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3號院博物館探索非遺市場化:毛猴崛起
毛猴崛起非遺體驗活動現場
為學習傳統文化,體驗非遺技藝,10月19日,「見證毛猴崛起」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活動在北京93號院博物館舉辦。本次「毛猴崛起」體驗活動為開放式互動體驗,旨在將傳統文化技藝,用現代審美方式展現出來,是一場傳統與現代、文化與交流的體驗之旅。參加活動的人員不僅可以欣賞毛猴藝術大師的精品作品,還能在毛猴藝術大師的指導下,創作屬於自己的專屬作品。
小小毛猴 百態人生
毛猴是老北京獨有的民間手工藝品,已有100多年歷史,主要靠四味中藥材——蟬蛻、辛夷、白芨和木通組合,按人的肢體特徵粘接成各種形態的手工藝品,通體毛茸,四肢生動,造型各異,活靈活現。毛猴高度只有3到4釐米,衣帽、道具大的不過幾釐米,小的只有幾毫米,卻能雕琢成千姿百態的芸芸眾生。
毛猴作為一項傳統民間工藝曾經在老北京歷史上風行一時,但隨著時代變遷,曾經風靡一時的毛猴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目前掌握這種工藝的藝人已屈指可數,而且後繼乏人,如何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毛猴,如何發掘傳統工藝並使這一傳統的手工藝術得以傳承和發展下去,是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探討的課題。
非遺傳承人邱貽生現場演示毛猴製作
毛猴製作非遺傳承人邱貽生現場指導小朋友毛猴製作
觀看展覽 由大師親自指導毛猴製作
如何重拾人們對這項民間傳統藝術的記憶,讓毛猴藝術走進更廣闊的世界,為毛猴技藝營造更好的傳承氛圍,是93號院博物館舉辦這次毛猴製作體驗活動的主旨。「猴」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擬人化,讓參加非遺項目毛猴製作體驗項目的小朋友們通過「擬人化」的毛猴打造自己的想像世界。
指導毛猴製作體驗的非遺傳承人邱貽生師從著名毛猴藝術家曹儀簡,曹儀簡是當代毛猴藝術大師。此次體驗活動提供蟬蛻、中藥、紙筆等材料,可以隨意設定故事題材,親手製作毛猴,任意繪製場景,還可以與大師零距離接觸,學習傳統技藝,感受文化魅力。
參加毛猴製作體驗活動小朋友的毛猴作品
對於參加非遺體驗活動對小朋友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學生家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能夠讓小朋友了解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他們對非遺有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其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也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北京是國家文化中心,非遺資源豐富,便於孩子了解更多的非遺項目,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很好地引導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產生熱愛;第三,參加這樣的非遺體驗活動,一方面能夠充實孩子們的課餘生活,避免ipd、遊戲機等電子產品過多地佔據孩子們的課餘時間,同時還可以拓寬他們的眼界,提高他們的見識,也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激發了創造力,可謂一舉多得。
非遺傳承人邱貽生與參加毛猴製作體驗活動的小朋友們
線上線下相結合 探索非遺市場化的O2O模式
想把非遺技藝傳承下去,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對於大多非遺項目來說,如何拓展非遺作品銷售平臺和渠道,做到以「以產養遺」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當今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機遇。一種新的交易模式——O2O即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網際網路結合,讓網際網路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線下體驗、線上消費。),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正像李開復所說,O2O未來會改變中國,線上、線下一旦連起來,這是巨大的爆發式的力量。
93號院博物館館長藺煒接受北京電視臺採訪
93號院博物館館長藺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大柵欄琉璃廠精品交易文化季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毛猴藝術體驗活動的目的旨在通過線下體驗讓觀眾直面非遺作品,從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喜歡傳統文化再帶動線上銷售,從而探索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市場化的O2O模式。
相關連結
93號院博物館
地處北京琉璃廠核心區域的93號院博物館是以展示、體驗、交流非遺及民俗手工藝品為主,兼顧非遺作品銷售的小微博物館。其展示範圍涵蓋非遺及民俗工藝的諸多門類,毛猴、兔爺、面人、絨鳥、風箏、草編、木雕、內畫、金漆鑲嵌、宮廷補繡等等,無一不是精工細作。
93號非遺博物館為傳播弘揚非遺文化,面向所有非遺愛好者展開體驗互動活動。93號院博物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以線下體驗活動帶動線上銷售全新的020形勢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之路。
大柵欄琉璃廠精品交易文化季
大柵欄琉璃廠精品交易文化季旨在弘揚大柵欄琉璃廠傳統文化精髓,普及北京老字號品牌文化知識,樹立兩大文化商業區域品牌形象,保護區域內多種文化智慧財產權。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之後,國家重點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大環境下,圍繞「弘揚大柵欄琉璃廠傳統老字號品牌文化,搭建與推動兩大特色區域共享互動平臺」的中心理念,不斷發揮大柵欄琉璃廠「中華老字號集聚區」 和「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交易中心」 等特色品牌優勢,為此,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特每年舉辦北京大柵欄琉璃廠精品交易文化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