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成果獎|創建「三個課堂」教學模式,打造核心基礎「硬」課

2021-02-19 中山大學

2019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揭曉,我校喜獲佳績,獲獎總數位居廣東省高校首位。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教育教學成果的引領作用,推廣我校教育教學獲獎成果的交流應用,促進我校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大力提升,我們開設「教育教學成果獎」專欄對獲獎成果進行宣傳,以促進我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我校嶺南學院長期以來重視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培養質量的提升,分層定位的計量經濟學教學與實踐改革是學院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本科《計量經濟學》是我校經濟管理類基礎核心課程。自2008年以來,計量經濟學教學團隊銳意進取,集中對本科教育改革進行試點工作,從理論、實驗、實踐三方面,著力創建「三個課堂」教學模式,打造核心基礎「硬」課。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實踐與創新引導激發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習和科研的興趣,加強了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綜合培養。

2019年,由我校嶺南學院周先波教授領銜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團隊榮獲中山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嶺南學院是我國國內最早實行「三高」(高級宏觀經濟學、高級微觀經濟學、高級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經濟管理學院之一。「三高」教學極大地提升了學院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學術研究水平。在此教學改革下,學院培養出3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

研究生《高級計量經濟學》課程較早地入選廣東省研究生示範課程。為順應研究生的教學改革成果,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緊跟其後。

2010年教學團隊在學院支持下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使用全英文教材,精選重點教學內容、配置實驗課,使教學與實驗效果得到較大的提升。

2012年教學團隊從學院EQUIS和AACSB國際認證的要求出發,利用AACSB國際認證中關於提升教學質量的管理理念,對本科生《計量經濟學》率先嘗試小班教學、集體備課的改革,將計量經濟學平均分為五個教學班,每班約55人,統一編制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材料,統一命題和閱卷。從教學效果和教學評價來看,改革取得明顯的進步。然而,教學改革很難一蹴而就,需要不斷改進、不斷深化。在學院本科教育改革的培養目標中,技能方面尤其強調對數據的分析和信息技術等應用能力的培養,這一目標與學術研究和實務業界對於高級經濟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如何對教學內容作進一步整合和提升,更高效地實現技能培訓目標,成為優化課程教學的新挑戰。

2013年,教學團隊對《計量經濟學》原來的附屬實驗課進行改革,將原來的實驗軟體EViews改為目前流行的Stata軟體,並將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進行了系統化和規範化;在具體操作上,團隊成員利用晚上時間集中為學生講授實驗課,並將課程內容與上機實習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利用Stata軟體的優勢實現數據分析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

2018年,學院正式開設本科《計量經濟學上機》課程。作為本科《計量經濟學》的平行課程,《計量經濟學上機》課程的開設為教學團隊創建「三個課堂」教學模式、打造核心基礎「硬」課提供了課時保障。

「計量經濟學」作為集經濟理論、統計學、數學以及計算軟體於一體的致用之學,決定了這是一門「既不好學,又不好教」的課程。自2008年以來,教學團隊主動承擔學院本科教育改革的試點工作,著力創建「三個課堂」教學模式,打造核心基礎「硬」課。「三個課堂」教學模式覆蓋理論課堂教學、實驗課堂教學和課外應用能力培養三部分,從理論、實驗、實踐三方面著實培養學生計量經濟理論的理解和學習能力,加強軟體操作實驗分析能力,直至提升應用知識和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在「三個課堂」教學模式下,形成「嚴字當頭+小班教學+集體備課+重視標準」的教學風格,將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院系的核心基礎課《計量經濟學》打造成名副其實的「硬」課。

▲利用計量經濟學方法提供證據模擬法庭辯論

(來源:嶺南學院)

經過不斷探索,教學團隊形成了一套具有創新特色的教學模式:

打破常規,增加上機實驗的「第二課堂」。採用具有更強大數據處理功能和更開放交互平臺的實驗軟體Stata,打破學時和學分對等的常規做法,額外增加1學時的上機實驗課,形成3學分4學時的配備,保證理論知識學時不減少。

調動資源,組織科研導向的「第三課堂」。由任課老師根據自身研究專長,組織主題豐富、形式靈活的文獻研讀興趣小組;鼓勵並指導學生利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完成高質量經濟學研究,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

打造「硬」課教學風格,一是做到嚴字當頭,對學生負責,堅持嚴格的教風;二是採取小班教學,在探索過程中,根據教學需求,形成1個英文班+5個中文班的固定模式;三是集體備課,做到凝聚共識,備課內容全覆蓋以及重視教學材料的質量;四是形成標準,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材料、考核標準。

由資深教授牽頭,建立「教研室」模式的教學團隊,開展教學問題的討論活動,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監督。

通過釐清教學問題,採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和實踐,《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取得明顯的效果。

「小班教學+集體備課」的模式和標準已推廣至全院所有本科核心基礎課。2014年以來,在教學團隊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學院對全院必修的重點課程進行分組,建立由相關任課老師組成的課程教學組,採取集體備課制,保證教學的一致性和穩定性。目前為止,集體備課制至少在兩類課程內容中使用:一是全院學生必修的經濟學基礎課程,如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經濟學核心課程;二是各系要求的取得專業資格的四門核心課程。

本科生科研成果顯著,「三個課堂」模式獲得肯定。2014年至2018年期間,在教學團隊的指導下,有17位同學的畢業論文獲得校級優秀,有19位同學的畢業論文獲得學院優秀;多位同學在本團隊老師指導下完成科研成果,發表於國內重要經濟類學術期刊上,如《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南方經濟》等;團隊年輕老師在常規教學評估、中山大學青年教師授課大賽、嶺南學院董事會教學貢獻獎等方面獲得諸多肯定。

計量經濟學教學與科研的結合顯示強大生命力。教學團隊不僅承擔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也承擔了博士生《高級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編寫計量經濟學研究生課程教材;教學團隊在國際著名計量經濟學期刊上發表高質量論文等;同時,為致力於建設華南地區的計量經濟學學術交流平臺,學院從2016年至今已連續舉辦四屆計量經濟學高級研討會,與國內外學者進行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應用研究的交流,收穫滿滿。

▲2016-2019年廣州計量經濟學高級研討會

(來源:嶺南學院)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科院教育教學成果獎!國科大29項!
    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獎是院級教育教學成果最高獎,評選工作每4年進行1次,每次評選出不超過40項教育教學成果獎。今年3月,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啟動2020年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獎的評審工作,經過院屬大學前期初審,共推薦75個項目作為候選項目。特等獎
  • 央財思政課教學模式
    中央財經大學思政課主題教學群模式實驗與推廣情況報告 中央財經大學「高校思政課主題教學群模式實驗與推廣」自2013年獲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擇優推廣」項目支持以來,不斷深化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內容、方法、團隊與資源四位一體的主題教學群模式建設,有效促進了思政課教學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
  • 翟正河和他的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翟正河為基礎化學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翟正河在《化學教育》《化學教學》等刊物上發表近二十篇教學論文。他的實驗方法被國內教學資料廣泛引用,出版著作《中學化學實驗創新教學論》,建立教學模型和學說。提出並主持研究的課題「中學化學實驗創新教學法」被教育部和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列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研究課題,受到教育部的資助,並獲得內蒙古優秀教學成果獎。
  • 陝西:探索「三個課堂」應用 推進教育信息化創新
    陝西省「三個課堂」應用研討會現場打造陝西模式,形成信息化應用特色截至2019年底,陝西全省中小學校(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在全國率先達到100%,接入帶寬達到100M以上;持續推進陝西教育人人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
  • 關於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的若干思考
    要將教學成果凝練打造成為一定的模式或體系,明確教學改革成果的重點、核心、支撐、落腳點、突破點等核心要素,為教學成果的進一步應用與推廣奠定基礎。規範表明的是態度,創新則是能力與水平,規範的是形式,創新才是硬核,我們更關注也是更需要的是規範基礎上的創新。教學成果培育要把握優勢,突出創新。職業院校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要精心選取學校的優勢領域和特色經驗,有針對性地結合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進展,找準定位,凝練特色與創新點,總結成為一定的具有特色與創新性的教育教學改革模式或範式,這是教學成果的核心價值體現。
  • 「一體兩翼三化四平臺」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
    學院立足高職院校類型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特點,堅持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育人觀,以優化教學內容為「一體」,以改革教學方法與創新教學手段為「兩翼」,堅持實踐主題系統化、學習過程信息化、考核評價多元化的「三化」實踐教學模式,創建虛擬仿真思政體驗平臺、思政教育實踐教學體驗平臺、第二課堂實踐平臺以及專業化社會實踐平臺等「四平臺」,著力進行載體創新、方法模式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富有高職特色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思想政治實踐育人整體格局
  • 周口淮陽區「一二一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會舉行
    6月5日上午,由淮陽區基礎教研室主辦的「一二一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會在陳州高中舉行。淮陽區基礎教研室主任莊正國、陳州高中校長白子興、陳州高中黨總支書記孫小溪以及來自淮陽區基礎教研室的教研員、淮陽中學的教學名師出席活動。白子興致歡迎辭,他說,一所學校,根基強大穩固了,才能強勁發展;特色突出鮮明了,才能更快地躋身一流。
  • 「多彩教育 品質課堂」打造「競合樂學」教學模式!李滄區實驗小學...
    什麼樣的課堂才能激發學生的最大潛力?成為教育工作者們研究的課題。在李滄區實驗小學,有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可謂新穎而實用,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通過啟發引導、錯層賦分、合作探究、共享共進等舉措,極大地提升學生們的團隊協作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擔當意識,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合作能力、家國情懷」的新時代接班人之育人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 創新教學模式 打造高效課堂陽泉市礦區南樓小學舉辦教學節
    此次活動以「創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為主題,開展了名師骨幹引領、共研高效課堂的教學研討活動。在活動中,全校教師積極參與,共同觀課研課,積極獻計獻策,探討符合新課程的高效課堂新理念。在研討中,南樓小學的老師們全員參與,為各學科上課模式的創建獻計獻策。
  • 宿遷市首屆教學成果獎評選結果公示
    葉亞均 泗洪縣青陽小學 4 三個版本初中化學教材的比較與應用研究「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深度研究 王麗梅  李方順  董波林 宿遷市馬陵中學14 初中英語小組合作教學生態課堂模式研究 曹  薇 泗洪縣大樓實驗學校
  • 壽光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壽光一中:聚焦核心素養 構建高效課堂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塑造學生精彩人生的戰場,更是減負增效的關鍵。近年來,壽光一中以學生為中心,深挖課堂改革,推行「三度導引體驗式課堂」教學,積極構建優質課堂生態環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學成效顯著。
  • ...核心價值觀進一步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教學研討會...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分委會主辦的「全國高校『說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教學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召開。  來自全國各地、各院校的教師代表圍繞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研討,大家一致認為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礎」課中講深、講透,必須準確把握教學的關鍵點和著力點。
  • 主體課堂教學模式(三)
    曲阜師範大學李如密先生認為,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導下,建立在豐富的教學經驗基礎上的,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而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的比較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其具體可操作的實驗活動方式。為了初學者的理解,咱們打個不很恰當的比喻,教學模式猶如請假條或書信之類應用文的格式。為什麼要運用教學模式?
  • 清華大學召開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代表座談會
    廣大一線教師是實現「三位一體」教育理念最核心的主力軍,教師們要不斷提升個人的業務水平與品德修養,敢於在教風、學風上從嚴要求,努力成為習近平總書記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所提出的「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通過每位教師的工作狀態、生活態度和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三是要發揮育人體系全方位作用。
  • 翻轉課堂課前交互式教學模式研究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較多研究,如美國富蘭克林學院Robert Talbert[1]教授結合線性代數課程實踐總結出了翻轉課堂實施模型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模型包括課前和課中兩個階段:課前,學生在家觀看教學視頻,再進行針對性地練習;課中,學生快速完成少量測評,然後通過問題研討來完成知識的內化,最後,進行總結與反饋。
  • 從「課前課中課後」閉環教學環節深入解讀希沃易課堂產品價值
    >樂學、會學,體現時代氣息與生命活力2018年9月,希沃聯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信息化教學提升項目組,以希沃易課堂產品為基礎、北師大專業教研能力為動力,探索有效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並分階段輸出研究成果服務一線教學。
  • 濉溪縣:著力打造新型教與學模式 加速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
    本次活動以智慧課堂觀摩研討為主題,第一實驗學校向大家展示了初中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八個學科的11節公開課。授課教師藉助樂教樂學、101智慧課堂等平臺,依託課前推送任務包,創設多場景自主學習模式,最終實現個性化教學。該縣三百餘名校長、教科室主任、骨幹教師一起深入課堂,了解信息化背景下課堂教學應用情況。
  • 廣西舉辦「初中語文五程序單元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比賽
    圖為課堂教學比賽現場。景碧鋒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19日電(楊欣匯 唐夢憲)12月17日至18日,廣西第二屆「初中語文五程序單元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比賽在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舉行。
  • 校園裡的「創新實驗場」 | 教學成果獎推廣④
    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中國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的最高獎項。為充分發揮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各地各校主動學習借鑑,積極推廣應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教育部啟動了「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組織部分獲獎單位對成果進行了總結凝練。
  • 原創 | 核心素養導向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方面。學校的教學必須轉型為「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動態生成性課堂,採用「閱讀圈」,激發教學活力;運用翻轉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助推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