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律所主任總結了青年律師應該做的20件事

2020-12-27 騰訊網

作者丨 龔桂華

來源丨 上海宸豪律師事務所訂閱號(轉載已獲授權)

編者按

「長江後浪推前浪」不僅是一種認可,更是一種激勵,而今年的特殊情況對『前浪』『後浪』來說都是考驗,作為律師界的『後浪』自然是不服輸,那麼該如何把握髮展方向,才能在嚴苛條件下成為脫穎而出的人?

2020年對很多企業來說是最困難的一年,活著就是奇蹟,堅持下去......

小米十周年雷總三個多小時的演講中,有一個小故事非常打動我,他講到小米在印度開拓市場水土不服,50萬臺的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無法打開銷路,意味10億的損失,小米成立國際救火隊把50萬臺的小米手機銷售到全世界各地,解決危機是最煎熬的,在逆境之中,小米逆風而行,以最小的損失化解此次危機,意想不到的是國際救火隊打開了小米的全球市場,為未來小米的世界市場奠定了基礎。

成功往往不是規劃出來的

危機是你想不到的機會

對一個夾縫中生存的律師事務所亦是如此,在風雨飄搖中逆行成長。危機之中就是希望,有大危機,也有大希望。

2020年疫情的影響,人才的流失,對於一個在跌跌撞撞中成長的律師事務所更是負重前行。

匯總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儘管市場大環境異常嚴峻,我們律師事務所還是在逆境中表現堅挺,每位律師骨子裡都透著堅韌。今年的總業績,達到去年的70%,未來的5個月,離我們制定的目標不遠。雖然流失三個人才,但我們也迎來六位青年律師的加入。

我們所大部分都是青年律師,90後的天下,我們所如七八點鐘的太陽,冉冉升起。

我一直在想

跟我們年輕的團隊和年輕的律師

做什麼樣的交流和分享

經過深思熟慮

跟大家交流值得青年律師做的二十件事情

Part.1

青年律師每天堅持完成自己的工作日誌

我的這個習慣源於我第一個老闆和第一家臺灣公司留給我的財富。特別是工作日誌中自己的工作總結;工作不足的改進建議;第二天的工作計劃安排,讓我受益匪淺。

現在我每天的成就感來源於我的工作日誌,當天完成自己前天安排的工作任務,我會覺得非常滿足,有成就感,成就感來源於我超越昨天的自己。

Part.2

青年律師完成自己每次

參加會議的會議記錄並存檔

從入職的第一天,因我工作的特殊性,集團要求我參加公司的所有會議,做會議記錄成了我入職的必備技能。剛入職的小白根本不會歸納會議紀要,每天加班熬夜。在加班熬夜中,我明白了會議中的已決事項、未決事項、跟蹤事項的重要性。

最大的收穫是讓我知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什麼時間、什麼人、什麼地點、完成什麼工作的重要性,也打開自己封閉的大腦,學會體驗感受頭腦風暴的快感。

Part.3

青年律師每天堅持對自己復盤一次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存在這樣和那樣的不足,復盤,粗暴的解讀就是勇於解刨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並能夠誠懇的認識自己的錯誤,改進一點點也是進步。

Part.4

青年律師深交至少三個

比你年長二十歲以上的智者

建議深交一個你崇拜的資深老律師,學會聆聽,學會心靈的溝通,他走過你未來二三十年要走的路,可以分享很多的經驗給你;深交一個你崇拜的老師,每個老師在育人過程中,都有著豐富育人閱歷,會給你啟迪和影響;深交一個跨領域的頂尖高手,可以和他談天說地,暢談夢想和未來。

人都有迷茫、痛苦、怨恨的時候,有時候自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可能身邊的人並不一定是你很好的傾訴對象,不妨把這三個智者作為你的人生導師,引領你的未來。

Part.5

青年律師要把檢索這門技術學到極致

法律人的能力超越99.99%的人,不是自己去學習99.99%的知識,知識如宇宙,太無邊無際,在網際網路,知識爆炸的年代,檢索的技術會讓你成為一個知識達人。

律師不是天生什麼都會的,但是他必須掌握一項技能,就是檢索技能。問題來了,能拆分成若干小問題,每個問題解決到極致。極致的檢索技能讓你能夠發現所有問題,解決所有問題。

我一直堅定一個信念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發現不了問題。

Part.6

青年律師每天堅持閱讀一個小時的書

無論是聽書、讀書、閱讀等等,你唯一可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的就是書本。如何讀書?如何選書?如何做讀書筆記,都是有方法論的,一定學會讓閱讀變成自己的一種習慣。讀書一定不是有空才讀,猶太人的讀書方式一直讓我震撼,深入骨髓,深入血液的愛讀書。

讀書習慣的養成,起初一定是設定每天的任務,當設置的任務每天完成了,讀書也就成了你的習慣,伴隨你一生。現在讀書這個習慣在我自己和我兒子身上一直努力堅持著,隨著時間的沉澱,每天讀書已經成了我和兒子的習慣。

Part.7

青年律師每天堅持抽出一個小時寫作

所想、所感、體會、發洩......,青年律師開始案件不多,服務的顧問單位也不多,那麼勤動筆一定會幫助青年律師成長的。

還記得公司法剛成立的那一年,浙江有一個青年律師,用二年的時間,完成三部公司法案例的著作,之後兩年不斷的寫文章推廣,五年之後,這位年輕的律師已經是公司法領域的佼佼者,帶著他五個人的團隊創收五百萬,被紅圈所挖了去。

Part.8

青年律師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

生命的價值在於長度、寬度、廣度,這幾年接連不斷傳來青年律師英年早逝的噩耗,律師成了最易過勞死的高危行業,強健的體魄,高質量的生命,才能給自己、家庭、社會、國家帶來更多的價值和意義。

對生命的呵護不是疾病來的時候,你去治療,而需要從骨子裡熱愛生命,熱愛運動。每天堅持運動,才能鍛鍊出一個強健的體魄。

Part.9

青年律師每天子午時間休息三十分鐘

每天子午時間,都進行三十分鐘的調整、休息,無論是冥想、打座、還是午睡、放空自己等。人不是鐵打的,為提高下午高效的工作能力,一定在子午時間休息三十分鐘,時間太長也不宜。讓我想起華為的一段網紅視頻,到中午,華為大廈中午統一關燈,幼兒園式的強制午休的景象,背後影射一個偉大企業溫馨的一面。

Part.10

青年律師每天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22:00睡覺,這個習慣建議源於《黃帝內經》的知識,天地宇宙,二十四節氣,人體的五行學,人體器官工作的原理,讓我知道每天早睡早起的價值。

自己也一直不斷的調整,調整,再調整。調整到科學的生活作息習慣。青年律師經常通宵達旦的加班工作,讓我想起我原來帶的一個學生,「說我還年輕,有的是時間造」,現在疾病沒有襲來,當疾病來臨時,生命是如此渺小和無助。

還記得《賈伯斯傳》中,強大的賈伯斯最終沒有抵擋住疾病的襲擊,脆弱的生命還是消失了。健康的作息習慣讓你的生命更持久。

突然想起,某個領導跟我調侃過,我們的律師已經五十多了,看他身體不行,分析問題都在喘,現在不好意思中斷合作,你還年輕三十多歲,等人家做不動了,你上,哈哈,突然想到持久的生命力多有價值,你能PK掉別人的生命長度也是競爭優勢。健康的體魄有多重要,你懂的,哈哈。

Part.11

青年律師學會建立自己的知識庫

尋找自己知識庫裡的文件,一定建立一套自己快速找文件的方法。自己的工作日誌、會議記錄、復盤記錄、文章分享、案件代理等等,隨著每日點點滴滴的積累,你會突然發現自己原來學習了如此多的知識,辦理了如此多的案件,已經匯集成河了。

突然想起自己曾經起草過一個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可是這幾千份文件裡,你再也找不到之前寫的那份文件,這是多糟糕的事情。在開始的時候,你就要學會建立自己的知識庫,能夠快速找到你的文件,文件的取名變得如此重要。

Part.12

青年律師學會番茄模塊工作法

簡單通俗講,就是設置一個30分鐘,25分鐘工作時間,5分鐘休息;4個番茄時間,進行較長一次15-30分鐘的休息;一個事件處理超過5-7的番茄模塊時間,就建議分拆。

這個工作法一定需要做好計劃,如果沒有計劃規劃,難以分拆就難以執行。因此建立番茄模塊需要制定細緻的計劃,加以執行,提高效率,並學會利用所有的碎片化時間進行番茄模塊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Part.13

青年律師學會演講這門技巧

沒有人天生會演講,還記得林肯是如何學習演講的,演講是需要體系學習的,絕不是天生會不會講,是需要後天學習的。

演講二字,演放在前面,演是需要布景,設計的。所有的演講是通過一次一次的訓練形成的,因此需要學習演講這門技巧。

律師是需要通過一場場的課程,一場場的培訓,一場場的庭審,歷經百戰,才能成為一個大咖律師的。

Part.14

青年律師需要學會並掌握客戶服務思維

大部分律師一直以專業標榜自己,有時候學會轉化客戶的服務思維也是必須的。我們的客戶就是我們的委託人,一般委託人一輩子就發生一件訴訟,因此他是迷茫和無助的,客戶不知道訴訟程序,律師工作的內容,因此律師工作成果展示給客戶是非常必要的。

一定需要建立客戶的服務思維,贏得客戶的心是幫助你成為一位偉大律師的前提條件。

Part.15

青年律師學會談判心理學

任何訴訟和非訴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談判,談判的內容包羅萬象,還記得5年前學習的哈佛談判心理學,給了我非常大的震撼,看似一個簡單的談判名詞,其中包括很多人性學,談判心理學也是一門系統的學科,律師的工作中無時不刻的發生種種談判的事件,因此學會談判心理學是至關重要的。

很多案件的調解是否能成功,談判心理學是非常關鍵的。

Part.16

青年律師學會跟客戶報價

這個問題提出來,很多青年律師會不屑一顧,開始的時候,我也會這樣認為。隨著經驗的沉澱,發現跟客戶報價也是一門學問,讓我想起星巴克咖啡中的中杯、大杯、超大杯的玄機,每個人天生都愛佔便宜這句話深入我心,換位思考,其實每個人都一樣的,即使再有錢的人,天性愛佔便宜,學會報價會讓你勝人一籌。

Part.17

青年律師學會自媒體營運

無論是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知乎、抖音、直播、快手、微視頻、騰訊視頻、法律專業板塊等自媒體公眾號,學會營運自己的。

網際網路是人類的未來,一定抓住未來,學會自媒體,營運自己,宣傳自己,樹立自己的品牌、口碑。

Part.18

青年律師學會營銷自己

所有的大咖都是營銷高手。把自己的專業出書賣出去;把自己的演講課程包裝賣出去;把自己的法律服務產品制定成冊賣出去;把自己的自媒體直播課包裝後賣出去;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寫成文章賣出去;自己任何值得營銷出去的,都轉化成產品出售出去,精髓還是營銷自己。

Part.19

律師學會經營自己的圈子

青年律師成長,一定需要走出去,每天晚上在家,周末也不出去,那圈子將會非常有限。

10年前的自己是迷茫的,一路走來,也就三年前才覺悟,回憶起來感覺自己明白、覺悟得太晚。

律師的圈子是很重要的

這方面自己歸納十五點和大家分享

1、學會經營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2、自己喜歡的社團一定要參加一個,要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談天說地,海闊天空;

3、自己專業領域的,主動報名自己喜歡的專業委員會;

4、自己律協的活動、課程多參加,結識同行,結識聽課的老師;

5、自己司法局的青年律師聯合會、團委等多主動報名,多參加活動;

6、自己的工會、黨支部活動多參加;

7、全國的律協的活動多參加、全國專業委員會的活動,需要投稿的全國雜誌,文章多寫,多投稿;

8、民主黨派的條件符合之後,積極主動參加報名,競選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多建言獻策;

9、商會、企業家協會、婦聯、政協活動等多參加;

10、多參加慈善公益活動,讓自己變得更陽光的同時結識一些其他圈子的人;

11、知識需要更新,多參加課外有質量的培訓課程,多結識教授、專業、智者、跨領域的精英;

12、讀書的深造是結識高層次精英人才最便利的方式,有時間、有錢深造自己,參加高質量的企業家課程,拓展自己的圈子;

13、主動為你自己設定的社會團體、行業團體工作,奉獻自己,結識朋友;

14、憑你的職業魅力,讓你服務的客戶帶你進入你客戶的圈子;

15、有時候高質量的旅行讓你結識到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

Part.20

青年律師經過時間的沉澱後,

選自己最喜歡的專業進行深耕

專業一直是律師一輩子追求的,我個人並不提倡開始就選一門自己喜歡的專業來深耕,我一直比喻律師的專業好比練功夫,只有把基本功打好,在這基礎上升級,變換招數,苦練功夫,才會成為武林高手。

其實律師的專業也是一樣的,只有一個個案件做,一篇篇專業的文章寫,一堂堂課程講解,積少成多,才能匯集成河,形成自己的專業,成為某個專業領域的高手。朱樹英老師一直是我我崇拜的偶像,從小木工到一位大咖律師,如此震撼的人生逆襲者。

以上所有值得青年律師做的二十件事情

是用心總結出來的

希望對年輕律師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Susan | 版面編輯:李夢麗

相關焦點

  • 律所應該服務好律師,還是服務好客戶?
    來源:大魚私享會「律所最大的資產就是人。」你好,我是大魚。我認識很多律所主任,他們通常都是律所的創始人,基本都是所裡創收最高的團隊,名義上都在負責律所各項事務的管理工作。但業務做得好,不一定代表律所就可以做好。表現形式是:很多律所,主任團隊很強,但是律所本身並不強,引不來人,更留不住人。
  • 回顧總結啟新思 凝心聚力再出發 | 律所規範與發展、律師參政議政...
    回顧總結啟新思 凝心聚力再出發 | 律所規範與發展、律師參政議政促進委員會召開年終工作總結會議 2020-12-18 2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選好老師or好律所,對青年律師而言,哪個更重要?
    具體到律師行業,與純粹的法律邏輯推理相比,執業經驗很重要。而帶教律師的傳授是獲取執業經驗的重要途徑之一,對很多剛入行的年輕律師而言,若能遇到一位「好老師」,那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執業生涯的第一個師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青年律師以後的走向,他的辦案思路、行事風格、為人處世等,都會對青年律師的人生有著莫大的影響。
  • 集思廣益,31家律師事務所主任共話律所發展之道
    朱林海副會長分享了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先做大,再做強」,通過規模效應、品牌效應滿足客戶綜合法律服務需求的發展模式;吳堅主任分享了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先走專業化道路,再適度規模化」的規劃,探索出了另一條「先垂直發展,之後橫向延伸」的發展之道;倪偉主任介紹了虹橋正瀚律師事務所以研發培訓課程為基礎,深耕商事爭議領域業務,採取「差異化」發展戰略,建立起管理體系一體化、分配模式人性化的發展之道
  • 青年律師的成長是拿「業務」餵出來的
    前不久,我在一家以培養青年律師而著稱的律所,和幾位青年律師深度交流。意外發現,他們私下對律所搭建的能力培訓、團建活動等並不買帳。甚至,因活動太多,還存在不少心理負擔。外部「熱火朝天」,內部「貌合神離」,這究竟是哪裡不對?實際上,關於青年律師成長的話題,一直都是行業焦點,相信不少律所/團隊對這件事情,都沒少下功夫。
  • 韓麗茹律師:一位「大寫」的律政佳人
    作為律所現任管委會主任,韓麗茹坦言,自己以往在職業生涯中對律所發展和管理的一些反思,她都帶到了現在的盈科(佛山)。「首先,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適應新形勢,律所應該堅持規模化、專業化發展,而規模化和專業化又是互為支撐的。
  • 參加青年律師訓練營的總結報告
    很幸運,順利通過評議,成為省律協青年律師人才庫首批成員之一。雖地處中部,整體區域經濟稍欠發達,但安徽律協對青年律師的培養工作十分重視,在「青年律師人才庫」成立後,採用引進來或走出去的策略,三次組織「青年律師人才庫」和「縣域律師領軍人才」的聯合集中培訓。
  • 一個90後實習律師眼中的80後主任
    作為一個行業新兵,有機會參與第6屆重慶主辦的80後律所主任論壇,大規模見識到了律師換裝前後不同的風格。現在依然記得,剛剛接觸律師這個群體時,認識的第一位律師來自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的吳傑臻律師,我對於律師行業的初步印象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位師父。記得跟他討論過形象這件事,「我發現業務做得好的律師,外在形象都很好。」
  • 專訪遠致律所主任方愛國:做一名有情懷的律師
    、合肥市效能監督員,現為安徽遠致律師事務所主任。做一名有情懷的律師專訪遠致律所主任方愛國為弱勢群體伸張正義,實現兒時夢想初見方愛國主任,仿佛鄰家大哥,他清瘦儒雅、睿智博學、幽默風趣,他和我娓娓道來他兒時的夢想……
  • 廣州律師15880名,律所770家;南京律師8470名,律所467家;成都律師...
    、律所榜單公布○ 廣州擁有執業律師15880名,律所770家○ 南京擁有律師8470名,律所467家○ 成都擁有律師15646名,其中青年律師9390人律新社《律界情報》根據法律科技平臺、律所官網、公眾號發布信息及相關聯繫人提供內容整理,歡迎各大法律服務機構主動提供新聞動態。
  • 20個成都律所主任齊聚春熙路,會發生什麼?
    截止2018年底,四川省內共有律師兩萬餘人,律所一千多家,其中成都佔比超過60%。 一萬多律師,大幾百家律所,稱得上西南法律重鎮。活動現場花絮在銀行負責人的精彩解說下,20位律所主任系統性參觀了行史館,了解了步行街支行悠久的歷史
  • 全國律協青年律師領軍人才訓練營「線上班會論壇」成功舉辦
    北京分會場的北京太古律師事務所主任周靚律師和北京元合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邢科科律師分別作了題目為《律所職業化的未來》和《中小型律師事務所發展的「破」與「立」》的主題發言。,無論是作為律師還是律所未來的發展,都應該聚焦於職業化建設。
  • 張玲說法|儼道律所主任向淑嫻:民法典是新時代中國律師的機遇
    張玲說法,聯手深圳市律師協會,請來深圳專業律師,從身邊網事入手,讓法律好懂好用,做你身邊的法律智庫。歡迎你把更多的法律案例和困惑告訴我們,我們請律師來解答。從6月28日開始,《張玲說法》不定期推出深圳律所主任專訪,請他們談談他們眼中的民法典。7月19日,律所主任談民法典第4篇,我們邀請到廣東儼道律師事務所主任向淑嫻,談談她眼中的民法典。向淑嫻律師認為,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實現,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也是新時代中國律師的升級機遇。
  • 新人之疑:律所對律師而言的必要性?律所應該堅守還是突破創新?
    胖乎律師今天想跟大家談一下律所,原因是來自一位律師新人的私信,表達了他對律所存在意義的疑惑。對律所提出質疑,很大膽,也很有趣。他的疑惑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上,為什麼律師一定要進入律所,為什麼律所的利益分配各不相同,這種差異究對律師的向好發展究竟是促進還是抑制?
  • 律所3萬元起薪就能留住人才嗎?要留住律師需要做什麼?|律新社
    律新社梳理了國內大所對青年律師培養的六大舉措,只有從挑選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分「三步走」,做足功夫,念活「人才經」,才能為律所做大做強鋪墊好基石。金誠同達執行主任楊晨律師告訴律新社,在創始合伙人的薰陶下,在發展創新的過程中,金誠同達的律所文化逐步形成,可以從始終以誠信為行為準則的執業理念、毫無保留、攜手共進的同達理念、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的契約精神、互相尊重和開放包容的民主平等氛圍等方面體現。
  • 遠致人 | 專訪遠致律所主任方愛國:做一名有情懷的律師
    《法治時空》欄目組維權律師、安徽省個體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專家組成員、合肥樅陽商會法律服務專委會執行會長、合肥市效能監督員,現為安徽遠致律師事務所主任。做一名有情懷的律師專訪遠致律所主任方愛國為弱勢群體伸張正義,實現兒時夢想初見方愛國主任,仿佛鄰家大哥,他清瘦儒雅、睿智博學、幽默風趣,他和我娓娓道來他兒時的夢想……很小的時候我就聽過夸父追日的故事,同班的小朋友覺得夸父挺笨的,而我卻把他當成了英雄,至今的記憶裡還有夸父拄著一根竹杖,拼命奔跑的鏡頭
  • 董冬冬:從新華社記者到律所主任 (精彩人生)
    2008年開始做律師,2010年到上海籌辦盈科(上海)律所,2013年創業上海的瀛東律所,這其中有三次折騰。第一次是從記者轉行做律師,第二次是從北京到上海,第三次是辭職開創瀛和。學習了中文、法律和管理三個顯學,職業空間橫跨了山東、遼寧、北京、上海等四個省市。
  • 金誠同達「青論壇」活動為青年律師發展賦能
    金誠同達近年來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狀態,雖然疫情對很多律所造成了衝擊,但金誠同達今年的發展態勢讓人欣慰。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動的積極意義,並提到,青年律師的成長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青年律師要多學習,守住法律的底線;律所要關注青年律師的成長,並為其創造機會、搭建平臺;司法局等行業主管部門則要為青年律師、律所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 森力律師事務所黃吐芳主任一行蒞臨芙蓉律所參觀交流
    important}9月8日上午,森力律師事務所黃吐芳主任一行蒞臨芙蓉律師事務所參觀交流,芙蓉律所陳平凡主任及律所全體人員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總所和分所發展的具體情況,分享了芙蓉律所這三年來如何提高業績且不斷擴大分所規模的管理經驗。
  • 【中國律所40年】博和:中型律師事務所的升級蛻變(精華版)
    此時,林東品正在華東政法學院(現為華東政法大學)研習刑事法,立志畢業後做一名優秀的青年教師。一年後,林東品留校任教。熱衷於「站穩」講臺的他,三年內就完成了第一本法學教材《犯罪改造學》。「這是華政復校以後,第一本由青年教師撰寫的專著,1988年成稿,1989年正式出版。」此時的林東品不會想到,不久後,律師這個身份會取代教師,成為貫穿其職業生涯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