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g]
基本釋義: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出處:《老子》:「大器晚成;大音稀聲;大象無形。」
典故:
袁紹身邊的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喜習武藝,到了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求師學習。由於他刻苦努力,學問也逐漸多起來。當時袁紹的士兵非常殘暴,掘開墳墓將屍骨暴露出來。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後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矩是立長子,怎麼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儘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相關成語:後生可畏 冥頑不靈 初露鋒芒 不堪造就
2.臥薪嘗膽 [wò xīn cháng dǎn]
基本釋義:薪:柴草。 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僕受遣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典故: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裡,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癒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相關成語:含垢忍辱 奮發圖強 坐薪懸膽 妄自菲薄 胸無大志 自甘墮落
3.自吹自擂 [zì chuī zì léi]
基本釋義:擂:打鼓。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
出處:茅盾《聯繫實際,學習魯迅》:「就這樣,清朝統治集團所自吹自擂的『中興大業』,轉眼間已成一場春夢。」
相關成語:大吹大擂 大言不慚 自賣自誇 謙虛謹慎 實事求是 虛懷若谷
4.卸磨殺驢 [xiè mò shā lǘ]
基本釋義:磨完東西後,把拉磨的驢卸下來殺掉。 比喻把曾經為自己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劉紹棠《狼煙》:「只怕歸隊以後;打下萍水縣城;他就得卸磨殺驢。」
相關成語:兔死狗烹 恩將仇報 得魚忘筌 感恩戴德 一往情深 感恩報德
5.冰雪聰明 [bīng xuě cōng míng]
基本釋義: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坐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
相關成語:聰明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