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新社丨編輯部出品
對於很多執業初期的青年律師而言,經常會面臨兩難:是到小所裡跟著一位優秀律師學習,還是到大所裡加入某個不那麼出名的律師團隊?
霍姆斯說過,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具體到律師行業,與純粹的法律邏輯推理相比,執業經驗很重要。而帶教律師的傳授是獲取執業經驗的重要途徑之一,對很多剛入行的年輕律師而言,若能遇到一位「好老師」,那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執業生涯的第一個師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青年律師以後的走向,他的辦案思路、行事風格、為人處世等,都會對青年律師的人生有著莫大的影響。
藉此「教師節」之際,律新社和大家一起聊聊,什麼樣的律師才算是「好老師」?青年律師如何選擇「好老師」?除了向老師學習之外,青年律師還應該如何自我提升?
01
什麼樣的律師才算是「好老師」?
1 人品要靠譜
刑辯專家張青松說:「律師同行的競爭第一階段的競爭是名氣、影響力的競爭;未來5年10年的競爭是專業技術實力的競爭;歸根結底,終將是人的品格的競爭。」
選擇指導老師,要選人品靠譜,內心向善,充滿正能量的。而不是靠著坑蒙拐騙,滿腦子想的是怎麼通過搞關係,搞勾兌去搞定案子,怎麼通過坑蒙拐騙忽悠當事人,這樣的律師,他的精力沒有放在案子上,沒有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涵養、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上,跟著這樣的師傅,時間久了就會被同化,不自覺的也去搞坑蒙拐騙,你的律師職業道路可能就不是一條正路。
那種把精力、時間花在案子的訴訟方案上、法律技能的提升上、法律素質的培養上的律師,你跟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會養成同樣的處事態度,才能走上一條職業的正道。
2 有穩定且多的案源
律師行業中有兩個定律:業務分配遵循「二八定律」,而收入遵循「一九定律」。簡言之,80%的業務掌握在20%的律師的手中,10%的律師拿走了百分之90%的錢。
案源之於律師,就是衣食父母。律師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要有品質的生存下去,首先要解決案源問題。
實習律師從學校進入社會,實踐經驗少,為了能夠快速的入行,必然需要大量的實務訓練,指導老師保證有充分案源的情況下,實習律師才會有更多鍛鍊、練手的機會,才會在實務操作中得到提升。如果連指導老師都沒有穩定的案源,TA可能連自己的生存都成問題,你做為助理或實習律師,處境就會非常尷尬,一方面沒有鍛鍊的機會,另一方面也缺少穩定的就業狀態。
如果指導老師案子多得都忙不過來,那麼恭喜你,這對於一個剛進入律師行業的實習生而言,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老律師可以把案源分流一部分給你,使你在不忍目睹的實習工資之外,能有更多的收入,經歷一年甚至幾年的鍛鍊後,你的成長速度、成長的高度,必然比那些無所事事的實習生,要高出N多個層級。順利熬過著名的律師界「三五八定律」——三年餓死,五年餓不死也撐不死,八年撐死。
3 有足夠的經驗、願意手把手的教
霍姆斯在1880年出版的《普通法》裡,推出一個著名的論斷——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
老律師多年積累的辦案經驗不止是法律知識,更是技巧和對於職業生涯的全盤把握,他能幫助你從職業角色的重新定位、技能的提高、實務的操作中,帶領你全方位地提高。
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夏利群律師曾在接受律新社採訪時表示,實習生進來律所後,不會讓實習生做輔助性的工作,也不做課堂式的授教,主要以教為主,實習生進入某個專業團隊後,會學習不同的工作流程和辦案流程。通過1-2個月的實習,參與到某個具體案件中,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熟悉律師的工作節奏、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律新社在以往採訪中了解到,上海李小華律師事務所為每一位新入職的青年律師都配有帶教老師。帶教老師除了對其日常的基本工作如辯護詞、代理詞的撰寫進行指導、案件質量進行把關外,還帶青年律師參加全國性的學術會議、論壇,並要求青年律師寫論文來提升他們的學術水平及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律所還設立疑難案件研討會專家組,對於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特聘來自著名高校、法學研究所的專家進行論證並提出最佳解決方案,並為青年律師打造一個學習的平臺。
如果想學到東西,一定要找經驗豐富、願意手把手教你的指導老師。任務交辦給你處理,你把材料交給指導老師,作為實習律師,完成的材料必不可少存在很多問題,這時候指導老師手把手的悉心指導,告知你問題的症候,解決的途徑,你自己再加以總結,如此反覆,積累經驗,逐漸成長。
4 願意讓你參與案件
參與案件的方式包括參與案件的討論和參與案件的庭審。
北京市天同(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俞雯曾經撰文提到,在客戶來訪時,如果是辦案團隊的成員之一,新律師往往陪同會見,這時候便可以抓住時機,在實踐中向他們學習。客戶來之前,可以提前準備期輔助工作,培養自己的案件整理能力,在客戶來的時候才不會茫然。新律師也可以學習老律師如何與客戶進行交流,如何巧妙地回答客戶的問題,比如客戶有時會急切地問有多大把握可以贏得訴訟,又或者會提出方案報價太高時,相信老律師的回應都值得我們學習。
參與案件的討論,你才有機會通過你的表述,表達你對案件的觀點,這是鍛鍊律師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參與案件庭審,無論是旁聽,還是辦了實習證後作為代理人出庭,你都可以通過庭審程序實實在在感受到這沒有硝煙戰場上的搏殺,才能感受到法律博弈的刺激。有時候你自己很容易陷在自己的思維怪圈中,庭上法官的認知和對方律師的角度,會給你的代理思路帶來很大的啟發——法律竟然如此神奇,居然還可以通過這個角度去分析,而法律的魅力往往就在這神奇之中。
5 有長期學習的習慣
堅持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是堅持過後的成果卻很讓人欣喜。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主任朱樹英是建築工程法律界的泰鬥級律師,是律師界傳奇人物。朱樹英說,從1992年做律師至今,他每天堅持做讀書筆記,該習慣已堅持28年,同時每天堅持做工作筆記,筆記本至今有幾十本。
律師是一份需要你終身學習的職業,一旦放棄學習,便很可能誤人誤己。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建成,立法的頻頻修改仍是大概率事件,對新法保持敏感度與自學能力是最好的出路,即便是幾十年的老律師,一旦停止學習,也會跟不上法律和這個世界的變化。
6 會為你「指點迷津」
新律師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比如對案件主觀認知和客觀實際的偏差,比如學校教育、法考和實務操作之間的落差銜接,比如現實的壓力和對未來的困惑,好師父會幫助你重新審視自我,認清大局,在忙碌中平衡工作和生活,腳踏實地地去耕耘。
大成律師事務所的「青年之家」成立於2011年11月,至今已有九年,是大成規模最大、活動最多的社團。青年之家推出的「我與大趴共聚餐」和「青年律師專業論壇」等活動在所內備受歡迎,青年律師想和哪位大趴交流,可以向「青年之家」點名申請,在聚餐的同時,由大趴為青年律師答疑解惑。
02
青年律師成長有哪些速成之道?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好的師傅只是律師路上的引路人,在向老律師求學的時候,青年律師自身也要不斷提高完善,抓住機遇,找準定位。只有雙管齊下,才能做新律師中的佼佼者。
第一 提升整體策劃能力和案件分析能力
青年律師必須具備超強的整體策劃能力來處理大量的數據和文件,包括:分類、排序和管理大量的證據、文件、卷宗、數據和其他信息;從大量的冗雜信息中確定目標、分類數據,並創建一個有效的組織結構;掌握管理案件數據的相關技術和應用。
在實習的時候,如何像老律師一樣,案件來了知道怎麼分析。很簡單,看看法院怎麼處理類似案件的?看看法律是如何規定這樣的情形?看看專家是怎麼解讀這種現象的?所以,處理一個陌生的案件,應該先做案例彙編、法律彙編、研究性文章彙編,這樣可以使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類似案件的處理方法,既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效率。
第二 要善於梳理案件事實和案件資料
案件事實,決定著案件的證據,證據決定著案件的成敗。接了案件以後,首先要將案件事實進行梳理和總結,這樣有助於記憶案件的發展狀態。只要了解案件事實,才是律師分析案件、處理案件的基礎。同時,案卷資料整理是一個律師辦案能力是否細緻、認真的表現之一,每位律師一年可能要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案件,每個案件大概要辦理一年之久,在這種情況下案卷整理的整潔、清晰是律師個人案件管理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它決定著律師辦理案件的質量和效率。
比如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李雲律師曾分享他的經驗:「首先是做好手頭上的每一起案件、每一個項目,服務好每一家顧問單位。然後儘量抽出時間,分別對之前辦理的眾多房地產項目包括廠房項目、建設工程價款結算糾紛案件進行總結梳理、編寫出版,將相關的經驗、技能繼續分享給業內人士,為法治宣傳推廣、法律技能的提升、法律的正確實施等盡一份自己的力。」
第三 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對律師來說,時間就是金錢。特別是律師具有計時收費的商業模式,時間與收入密切相關。律師長期處於高時間成本和強負荷工作量的壓力之下,具有較強的時間管理能力才能將工作效率提到最高,時間利用的好,事半功倍,時間利用的不好,往往事倍功半。較強的時間管理能力要求具備:日曆管理能力,對自己的每天甚至到每個時間點都具有計劃;優先級排序能力,對任務的緊急輕重進行排序,妥善處理好事務;多任務處理能力,利用好各種零碎時間;處理緊急任務能力,對於突發事件或者緊急任務靈活處理。
律新社曾採訪過多位律界大咖,發生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時間管理大師。(相關連結:看完這些律界大咖的作息時間,再也別說想幹的事沒時間!| 律新社觀察)
第四 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現在社會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客戶對律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萬金油式的律師已經不能滿足客戶專業化的要求,專業化自然要求律師之間要有協同合作的能力,團隊運作不僅能夠更好的發揮優勢也能彌補單獨作業的不足,是提高辦事效率、提高辦事質量的好辦法,因此團隊合作能力是律師不可或缺的能力。
哪怕是單獨執業的律師也需要合作能力,因為單獨執業的律師也離不開秘書、助理的幫助,現代社會靠一個律師單打獨鬥很快就會被淘汰,只有協作才能更多的佔有市場份額。
03
結 語
新律師的打怪之路是無比艱辛的,遇到一個好老師,是榮幸,但也不可全依賴於他,只有自身謙虛學習、不驕不躁,才可在法律的浪潮中乘風破浪。
你有沒有遇到哪位讓你印象深刻的老師?歡迎評論區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