幸福感
    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實施,推動全市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90%,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超過50%,幼兒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佔比超過95%,各區市湧現出許多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
  • 是什麼影響著幼兒教師工作中的幸福感?
    昨天,我去學院給2018級的大學生們上課,上完課後,那種熟悉的感覺似乎又回歸了……為什麼大學教師相較於幼兒教師,幸福感會強很多呢?在教師隊伍中,中小學教師雖感覺工作有壓力,但幸福感似乎比幼兒教師要高一些,離職率也沒有那麼高。是什麼妨礙了幼兒教師擁有真正的職業幸福感?
  • 教師職業認同對幸福感影響最大
    教師職業認同感是教師作為個人和職業者,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工作受學校內外和教師內外各種因素影響,產生完全認可的情緒體驗和心理感受。對於教師職業認同感與其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且能很好地預測幸福感水平的高低這一結果,我們以為,形成良好職業認同感的教師在工作中能更好地悅納自我,能以積極的心態進行更好的職業角色扮演,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而未能形成良好職業認同的教師易產生職業倦怠。
  • 大竹縣「四舉措」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四川新聞網消息(吳德)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在全國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大竹縣推出「四舉措」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強化制度激勵。出臺《加快全縣教育發展十條措施》等措施,縣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設立名師獎勵金,對獲得市級名師、省教育專家、國家級教育專家等稱號的教師分別按照5000元、3萬元、4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每三年對獲得優秀校長、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等稱號的教師,由縣財政按照國家級5000元、省級4000元、市級30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強化待遇保障。
  • 致敬教師,學慧網老師的職業幸福感來自學員
    調查報告顯示,選擇進入教育行業,成為一名教師成為越來越多應屆畢業生的選擇。教師被普遍認為是穩定性高,幸福感高的職業。隨著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大批優秀的人才選擇紮根於在線教學的沃土中。相比體制內的學校,面臨更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挑戰,隔屏教學更加考驗老師在鏡頭前的表現能力,在學慧網就有這樣一群專注於在線職業教育的老師,他們的職業幸福感源於看到學員在應對生活負擔之餘,對於提升自我的渴求,對圓夢大學的執著追求……幫助學員順利實現學歷提升或職業能力的培訓,擁有更多職場選擇權,讓他們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 努力提升幼兒園幼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果雪兒在這裡,並不是對幼師群體之中的個別害群之馬做翻案,而是想在這裡鼓與呼,請全社會都來關心呵護幼師的身心健康,努力提升幼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畢竟,相比於其他階段的教育相比,學前教育應該還是處於最薄弱的一環,幼兒園教師應該也是教師隊伍之中最為薄弱的一環,也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缺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群體。
  • 幼兒教師職業成長規劃
    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成長之路的先驅者,要掌握全方面的技能和知識,在幼兒園裡擔任各種各樣的角色。隨著社會對幼兒教育這方面的不斷重視,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是一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過程。
  • 她曾呼籲「讓教師生長出更多的職業幸福感」|...
    下面與大家分享朱小蔓老師曾在《中國教師報》發表的《讓教師生長出更多的職業幸福感》一文,以表達對朱小蔓老師的深切緬懷。讓教師生長出更多的職業幸福感一直以來,關於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往往強調教師在學科知識與技能意義上的「專業性」,忽視了情感在教師成長中的重要性。
  • 全桂壽看望慰問教師代表:要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成就感、獲得感、幸福感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前夕,9月7日,市委書記全桂壽來到梧州學院、梧州高中、市工廠路小學看望慰問部分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的教師,與學校教師代表親切交流,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祝福,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感謝。
  • 教師節特輯 | 你有職業幸福感嗎?
    02秋季開學,許久未見,看著大家齊齊整整的回到教室裡,興高採烈的問好,老師們的內心都是一陣感嘆,做一名教師的幸福大概就是這樣了。知乎有一個關於「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在哪裡體現?」的問題,有幾個回答特別抓心。
  • 芝山鎮: 弘揚新時代尊師重教風尚,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近年來,芝山鎮堅持&34;的方針,持續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堅持對轄區教師進行表彰,全力支持轄區各中小學、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教育氛圍濃厚,教育事業得到了健康快速的發展;全力支持學校硬體建設,常態化推動教育工作平臺,通過慰問、表彰等形式,持續推動轄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 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學校能做些什麼
    面對教師職業倦怠,學校要培養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崗位競爭與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人們的心理壓力、職業壓力也隨之加重。
  • 你好,老師③|提升特教老師職業幸福感,助力東莞特教事業快速發展
    在東莞,每一個特教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付出著,為每一個特殊孩子帶去光亮,讓每一個特殊孩子家庭帶去希望,與此同時,針對特教老師的職業提升培訓、教研活動也在全方位鋪開中。職業幸福感在增強從1999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東莞啟智學校工作至今,肖曉慧從事特殊教育工作21年了。作為一名特教教師,肖老師用自己的平凡付出,每天都收穫著幸福和喜悅。
  • 你好,老師③|提升特教老師職業幸福感,助力東莞特教事業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針對特教老師的職業提升培訓、教研活動也在全方位鋪開中。特教老師職業幸福感在增強從1999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東莞啟智學校工作至今,肖曉慧從事特殊教育工作21年了。作為一名特教教師,肖老師用自己的平凡付出,每天都收穫著幸福和喜悅。
  • 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應燦若繁花
    校長把工作年滿三十年榮譽證書發給一位老教師時,老師當場把它撕掉!另一則是一位退休教師把他工作時獲得的各級各類證書大部分扔掉!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認為:教師是最幸福的職業。作為教師,要力爭體驗到這種獨特的幸福。陶行知先生也有言:教師工作的最大幸福在於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既是教師的光榮,更是教師的幸福。那麼,現實生活中,老師們真的為自己的職業而感到幸福嗎?老師們的職業幸福感到底去了哪裡?或者說,誰拿走了老師的幸福?
  • 教書育人是崇高的職業,面對職業幸福感,中小學教師為何很無奈?
    要說起職業幸福感,恐怕中小學教師是最想哀嘆的。也真是奇怪,既然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的又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如此高端大氣上檔次,為什麼大部分中小學老師沒有職業幸福感呢?不少老師在抱怨:我是上輩子造孽,成了屠戶殺豬,這輩子才教書!
  • 普通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高校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其主觀幸福感都有較為明顯的影響,並在不同的子維度中呈現不同程度的相關係數。教師,作為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其工作質量關係到年輕一代身心發展和民族素質提高。該文旨在通過問卷調查的數據,分析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感對其幸福指數的影響,確定工作收入是否是影響幸福感的首要因素等結論。同時,運用研究結論,積極引導教師提升教師隊伍自身的素質建設,科學提供高校管理者解決管理難題和完善管理體系的思考方向和路徑。
  • 我對職業幸福感的理解與體會
    有一本《給教師的99個建議》,看完特別後悔,後悔沒有早一點遇到它。書中講述的是教師這一職業幸福感的三個來源,讓我受益頗多。 第一來自於所處的團隊。也就是學校的校園文化,一個學校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校園文化,教師缺少歸屬感,認同感,生活工作肯定不會開心,對職業的熱愛也絕對會大打折扣。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很重要。同樣,一個好的教學團隊離不開和諧的氛圍、同事之間的相互理解、工作上的團結進步,領導的關懷慰問,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教師的執教生涯才能開出幸福之花。這也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基礎。
  • 2019考教師資格證如何選「等級」?幼兒教師最吃香,高中教師短缺
    在現今社會中,人們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教師這個職業也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青睞。另外,考取教師資格證是教師任教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之一,但是近年來國家教育部明確提出提升教師資格證的考取標準,導致教資考試不合格率增大。每年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群因為這些情況變得規模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