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狐假虎威,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2020-12-13 百聞教育科普

1.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基本釋義: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典故:

戰國時代,當楚國最強盛的時候,楚宣王曾為了當時北方各國,都懼怕他的手下大將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麼。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面這段故事:,「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準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裡的時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裡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他們走沒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狸後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這時,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但他並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裡,那也就是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勢呀!」,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凡是藉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藉著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

相關成語:諂上驕下 恃勢凌人 仗勢欺人 獨擅勝場 獨步天下

2.同心同德 [tóng xīn tóng dé]

基本釋義:同德: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出處:《尚書·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典故:

商紂王寵信妲己,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誰要敢反對他,就會被挖心或受火烙之刑。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周武王決定討伐他,在盟津會師各路諸侯,舉行了誓師大會。武王說:「將士們,請聽我說!善良的人做善事,只怕時間不夠用。兇惡的人行起惡來,也怕時間不夠用。現在商紂王荒淫無道,把大臣當成賊人,把朋友當成仇敵。說自己代表天,作惡多端卻無所畏懼。老百姓只能祈求上天讓自己遠離他。從前夏桀很強大,但是倒行逆施,上天就派成湯來將他流放。今天他們雖然有千萬人,但是離心離德,我們雖然只有十個人,但是同心同德,上天一定會看見百姓的心願、一定會聽到百姓的聲音。請讓我們為老百姓討伐他,請讓我們把成湯的事業發揚光大。」,武王的軍隊勢如破竹,在牧野打敗了強大的商朝軍隊,商紂王自殺,商朝滅亡了。

相關成語:步調一致 協力同心 一心同體 明爭暗鬥 三心二意 各行其是

3.同心協力 [tóng xīn xié lì]

基本釋義: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且天下嘗同心併力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周書·崔謙傳》:「然後與宇文行臺,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勳,復興於茲日矣。」

相關成語:同心同德 同心葉力 同甘共苦 同室操戈 明爭暗鬥 分崩離析

4.瓦釜雷鳴 [wǎ fǔ léi míng]

基本釋義:瓦釜:沙鍋,比喻庸才。 聲音低沉的沙鍋發出雷鳴般的響聲。比喻無德無才的人佔據高位,威風一時。

出處:《楚辭·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相關成語:庸才顯赫 雷鳴瓦釜 小人得志 黃鐘毀棄

5.捨己為人 [shě jǐ wèi rén]

基本釋義:捨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出處:《論語·先進》朱熹註:「曾點之學……初無捨己為人意。」

相關成語:光明正大 為人作嫁 先人後己 見死不救 獨善其身 損人利己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凍浦魚驚,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典故: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一直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東晉道士許遜,還有晉時為母臥冰求鯉的王祥,等等。後來,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演變為成語「凍浦魚驚」,為孝親之典。王祥,字休徵,琅邪人,是個至孝之人。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大器晚成,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後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矩是立長子,怎麼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儘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乘風破浪,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相關成語:劈波斬浪 破浪乘風 揚帆起航 裹足不前 垂頭喪氣2.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基本釋義: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個土山裡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典故:漢朝時有一個名人叫楊憚,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楊敞,母親是人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未成年時就成了當朝的名人。漢宣帝時大將霍光謀反,楊憚最先向宣帝報告。事後被封平通侯,當時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賄賂之風極熾,有錢的人可用錢行賄,經常在外玩樂;無錢行賄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沒有一天休息。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兔死狗烹,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輔助越王勾踐報仇雪恨的主要是兩個人,一個是範蠡,還有一個是文種。當時勾踐在會稽山一戰中大敗,國力也不足以與吳國相抗。他就和範蠡、文種兩個大臣商議怎樣才能報仇雪恥。範蠡勸勾踐主動向吳王示好,以便爭取時間發展生產,增強國力,提高軍事力量。這時候,夫差因當上了霸主,驕傲起來,一味貪圖享樂。文種勸勾踐向吳王進貢美女。越王勾踐就派人到處物色美女,結果在浣溪邊找到了花容月貌、沉魚落雁的西施。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量體裁衣,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相關成語:對症下藥 量才錄用 隨機應變 力所不及 削足適履 不自量力2.危言聳聽 [wēi yán sǒng tīng]基本釋義:危言:使人吃驚的話;聳:驚動;聳聽:使聽話的人吃驚。指故意說些誇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
  • 成語故事品鑑《狐假虎威》
    狐狸說:「你不敢吃我,天帝派我當各種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了我,就是違背了天帝的命令。要是你認為我的話不可靠,我走到你的前面,你跟在我的後面,看看各種野獸可有望見我而不逃跑的嗎?」老虎以為這話說得對,所以就跟著狐狸走。野獸看見老虎來了都逃跑了。老虎卻不知道這些野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還以為是真的害怕狐狸呢。
  • 成語故事之狐假虎威
    歡迎來聽故事~今晚,我們以動畫的形式來學習這則很有名的成語「狐假虎威」,相信寶貝們對它並不陌生,好啦,我們一起來看故事吧! 寶貝們喜歡這個故事嗎?你們可以把這個故事分享給爸爸媽媽或者朋友哦!也可以造個句子告訴小太陽人哥哥啦,小太陽人等著寶貝們的留言哦!今天的故事就是這樣啦,我們明天見!
  • 一分鐘牢記一個成語,這幾本書帶你玩遍小學成語!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成語,那什麼是成語呢?成語是實用的固定詞組,在漢語中多由四個字組成。成語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長河中的一朵奇葩,我們不僅要學習它,還要善加運用。成語展現了漢語表達巨大而豐富內涵的能力和語義融合能力。短短幾個漢字,往往包涵了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典故、一個道理、一個哲理,它在歷史的演變中自然形成。
  • 讀故事學英語,英文小故事:狐假虎威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個故事《狐假虎威》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也是我們現在常用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他人。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成語的來源吧。本文小知識:The Tiger and the Fox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也可以說:ass in the lion's skindense /dens/forest 森林深處happen to 碰巧;偶然
  • 【成語故事學堂】NO.15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歡迎收聽由微信公眾號小學語文教師平臺特別出品的成語故事學堂。昨天我們講了我國北宋時期的大畫家文同胸有成竹的故事,給小朋友們留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除了大畫家文同畫竹之外呢,在我國歷史上還有一位大書畫家也對竹子情有獨鍾,並且一畫就是四十年,他是誰呢?他就是清代大書畫家鄭板橋。小朋友們你們答對了麼?第二個問題是,說出兩個描寫竹子的成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萬裡長城,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裡長城!』」典故:檀道濟是南朝高平人。宋武帝北伐時,道濟當先鋒,仗打得很艱苦,佔領洛陽時,抓了四千名俘虜。眾將想殺了他們示威,道濟說:「我們是來弔民伐罪的,怎麼能濫殺無辜呢?」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天衣無縫,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盛夏的一個夜晚,他在樹下乘涼,但見長天如碧,白雲舒捲,明月高掛,清風徐來,滿院飄香。這時,一位長得異常美麗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郭翰很有禮貌地問:「小姐,您是誰?從哪來?」仙女說:「我是織女,從天上來。」郭翰問:「你從天上來,能談談天上的事情嗎?」仙女問:「你想知道什麼?」郭翰說:「我什麼都想知道。」仙女說:「這可難了,你讓我從哪說起呀?」郭翰說:「人們都說仙人聰明,你就隨便說說吧。」
  • 中國成語小故事英文版:狐假虎威A Fox and A tiger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中國成語小故事英文版:狐假虎威A Fox and A tiger 2020-02-24 10:1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狐假虎威的成語故事
    一天,一隻兇猛的老虎來到一片茂密的森林裡尋找食物。忽然他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老虎高興極了,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地將狐狸逮住了。當老虎張開大嘴,準備享用眼前的美味時,狡猾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嘿!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就敢吃我。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自食其果,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丘浚看到這一切很生氣,等到那個軍官的兒子離開後,憤怒地問和尚說:「你為甚麼對我這樣不客氣,而對他又那麼好呢?」,和尚口才很好,說:「你誤解了!我表面上對他客氣,但內心未必對他客氣;而內心對他客氣的,就沒必要表面客氣。」,這時丘浚手中剛好有支拐杖,一怒之下,向和尚的頭上打去,說道:「按照你的邏輯,打你就是愛你,不打你就是恨你,那麼我只好打你了。」
  • 聲音哈嗲|「燕子姐姐朗讀」滬語版《狐假虎威》周到小夥伴現場錄製...
    周到小夥伴現場錄製的「燕子姐姐」滬語版《狐假虎威》和幕後花絮「燕子姐姐」朗讀的滬語版《狐假虎威》,相信很多市民朋友小時候從磁帶裡面都聽過這個故事。少年兒童出版社為周到君提供了滬語版《狐假虎威》的圖文音像資料,以便市民朋友觀看「燕子姐姐」朗誦時理解文字內容。
  • 文化闢謠: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揭開歷史真相
    成語是中國文化中獨特的語言表現形式,在語言交談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就是每個成語誕生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歷史典故,通過典故分析給人們啟迪。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著一個經典文化故事 比如咱們常說的:臥薪嘗膽、水滴石穿、刻舟求劍、狐假虎威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我們早已經爛熟於心。
  • 歷史上有人給蛇添足,成語《畫蛇添足》背後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成語畫蛇添足並非空穴來風,歷史上真的有無聊的人給蛇這種爬行動物畫過腳,這是一個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畫蛇添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二》這本文獻記載當中。這個成語本來原始的意思是一個人閒來無事,給蛇畫了腳。
  • 《佳一佳禾唱成語》第七章之徐佳一&徐佳禾《狐假虎威》上線
    8月26日,《佳一佳禾唱成語》已經來到了第七章,徐佳一&徐佳禾《狐假虎威》上線,成為了「學文化經典,唱成語兒歌」的典範。「狐假虎威」用童話的方式講訴了狡詐的狐狸和愚鈍的老虎之間發生的事,比喻倚仗或仰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他人、恐嚇他人。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天衣無縫,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盛夏的一個夜晚,他在樹下乘涼,但見長天如碧,白雲舒捲,明月高掛,清風徐來,滿院飄香。這時,一位長得異常美麗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郭翰很有禮貌地問:「小姐,您是誰?從哪來?」仙女說:「我是織女,從天上來。」郭翰問:「你從天上來,能談談天上的事情嗎?」仙女問:「你想知道什麼?」郭翰說:「我什麼都想知道。」仙女說:「這可難了,你讓我從哪說起呀?」郭翰說:「人們都說仙人聰明,你就隨便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