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未依法繳納社保,走勞動仲裁還是社保投訴,看這兩個方面?

2020-09-05 e企學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的規定,因社會保險產生的勞動爭議屬於勞動仲裁的受理範圍。基於該原因,不少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或者未按照法定標準繳納社會保險,而選擇通過勞動仲裁的形式追究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違法責任。



例如,張某入職某科技公司後,雙方籤訂了勞動合同。某科技公司未為其按照法定標準繳納社會保險。於是張某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履行社保繳納義務。那麼的這個維權路徑是否錯誤?從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的規定來看,這個操作並沒有錯誤。

然而實際上,由於社會保險事項在形成裁決書的裁決事項後,勞動者並不能按照裁決書的內容申請法院操作強制執行,因為該情形並不屬於法院的強制執行範圍。勞動者仍然需要持生效裁決書向當地社保稽查部門申請對用人單位實施稽查執法。而這裡的仲裁裁決書雖然可以作為社保稽查執法的重要依據,但是即使沒有這份仲裁裁決書,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勞動法律關係清晰,社保稽查部門不需要勞動仲裁裁決書仍然可以依法對用人單位的社保違法行為實施查處。

那麼究竟何時適用勞動仲裁解決社保糾紛對勞動者更為有利,何種情況直接進行社保投訴反而更有效率?



對於勞動者而言,勞動仲裁的優點在於對於勞動關係不清晰、勞動者收入不易舉證的情形,勞動仲裁能夠結合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舉證情況,依據勞動仲裁規則最終確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係以及勞動者的工資收入狀況。

我們知道,對於社會保險繳納糾紛而言,其關鍵點在於首先需要明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係,其次需要確定勞動者的工資收入情況。

以上是確定用人單位是否具有社會保險繳納義務的有無以及社會保險繳納義務的應申報基數的重要依據。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上述兩項法律要素並不清晰,勞動者藉助勞動監察執法程序將很難解決此類問題。最佳的處理方式往往是通過勞動仲裁程序。反之,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清晰,勞動者月工資收入情況明確,即便不通過勞動仲裁程序,社保稽查部門也可以直接認定勞動關係成立,相應的社保基數也可以直接確定。如果勞動者再通過勞動仲裁程序來確定用人單位的上述兩項法律要素,未免畫蛇添足。

這裡需要注意,實務中有的勞動者為了取得好的權益維護效果,會採取社保執法投訴與勞動仲裁程序同時啟動的方式來就解決該類爭議。然而實際上,依據勞動監察條例的規定,在執法調查中當事人已經進入勞動仲裁程序的,執法部門可以結合勞動者的勞動爭議仲裁事項而決定暫停調查或者直接終止調查。

基於以上原因,正確的選擇社保權益的維護程序對於勞動者提高權益維護的效率至關重要。勞動者要首先衡量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係的明確程度(是否有勞動合同或其他核心證據證明勞動關係),勞動者的工資情況(工資轉帳記錄)來確定所應該啟動的法律程序。

相關焦點

  • 入職後,單位不提勞動合同也不提社保,怎麼辦
    1、用人單位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籤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給用人單位留下了一個月的時間,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不籤勞動合同的,每月需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最多支付11個月。第一個月不用支付雙倍工資。這個另一倍工資的仲裁時效是一年,這屬於懲罰性工資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報酬。
  • 員工離職可以起訴公司未繳納社保?錯!法院、仲裁都不會受理的
    也不盡然,還要看用工制度,全日制用工需要繳納社保,非全日制用工則不需要繳納社保。用工形式分為: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全日制用工分為:標準計算工作時間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制、不定時計算工作時間制。很多人以為員工和企業之間發生問題就去找仲裁,實在不行還可以找法院起訴企業,這其實是錯誤的!
  • 辭職以後,勞動者能不能通過勞動仲裁,要求單位補繳社保?
    眾所周知,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但一些用人單位不想承受高昂的用工成本,所以不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這種做法無疑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很多勞動者不得不走上了維權之路。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第四項的規定,因社會保險發生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但是,並非所有的社會保險爭議都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 單位不繳納社保怎麼辦?這三種方式,可以有力維權!
    但是,繳納社會保險也是用人單位的一項重要成本開支,因此在實務中也有不少用人單位為降低用工成本,逃避應有的法律責任,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甚至有些規模較小的用人單位根本不知道未繳納社會保險是違法行為,還有的通過補償現金的方式,協議不繳納社會保險。因此,勞動者如果遭遇單位不依法繳納社保時該怎麼維權呢?
  • 前公司未籤訂勞動合同,社保也未購買,怎麼辦?找哪幾個部門?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 男子被公司要求籤訂「自願放棄社保繳納書」,離職時維權這結果!
    王某隨即通知物業公司自己離職,且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物業公司補繳兩年社保費,且補償自己兩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物業公司得知後,不以為然,持王某親筆籤字的「自願放棄社保繳納書」進行辯駁!
  • 要求公司補繳社保,仲裁不管轄,法院不受理,那咋做才能補繳呢?
    在很多中小微的民營企業中,公司不依法給員工繳納社保引發的勞動爭議非常多!在一般情況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社保發生糾紛而要求公司補繳社保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法院是不予受理的。為什麼呢?(三)企業不給員工繳納社保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分工,具體負責社會保險從辦理、繳費、發放待遇到監督檢查,這方面的問題均有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而仲裁及法院是屬於司法手段了,司法權幹預行政權,實際上並不利於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 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勞動者應如何維權
    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勞動者應如何維權劉某考慮沒有繳納社會保險會影響將來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因此決定與保安公司進行最後的協商。因最終協商未果,劉某於2017年10月向保安公司郵寄了《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以公司未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此後劉某失業,因保安公司未繳納失業保險費而無法申領失業保險金。劉某要求保安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及失業保險金遭拒,故來到瀋陽市總工會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
  • 法院:代繳社保視為未繳納,員工可解除合同獲得經濟補償
    後來員工以公司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為由,申請仲裁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仲裁委認為公司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裁決公司向勞動者支付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並且一裁終局。公司不服,向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 工作數十年 單位未繳一分錢社保 南昌洪都製藥廠遭一職工投訴
    「我在單位辛辛苦苦幹了幾十年,快要退休了,單位卻不給我繳納一分錢社保,真讓我心寒啊!」21日,南昌市民李先生向本報反映,他是江西南昌洪都製藥廠正式職工,還有幾個月就要退休了,但單位至今一分錢社保都沒交,這意味著他無法辦理退休手續。
  • 試用期不繳納社保也違法 員工可向勞動監察投訴舉報
    王女士最近有點煩,2020年8月份到青島某建設公司工作,直至9月份離職,公司都未給自己繳納社會保險費。想找公司要個說法,卻被告知因其還在試用期未轉正所以無法繳納社會保險費,試用期轉正後再一次性補繳是公司慣例,王女士沒等轉正就辭職,公司沒有義務為她繳納社會保險。那麼,王女士就職的公司可以這樣做嗎?單位以試用期為由不為員工繳納社保這合法嗎?答案當然是不合法的。《勞動法》中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 社保:單位繳納社保和個人繳納社保區別在哪?哪個更划算?
    在單位繳納社保和失業時個人繳納社保,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有些無業人員即使花更多的錢也要在單位繳納社保呢?這兩個繳納社保的人哪個更划算呢?眾所周知,當今社保分為兩種:1.城鎮職工社保,2.城鄉居民社保。
  • 未繳納社保的企業注意!國家將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通知一出,很多省份也出臺了企業緩交期限的聲明,北京市在通知明確提到:參保單位最遲應於2020年12月20日前交清社保。除了北京外,像湖南、廣州等稅務局也及時提醒了各個申請緩交社保的企業,及時清繳社保費用。如果企業出現逾期未交的情況,稅務機關自欠費期依法取入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 遇到拖欠工資、不繳納社保……怎麼辦?青島人社一一回復
    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若用人單位存在未繳納社會保險的情形,未繳納醫療保險可撥打本市醫保局電話85756036諮詢,未繳納其他幾項社會保險的可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若因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給勞動者造成實際損失的,可向有管轄權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提起仲裁。
  • 公司未為員工足額繳納社保,員工能否向公司主張經濟補償金?
    一、裁判要旨根據《深圳經濟特區和諧勞動關係促進條例》第15條的規定,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應依法要求用人單位為其繳納,用人單位未在一個月內按規定繳納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 白水縣醫院不給150多名招聘職工繳納社保,維權艱難
    去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也沒結果。」4月8日,華商報記者從白水縣人社局、白水縣政務大廳和陝西省社會保險網上查詢系統查詢,並沒有小王的任何社會保險信息。記者又查詢該醫院另一名職工社保信息,只查詢到該職工參加了居民醫療,其他社保信息顯示並未參保。
  • 即使員工放棄社保,單位也要負責!但這幾類員工可不用繳納社保?
    因為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屬法律強制性義務,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均不能放棄,也無法用聲明或協議方式免除該義務。但有時候會存在一些勞動者就是不願意繳納社保,並書面承諾放棄參與社保,雖然這份書面聲明可以作為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但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不予支持。
  • 企業不繳納社保 還要員工籤署放棄承諾 可辭職要經濟補償金嗎?
    一、公司不繳納社保,還讓員工籤署放棄承諾,請看案例:案例一、小劉參加工作,公司未籤訂勞動合同而要求其籤訂《員工自願放棄購買社保(申請)承諾書》。隨著小劉認識到繳納社保重要性,要求公司補繳,而公司以籤訂協議為由拒絕。小劉離職後,申請勞動仲裁。
  • 職工籤署了自願放棄社保後生病,單位是否需要支付醫療費?
    入職時與單位籤署了勞動合同,在籤訂勞動合同時,經理告訴我,如果不要求公司為我繳納社保,工資就可以多拿。於是我就籤了一份自願放棄公司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保證書。2018年11月12日,我因突發胸背疼痛,經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高危高血壓病。
  • 籤了自願不繳納社保協議,公司倒閉了,還能要求單位補社保嗎?
    大家都知道參加工作,用人單位就應該給繳納社保,這是經過幾十年的宣傳社會形成的共識。但是,我們也該知道現實情況就是很多企業也投機取巧,能不繳納儘量不繳納。有些公司還會誘導職工,比如不繳納社保,會給職工額外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