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哪些城市群中的城市最有潛力?

2020-12-20 毓美

將城市區分幾線屬於相對概念,而非絕對概念,就好比一個班可能個個都能進清北復交,但是前三名就那三個。一個國內二線城市放到國外可能變成了一線或三線城市。並不是發展了就變一線了,除非發展超過老一線或者老一線衰落被取而代之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一線城市。僅僅是靠發展出現了很多「一線城市」必然會出現超一線城市之類的分類繼續區分開。

北上廣深的地位將會在很長時間內難以撼動,因為其它二線城市和它們比有明顯的差距,不管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發展速度。

未來有潛力的新一線城市,一定在那些崛起的城市群裡,它們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長江中遊城市群。

長三角城市群憑藉緊挨上海的區位優勢,在電子、汽車、現代金融等產業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杭州相當於搭上了發展的快車,杭州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雖然戰略地位比不上成渝,但是從發展來說,未來的杭州和蘇州、上海等城市組合已經成為了全國最重要的經濟帶和城市群之一。

雖然成渝與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的差距還很遙遠,但在政策和西部區位優勢下,它們的發展前景與動力十足。

分享點亮生活,歡迎加關注,感謝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我國最有潛力的城市群,未來將與長三角、粵港澳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非常快,國內城市如春筍般崛起,許多城市利用這個機會升級為新一線城市,成為國內外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經濟力逐漸增強,國內許多旅遊城市資源豐富,歷史文化豐富,我國最有潛力的城市群,未來將與長三角、粵港澳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 長三角城市群最具潛力的黑馬,未來目標直指南京、杭州!
    且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城市,又是國家「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局中佔據舉足輕重的作用。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合肥等強市,其經濟實力大家看在眼裡,只看經濟總量的話,2019年中國城市GDP20強中,長三角的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和無錫輕鬆入榜,個個都是萬億俱樂部城市。
  • 世界六大城市群中,未來哪一個發展潛力更大?
    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1)人口大於100萬的城市有:9個;2)人口介於50萬~100萬的城市有:29個。這兩區域的城市匯聚了區域內65%的人口;3)人口介於20萬~50萬的城市有:34個;4)人口小於20萬的城市有:116個,這種類型的城市平均規模只有6.4萬人。紐約是城市群中的最核心城市,位於產業結構的最頂層,充分發揮輻射和帶頭作用。
  • 中國五大超級城市群格局形成,這些地區最具潛力!快來看看有沒有你...
    同時,《報告》指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遊以及成渝城市群將成為未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抓住這五大城市群的發展機會才能把握住中國城市發展的未來。2017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TOP50研究結果顯示,從城市層級來看,一線城市排名領先,上海、北京、深圳投資吸引力仍保持全國前三位;天津排名首次進入前4,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重慶等核心城市經濟基礎強、人口流入多、市場需求旺盛。在二線城市中,鄭州、廈門、合肥領銜排名,分列12、13、16位,長春、哈爾濱、大連則繼續延續上年的態勢,排名靠後。
  • 中指院:五大超級城市群將成中國最具潛力地區(名單)
    我們順著三大戰略規劃的指引與城市發展的軌跡來看,未來中國核心城市群的空間格局也逐漸清晰起來。三大戰略的疊加區域也將是未來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京津冀本身就是三大戰略之一,發展潛力最為突出,長三角、長江中遊以及成渝城市群分布在長江經濟帶沿線,是東中西部產業轉移的最主要橫向通道,而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都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承擔著海上對外開放以及創新升級的使命。
  • 經濟學家樊綱:城市群可平衡大小城市矛盾
    對於城市群尤其是今年從國家高端的層面上就有多次提及,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也就是說,城鎮化肯定還是要發展的,但是更注重新型,新型體現在人的城鎮化,以人為核心,產城融合、和諧宜居、城鄉統籌、生態節約,不再只是追求快,也已經從傳統房地產中跳脫出來。除此之外,城市群發展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特別提到,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
  • 中國五大城市群,未來中國城市的核心龍頭引領!有你所在城市嗎?
    城市群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大城市的經濟實力和輻射擴散能力不斷增強,地域範圍不斷擴大,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日趨成熟。近幾年來,我國共規劃建設了19個城市群,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有5個。 京津冀城市群
  •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名單範圍圖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名單範圍圖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41個地級市。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  一名參與長三角城市群規劃編制的消息人士告訴澎湃新聞,長三角城市群規划去年8月基本完成初稿,其後徵求相關部委、地方以及發改委相關司局的意見進行修改,反反覆覆進行了幾輪。  「並不包含所有的地級市,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中哪些城市覆蓋哪些城市不覆蓋,此前爭議很大,現在還未發文,不方便透露。」
  • 中國五大城市群發展潛力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們在前期推出了《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中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排名:2019》、《中國十大最具潛力都市圈:2019》等系列報告,本篇結合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規律,對中國規劃建設的19個城市群進行排名,並對五大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逐次分析。
  • 中國19個城市群誰最有潛力 未來已來的新機遇
    城市群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2006年「城市群」第一次出現在中央文件,2013年以來中央要求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當前19個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75%人口,創造88%GDP,其中城鎮人口佔比78%。誰能夠成為未來都市圈乃至城市群中的佼佼者?
  • 在中國,比較有發展潛力的城市有哪些?
    二、強省會城市:杭州、南京、武漢、成都、重慶 強省會城市無論是城市首位度、還是城市地位、未來發展潛力都是普通城市無法比擬的。 五個城市中,杭州是特立獨行的存在。
  • 恆大研究院|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100個城市
    除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外,前50名其餘地級市大多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其中長三角城市群8個,珠三角城市群4個,海西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各2個。分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排在200名之後的城市佔比分別為4.6%、22%、64.1%;東北地區有30座城市位列200名之後,佔本區域地級單位個數的83.3%,發展潛力總體靠後。
  • 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
    在中長期,城鎮化、居住改善、城市更新三大紅利將支撐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平穩發展。從區域看,中國進入城市群都市圈時代,區域分化突出,城市發展潛力差異巨大,城市研究價值更加凸顯。2)分析框架:基本面分析趨勢,市場面分析時機。基本面分析是城市發展潛力研判的核心,關鍵在於研判人口,邏輯鏈條是:人隨產業走,產業決定城市興衰,規模經濟和交通成本等區位因素決定產業布局。
  • 中國五大超級城市群格局形成 京津冀發展潛力最突出
    ,基於中國城市發展特徵的新變化,房地產的投資策略也隨之發生改變,更多的房地產開發商、金融機構將深耕布局的視角聚焦到城市群範疇上。從城市層級來看,1線城市排名領先,上海、北京、深圳投資吸引力仍保持全國前三位,廣州排名第5;1.5線城市中天津首次排名進入前4,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重慶等核心城市經濟基礎強、人口流入多、市場需求旺盛,排名均位列前10;  2線城市中,鄭州、廈門、合肥領銜排名,分列12、13、16位,哈爾濱、大連等東北城市則繼續延續上年的態勢,排名靠後
  • 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
    在中長期,城鎮化、居住改善、城市更新三大紅利將支撐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平穩發展。從區域看,中國進入城市群都市圈時代,區域分化突出,城市發展潛力差異巨大,城市研究價值更加凸顯。2)分析框架:基本面分析趨勢,市場面分析時機。基本面分析是城市發展潛力研判的核心,關鍵在於研判人口,邏輯鏈條是:人隨產業走,產業決定城市興衰,規模經濟和交通成本等區位因素決定產業布局。
  • 中國十大城市群,未來可提高南通、惠州和瀘州等中城市人口承載量
    一般來說,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被稱為都市,超過500萬可稱為大都市,大都市的輻射半徑可達150公裡,一般都市的輻射半徑可達100公裡。按此標準,我國達到都市標準的城市大約有30座,也就是說,我國已形成30個左右的都市圈。
  • 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深圳第一…
    2019年發展潛力百強城市中有96個位於19大城市群,有54個位於24個千萬級大都市圈。從人均生產效率看,分規模人均創造GDP呈現規模從大到小的遞減現象;1000萬人以上的城市人均創造14萬元的GDP,是100-300萬人城市的2.1倍,是20萬人以下城市的約5倍。在城市群層面,19個城市群的核心在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遊、成渝等5個城市群。
  • 10大人口淨流入城市,全在三大城市群,下一波是周邊房地產的機會
    你心目中的人口流入型城市有哪些呢?近日,一財根據公開數據對42個重點城市整理的《最新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顯示,當前人口淨流入最多的10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廣州、天津、佛山、蘇州、寧波和杭州,全部來自三個經濟圈,其中珠三角4個,長三角4個,京津冀2個。這是否與你的期待一致呢?
  • 中部六省城市群規劃,2大超級城市群和6個獨立都市圈!
    未來中國的城市格局必將是由數個核心城市引領的城市群之間的競爭。在此背景之下,幾乎每個省份都規劃有自己的城市群,以省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就是將來代表各省參與全國競爭的精華。中原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又稱「中三角」,是以武漢為中心,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國家級城市群,也是國家級城市群,範圍涵蓋3省31座地級市,總面積
  • 中國五大超級城市群格局形成,未來城市群內部,打造一小時交通圈
    經濟發展到今天,城市間的競爭早已走出了獨霸一方的時代,城市群間的競爭勢頭剛剛開始,縱觀中國最著名的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廣東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流城市群,這五個城市群從地理位置上看,就像是弓箭一樣,勢如破竹,引領中國經濟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