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認同對幸福感影響最大

2020-12-25 中國社會科學網
教師職業認同對幸福感影響最大

2016年12月19日 10:59 來源: 作者:吳文春 李倩 陳洵 楊潔

字號

內容摘要:研究發現,教師職業認同感、工作穩定性對主觀幸福感都有顯著正向預測效應,且教師職業認同感的貢獻量更大。教師職業認同感是教師作為個人和職業者,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工作受學校內外和教師內外各種因素影響,產生完全認可的情緒體驗和心理感受。對於教師職業認同感與其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且能很好地預測幸福感水平的高低這一結果,我們以為,形成良好職業認同感的教師在工作中能更好地悅納自我,能以積極的心態進行更好的職業角色扮演,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而未能形成良好職業認同的教師易產生職業倦怠。對於工作穩定性與教師主觀幸福感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這一結果,筆者認為,在教師職業流動性和下崗率相較其他職業較低的情況下,穩定的工作給教師心理上帶來一定的安全感,不用時刻為下崗而煩惱,緩解了其生存壓力,這是教師專心致志從事教育工作的保障。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教師職業;職業認同感;中學教師;問卷;生活;體驗;穩定;幸福感水平;重點中學

作者簡介:

  主觀幸福感反映個體對其生活境況所作的總體評價,是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教師幸福感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學生的成長、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研究發現,教師職業認同感、工作穩定性對主觀幸福感都有顯著正向預測效應,且教師職業認同感的貢獻量更大。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所面臨的壓力也與日俱增,人的主觀感受和幸福指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主觀幸福感反映的是個體對其生活境況所作的總體評價,是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肩負著培養社會各級各類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幸福感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學生的成長、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2015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顯示,公眾眼中最具幸福感的前十種職業中,教師僅次於自由職業者排在第二位,且四成受訪者坦承:「提高工資水平」對幸福感的提升幫助最大;收入的高低與職業幸福感則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繫。那麼,對於中學教師而言,工資收入是否是幸福感的首要影響因素?職業認同感對其幸福指數的影響有多大?教師的幸福感水平是否存在學校類型和地區差異?

  隨機抽取廣東省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各兩所初中、兩所高中共十二所學校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720份,回收有效問卷666份,有效回收率為92.50%。其中,重點中學教師175名,普通中學教師491名;農村(鄉鎮)中學教師411名,城市中學教師255名。

  研究工具包含兩個問卷和基本信息部分。問卷一為迪娜(Dinner)等人1995年編制的主觀幸福感問卷,共有19個項目,從三個維度來評價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整體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頻率、消極情感頻率。三個分量表均採用7點計分方式。其中,生活滿意度分量表的7點計分中,1表示「強烈反對」,7表示「極力贊成」。積極情感與消極情感分量表測量被試在最近一周內所體驗到的積極情感與消極情感頻率,由表示各種不同情緒情感體驗的詞彙組成,7點計分中,1表示「根本沒有體驗到」,4表示「一半時間體驗到」,7表示「所有時間體驗到」。問卷二採用教師職業認同問卷,選自我國魏淑華編制的《教師職業認同量表》中角色價值觀這一維度的5個項目。問卷採用5點計分制,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單選迫選形式,正向計分,總計得分越高,教師角色認同水平越高。

  問卷以匿名方式進行團體施測,約15分鐘完成上述問卷,當場收回。所有數據錄入SPSS16.0軟體進行處理和分析。相關分析表明,主觀幸福感與教師職業認同感和工作穩定性(包含工資收入)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相關係數分別為0.445和0.284,均達到非常顯著的水平(p<0.01)。進一步回歸分析(見上表)表明,教師職業認同感、工作穩定性對主觀幸福感都有顯著正向預測效應,且教師職業認同感的貢獻量更大。

  教師職業認同感是教師作為個人和職業者,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工作受學校內外和教師內外各種因素影響,產生完全認可的情緒體驗和心理感受。對於教師職業認同感與其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且能很好地預測幸福感水平的高低這一結果,我們以為,形成良好職業認同感的教師在工作中能更好地悅納自我,能以積極的心態進行更好的職業角色扮演,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而未能形成良好職業認同的教師易產生職業倦怠,導致各種不良情緒和身心症狀產生,其體驗到的主觀幸福感較低;此外,較高的職業認同感能激發教師職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使教師把個人的人生價值與所從事職業的價值統一起來,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其主觀幸福感水平也進一步提升。

  對於工作穩定性與教師主觀幸福感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這一結果,筆者認為,在教師職業流動性和下崗率相較其他職業較低的情況下,穩定的工作給教師心理上帶來一定的安全感,不用時刻為下崗而煩惱,緩解了其生存壓力,這是教師專心致志從事教育工作的保障,也是教師主觀幸福感的基礎。此外,穩定的工資保障了教師的基本生活需要,經濟壓力小。退休後,穩定而較高的退休金使教師的退休生活有保障。因此,工作和工資的穩定給教師帶來各方面的保障,使教師的基本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從而使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得以提升。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普通學校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得分顯著高於重點學校教師得分(t=3.528,p<0.01),農村學校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得分顯著高於城市學校教師得分(t=3.270,p<0.01)。筆者以為,這主要與中學教師的教學壓力有關。與普通中學教師相比,雖然重點中學教師的平均工資待遇更高,但重點中學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有更高的要求,其教師的工作時間更長,工作負荷也更大,而且普通民眾和學生家長對重點中學教師也寄予更高的期望,這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緊張感和心理負擔,從而致使其體驗到更低的幸福感。而在經濟欠發達、平均工資收入較低的潮汕地區,與農村中學教師相比,城市中學教師不僅經常感受到與重點中學教師相一致的高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其工資待遇也並不比農村教師高,因為每一位農村教師每月都有幾百元的山區補貼;此外,農村教育逐漸得到重視和支持,政府部門採取許多政策改善農村中小學教學條件以及教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使農村教師感受到自己也是有價值的人,體驗到較高的主觀幸福感。

 

  (作者單位:韓山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韓卓吾)

相關焦點

  • 普通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
    ,調查分析其職業認同感,包括被調查者對家庭環境的滿意程度,對人際交往關係的滿意程度和工作收入對其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高校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其主觀幸福感都有較為明顯的影響,並在不同的子維度中呈現不同程度的相關係數。
  • 泗縣教師節讓廣大教師有認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安青網訊 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泗縣縣委縣政府、教體局、各鄉鎮黨委政府以及廣大群眾以不同形式關心教育事業,慰問廣大教師,營造了濃厚尊師重教節日氣氛,讓泗縣教師對自己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有認同感,對所從事的立德育人工作有自豪感和幸福感。提高政治地位,解決教育難題。
  • 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學校能做些什麼
    面對教師職業倦怠,學校要培養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崗位競爭與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人們的心理壓力、職業壓力也隨之加重。
  • 是什麼影響著幼兒教師工作中的幸福感?
    是什麼妨礙了幼兒教師擁有真正的職業幸福感?前些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布,面向社會徵求意見。幼兒教育的發展、幼兒教師的生存狀態越來越被重視。在眾多的討論中,呼聲最高的依然是「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對於幼兒教師這一職業來說,提高工資待遇固然非常重要,但除此之外,是否還有更多值得關注的東西?
  • 一位教師的筆記,什麼是職業倦怠?教師的職業幸福來源這五個方面
    教師職業幸福感即教師在職業生涯中,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揮,自我價值得到實現,得到外在和自我雙重的良好評價的一種持續快樂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狀態。簡言之,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一定成就後獲得的滿足心理和愉悅的心情。
  • 我對職業幸福感的理解與體會
    有一本《給教師的99個建議》,看完特別後悔,後悔沒有早一點遇到它。書中講述的是教師這一職業幸福感的三個來源,讓我受益頗多。 第一來自於所處的團隊。也就是學校的校園文化,一個學校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校園文化,教師缺少歸屬感,認同感,生活工作肯定不會開心,對職業的熱愛也絕對會大打折扣。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很重要。同樣,一個好的教學團隊離不開和諧的氛圍、同事之間的相互理解、工作上的團結進步,領導的關懷慰問,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教師的執教生涯才能開出幸福之花。這也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基礎。
  • 教師節特輯 | 你有職業幸福感嗎?
    02秋季開學,許久未見,看著大家齊齊整整的回到教室裡,興高採烈的問好,老師們的內心都是一陣感嘆,做一名教師的幸福大概就是這樣了。知乎有一個關於「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在哪裡體現?」的問題,有幾個回答特別抓心。
  • 教師的幸福感和專業性同等重要
    增強滿意度和幸福感在澳大利亞,教師的入職培訓只是漫長職業生涯專業發展的一個階段,但是高質量的入職培訓能夠確保教師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最大化。那麼,什麼是高質量的入職培訓?《指南》指出,最有效的教師入職培訓應該是長期的,通常為兩年,而且植根於學校日常實踐,強調技能發展和對實踐的探究。
  • 唐科莉:教師的幸福感和專業性同等重要
    增強滿意度和幸福感在澳大利亞,教師的入職培訓只是漫長職業生涯專業發展的一個階段,但是高質量的入職培訓能夠確保教師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最大化。那麼,什麼是高質量的入職培訓?《指南》指出,最有效的教師入職培訓應該是長期的,通常為兩年,而且植根於學校日常實踐,強調技能發展和對實踐的探究。
  • 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應燦若繁花
    校長把工作年滿三十年榮譽證書發給一位老教師時,老師當場把它撕掉!另一則是一位退休教師把他工作時獲得的各級各類證書大部分扔掉!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認為:教師是最幸福的職業。作為教師,要力爭體驗到這種獨特的幸福。陶行知先生也有言:教師工作的最大幸福在於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既是教師的光榮,更是教師的幸福。那麼,現實生活中,老師們真的為自己的職業而感到幸福嗎?老師們的職業幸福感到底去了哪裡?或者說,誰拿走了老師的幸福?
  • 如何提升中國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某日,與同事的一番交談後,在憤怒中,我說道,要寫一篇關於如何提升幼兒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文章。後來理智戰勝了情感,細細想來,太多的人提出了這個問題,而標準答案,要是在網上翻閱,你會發現,千篇一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類詞,唱著高度的道德師德若隱若現。
  • 職業認同感和心理韌性影響師範生教學信念
    所謂教學信念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對教育教學的事實、觀念、理論、思想等確信無疑,並努力踐行的個性傾向,是個體的情感、意志、認知和行為的綜合體。一般認為,積極正向的教學信念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良性影響,而消極負面的教學信念則恰好相反。教學信念的核心部分是教學效能感。研究顯示,教學效能感與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心理韌性關係密切。
  • 平庸之惡對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的影響
    「無奈」的情緒和意識往往會讓中小學教師缺少對教育事業和學校的認同感並產生一定的疏離和冷漠。長期處於自己不夠認同的組織且有一定的疏離感和冷漠感,又談何職業幸福?三是「無為」即面對不合理教育現象卻不作為、消極對待,這是典型的「無責」「無奈」之下的無所作為。
  • 致敬教師,學慧網老師的職業幸福感來自學員
    調查報告顯示,選擇進入教育行業,成為一名教師成為越來越多應屆畢業生的選擇。教師被普遍認為是穩定性高,幸福感高的職業。隨著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大批優秀的人才選擇紮根於在線教學的沃土中。球球老師是學慧網一線教師及教研團隊負責人, 已經在學慧網工作五年多了,很多學員在學習上的努力,對提升自我的堅持,都讓球球老師非常感動,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媽媽學員。在球球老師的直播課堂上,有位學員總是不停地反饋聽不清楚,使得同期的學員都受到影響,不太喜歡這個學員。
  • 提升教師身份認同從哪裡入手
    新時代,教育事業不僅需要全社會營造更好的尊師重教、教書育人環境,還需要教師個體追求職業卓越的責任感和責任行為,使教師成為受全社會敬仰愛戴的品行之師、學問之師。教師身份認同屬於職業身份認同的一種。所謂職業身份認同,通常包括職業認知和職業情感兩個方面。
  • 教書育人是崇高的職業,面對職業幸福感,中小學教師為何很無奈?
    要說起職業幸福感,恐怕中小學教師是最想哀嘆的。也真是奇怪,既然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的又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如此高端大氣上檔次,為什麼大部分中小學老師沒有職業幸福感呢?不少老師在抱怨:我是上輩子造孽,成了屠戶殺豬,這輩子才教書!
  • 教師幸福感影響孩子成長
    教師節前夕,在網上看到一位教師寫的文章,說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當老師,因為老師這個職業對人的要求太高,工作的負擔太重,要接受的監督、檢查太多,讓人身心疲憊,苦不堪言。    巧的是,當天我收到一個學生的郵件,說「我很可憐自己的老師,他們在臺上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卻在下面幹自己想幹的事情,對老師講的一點沒有興趣」。
  • 新時期教師「職業倦怠」如何破解
    隨著人事制度改革,教師職稱評聘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城鎮學校,由於本身中高級教師比例甚高,造成許多學校沒有職稱聘任指標、評定指標,而農村學校評聘指標相對比較寬裕,隨著這兩扇事關教師切身利益大門關閉,無論是對青年教師還是中青骨幹教師都感到「爬臺階」無望,造成城鎮教師職業認同感和成就感不足。
  • 「作為教師的職業自豪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是一份特別需要堅持和堅守的事業。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我享受著教師這份職業帶給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高三班主任高海波是一名從教11年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夢想是潛心育人,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 支教隨筆:在奮進中感受教師職業的幸福感
    當學生時,總聽老師們說:「你們的進步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到我自己初為人師、走上講臺,看到自己的學生進步時,不禁感慨,原來這種感覺是這樣的美好,原來老師是這麼一個充滿幸福感的職業。我願在同學們的陪伴下,「衣帶漸寬終不悔」,感受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我更願在同學們的進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匯聚支教事業的磅礴力量!  (作者:劉睿,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現服務於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大堰中學,任八年級三班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