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奇心日報 | 為什麼燙手之後,人們會習慣性的摸耳朵?)
前天晚上,小編的朋友做飯的時候,不小心手被燙了,於是他很快的用雙手摸了一下耳朵,「咦,手沒那麼疼了。」小編當時就在想,為啥手一被燙,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習慣性的摸耳朵呢?難道摸耳朵了被燙的地方就真不疼了?
由此小編又想起前段時間跟同事出去吃飯,服務員急匆匆地端上盤子後,趕緊抽回雙手去捏自己的耳朵。原來盤子太熱,燙著她的手了。印象中很多電視畫面都有這個場景。自己的手被燙到後,也會下意識地摸耳垂,感覺不僅順手,而且耳垂涼涼的,很舒服。
但至於為啥要摸耳垂,還是讓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吧。
山東省立醫院皮膚科杜大夫:燙手後摸耳垂是有一定依據的。
耳垂是人體很特殊的部位,是天然的吸熱場。因為耳垂上的毛細血管最少、血流量少,所以它是人體溫度最低的部位。耳垂還是人體散熱最快、熱量傳導最好的一個部位。燙手時摸一下耳垂,會將熱量傳給耳垂,可以緩解燙手的感覺,並讓溫度降下來。另外,摸耳朵比較方便,也是習慣性的動作,手被燙時候總會下意識尋找溫度較低的地方,這也算是一種本能反應吧。
杜大夫還說,摸耳垂畢竟效果有限,燙傷後應該立刻用涼水把傷處衝洗乾淨,然後把傷處放入涼水浸泡半小時以上。或者可用獾油直接塗於傷面,這種方法也很管用,一般幾分鐘即可止痛。
網友議論》
這個話題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的說很管用,有的卻說只是個習慣性的動作,其實並沒太大作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們的議論吧。
網友「緋天終焉」說:人被燙有兩種本能反應:1、最有效的就是吹氣;2、次有效的是摸耳垂。本質上都是用來迅速解除高溫帶來的體感上的不適感。但是一般來說燙手這件事多發生於飯桌上,尤其是人多的飯桌上,吹氣總歸不是太雅觀的動作;所以摸耳垂的優先級就會提高。比如有些餐飲行業會對員工有禮儀要求,燙到不能在客人面前吹氣,但是摸耳朵可以。
娜塔莎的黑夜 :我覺得手被燙了後摸耳朵根本沒什麼用......正常的應該放涼水下衝吧。
點笙 :我有時候燙著手了會去拉耳朵,都是下意識的動作……不過你一說我就仔細想了一下自己為啥要揪耳朵……一個是覺得手燙地疼,想捏個軟和的東西壓一壓舒服些,再個就是老是聽人這樣講下意識有樣學樣吧,我覺得燙著了捏耳朵還是好舒服的……
我想變奧秘 :小時候大人教的,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青春吹動長發 :我的第一反應是甩手,哈哈,沒摸過耳朵。
半隻飯碗:立馬摸耳朵確實有效,而且效果非常好!手馬上不痛不燙了。難道因人而異?
oppolle :我竟然是放嘴裡,哈哈哈。
是誰就是誰2014 :我一般都是手燙了用嘴吹,後來看電視上面好多都是摸耳朵,我就試了下,感覺很奇怪,反正我第一反應是用嘴吹哈哈。
手被燙傷的正確處理方法
那麼,當我們的手被燙傷後,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麼呢?趕快學起來。
燙傷處理的基本原則:
1、首先除去熱源,用水浸、水淋等方式,立即把燙傷部位浸入潔淨的冷水中。
燙傷後用冷水浸泡愈早,效果愈佳;水溫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於-6 。如果隔著衣服,最好迅速用剪刀剪開。用冷水浸泡時間一般應持續半個小時以上。這樣經及時散熱可減輕疼痛或燙傷程度。
注意事項:待燙傷的手傷處冷卻以後,如果有附著物的話應該用剪刀把附著物剪開,慢慢的脫去,不能直接脫去,以免把燙傷處的皮弄掉。
2、對於燙傷不嚴重者,一般可在家中先做處理。用冷開水(或淡鹽水)衝洗清潔創面。對發生在四肢和軀幹上的創面,可塗上紫草油或燙傷藥膏,外用紗布包敷即可。
3、如果創面起水泡,甚至起黑色幹疤,說明燙傷已經相當嚴重,此時千萬不要弄破水泡或幹疤,應儘快去醫院處理和治療。醫院會做專業的包紮處理,並注射抗菌素或破傷風抗毒素,以預防感染。
來源:舜網-濟南時報、知乎網、健康網、網絡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原標題:好奇心日報 | 為什麼燙手之後,人們會習慣性的摸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