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原則,在於助人自助,看《心靈捕手》的心路歷程

2020-12-12 愛在我的心靈中

《心靈捕手》是一部勵志劇情電影。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雖然只是一個清潔工,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他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麻省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這是一部讓人看起來很舒服的影片,並沒有那些誇張的修飾,也沒有出色的特效,但是溫情的劇情,順水推舟的結局,跟人們營造了一種溫馨的觀影體驗。而且最主要的是這部電影在心理諮詢的刻畫上也十分的細膩和成功。當然電影因為其藝術性,勢必會對心理諮詢的過程有一些修飾與加工。但還是較為真實地描繪了心理諮詢的過程。也說出了心理諮詢的重要原則,助人自助。

威爾是整個影片的主角,雖然沒有受過任何高等教育,卻是一個數學天才,自學成才就可以超過哈佛學生以及麻省學生。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內心深處有著極深的傷痕。因為童年的虐待,導致了長大後極強的攻擊性和防禦性。

弗洛伊德的理論就提出,其實絕大部分成年人所遭遇到的心理困擾,都是由其原生家庭所影響的。鏡片的主角威爾,就是因為童年的顛沛流離,才會讓他在成年以後表現得像一隻無法靠近的刺蝟。

威爾的渴望得到認可與關注,但是同時又懼怕著拋棄和失敗。所以他只能通過「闖禍」的方式來得到關注。直到心理學家桑恩的出現,才開始改變了威爾。桑恩一步一步降低了威爾的防備心,讓他得以找到並正視自己問題的根源,一步一步的幫助威爾從童年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這不是你的錯。」這是桑恩在進行完型階段一直重複的一句話。對呀,這從來都不是威爾的錯,但是從來都沒有人這樣和他說過,從來沒有人關注過他的內心世界,抱著他,告訴他,這一切都不是他的錯。直到這一刻,存在於威爾心中的堅冰終於慢慢融化。

其實從諮詢的一開始,桑恩都沒有直接告訴過威爾應該怎麼做,什麼做才是對的。其實這就是心理學的一項原則,助人自助。心理諮詢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沒有人能夠告訴你你是誰,應該怎麼做。而是你自己堅強起來,告訴自己什麼才是對的。這才是心理諮詢的最終意義。

相關焦點

  •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男主威爾是個高智商的小混混,平時打架鬥毆,在一所大學裡當清潔工。有一天一位數學教授出了一道很難的題給學生,並且寫在了教室樓道的黑板上,但是一個學生都沒解出來,威爾卻悄悄地寫下了答案。
  • 心靈捕手:心理諮詢與普通聊天有什麼區別?
    天才少年熟知心理學理論,甚至能反過來分析諮詢師的心理,激怒諮詢師,卻處理不了自己的心理問題。你排斥心理諮詢嗎?如果遇到心理困惑,你會主動向諮詢師尋求幫助嗎?  今天我們來重溫一部心理學電影佳作《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 80份「心靈故事」講述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80份「心靈故事」講述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2013-05-27 15:45:12   來源:淮河晨刊
  • 《心靈捕手》:成功的含義在於你為那個目標走了多遠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勵志電影——馬特·達蒙主演的《心靈捕手》。《心靈捕手》劇照1、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閃光點片中馬特·達蒙飾演的威爾本是一個年輕的清潔工
  • 【師道|電影】《心靈捕手》「那麼,我們現在開始了解心理諮詢」
    文丨魷魚不會夢見墨魚@bigfun社區 前言 今天是2020/12/4,放假回家,閒來無事,正好推送了《心靈捕手》,也便點了進去。
  • 《心靈捕手》電影影評
    人,從來都是孤獨的行者,這聽起來可能有點殘酷,但事實是探尋一個人的內心,是比大海撈針還要難的事。當我們聲嘶力竭的吶喊「理解萬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自己又究竟了解自己多少?一次看到心靈捕手的時候.幾年前吧,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的自己覺得片子有點沉悶...給自己找個藉口,那時候還小..那時候的我是個整天尋求浮華東西的無知者。.
  • 精準扶貧的關鍵在於「助人自助」
    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牢記於心,把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愛護送到千家萬戶,對生活上存在困難的群眾,要格外地關心照顧,綜合政府與社會的力量助其排憂解難,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心靈捕手》| The power of love
    #挑戰三個月看一百部電影之第十八部 #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一個內心破碎的問題少年被治癒的故事。
  • 《心靈捕手》:跟隨內心的感受,通往幸福的大門
    《心靈捕手》1977年美國上映的《心靈捕手》或許就是人生的窺視鏡,怎樣選擇完全取決於自己。西恩是威爾接觸的第六位心理學教授,威爾的童年生活帶給他很大的創傷,所以他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並且他的性格極具攻擊性,第一次見面就觸怒了西恩的底線,但作為一名資深心理學教授,他知道這個孩子需要幫助,西恩試圖融入威爾的世界,解開這個孩子的心結。
  • 「師道|電影」《心靈捕手》「那麼,我們現在開始了解心理諮詢」
    文丨魷魚不會夢見墨魚@bigfun社區前言今天是2020/12/4,放假回家,閒來無事,正好推送了《心靈捕手》,也便點了進去。最初看時,並沒有多大感觸,無非是高智商少年的裝逼之路罷了,也可以看進去,正好打發時間。
  • 心靈捕手:心理學中的這些經典,你還記得嗎?(上)
    《心靈捕手》於1997年12月上映,作為一部出色的心理學題材電影,曾獲得1998年奧斯卡 最佳影片提名,這部電影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傑出的心理諮詢題材影片了。可能許多人不了解這部電影,但我真的十二分推薦它。
  • 《心靈捕手》|如何「尋找真我」,是心理學中自我實現的關鍵
    再看《心靈捕手》,內心依舊充滿震撼。1997年上映的《心靈捕手》絕對是當年電影市場的大贏家,狂攬2億2千5百萬美元,並且獲得第70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9項提名。人們驚訝於電影帶給自己的感動,卻很少有人知道《心靈捕手》是馬特·達蒙操刀的原創劇本,而靈感來源於他在哈佛念書時的一次英文課作業。
  • 「心靈捕手」任志洪:請把你說與我聽
    新華社武漢1月17日電題:「心靈捕手」任志洪:請把你說與我聽新華社記者李偉「回國是必須的。」面對記者的提問,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海歸」教授任志洪言語堅定。疫情期間,任志洪及其團隊組織全國3000多名心理諮詢師,為各類群體提供每天24小時網絡化心理援助。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日均服務人數最多的網絡心理援助。
  • 自助助人,我已做了這件事
    另一個就是樓下你的《我的第一次心理諮詢》,我在本次提交的文章裡自我承諾過要寫篇心理學方面的文章,至今尚未成行。好巧啊!您現身說法,分享了自我接受心理諮詢的前因後果。看了文章,首先讓我感受到戰友的坦誠,那種敢於直面問題的勇氣綿延而出。本以為,我這次的剖析自我,算得上勇敢,但卻發現「人外有人」就在身邊。我相信,主動就有故事!
  • 健康權威媒體稱心理專業人士「心靈捕手」要傳達何種信息?
    心靈是個美好的東西,也是非常隱私化的,人們都會展現心理美好的一面,也會通過心理成長克治那些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發生的一些東西。心理與情緒反應往往是在人們接受內外環境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聯想反應的後果。而把知名心理專家描述「心靈捕手」對於中華文化基因的人們,首先會聯想到什麼呢?
  • 《心靈捕手》:心靈伴侶,你值得擁有
    在非黑即白不是對就是錯的世界觀中,我們觀察到的世界不是立體的;以自己的出發點為道德標準的評價,也會使自己陷入淺薄的境地。學會對比不同,學會了解矛盾,而非一味的判斷,會更加的客觀。所以,不要害怕矛盾,它是另一種可能。看完《爆裂鼓手》,再欣賞《心靈捕手》實在是一件既酷又有品味的事情。
  • 豆瓣8.9《心靈捕手》|與自己和解,並不是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心靈捕手》劇照「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看這部電影時,我始終覺得這部影片有太多的戲劇色彩,畢竟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曾經遭受到不公平對待的人都有威爾這樣的天賦,不是每個治療師都如尚恩這般技術高超,也不是每個人身邊的朋友都像電影中的查克那般講義氣,尤其是查克規勸朋友的那一番話,我很少在現實生活聽到。
  • 做自己的心靈捕手,移開無意識裡的阻礙
    小馬過河吧Ponyford  第55篇原創 圖片來自網絡電影《心靈捕手》講述的是一個天才少年威爾在大學裡做清潔工
  • 《心靈捕手》看教育:接連5位心理醫生失敗後,為什麼桑恩可以?
    然而,經典之所以為經典, 在於它歷經時間和市場的洗刷,卻總能帶給人們思考。常年在豆瓣據居9.0高分的《心靈捕手》,猶如「一千個讀者眼裡的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平緩而簡單的故事中,讓人們看到不同的人生影射下各自的情感和人生目標追求。
  • 《暖暖,請多指教》:一段有關愛情的心路歷程
    每部作品當中,往往都有屬於它們自身的人物心路歷程。這些歷程的演繹,很多時候透露出人物角色的性格、品質以及成長等。它們,通常是值得我們觀眾去回味的。王巖執導、梁靖康以及李凱馨等主演的都市甜美暖劇《暖暖,請多指教》,就是那樣一部演繹了有關人物角色那份愛情世界裡心路歷程的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