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大器晚成,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2020-12-22 百聞教育科普

1.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g]

基本釋義: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出處:《老子》:「大器晚成;大音稀聲;大象無形。」

典故:

袁紹身邊的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喜習武藝,到了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求師學習。由於他刻苦努力,學問也逐漸多起來。當時袁紹的士兵非常殘暴,掘開墳墓將屍骨暴露出來。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後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矩是立長子,怎麼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儘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相關成語:後生可畏 冥頑不靈 初露鋒芒 不堪造就

2.臥薪嘗膽 [wò xīn cháng dǎn]

基本釋義:薪:柴草。 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僕受遣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典故: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裡,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癒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相關成語:含垢忍辱 奮發圖強 坐薪懸膽 妄自菲薄 胸無大志 自甘墮落

3.自吹自擂 [zì chuī zì léi]

基本釋義:擂:打鼓。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

出處:茅盾《聯繫實際,學習魯迅》:「就這樣,清朝統治集團所自吹自擂的『中興大業』,轉眼間已成一場春夢。」

相關成語:大吹大擂 大言不慚 自賣自誇 謙虛謹慎 實事求是 虛懷若谷

4.卸磨殺驢 [xiè mò shā lǘ]

基本釋義:磨完東西後,把拉磨的驢卸下來殺掉。 比喻把曾經為自己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劉紹棠《狼煙》:「只怕歸隊以後;打下萍水縣城;他就得卸磨殺驢。」

相關成語:兔死狗烹 恩將仇報 得魚忘筌 感恩戴德 一往情深 感恩報德

5.冰雪聰明 [bīng xuě cōng míng]

基本釋義: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坐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

相關成語:聰明伶俐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凍浦魚驚,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典故: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一直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東晉道士許遜,還有晉時為母臥冰求鯉的王祥,等等。後來,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演變為成語「凍浦魚驚」,為孝親之典。王祥,字休徵,琅邪人,是個至孝之人。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狐假虎威,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因此他便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麼。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面這段故事:,「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準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裡的時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哼!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乘風破浪,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相關成語:劈波斬浪 破浪乘風 揚帆起航 裹足不前 垂頭喪氣2.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基本釋義: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個土山裡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典故:漢朝時有一個名人叫楊憚,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楊敞,母親是人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未成年時就成了當朝的名人。漢宣帝時大將霍光謀反,楊憚最先向宣帝報告。事後被封平通侯,當時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賄賂之風極熾,有錢的人可用錢行賄,經常在外玩樂;無錢行賄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沒有一天休息。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兔死狗烹,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輔助越王勾踐報仇雪恨的主要是兩個人,一個是範蠡,還有一個是文種。當時勾踐在會稽山一戰中大敗,國力也不足以與吳國相抗。他就和範蠡、文種兩個大臣商議怎樣才能報仇雪恥。範蠡勸勾踐主動向吳王示好,以便爭取時間發展生產,增強國力,提高軍事力量。這時候,夫差因當上了霸主,驕傲起來,一味貪圖享樂。文種勸勾踐向吳王進貢美女。越王勾踐就派人到處物色美女,結果在浣溪邊找到了花容月貌、沉魚落雁的西施。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量體裁衣,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相關成語:對症下藥 量才錄用 隨機應變 力所不及 削足適履 不自量力2.危言聳聽 [wēi yán sǒng tīng]基本釋義:危言:使人吃驚的話;聳:驚動;聳聽:使聽話的人吃驚。指故意說些誇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天衣無縫,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盛夏的一個夜晚,他在樹下乘涼,但見長天如碧,白雲舒捲,明月高掛,清風徐來,滿院飄香。這時,一位長得異常美麗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郭翰很有禮貌地問:「小姐,您是誰?從哪來?」仙女說:「我是織女,從天上來。」郭翰問:「你從天上來,能談談天上的事情嗎?」仙女問:「你想知道什麼?」郭翰說:「我什麼都想知道。」仙女說:「這可難了,你讓我從哪說起呀?」郭翰說:「人們都說仙人聰明,你就隨便說說吧。」
  • 安親老師講成語故事|大器晚成:懷才不遇,也不要放棄理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其精粹之一,用最簡單最凝練的語言給我們講一個小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做人做事的道理。安親老師每期用幾分鐘講解一個成語,以及一個相關的歷史故事。知識擴展【漢字】大器晚成【拼音】dà qì wǎn chéng【基本釋義】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較晚。
  • 說「大器晚成」與「厚積薄發」
    由此看來,在句法構造上,4個小句中,只有位居第二的「大器晚成」具有順承關係,不能加上「反而」;前頭和後頭的3個小句卻都具有逆接關係,它們都可以加上「反而」。這不能不引發一個問題:「大器晚成」的本義,有沒有別的解釋?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萬裡長城,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裡長城!』」典故:檀道濟是南朝高平人。宋武帝北伐時,道濟當先鋒,仗打得很艱苦,佔領洛陽時,抓了四千名俘虜。眾將想殺了他們示威,道濟說:「我們是來弔民伐罪的,怎麼能濫殺無辜呢?」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天衣無縫,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盛夏的一個夜晚,他在樹下乘涼,但見長天如碧,白雲舒捲,明月高掛,清風徐來,滿院飄香。這時,一位長得異常美麗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郭翰很有禮貌地問:「小姐,您是誰?從哪來?」仙女說:「我是織女,從天上來。」郭翰問:「你從天上來,能談談天上的事情嗎?」仙女問:「你想知道什麼?」郭翰說:「我什麼都想知道。」仙女說:「這可難了,你讓我從哪說起呀?」郭翰說:「人們都說仙人聰明,你就隨便說說吧。」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自食其果,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丘浚看到這一切很生氣,等到那個軍官的兒子離開後,憤怒地問和尚說:「你為甚麼對我這樣不客氣,而對他又那麼好呢?」,和尚口才很好,說:「你誤解了!我表面上對他客氣,但內心未必對他客氣;而內心對他客氣的,就沒必要表面客氣。」,這時丘浚手中剛好有支拐杖,一怒之下,向和尚的頭上打去,說道:「按照你的邏輯,打你就是愛你,不打你就是恨你,那麼我只好打你了。」
  • 歷史上有人給蛇添足,成語《畫蛇添足》背後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成語畫蛇添足並非空穴來風,歷史上真的有無聊的人給蛇這種爬行動物畫過腳,這是一個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畫蛇添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二》這本文獻記載當中。這個成語本來原始的意思是一個人閒來無事,給蛇畫了腳。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後生可畏,你還知道哪些具有主謂式用法的成語?
    故事孔子在遊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子覺得奇怪,就問站著的小孩為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裡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
  • 一個成語,就有一個故事,看成語,了解歷史,了解故事
    按要求填空:(1)寫出源於歷史故事的兩個成語:___,___.(2)寫出兩個形容"專心"的四字成語:___,___.(3)《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是美國作家___,小說中心狠手辣的殺人兇手是___.答案解析(1)源於歷史故事的兩個成語:完璧歸趙、圍魏救趙。完璧歸趙: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圍魏救趙: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
  • 每周一書丨《婷婷講成語故事》:教孩子趣味成語
    編者按:讓靈魂與身體始終在路上,用一本好書雕刻周末時光。紅網·時刻閱讀頻道推出「每周一書」專欄,每周六與您美好相約。本周薦書(第13期):《婷婷講成語故事》:教孩子趣味成語《婷婷講成語故事(全四冊)》。
  • 每個成語都有它的一個小故事
    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成語作為語言的精華,文明的積澱,歷史的縮影,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歷經漫長的歲月,在典籍文獻中,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下,成語不斷產生、發展和演變,並逐步走向成熟。時至今日,大量成語仍然在現代人的行文中被廣泛使用,散發著永恆的魅力。
  • 大器晚成和厚積薄發語用重點指向不同
    (一)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見於《老子》。《漢語大詞典》解釋道:「大器晚成,謂貴重物器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聲。』漢王充《論衡·狀留》:『大器晚成,寶貨難售。不崇一朝輒成賈者,菜果之物也。』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退避三舍,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補充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戰國時晉國國君重耳在與楚軍交戰中;信守當年立下的諾言開戰前先退軍九十裡。」典故: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
  • 一分鐘牢記一個成語,這幾本書帶你玩遍小學成語!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成語,那什麼是成語呢?成語是實用的固定詞組,在漢語中多由四個字組成。成語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長河中的一朵奇葩,我們不僅要學習它,還要善加運用。成語展現了漢語表達巨大而豐富內涵的能力和語義融合能力。短短幾個漢字,往往包涵了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典故、一個道理、一個哲理,它在歷史的演變中自然形成。
  • 魑魅魍魎 | 每日成語故事 NO.3
    悅好每日國學課堂,每周一至周五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