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於閱讀能力(標準)指標體系的學科教學研究
目前,教育國際化趨勢、信息爆炸的現實環境、數位化(屏幕化)閱讀環境都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能力不僅決定於記憶力、語言感知能力,同時也與認知策略、元認知緊密關聯。單純從閱讀面、閱讀量的考核很難理性確定閱讀效果,因此測評題成了相對可靠的評價方式,但也取決於題目的質量。國際上關於閱讀素養評價研究已經很成熟,但我們需要將這些國際標準進行延伸化、本土化。
-
評論:著力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
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要立足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應自覺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道德精華精髓,深入挖掘闡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價值準則的基本內涵和時代價值,不斷夯實思想道德基礎;還要服務於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優秀傳統文化的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 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思維方式,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供了強大支撐;更要融入於校園文化建設體系
-
《中小學科學素養測評報告》在京發布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楊寧 趙婀娜)日前,在北京市海澱區學生科學素養提升研究與實驗成果分享會上,《中小學科學素養測評報告》發布,以大數據評價工具助力中小學科學素養培養工作。
-
第五輪學科評估來了!附指標體系框架及官方解讀
強化分類特色評價,按一級學科分別設置指標體系,充分體現辦學定位與學科優勢。5. 提升數據可靠性和評價科學性優化參評規則,堅持「歸屬度」原則,鼓勵學科交叉融合和學科生態優化,確保跨學科成果合理使用。完善信息填報標準,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創新信息審核機制,提升智能核查水平,建立違規懲戒機制,進一步提高評估信息可靠性。
-
AI編程進中小學課程:教育部今年起評測2萬學生信息素養
本周,教育部公布《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今年的教育要點包括: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信息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設計,開展對2萬名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推動大數據、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深入應用;
-
管理信息系統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系統評價是對管理信息系統的性能進行全面檢查測試、分析和評審,包括用計劃指標與實際指標比較分析,以確定系統目標的實現程度,同時對系統建成後產生的效果進行全面評估。信息系統的評價一般分開發前評價、中期評價和應用評價。
-
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比較及其啟示
關鍵詞:幼兒園; 教育質量評估; 指標體系; 基金: 2017年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重大招標課題「河南省幼兒教育質量評估與監測體系研究」(2017-JKGHZDZB-15)的研究成果;原文引用請下載:馬錦華,陳園園,李曉寧.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比較及其啟示[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9(05):76-82.
-
中小學在線教育教師標準開發與素養提升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
這場實踐一方面呈現出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所取得的顯著成就,湧現出一大批成功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在線教學的教師和學校,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彰顯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所具有的革命性意義;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網絡運行保障能力、成體系的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能力、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線上師生和生生互動交流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的突出問題,特別是在線教育教師信息化素養不足問題制約著在線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效
-
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
2013年以來,通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改進教育教學的意識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著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不足,鄉村教師應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等問題,同時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對教師信息素養提出了新要求。
-
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信息素養 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
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必須堅持信息技術與教學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而推動融合的主體是教師。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2018年4月,教育部啟動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大力提升教師信息素養。
-
教育信息化項目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目前,國內外針對教育信息化項目風險指標的研究還很少,本研究將基於國內教育信息化項目研究的現狀,通過文獻調研、案例訪談、專家論證等方式確定形成教育信息化項目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並結合層次分析法設計問卷,最終依據回收的數據計算各項風險指標的權重,為項目的實施提供參考依據。
-
科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徐匯提升教師關鍵能力
,徐匯區於去年年底啟動了「高品質優化基於核心素養的區域課改實踐體系」的行動研究,以此作為落實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載體。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聚焦區域中小學學業質量評價,建構徐匯區中小學生關鍵素養評價指標,構建區域學業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和運行機制,建立區域學業質量保障機制,發揮評價的價值導向作用,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一是構建學生關鍵素養評價指標。
-
身心素養是教師職業素養的要求
1995年《美國國家健康標準》(The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將健康素養定為「個體具有獲得、解釋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與服務的能力,並能運用信息和服務來促進個體的健康」。肖?和陶茂萱在《健康素養研究進展與展望》一文中指出,美國醫學會(AMA)把健康素養定義為「在醫療環境下執行基本的閱讀和計數等相互影響的一系列能力」。
-
教育部:今年將全面規範校園APP,並測評2萬名中小學生信息素養
重點任務包括組織中小學教師曬課100萬堂;高等教育完成第二批8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認定;提供網絡負面用語清單,規範網絡用語;啟動實施百區千校萬課引領行動;開展師生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全面規範進校APP等。與2018年相比,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重點內容更全、更詳盡。
-
【高考命題研究】語文素養導向的高考「試題研究-講評教學」統整建構體系
語文素養視野下的高考試題研究重心應為「試題(命題者)—素養(教師、學生)」雙向模式,其關係表現為: 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高考語文試題研究,應該把「人」(教師、學生)的解讀為本體,學生與教師之間圍繞試題文本的解讀交流作為研究的本體層位,突出師生共同研究(教師引導,師生共同研究和開發)的目標,從而形成作為教師出發的研究建構性質的確定,實現由傳統單一的答案分析轉向試題文本的研究,注重文本作品的語文本體探究
-
《革命老區法治政府建設評估及其指標體系研究》課題接項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對課題結項結果進行了公告。課題在四川省社科院法學研究所黃澤勇的帶領下,組織成都時代公共法律服務創新與發展中心主任、四川坤弘律師事務所管理委員會主任曹帥等課題組成員開展的《革命老區法治政府建設評估及其指標體系研究》課題順利完成,通過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的審核准予結項
-
創客素養也是一種信息素養——以3D創客師資培訓為例
摘要:本文圍繞如何提升創客素養,提出了通過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在中小學內培養3D創客師資,從而普及創客素養的思路。
-
廣州市出臺社工服務站評估指標體系
為進一步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進一步規範市社工服務站評估工作,促進社工服務站服務成效整體躍升,近日,市民政局出臺《廣州市社工服務站(家庭綜合服務中心)評估指標體系(試行)》。
-
「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教師培訓全面啟動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促進實驗區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課程與教學變革,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面向實驗區啟動了「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
-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應用成果
依託清華大學優質資源,響應國家政策,推動人工智慧、編程教育進入中小學,解決缺乏標準指引、課程體系不健全、教學資源匱乏、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組織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專家學者、中小學優秀教師聯合設計、開發了「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提供「紙數聯動」的立體化教學資源。並依託「學堂在線」平臺,設計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保證優質資源的教學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