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2時辰養生法,根據每個經絡當值時辰,來安排工作養生效果好

2020-12-19 我們都愛養生

大家好。今天主要有一個朋友,他在問我的時候說到了一個古代的12時辰養生法,其實我們現在的時辰或者說是時間是用24小時制來解決的,就是從凌晨的零點到晚上的24點這位置一天。但是古代它是以12時辰作為一個計時方法的,一個十分,它是兩個小時。比如說飲食,它就是晚上的3點到五點。今天咱們來關於古代的12時辰養生大法,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剖析。

首先就是飲食,凌晨的3點到5點,這個時候是手太陰肺經最為活躍的時候,我們如果這個時候常常不睡覺,就容易導致面色青灰,最好以熟睡來滋養肺氣。

卯時是凌晨的5點到7點,這個時候是手陽明大腸經最為活躍的時候。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可以起床上廁所的話,是非常有利於毒素排出體外的。建議大家可以早上7點左右起床。

下一個時辰就是辰時,辰時是七點到九點應該是。這個時候是足陽明胃經最為活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吃一些飯,尤其是比較溫暖的小米粥,就是不太堅硬不太涼的食物。這個時候消化是最為旺盛的,基本上來講吃得多一些也不會發胖。

下一個時辰是10點,足太陰,脾經最為旺盛的時候,習組思考也和我們的心智智慧有著直接的關係。這時候是學習思考以及學生背誦最為有利的時間段,學習工作可以事半而功倍。也就是11點到13點中午。這個時間段是手少陰心經最為活躍的時候,大家也都知道心主神明這時候可以小睡片刻,比如15分鐘,可以起到一個養心的作用,並且可以對下午提升一個大的思考能力。

我們過了午時之後,就是未時是手太陽小腸經最為活躍的時候,如果我們在這個時間段不能夠休息的話,我們的思路包括判斷能力可能就會有所下降。思路也不是很清晰,建議大家可以稍微午休一會。申時是足太陽膀胱經最為旺盛的時候,大家也都知道膀胱和腎是互為表裡的關係。此時我們可以對膀胱經的承山穴進行艾灸祛溼,它的一個效果是特別明顯的,因為這個時候膀胱經它的排毒去溼是很旺盛的。

接著是下午的17點到19點,這個時候是足少陰腎經當知。大家也都知道腎主藏精和情智有關,是我們吃晚餐的一個最好時間,也是對身體最好的一個補養時間,但是吃晚餐七分飽到八分飽就可以了,不要吃的太撐,這樣對於消化是不利的。

下一個時刻叫做務實。務實也就是晚上的7點到晚上的9點。這個時候是手闕陰心包經比較活躍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慢走散步,能起到一個強壯心肺的功能,但是不能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之後,我們的神經會比較興奮,晚上可能會失眠,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下一個時辰是晚上的9點到11點。這個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尤其是一些愛美的女性特別要注意,此時吃宵夜是最容易胖的,並且是手少陰三焦經當值。所以說亥石我們也就是在十二生肖裡邊,成龍是巳蛇午馬未羊,它的亥代表的是初,其實也代表著睡覺,應該睡的和豬一樣才是我們最好的一個養生方法。

子時也就是晚上的11點到次日的一點,這個時候是足少陰膽經當值的時候,也是陰陽轉換的最關鍵的時刻,此時如果你還沒有睡覺,那麼便是熬夜了,熬夜是最為傷神的,希望大家可以儘量避免!丑時是凌晨的1點到3點,是足闕陰肝經最為旺盛的時候,我們是將一天的能量充分的配及給肝臟,而肝臟的解毒功能也是在這個時候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如果再丑時也就是凌晨的1點到3點不休息的話,人體就會出現肝火旺的情況,肝血虛,第二天的判斷能力會比較弱,尤其是還會出現口氣口臭這些情況,希望大家要多注意一些。

以上就是12個時辰,每個經絡它的一個當值時間,希望大家可以根據它的經絡當時時間來針對自己的一個工作做出一些有利的安排。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討論,在此也謝謝大家看小編的文章,喜歡的話可以點讚關注哦,小編會多多分享更多的優質內容。

相關焦點

  • 中醫12時辰養生法,提醒:每天這樣安排作息,或有助長壽
    一天中有12個時辰,所謂12個時辰也就是24個小時。那麼中醫養生的12個時辰都要做什麼事情,還需要進一步的了解。這一天中都有哪幾個時辰可以安排養生,養生都有哪些具體的操作和好處,每天怎麼安排作息時間可以讓自己健康長壽。
  • 十二時辰對應十二經絡循環,對應不同臟腑的不同養生法則
    大家好,不同臟器不同時辰的一個養生和注意的事項,其實說到這個問題,在之前的節目之中,咱們可能略微的也提起過,就是我們那人體有12經絡,古代把一天24個小時劃分為12個時辰。也就是我們現在用來計算的生肖,就叫作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冬季養生時辰到,快快做起來
    每個時辰都有一條經脈氣血旺盛,換句話說,就是這條經脈在這個時辰「值班」,每個時辰幹什麼就會影響到這個臟腑的功能。因此養生還要選時間,選對時間會更有效!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十二時辰中的兩個:辰時和午時,看看在這兩個時辰中怎麼養生最好!辰時胃經早餐要吃好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之後,早晨起來,胃是屬於亢奮階段,它的消化能力很強。
  • 時辰 - 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查詢
    圖:十二時辰與12臟器對應表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十二時辰也是如此。十二時辰養生法,又名黃帝內經時辰養生,十二時辰養生對照表圖,十二時辰對應五臟六腑圖。
  • 古代時辰是如何劃分的?古今時間對照!
    經常在古裝片中聽到「時辰」、「子時」等詞。「時辰」想必不陌生,不過各種名目繁雜的時辰讓人產生好奇。古代的有多少個時辰呢?每個時辰都叫什麼?古代的「時辰」和今天的「24小時」對照一下,體會古人的時間表與時間觀。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十二時辰養生法助您健康養生
    古人將一天24小時劃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最旺,當令「值班」, 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古代養生家根據晝夜陰陽的變化規律,制定了尤其適合老年人的「十二時辰養生法」, 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 每天按摩五部位 輕鬆活到九十九加神奇的時辰經絡時鐘
    按摩養生是中醫養生中相當有效的方式,當自己疲勞的時候,不妨多按按自己身上的關鍵部位,能夠達到養生的效果。  1、腳底  人的腳底有70多個穴位,6條經絡起止於腳上。科學家還認為,人的腳底有成千上萬個末梢神經,與大腦和心臟密切聯繫,與人體各部臟器密切聯繫,所以將腳稱為人的「第二心臟」,可見腳保健的重要性。
  • 淺談十二時辰子午覺的內涵
    在古代為什麼只講十二時辰,而現在我們有24小時呢?古代講時辰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其實對應的是我們現在的兩個小時。子時就是夜裡11點到凌晨1點,這樣依次類推。古人稱十二時辰養生表大家可以看到這張子午流注圖就很明白了,每個時辰都對應有不同的經絡,有人就問了,我們人體無時無刻的都在運行狀態下呀,為什麼經絡還有時間表呢,難道他們只在這個時候運作嗎
  • 古代的十二時辰,究竟有哪十二個時辰
    說起十二時辰,想必對大家來說那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但說起十二時辰中究竟有哪十二個時辰,相信很多人都會一臉懵,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時辰是古代的計時單位,古人把一晝夜,也就是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所以現在的一個小時就等於古代的半個時辰。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算起,依次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麼十二個時辰對應到現在,分別都是幾點呢?子時,十二時辰中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 思維導圖帶你了解《皇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
    【十二時辰養生】是古人一天當中的養生法則,也是人體生命日節律。 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十二時辰之分。養生,不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變化,還要符合一日十二時辰的規律。
  • 想要活到99,12是時辰養生法了解一下,老中醫都在做
    中醫裡講究節氣時令、時辰調配,甚至於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著人體的一條經脈,每條經脈關係又非常密切。不同的時辰保養不同的部位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十二時辰如何養生?8、15:00~17:0015:00~17:00足太陽膀胱經最旺,小腸會把水谷精微運輸到身體各個部位,此時是工作學習及鍛鍊身體的好時機。
  • 十二時辰經絡養生之道(下篇),讀懂才知道該如何養生,益壽延年
    十二時辰早在漢代時,古人就將其取了十二個好聽的名字:「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的23:00-1:00子時,1:00-3:00為丑時,3:00-5:00為寅時,依次進行遞推。 而《黃帝內經》又將十二時辰與中醫的十二經脈相結合,每一個時辰對應著一個經脈,達到傳遞養生的效果。
  • 我國古代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幾個小時
    導 讀 我國古代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幾個小時?
  • 常識積累:中國古代時辰
    時辰是古代人用來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晝夜時辰,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晝夜的劃分方法,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
  • 關於《古代時辰》的考點清單
    整理了常識考點之中國古代時辰劃分,希望能對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時辰是古代人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晝夜時辰,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
  • 有關中國古代時辰的常識
    時辰是古代人用來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晝夜時辰,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晝夜的劃分方法,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
  • 畲醫畲藥傳統療法、十二時辰養生法……這場講座乾貨滿滿!
    畲醫畲藥傳統療法、十二時辰養生法……這場講座乾貨滿滿!供稿:陳麗晶5月23日,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之際,區科協特邀高級中醫康復理療師為全區科技工作者們帶來了一場「乾貨滿滿」的科學養生知識講座。講座從畲醫藥文化的角度,全面解讀了面對疫情該如何進行科學養生,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工作。
  • 【漲知識】古代除了十二時辰 還有十五、二十四時辰……
    【漲知識】古代除了十二時辰 還有十五、二十四時辰…… 2019-07-26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絡重在疏通!十二經絡這樣記憶超簡單
    需要留意的是,人體的經絡是左右對稱的,當你在一側按壓沒反應時,可以換另外一側。檢查是否有硬塊,是否比別處微微凸起,然後重點搓揉這個部位即可。如果只是死記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視了最痛的那一點,效果也不會好。4、十二經絡如何快速記憶?
  • [常識積累]有關中國古代時辰的常識
    時辰是古代人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晝夜時辰,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晝夜的劃分方法,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