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考試遲到,作一副對聯,令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2020-12-23 昔年侃娛樂

書生考試遲到,作一副對聯,令主考官破例讓他補考,最終高中狀元

文/小夢論點歷史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普通百姓,文人官員,皇帝王侯,只要擁有基本的對聯常識,沒有誰會受到限制。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借對聯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

對聯的基本規則簡單,形式靈活多變,內容不限,也就能夠容納人們的各種情感。根據運用的文字不同,所表達的情感可直白可含蓄,因此被人們賦予了很多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用來衡量一個人的文化水平,而讀書人也可以通過對聯,展示自己的才學。

比如清朝的大學士紀曉嵐,他就常常在皇帝面前用對聯表現自己。平常皇帝考他的時候,那是能不藏著掖著,就不藏著掖著;而皇帝過生日的時候,就是他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他有一副很出名的數字聯,就是在乾隆八十大壽的時候,獻給皇帝的。

上聯:「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方向化八風和,慶聖壽,八旬逢八月。」下聯:「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代同堂五福備,正昌期,五十有五年。」這副對聯不僅誇乾隆皇帝壽與天齊,還充分顯示了自己的功底。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某個考試遲到的書生,也是作了一副和數字有關的對聯,令主考官覺得他非常有才華,破例讓他補考。最終,他也沒有辜負主考官的信任和家人的期望,高中了狀元。

這個故事發生在明朝時期,每個朝代的科舉考試,總有那麼一段時期舞弊比較嚴重,很不巧,我們的主人公就碰上了好幾次,次次都落榜。要說他自己沒有能力考上一甲,那沒準是事實,但要說他連個同進士都沒有撈到,這就不合理了。他好歹也是全鄉數一數二的才子啊!

這樣的遭遇讓他有點灰心,所以不太願意盲目去考。這回他聽說主考官是個清正廉潔的好官,才急急忙忙從家裡出來,往京城趕。但是,那時候交通不便啊,不是說在火車上睡一夜,或者在飛機上坐幾個小時,就能到達目的地的。加上他本身比較窮,一路全靠兩條腿,走水路也做不了大船,速度自然是快不了的。

所以等他緊趕慢趕到了京城,發現考試已經結束了!這可怎麼辦?抱著主考官的大腿哭訴?怕不是要被當做瘋子給攆出去。所以他禮貌地攔住了主考官,努力克制自己痛苦的衝動,對主考官客氣地說:「大人,請給小生一個機會!小生:一葉孤舟,做了二、三個騷客,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這上聯說了他一路來的遭遇。主考官聽他這上聯「一到十」說得很有條理,又殷殷切切,不像是在胡說,於是就對書生說:「好,那你再用十到一對個下聯,要是能令我滿意,我就同意你參加補考。」

書生的雙眼頓時亮了,連忙點頭答應,下聯脫口而出:「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這下聯既說了他讀書一來的經歷,也表達了自己的心願,一氣呵成。主考官聽了之後,連連稱讚,允許他補考了。

到了放榜之日,他果然遂了自己的心願,高中狀元。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相關焦點

  • 此人僅憑一副對聯不僅娶了老婆,還高中了狀元
    此人僅憑一副對聯不僅娶得了老婆,還高中了狀元王安石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壇上的地位那是舉足輕重,無論是他的詩還是他的散文,又或是他的詞,都是清新脫俗,精美雋永的,不愧是一代名家。我們都知道這文人呢,都是喜歡吟詩作賦,或者是對對聯,但是人家王安石就厲害了。你說說現在男人要娶媳婦不得有房有車,有彩禮啊,但是這王安石就是牛啊,人家單憑一幅對聯就娶到了老婆,看來現在的男人得好好學習下對對聯了。
  • 親戚趨炎附勢,窮書生高中後寫出一副對聯,眾人聽後自慚形愧!
    親戚趨炎附勢,窮書生高中後寫出一副對聯,眾人聽後自慚形愧!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自古以來,勢利之人不在少數。這樣的人,在你落魄的時候 ,看不起你,甚至還口出惡語奚落於你。他們的趨炎附勢的嘴臉和行為令世人厭惡。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一個這樣的故事。古代北宋時期,有一個書生叫做呂蒙正。其實,他小的時候家在河南洛陽,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家境也很不錯,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呂蒙正的父親根本不喜歡呂母,於是,就納了許多的小妾。之後,夫妻兩人的矛盾升級,最後,呂父便將他們母子兩人趕了出去。
  • 他是光緒皇帝的老師,憑一副對聯中狀元,北京大學創始人!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封建社會的文人要想出人頭地,一般來說最公平也是最有效的途徑便是參加科舉考試,就像我們今天的高考一樣。通過了科舉考試,並且獲得了第一名的叫做狀元。但是科舉考試非十年寒窗苦讀不可,甚至是數十年才能成功,狀元就更是難得了。
  • 著名的「對聯狀元」倫文敘
    在廣東地區,倫文敘可謂至今最有名氣的狀元,關於他的故事流傳至今,特別是關於對對聯的故事。題聯西禪寺倫文敘少年時,因家境難支,不到十歲時就被迫停學,回家幫父母種菜、賣菜。他白天參加勞動,晚上苦讀詩書。一天,倫文敘挑菜到西禪寺去賣,寺裡的兩個做飯的和尚素知倫文敘會吟詩作對,便故意說:"菜我們是想要的,但有個條件,我們寺裡的面賢殿尚缺一副對聯,這副對聯要恰合一百的數目。你對好了給高價,對不好這生意就不做了。"倫文敘請和尚取來紙筆,沉思片刻即寫就一聯:"杏壇七十二賢,賢賢希聖;雲臺二十八將,將將封侯"。聯中的72+28剛好等於100,數目相符,內容妥帖。兩個和尚連聲贊好,便出高價買了倫文敘的那擔菜。
  • 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十大狀元
    宋太宗元年,有一書生到山東某縣遊覽。知縣大人得知該書生頗有文採,便設宴款待。知縣的公子很蔑視那書生,問其有何特長,書生說工詩。公子便讓他誦讀一首,書生誦了一首,最後一句是:「挑盡寒燈夢不成。」書生十分氣憤。這書生便是呂蒙正,第二年,呂蒙正一舉奪魁。他寫信給那公子:「瞌睡漢如今中了狀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聲:「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你一籌。」第二年,新科狀元正是這位公子——胡旦。綜觀科舉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當屬第一。5.身份最高的狀元——趙楷
  • 【故事】中國古代最富傳奇色彩的十大狀元
    裴思謙當時只是一個秀才,但他巴結權貴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與仇士良打得火熱。 這一年,裴思謙心血來潮,想當個進士,便向仇討了個帖子,去找當年的主考官高鍇。高鍇為官清正,將他轟了出去。裴思謙氣憤之際,聲稱明年非狀元不要。 第二年,裴思謙又拿著仇士良的帖子來找主考官高鍇,對他說:「仇大人有信,薦裴思謙為狀元。」
  • 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被乾隆封了探花
    但凡事都會有例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乾隆封了探花,這人是誰呢?一、清朝官員「大挑制度」清朝是封建制度統治的最後一個朝代,文明的進步、基因的進化,使清朝在各方面的發展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是康乾盛世時期,更是封建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巔峰。
  • 此人82歲才考中狀元,志得意滿之時吟誦了一副對聯,堪稱千古絕對
    雖說自從有了科舉考試後,古代讀書人基本上把科舉視為唯一的出路,但能高中的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一輩子都與功名無緣,所以很多讀書人在屢考不中之後,要麼回家種田,要麼當個私塾老師,畢竟,能吃上飯才是最重要的。
  • 一副對聯包括6位清朝皇帝,誇讚鹹豐帝六代祖宗,此人被當場點為狀元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述一個發生在清朝鹹豐年間的故事,這位主人公叫做孫家鼐,此人是一個落榜秀才,因為寫下了一副千古絕對的對聯,最終當上了狀元,雖然一方面孫家鼐也是一個有能力人才,但是最重要的是,還是此人懂得拍馬屁!說起孫家鼐,相信很多人都不熟悉,然而談起北京大學,大部分人想必都不會陌生吧?
  • 南北榜案:朱元璋明知有冤情,仍殺兩位狀元,帝王之術,書生不懂
    待到至次年,朱元璋登基,朱元璋下令各州縣籌備童生考試。到了洪武四年,明朝第一場科舉會試終於揭榜。但是,由於明朝立國不久,局勢並不穩定,許多年紀大的讀書人或隱居,或觀望,來南京參加考試的考生大多是年輕人,最終錄取了120名進士,朱元璋通過測試,覺得這些人不堪大用,因此這場會試考試草草了事。此後明朝的科舉考試一度中斷14年,朱元璋按照漢朝的舊例,讓地方官推舉人才。
  • 趙秉忠與他的狀元卷
    青州市博物館收藏著一件海內外孤品——明朝萬曆戊戌科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俗稱狀元卷。狀元卷作為稀世珍寶,已蜚聲海內外,對於其作者趙秉忠的生平,人們卻知之甚少。趙秉忠學識淵博、為官清正,在丁憂期間,熱情為求學者教傳學識,出任江南主考官時,為國家精選棟梁之才。他仕途坎坷,被魏忠賢迫害,回鄉後憤懣而死。他的詩及書法,至今仍有許多保存完好,這為我們了解趙秉忠,研究那段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這副對聯的作者成了狀元
    在傳統的對聯中,有一副流傳極廣,即「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 高考對聯:上聯「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學子攜手共進魚躍龍門」
    又是一年的高考季,這次臨著高考季我們來說說關於考試的對聯,我國古人也要面對高考,他們面對的是「科舉考試」而科舉考試對於他們甚至比高考還要重要,因為科舉制是他們改變自身最好的一條途徑。科舉制度在我國施行了一千多年卻只要七百多個狀元。可見狀元真的是人中龍鳳。
  • 他曾窮到衣不遮體,一朝高中狀元官至一品,寫一對聯諷刺勢力親戚
    大家好,我是小編走進話題圈,感謝大家百忙之中還能點進小編的文章,感激不盡,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一個人高中狀元,那可就是野雞飛到枝頭變鳳凰了,飛黃騰達瞬間富貴,權勢也是非常之大的,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下這種窮書生高中狀元的故事,這個窮學生就是北宋時期的呂蒙正,是北宋的宰相,但是在他小時候,他的日子過得非常窮苦
  • 熊孩子考中狀元,正得意忘形之時,老師用4個字點醒了他!
    唐朝時就有這麼一位出了名淘氣的孩子,長大後還記恨著小時候老師管自己太嚴,考中狀元回鄉後,他就寫了一副對聯想嘲諷一下老師,順便再讓老師給自己賠禮謝罪,沒想到老師只是隨便添加了4個字,就讓這位狀元郎甘拜下風。
  • 富家小姐繡球砸到窮書生,看窮書生對聯巧妙應對,最終做了宰相
    可是劉月娥害怕接到繡球的人自己並不喜歡,又加了一條,當日遲到的人需要應答自己的對聯。這個辦法可不錯啊,沒啥文化的別說家裡有沒有錢,都早早就去了,而真正有才華的人想必就會晚點,一下就區分開來。宰相之女劉月娥之前吩咐,不管對方是什麼人,來遲了就要當面對對聯。舉行拋繡球招親之日,一大早來了眾多紈絝子弟,準備接取劉月娥拋下的繡球。
  • 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狀元,你知道他高中狀元時多少歲嗎?
    但事實上,科舉制度作用不小,許多著名文學家都是進士出身,甚至高中過狀元。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讀書的最基本目的就是希望能夠金榜題名,而金榜題名的最高境界則是高中狀元,以實現自己的抱負。為了這個目的,有的人甚至皓首白髮亦在所不辭。
  • 對聯中的數學
    數字聯即在對聯中嵌入數字,使數量詞在對聯中有某種特殊的意義,用數量詞組成的對聯的作用主要有:創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對仗難度、進行數學運算、數字合稱詞的闡釋、連續嵌入自然數等。枯燥乏味的數字經文人之手,嵌入對聯之中,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令對聯朗朗上口。數字聯看上去只是由幾個數字組成,可是卻具有深藏不露的意義。
  • 一副對聯中隱藏的高中語文知識
    ——從一副對聯看《長恨歌》中的愛情悲歡好一副精美的圖畫:潔白的梨花在枝頭朵朵綻開,晶瑩剔透的雨滴欲落還休,像一顆顆淚滴這首詩被選編在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前生未了,卻立下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悲劇,為人們千古傳唱,也作為歷史教訓留下來。
  • 張居正13歲參加鄉試落榜 主考官故意歷練以成大器
    這事遭到了副主考官、湖廣按察儉事陳束的堅決反對,因為他實在太愛惜張居正的才華了,他反對的理由是:「以後的事誰能說得準呢?但是從現在的卷面成績看,你不錄取他,那不是埋沒人才嗎?」  趙御史很是猶豫了一番,最終理智戰勝了情感,按照顧璘的意見,給張居正亮起了紅燈。  鄉試結果公布,呼聲最高的「江陵才子」落榜,一時成為轟動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