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著力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

2020-12-25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新龍江 新徵程|著力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

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是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作出的新的全面部署,為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從傳承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創新的視角,著力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更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時代價值。

著力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意義重大

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獨特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明確指出了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繼承和弘揚中華美德和人文精神的科學指南。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戰略任務和鑄基工程,如何使這一工程貫穿於中小學教育教學全過程,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回答和解決的重大課題和時代命題。

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立德樹人,歸根結底就是「如何培養人、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的關鍵因素是教師,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文化的傳播者、靈魂的塑造者,肩負著傳承文化基因、落實立德樹人的歷史使命。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是當代教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集中體現,也是當代教師的行為準則。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要立足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應自覺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道德精華精髓,深入挖掘闡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價值準則的基本內涵和時代價值,不斷夯實思想道德基礎;還要服務於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優秀傳統文化的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 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思維方式,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供了強大支撐;更要融入於校園文化建設體系,營造校園文化育人氛圍,有利於提振學生的精神力量,有利於豐富教師的精神世界,有利於培育校園文化內涵。

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必須全面提升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將素養內化於道德修養的精神上、外化於教育教學的行動中,進而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精神境界,對於傳承文化基因和推動文化創新具有重要作用。

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對策建議

隨著全球經濟多元化,網際網路和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西方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大量湧入,原有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思維方式受到衝擊侵蝕,中小學教師以洋為美、以洋為尊的現象時有發生,對中小學教師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此外,通過調研發現,中小學教師素養制約、職前教育內容缺失、職後培訓力度薄弱、中小學校缺乏文化建設理念等問題是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中亟待破解的問題。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中小學教師更加主動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將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融入血液、鑄入靈魂,從而鑄就學生精神高地,使廣大師生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忠實的踐行者、弘揚者、闡釋者。

將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作為培育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支點。中小學教師是社會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助推社會發展、傳播文明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建議將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納入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視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有利於激活廣大市民,特別是中小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將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紮根於心中。

全面提升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師資隊伍建設。

一是建設中小學教師學習型工作室。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小學教師崇德修身的重要依據。通過構建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學習體系,牢固樹立以學習促發展的理念,從落實立德樹人的高度出發,將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終身追求。創建中小學教師學習工作室,以學科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以實踐為標準,開展以語言文字、書法、文化經典等優秀傳統文化為內容的學習,如創建德育工作室、語文學科工作室、歷史學科工作室、美術學科工作室、音樂學科工作室、體育學科工作室等,深入挖掘學科內容,結合學科特點重點闡釋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既要有理論研究又要有專業素養研究,形成終身學習能力,有序推進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

二是著力構建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培訓體系。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隊伍建設是關鍵環節,著力構建多渠道、多層次的以中小學教師書法、國畫、誦讀經典古詩文、愛國故事、傳統節日、傳統禮儀、民間藝術等為主要內容的優秀傳統文化培訓,重點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採取「送出去、請回來、網上學」的培訓策略。「送出去」,組織學科教師參加優秀傳統文化培訓,提高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的能力;「請回來」,聘請省內外知名優秀傳統文化名家進行專題講座,舉辦全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高峰論壇」;「網上學」,利用「網際網路+」等方式組織教師線上線下學習。構建培訓學分標準體系,科學規劃優秀傳統文化培訓項目與課程,納入培訓學分考核標準,健康、有效、持續地推動教師成長。打造優秀傳統文化教師骨幹隊伍。遴選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基礎的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專項培訓者培訓,以期培訓者隊伍儘快掌握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途徑,培養和造就一批優秀傳統教育骨幹和學科帶頭人。創新培訓渠道。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構建課堂培訓和現場培訓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訓內容和方法,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培育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

三是切實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研究。充分利用學科教研,整合傳統文化教學研究內容。組織相關專家撰寫教學評價、教學建議等教學相關內容;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協調宣傳、文化、教育等部門編撰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通俗讀本,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供理論支撐。

增強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多元支撐。

一是加大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手機等各類宣傳載體,加強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普及力度,激活中小學教師最深層的學習熱情,尊重優秀傳統文化,辯證的繼承、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科學審視和鑑賞優秀傳統文化,創設濃鬱的校園文化傳承環境。通過校園宣傳板、板報、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媒介,利用靈活多樣的宣傳形式,構建資源共享的宣傳教育體系,在教師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是拓展中小學教師學習實踐活動形式。舉辦高雅藝術、書法、國畫、詩詞等一系列推廣活動,有序開展豐富多彩的「書畫名家進學校」「體育明星進校園」等工作,聘請書法、國畫、文學、體育等名家進校園,搭建起文化名人與教師共同參與的活動平臺,使廣大教師感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提升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珍視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激發廣大師生的愛國情感,培育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使教師在學習實踐中增強專業素養,服務於廣大在校學生。

三是加強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督導。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提升中小學教師傳統文化素養管理和監督,把中小學教師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能力列為教學常規視導、督導評估、特色學校創建等重要評估指標。將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教師思想道德體系建設,定期開展促進教師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學習活動,保證全體教師均能以「知行合一」「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為學生作表率,成為榜樣的力量,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影響學生,使教師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文化基因的弘揚者、文化自信的踐行者。(作者系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

(責編:劉丹(實習生)、熊旭)

相關焦點

  •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
    原標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 【教育探索】高等學校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大學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力軍,對大學生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也面臨一系列難題:如何準確認識和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如何精選出最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教學內容?如何有效構建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規律、適應當代大學生認知規律、體現文化傳承時代規律的課程體系與教學設計?這都需要系統的創新設計。
  • 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中小學校園以夯實中華文明的基石是目前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要把它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優秀的晉商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進中小學校園,是我省中小學教書育人、文化育人的必然選擇。
  • 八一學校開啟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新華教育北京12月15日電 今日,「讀聖賢之書 做厚德之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啟動暨首場研討會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由海澱區教育委員會和中華書局主辦,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所、海澱敬德書院、北京市八一學校聯合承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
  • 湖南省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專修班開班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 (特約記者 唐暉)學校體育發展的關鍵因素是體育師資,體育教師既是學校創建體育特色的執行者,也是學生體育競技水平和身體素質提升的啟蒙者。7月23日-24日,2020年湖南省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專題研修班在長沙市教育學院隆重開班,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師德成就師生幸福,科研助力體教事業發展」。
  • 我區學校入選「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恭喜我區公明第二小學、玉律小學入選「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名單」!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公明第二小學秉承「好習慣成就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結合深圳市提升中小學生八大素養指導意見,立足課堂,輔以社團,開設書法和中國畫兩門特色課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播撒文化自信的種子。
  • ...下基礎教育國際化與中小學教師國際化素養提升」論壇在浙師大舉辦
    11月30日上午,首屆「『一帶一路』背景下基礎教育國際化與中小學教師國際化素養提升」論壇在浙江師範大學成功舉辦。葉志雄處長在開幕式上說,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國際化素養,既符合「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的國家需要,又順應了教育國際化的大趨勢,他希望通過本次論壇把國際化的理念、方法和策略運用到基礎教育國際化實踐中。
  • 中小學在線教育教師標準開發與素養提升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新網8月25日電 近日,中小學在線教育教師標準開發與素養提升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為此,課題組及時將中小學在線教育教師標準開發與素養提升研究納入正在推進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師專業標準深度開發與實施策略的國際比較研究」、首都教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專項課題「基於標準的卓越教師評價的國際比較與本土實踐」等研究項目中。
  • 【新時代文明實踐】八里舖鎮舉辦「弘揚傳統文化 提升道德素養...
    【新時代文明實踐】八里舖鎮舉辦「弘揚傳統文化 提升道德素養」系列公益講座 2020-12-24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開展全省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活動的通知
    > 【摘要】 皖教語函〔2017〕16號安徽省教育廳辦公室 安徽省語委辦公室安徽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關於開展全省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活動的通知各市、縣(區...
  • 核心素養下的 中小學書法教育
    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已經進入到「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階段。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它是萬萬不能缺席中小學核心素養教育的。書法對於核心素養教育的密切關係,可見一斑。加強中小學書法核心素養教育,是對核心素養教育培養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對提升中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中小學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審美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論壇成功召開
    在這大地回暖、萬物萌生的驚蟄時節,第30屆北京教育裝備展示會如期而至,像一聲春雷給中小學智慧教育帶來了新的希望。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號召將傳統文化教育貫穿國民教育的始終,並大力倡導將宣傳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豐富拓展校園文化的重要手段。因而,如何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成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方針政策、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深入開展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 《中小學英語素養課堂教學標準》即將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10月28日,在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小學英語素養課堂教學標準》專家座談會上,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姜志偉談到,隨著新課程標準實施的向前推進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小學基礎教育逐漸由應試教育向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轉變,為英語課程改革指明方向的同時,也對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線下+線上 我市多形式培訓提升教師素養
    水都網訊(張偉 王君 胡海珍)近日,市教育系統搶抓暑期時間,組織多種形式的線下、線上教師培訓活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線下培訓提師能7月27至30日,我市2020年中小學學科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暨課堂教學改革專題培訓活動在紅旗中學、徐家溝小學等五所學校同時舉行,來自全市中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理綜等八個學科的近500餘名中小學教師參加培訓。
  • 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信息素養 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請您談談印發《意見》的背景和意義。
  • 北京大學-中華書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線研修班 招生簡章
    包括:1) 宏觀解讀模塊:重點解讀與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相關的各項宏觀政策、歷史回顧梳理以及國際經驗交流等2) 中華文化模塊:重點講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外延,為學員夯實最基本的中華文化知識基礎,讓學員進一步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什麼、傳承什麼、教什麼3) 傳統教育模塊:為學員系統勾勒並重點提煉中國傳統教育的歷史、思想、智慧、方法、經驗,並與目前世界前沿的教育理念
  • 教育部一號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
    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充分發揮中小學課程教材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功能,制定本指南。
  • 河南省中小學班主任素養提升工程首批特聘專家確定
    對各地實施當地的班主任素養提升工程的相關工作提出了要求——創建市級(或直管縣)名班主任工作室、開展實施市級(或直管縣)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動、評選市級(或直管縣)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建立起省、市、縣(區)班主任成長體系…………與此同時,全省中小學班主任素養提升工程的具體實施機構河南省中小學班主任研究中心,確定了首批特聘專家15位對系列活動進行專業指導。
  • 昌樂縣創新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機制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自2017 年始,每年兩次召開全縣教育大會,號召各學校和廣大幹部職工持續深化教育改革,著力提升教育質量和效益,努力讓城鄉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二是突出黨建統領,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 富源縣著力提升教育質量
    今年以來,富源縣按照「補短板、強管理、提質量、促發展」工作思路,優化教育結構,強化隊伍建設,抓實學校安全,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富源從「教育大縣」向「教育強縣」轉變。該縣創新舉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競聘機制,有效推進校長公開選聘工作。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的激勵作用,研究制訂教學質量目標考核辦法和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指導意見。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嚴肅查處教師各種違紀違規行為,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加強教師專業素養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 南京浦口區湯泉街道湯泉街道打造鄉土文化教育品牌 著力提升文化自信
    今年以來,湯泉街道以精神文明建設為主要抓手,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堅定優秀傳統文化自信,鼓勵全街中小學結合各校實際在教育中融入鄉土元素,推進特色文化課程建設,並以湯泉小學為試點,打造了一系列「湧泉」文化品牌教育,努力為社會培養有文化知識、有素養能力、有責任「接地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