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幸福感和專業性同等重要

2020-12-25 中國教育新聞網

對於每一位新教師而言,第一次進入課堂既激動又充滿挑戰。有效的入職培訓不但能夠幫助新教師輕鬆過渡,而且有助於增強他們對學生的影響。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下簡稱經合組織)的研究表明,對於新教師的支持與引導有利於提高教師貢獻度並留住教師。接受過綜合性入職培訓的教師所教的學生更專注於學習。

澳大利亞基於《國家教師專業標準》建構了關於加強新教師支持的《從畢業生邁向熟練:澳大利亞教師入職培訓指南》(Graduate to Proficient: Australian guidelines for teacher induction into the profession,以下簡稱《指南》),明確規定了全國統一的教師入職培訓辦法,確保教師在職業生涯之初就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專業培訓和支持。

自信、專業及靈活的技能儲備

最好的教師曾經也是「新手」,他們充滿潛力和基本技能。新入職的教師往往充滿熱情,並積極準備為課堂帶來不同,但是一般缺乏成熟優秀教師所具有的自信、專業理解及豐富靈活的技能儲備。而有效的支持和入職培訓可以幫助新教師邁向更加成熟的階段。

相關研究表明,高質量的入職培訓對於實現新教師向熟練教師的過渡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不但能增強新教師的技能與知識,擴大他們的教學儲備,提高他們的工作滿意度和忠誠度,還能支持他們自身的幸福與職業發展,降低辭職率。

《指南》聚焦從職前教師教育的畢業生向完全參與教師職業過渡的第一步——走進課堂的最初兩年,從新教師向「熟練教師」過渡的職業階段。

在澳大利亞,新教師不斷實踐並提煉設計和實施教學策略的技能。他們逐漸成為專業團隊的一員,可以開始評價他們對學習者的影響。他們將自己的理解應用到實踐中,確保所教的內容對於學習者是有意義的,能夠使用反饋和評估分析學習,並計劃對學生的幹預措施。

增強滿意度和幸福感

在澳大利亞,教師的入職培訓只是漫長職業生涯專業發展的一個階段,但是高質量的入職培訓能夠確保教師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最大化。

那麼,什麼是高質量的入職培訓?《指南》指出,最有效的教師入職培訓應該是長期的,通常為兩年,而且植根於學校日常實踐,強調技能發展和對實踐的探究。它的關注點是,強化新教師在職前教師教育課程中所學的內容。此外,入職培訓只有在很強的學習文化和專業人際關係中才最有效,因此教育機構和教師同伴應該給予新教師充分的支持。

此外,入職培訓中的評估環節也很重要。《指南》強調,高質量的入職培訓必須進行持續性的評估,確保它的有效性,甄別入職培訓中應該改進的領域。評估應該開始於入職培訓計劃制訂之初,應該關注對於新教師課堂實踐、滿意度和保留率的影響,特別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影響。

澳大利亞教師的入職培訓主要關注專業實踐、專業認同、幸福感和方向等4個方面。

專業實踐涉及很多有效教學的知識和技能,雖然有些知識已經在教師專業教育中學習過,但是教師在完全參與教學實踐時需要更深入地掌握,並在應用中增加熟練度。在這期間,新教師能夠得到建議和反饋,並接觸到其他更好的做法。而且,新教師能根據自身對教學影響的評估數據,進一步研究並分析他們的實踐,找到最有效的策略。

專業認同是要使每一位新教師都形成一種教學認同感。這份認同感來自他們對優秀教學的認知、他們與同輩及社區的關係、他們對職業重要性的理解等。在這期間,在有經驗的教師的幫助下,新教師不斷理解學校和教育系統及社會對教師的期望,理解構成專業責任的技術、智力、道德、文化要素。通過正式和非正式的網絡,專業認同感會成為教師專業發展對話的一部分,與學生、家長和同事構建積極的關係。

幸福感不僅僅來源於職業方面,而且來自從個體發展方面為新教師提供的挑戰和獎勵。教師這一角色需要順應力、情感幸福及與其他專業人士建立支持性的聯繫。因此,新教師幸福感的建立,需要得到同事在其管理教師角色中的建議與幫助。

與其他所有職業一樣,教育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發生的。因此,職業方向的培訓要求教師了解相關政策、程序和規章制度等,以及教育環境中的文化、人際關係和行政方面的動態。除此之外,新教師需要得到心理上的幫助,理解同事和社會的非正式期望。

聚焦實踐的導師輔導計劃

在澳大利亞,對新教師進行入職培訓,幫助新教師成功過渡,是整個教師行業的共同責任。《指南》指出,儘管入職培訓是在教師被招募後才正式開始,但在其學生階段,教師專業的教育者和課程就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知識、技能和個人能力的發展,是奠定他們成為熟練教師的基礎,也無形中影響職業認同感的形成。

在入職培訓階段,聚焦實踐的導師是新教師的主要支持者和引導者。《指南》指出,有經驗的教師都應該為新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指導和建議,鼓勵新教師的創新和創造。

澳大利亞的教師入職培訓研究表明,由一名或多名專家型的同事提供聚焦實踐的輔導,能夠有效支持一位新教師的入職過渡。在《指南》中,聚焦實踐的導師輔導計劃被定義為,能夠定期獲得的導師輔導,支持新教師的成長並擴大他自身的影響力。

導師輔導計劃通過持續觀摩、對話、提供證據、對實踐的評估、設定與優質教學標準一致的目標及技術和情感支持,幫助新教師構建其強大的專業人際關係。《指南》規定,導師與新教師應屬於共同的教學領域,輔導、支持和挑戰新教師改進實踐,應根據學生學習結果數據來評估新教師的實踐,幫助新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引導新教師建立對教育教學的認可度和幸福感。

此外,在澳大利亞教師入職培訓期間,學校領導需要定期與新教師進行交流,支持新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增強新教師對學校和系統的目標、文化和運行的理解,向新教師傳遞職業責任的期望;同時提供有關學校和教育系統的規章制度及專業責任的統一信息與建議,鼓勵新教師參與教師網絡,包括學校與教育系統中正式與非正式網絡,幫助擴展他們接觸其他知識與技能的機會,加深對教師職業的理解。

在澳大利亞的教師入職培訓中,針對性的專業學習也必不可少,新教師有機會與其他教師一起,在相同的專業內容或年級領域,分享教學實踐,併集體反思、分析和評估教學實踐中的策略和問題。而且,專業的教學研究包含了課堂觀摩,有效拓寬了新教師的經驗,並鼓勵新教師根據觀察到的實踐提供反饋、證據和建議。

(作者唐科莉 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

————【連結】————

新加坡強調教師角色的重要性

新加坡的新教師必須參加國家及學校層面的入職培訓課程。

在國家層面,新教師需要進行為期三天的入職培訓。其中,新教師定向課程(Beginning Teachers' Orientation Program)由新加坡教育部組織。該課程強調教師在培養所有兒童中的角色的重要性,確保新教師鞏固在教師學院所學的知識。該課程通過向新教師呈現教師的作用以及對他們的期望,引導新教師加入增強新加坡教師專業信念、價值觀和行為領域的「教學互助會」。

在教學的最初兩年,學校結構化的輔導課程(Structured Mentoring Program)為新教師提供了進一步的指導。該課程確保教師從有經驗的教師或者高級教師那裡學習實踐知識與技能。學校會根據新教師的學習需求設計這一課程。除了實踐技能,該課程還幫助新教師加深對教師職業的價值觀與精神的理解。

法國職前培訓關注教師需求

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2010年,法國擁有一個連續的、系統的教師教育模式。由於是學術學科培訓主導,法國中學教學的專業化程度很高。在獲得學士學位或更高學位之後,畢業生需要參加一項教師招募的競爭性考試。通過考試的申請者需跟隨一名導師,參加為期一年的教師培訓。

從本世紀初以來,法國的新教師大多在入職第一年參加入職培訓課程。這些課程通常基於課堂實踐,幫助教師應對教學工作。入職培訓也更加關注課堂管理,以回應新教師需求,尤其是那些被分配到困難區域的新教師的需求。

2010年,法國進行了教師政策改革,規定只有獲得碩士學位才有資格成為教師。教師職前培訓的新結構也在2013年7月頒布的教育法案中加以說明。如今,新教師的入職培訓仍然存在,但是數量減少,並被納入其他在職教師培訓活動中。但是,法國教育碩士學位課程結合了學術學科研究、理論教學法及實踐教學經驗,確保學生向教學行業邁進。(唐科莉)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08日第7版 

相關焦點

  • 唐科莉:教師的幸福感和專業性同等重要
    新入職的教師往往充滿熱情,並積極準備為課堂帶來不同,但是一般缺乏成熟優秀教師所具有的自信、專業理解及豐富靈活的技能儲備。而有效的支持和入職培訓可以幫助新教師邁向更加成熟的階段。相關研究表明,高質量的入職培訓對於實現新教師向熟練教師的過渡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不但能增強新教師的技能與知識,擴大他們的教學儲備,提高他們的工作滿意度和忠誠度,還能支持他們自身的幸福與職業發展,降低辭職率。
  • 愛的能力和愛的條件同等重要
    走入四年級,學業上也開始逐漸加重,再加上上半年都是在疫情期間度過,每天學習網課也就那麼幾節,身體上和心理上都要重新調整,放學回來背著突然超重的書包,能明顯的感覺到無奈的情緒,除了輔導功課,就是各種做出美食來彌補女兒。
  • 幼兒教師專業性重要的體現是對遊戲的解讀與指導!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華愛華曾說:學前教育專業性最重要的體現是遊戲。對幼兒遊戲的識別、理解、支持、以及遊戲解讀與指導,成為幼兒教師專業性最重要的體現。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呢?如何學會對遊戲的研究與解讀呢?
  • 【講座簡報】佐藤學:教職的專業性與教師的學習
    對於第三點,醫生或律師都有其專業組織,而對教師而言,卻少有這樣一個統一的、專業性組織。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教師加入教師工會,而工會並非專業型組織而是基於勞動者意義的。對於第四點專業自律,教師職業也是沒有達到。而對於第五點,教師的專業標準並不完全存在。
  • 學校設計如何影響教師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
    教師的工作場所會對教師的幸福感、工作滿意度和表現有著怎樣的影響?不久前,全球建築和設計公司Corgan進行了一項新的調查,著眼於學校設計如何影響教師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Corgan的在線調查收集了來自全美1000名K-12教師的反饋,內容包括他們對當前學校設計的滿意度、他們的具體設計需求、設計如何影響他們的幸福感和有效性,以及設計如何影響未來的工作決策。研究結果表明,不良的設計和未滿足的需求降低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效能。
  • 教師職業認同對幸福感影響最大
    教師職業認同感是教師作為個人和職業者,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工作受學校內外和教師內外各種因素影響,產生完全認可的情緒體驗和心理感受。對於教師職業認同感與其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且能很好地預測幸福感水平的高低這一結果,我們以為,形成良好職業認同感的教師在工作中能更好地悅納自我,能以積極的心態進行更好的職業角色扮演,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而未能形成良好職業認同的教師易產生職業倦怠。
  • 教師節特輯 | 你有職業幸福感嗎?
    01教師不是一份輕鬆的工作,表面光鮮背後使人頭禿,對崗位沒有一點熱愛是堅持不下去的。上課就像在演出,有觀眾的反應,或贊同,或疑問,或無聊走神都是一種反饋和激勵,自從上了網課以後,每天講課就像自己一個人的獨角戲。
  • 特崗教師與編制教師的同等待遇?
    那麼或許大多數人會有很多疑問,特崗教師沒有編制,那麼他的待遇是不是會比編制教師的工資低呢?在待遇和收入上有什麼區別呢?特崗教師和編制教師區別:1、特崗教師收入和待遇特崗教師三年服務期內沒有編制,工資發放分為國家撥款部分和縣財政補助部分,保險公積金由當地縣財政負責解決
  • 普通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高校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其主觀幸福感都有較為明顯的影響,並在不同的子維度中呈現不同程度的相關係數。關鍵詞:普通高校教師;職業認同;工作收入;主觀幸福感主觀幸福感作為人類情緒表達的重要感受之一,其複雜的組成結構、 獨特的表現形式、 深遠的影響作用,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Ryff(1998)等人認為,幸福是一種建立在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基礎之上的快樂體驗[1]。
  • 「作為教師的職業自豪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是一份特別需要堅持和堅守的事業。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我享受著教師這份職業帶給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高三班主任高海波是一名從教11年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夢想是潛心育人,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 教育部: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權利
    答覆指出,在民辦學校教師權益保障方面,民辦學校應依法為教職工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鼓勵民辦學校按規定為教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改善教職工退休後的待遇。落實跨統籌地區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政策,完善民辦學校教師戶籍遷移等方面的服務政策,探索建立民辦學校教師人事代理制度和交流制度,促進教師合理流動。民辦學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評優表彰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權利。
  • 她曾呼籲「讓教師生長出更多的職業幸福感」|...
    北京師範大學發訃告表示,朱小蔓畢生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是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她品行高潔、嚴謹治學、為人師表,在工作中深受同事的尊敬和學生的愛戴,為中國的教育學科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堪稱後輩學者、學生為人治學的典範。「我們失去了一位很有思想、非常勤奮的教育學家。」
  • 教師的幸福感在哪裡(上)
    教師的工作很多時候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不停地往山上推石頭,滾下來推上去。如此循環往復,教師的幸福感一點點被偷了去。沒完沒了的培訓考試。時代發展,知識更新,教師要接受培訓是有必要;但培訓一窩蜂飛來,教師是吃不消的。年近半百的謝老師今年終於熬到要上高級職稱了,但必須先過考試關,其中最讓他犯愁的是計算機考試。
  • 教師如何獲得幸福感?
    估計很多人會和我有同樣的感受。一些發達地區的老師很難產生幸福感,即使在學生獲得優異成績或受到表彰等得到成就感的瞬間,但這種幸福感持續性不強。同樣去過雲南地區會發現那裡的老師幸福感很強。源於我們並不能隨心所欲能控制我們的生理機能感受,日常超強的工作壓力和社會環境,自然而然讓我們把教師的這份職業與現實的生存環境結合,潛意識裡多出競爭的意念。
  • 「學前行動計劃」西海岸新區:讓幼兒教師充滿職業幸福感
    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實施,推動全市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90%,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超過50%,幼兒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佔比超過95%,各區市湧現出許多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
  • 是什麼影響著幼兒教師工作中的幸福感?
    是什麼妨礙了幼兒教師擁有真正的職業幸福感?前些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布,面向社會徵求意見。幼兒教育的發展、幼兒教師的生存狀態越來越被重視。在眾多的討論中,呼聲最高的依然是「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對於幼兒教師這一職業來說,提高工資待遇固然非常重要,但除此之外,是否還有更多值得關注的東西?
  • 教師幸福感影響孩子成長
    在人的成長中,老師幾乎是父母之外最為重要的「重要他人」。他們能點燃一個孩子的生命之光,也能毀滅一個孩子的理想和尊嚴。    因為孩子正在成長當中,因為師生之間有著頻繁的互動,所以教師的生命狀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生命狀態。教育,其實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提升教師的生命質量,就是對教育的微觀再造。
  • 做一名學而思網校的教師 , 讓我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每當一個班級學習結束的時候,我都能從學生的感謝裡感受到深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正是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感不斷的激勵我前進,同時與學生們建立起來的真摯情感對我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這些都讓我感到生活充滿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帶班的一個月後,我就收到了學生家長的好評反饋,家長對我負責任的態度表示感謝,看完家長的好評,我也回想了一下輔導的過程。
  • 泗縣教師節讓廣大教師有認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安青網訊 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泗縣縣委縣政府、教體局、各鄉鎮黨委政府以及廣大群眾以不同形式關心教育事業,慰問廣大教師,營造了濃厚尊師重教節日氣氛,讓泗縣教師對自己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有認同感,對所從事的立德育人工作有自豪感和幸福感。提高政治地位,解決教育難題。
  • 「讓教師有更多的精神獲得感和職業幸福感!」
    羅綺冬書記代表鎮黨委、鎮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戰線的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教師致以節日祝賀和崇高敬意,向長期支持我鎮教育事業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與會教育工作者圍繞我鎮教育事業、教師職業發展、加強學校黨建工作和提升教學質量暢談心得體會,提出意見建議。羅綺冬書記對與會校長關心關切的問題予以回應,開誠布公,交心交底,凝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