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個逗號 拆遷戶與開發商打近4年官司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拆遷協議中是「住房一套,門面一間」,還是「住房一套或門面一間」?一個逗號的有無,意味著拆遷戶一間門面房的有無

  2000天找回一個逗號的公正

  「被告在本判決生效後十五日內向原告交付門面房一間35~40平方米」……

  3月14日,四川省蒼溪縣拆遷戶李術瓊懷揣著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書,專程坐車7個多小時來成都向工人日報記者通報她打贏官司的消息,這是因為記者曾於2010年1月30日在本報以「少了個逗號,拆遷戶與開發商打了近4年官司」為題,報導過她的官司。

  記者依然記得,當時面對再審敗訴的她被氣得語無倫次、全身發抖。她說:「雖然我是一個家庭經濟困難的弱女子,但我相信『真理』在我這裡,不奪回那被開發商抹掉的『逗號』討回那間本屬於我的門面房誓不罷休!」

  依法抗爭6年,李術瓊真的實現了她當初立下的「誓言」。

  「門面」有無風波源於一個「逗號」

  2000年,李術瓊的父親去世後,她和丈夫郭忠平繼承了父親居住在蒼溪縣老幹部局「老紅軍樓」宿舍的房產。

  2004年2月,該住房被鑑定為危房,縣老幹部局為此與蒼溪市政公司達成了《關於改建老紅軍宿舍樓危房的協議》,市政公司指派開發商薛某、劉某作為項目總管負責改建及相關安置事宜。

  同年7月5日,李術瓊、郭忠平與薛、劉二人籤訂了舊房拆遷安置協議書,雙方當時約定:「乙方同意以產權調換的方式將自己的房屋產權按原拆遷房建築面積以『拆一還一』的標準(即住房一套130平方米,35~40平方米門面房一間)進行調換,互不補差。開發商在工程竣工後交付舊房房主使用前,辦理好住房和門面房屋產權證和土地證。」

  儘管協議已經「白紙黑字」,但協議的履行卻因一個「逗號」的有無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06年4月28日,開發商在按「協議」將一套住房交給李術瓊和郭忠平後,就不再提還應補償一間門面房的承諾。

  李術瓊接二連三找薛、劉說理,對方都否認當初還有應補償一間門面房的「約定」。

  同年5月10日下午,薛、劉邀約了五六個人在縣老幹部局一辦公室約見李術瓊,在讓她出示合同原件時趁在場人多進行了「調包」,換成了其事先已改好的合同——「住房一套130平方米,35~40平方米門面房一間」中的「逗號」,改成了「或」字;「……辦理好住房和門面房屋產權……」中的「和」字也改成了「或」字。

  李術瓊發現自己帶來的合同原件被「調包」後大吃一驚,當即與薛、劉等人發生激烈爭執,要求對方必須退回她帶來的合同原件。

  但薛、劉二人均不承認現場「調包」」,並執意往外走。情急之下,李術瓊只好向當地「110」報警,可「110」因警務繁忙而一直未到現場。

  對方被李術瓊一直「堵」到老幹部局機關下班,最後以上廁所為由一跑了之。李術瓊心急如焚地趕到鄰近派出所請求立案,笠日一大早又前往縣公安局求助。但最後在轄區派出所幫助下追回的「原件合同」已被對方篡改。

  一氣之下,李術瓊將薛某、劉某告上了法庭。

  一會兒有一會兒沒的「逗號」

  「少個『逗號』,那等於就是少了間門面房啊!」

  2006年5月18日,李術瓊、郭忠平向蒼溪縣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請求法院確認「協議書」中給付李、郭住房及門面房各一間的事實成立。

  2007年1月26日,蒼溪縣法院在審理此案後作出判決:一、薛、劉與李、郭籤訂協議書有效;二、即蒼溪市政公司與薛、劉在判決生效後立即向李、郭交付門面房一間35~40平方米。

  薛、劉二人不服縣法院判決,堅稱當初籤訂的「協議書」是寫還李、郭「住房一套130平方米或35~40平方米門面房」,並否認「搶奪協議書單方面改動協議」的事實認定,因此向廣元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

  同年6月20日,受理此案的廣元市中院以蒼溪縣人民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為由,對薛、劉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並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薛、劉二人繼續向法院提起申訴,稱前「兩審」判決認定的事實都不清楚,事實是雙方當事人籤訂協議書時,安置標準是「拆一還一」,李、郭原住房僅89.69平方米,還建住房面積130平方米,已考慮了李、郭的家庭情況,並稱:「住房一套,門面房一間」中的「逗號」是李術瓊後來自己「加」上去的。

  令李術瓊沒想到的是,薛、劉二人的這次「申訴」理由得到了廣元市中院的支持。

  2008年12月13日,廣元市中院再審認為,協議中約定的基本原則是「拆一還一」,李術瓊原住房面積為89.69平方米,且是危房,還建的新房面積為130平方米,已有利於李術瓊。如再還一間,顯失公平。而且與李術瓊同樓居住的另7戶,均還建一套130平方米的住房。為此,法院判決:撤銷一審、二審判決,駁回了李術瓊的請求。

  「天下還有沒有一個公理存在?」上述判決作出後,李、郭在一年後才收到判決書。李術瓊對記者說,當時收到這份遲來已久的判決書時,她差點被氣昏了過去。「不行!我必須要把『協議書』中被人抺掉的那個『逗號』給搶回來!」隨後,她和丈夫向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再審訴求。

  奪回「逗號」淚長流……

  「你看我是不是比兩年前老多了!」再次與記者見面的李術瓊,明顯比兩年前看上去消瘦了許多。

  她說,自向四川省高院提起再審訴求後,她做夢都想著能在「協議書」中早日找回那個「逗號」,天天都盼望省高院儘快開庭審理她的官司。

  今年43歲的李術瓊家境不好,因下崗而不得不到處打零工,體弱多病的丈夫在殯儀館工作。她告訴記者,在此案再審前,有些熱心人曾勸她應花點錢去同市法院法官「勾對」一下(四川話意指「搞關係」),不然你的官司很難贏。當時她就根本不認這個理,一是認為「真理」在自己一邊,二是也苦於家中確實無「勾對」的能力。

  儘管官司在廣元市中院敗訴,但生性倔強的她,仍堅信「法律是公正的」,帶著丈夫跑到廣元市四處奔波,還申請到了法律援助。她最初的「堅信」終於也成為了事實。

  2011年年底,四川省高院在此案的再審中認為,雙方籤訂協議書中的「住房一套,門面房一間」事實成立,故撤消廣元市中院作出的判決,判決「四川省蒼溪縣市政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薛、劉在本判決生效後十五日內向原告交付門面房一間35~40平方米」。

  對於李術瓊稱其一年後才收到判決書一事,法院認為,民事判決書的送達期限受諸多因素影響,且無明確規定,因此李術瓊認為廣元市中院再審程序違法無事實和法律依據……

  按說奪回一個「逗號」的李術瓊理應為討回了自己應得的房產而高興才是,但在記者面前的她一回顧過去6年打官司遭遇到的種種磨難和坎坷,眼淚就像不斷線的水直往下流,任憑記者怎麼勸也止不住。這也許是她為奪回房產而喜不自禁,也許是為爭一個「逗號」那麼艱難而控制不住悲傷?(記者 高柱)

相關焦點

  • 390戶拆遷戶圓了新居夢
    506戶拆遷戶參與報名,通過抽號、登記等工作,來認購此次選房活動的440套房源,最終390戶拆遷戶選到滿意的房子。早上7時,會場外分外熱鬧,拆遷戶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早早在入口處自己鍾意的戶型前排起長隊。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為每個拆遷戶進行籤到和資料審核工作。「我爸想選一個大戶型,我想選個小戶型。」在隊伍中,大家與身邊相熟的人討論著。
  • 榮華月餅15年官司再開打 已打幾十場官司
    打了15年官司仍互不服輸贏的兩家「榮華」公司,昨日又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開打商標官司。2011年,香港榮華公司及其商標權許可使用人東莞榮華公司以侵害商標權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為由,將黃維德、蘇氏榮華公司和蘇國榮再次告上法庭。香港榮華和東莞榮華要求判令被告蘇氏榮華、蘇國榮停止生產、銷售侵犯「花好月圓」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行為,並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1000萬元。
  • 憲法修正案裡一個逗號的刪改
    為了避免理解上的歧義,建議在最終的定稿中將上述兩處規定中「並給予補償」前面的逗號刪去,修改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這不是一個單純語法上的問題,而是強調要清晰地表達立法原意。一個逗號之差,直接關係到公民、集體財產能否得到有力保護的問題。」
  • 土地吃緊,開發商的下一個G點在哪兒?
    沈曉玲表示,瑞安發家於上海太平橋舊改項目,歷經近20年的舊改歷程,打造了一個集商務、旅遊、商業、住宅等物業於一體的多重物業組合,在運營上形成了「先盤活商業、後銷售物業」的獨特模式,並將新天地舊改模式成功複製到杭州、重慶、武漢、大連、佛山等城市。 多元化的參與空間讓房企看到了城市更新項目背後隱藏的巨大潛力。這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深圳市場。
  • e袋洗用一個逗號定義懶人時代
    如果人生是一個長句,逗號看起來並不少。  但如果拆分為每月、每周一個短句,而把逗號看作是一次停頓,一次閒暇,一次短暫的放空,就會發現逗號其實少得可憐。如果以每天為一個短句,逗號更是絕無僅有。
  • 打個逗號,從「心」出發
    高考只是人生中一個節點,不是學習、奮進的終止符。爬過了這道坡,後面還有更多的山峰,等著你去遇見或徵服。 也許,此刻的你在琢磨,「大考」結束了,接下來怎麼辦?不妨給你一個建議:打個逗號,讓身心休整一下,然後從「心」出發,用堅毅與汗水一步步奔向新的目標。 常懷一顆感恩心。
  • 邯鄲拆遷戶狀告政府不作為 拆遷辦稱無辜(組圖)
    第2頁:兩級拆遷辦主任認為拆遷戶利益並沒有受損   《政府4年未刷新房價數據成被告 邯鄲8名拆遷戶狀告政府不作為》追蹤:邯鄲市縣拆遷辦認為政府無辜  本報記者 吳豔霞 文/圖  核心提示他們認為,拆遷戶不應把矛頭指向政府,政府是無辜的。  針對村民們的質疑,邯鄲市拆遷辦負責人認為,「每年公布房價數據」並不是政府的法定義務,法律上只要求定期公布數據。但他們也承認,2003年的文件確實過時了。  拆遷戶的代理律師告訴記者,評估人員曾告訴李躍安等村民,拆遷估價的依據是「邯建字(2003)3號」文件,他們那裡是三類地段,1000元/平方米已是最高價格。
  • 南安市寶蓮中學的暖心事:老師從「拆遷戶」變身「泥水匠
    「泥水匠」為學生修繕宿舍。 原來,新學年報名工作開始後,寶蓮中學的學生數達到近1800人,增加了近300名學生。其中寄宿生就從原先的800多人增加到近千人。學生數增加,意味著家長對學校的認可,本來是件好事,但寄宿生的增加意味著現有的學生宿舍必須馬上擴容。
  • 南安市寶蓮中學的暖心事:老師從「拆遷戶」變身「泥水匠」
    學校班級學生數增加,學生宿舍急需擴容,老師們不僅紛紛讓出自己的宿舍,變成「拆遷戶」不說,更是主動購買瓷磚,拌起泥水,變身「泥水匠」為學生修繕宿舍。這樣的暖心事兒,就發生在寶蓮中學校園內。 暑期將要過完,近日,寶蓮中學也迎來了前來報到的高一新生。
  • 如何設計出一個好logo?深圳逗號設計為你解答
    logo設計作為一種藝術,看似只是一個符號,卻充當著設計中的「小品』,logo設計也是廣告設計中最難操作的。一名專業的LOGO設計師,基本功需要深厚,再到實踐中去不斷打磨,比如設計各種企業公司LOGO,能更快的領悟其中的技巧與理念。那麼如何設計出一個好logo呢?
  • 英語寫作中逗號的使用
    中式英文咱們暫且不說,最容易被大多數人忽略的一個錯誤是標點符號的使用錯誤,尤其是亂打逗號。殊不知,英語句子與漢語不同:我們經常看到,一段很長的漢語文章,可以有很多逗號,間隔著幾個句號;而英語句子有完整的主謂賓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應該打句號,不然就會出現句子判斷錯誤,從而影響整段文章的邏輯發展。不光寫作有考查,就是ACT和SAT的語法考試裡,有關逗號的題目每次考試至少也要考3-4題。
  • 不要小看每一個逗號
    有時候,大概是為了打字方便,逗號被空格代替,短句們好像都打定主意老死不相往來,看起來孤零零、空落落;有時候,連預留給逗號的位置都沒了,一排字密密麻麻堆積在一起,只待有緣人耐心揣測、小心甄別、用心細讀。逗號是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標點符號之一。不要小看每一個逗號,它可有悠久又曲折的身世。我們每天使用的逗號從哪裡來?
  • 麓山快評|打個逗號,從「心」出發
    高考只是人生中一個節點,不是學習、奮進的終止符。爬過了這道坡,後面還有更多的山峰,等著你去遇見或徵服。也許,此刻的你在琢磨,「大考」結束了,接下來怎麼辦?不妨給你一個建議:打個逗號,讓身心休整一下,然後從「心」出發,用堅毅與汗水一步步奔向新的目標。常懷一顆感恩心。
  • 法律語言表達:從一個逗號說起
    在審議時,「並給予補償」前面的逗號引起了一些人大代表的疑慮。有人大代表提出,以上兩處規定中的「依照法律規定」,是只規範徵收、徵用行為,還是也規範補償行為,應予明確。  如果逗號不去掉,寫進憲法的這個句子,不同的人對逗號分割力度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需要最嚴謹的語言表述。這就意味著只有刪除這個逗號,才能刪除將來可能的分歧。
  • 拆遷戶為出租房屋 在樹上掛滿廣告牌 但他們卻很發愁
    如圖所示,該區域多為農村拆遷安置房,很多中介、拆遷戶在路邊等待著看租客光臨。(圖片來源:銳圖)一位女子走過貼滿房屋出租廣告單的街道,據了解,該區域租金價格多為800元—3000元不等,且多數為拆遷戶直租。
  • 開發商:購房人死亡,我該把房子備案/交付給誰?
    作者 | 王巖律師【事件背景】近日,開發商甲接到某街道辦事處通知,要求開發商甲按照《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為拆遷戶辦理商品房合同備案及入住手續辦理過程中,小乙找到開發商甲,稱其父(拆遷戶乙)已死亡,要求甲將補償給乙的商品房直接備案至小乙名下。開發商甲經多方打探,了解到乙確以死亡,但無法核查小乙是否為乙唯一合法繼承人。無獨有偶,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亦曾審理過一起類似案件。
  • 古詩中是以逗號為一句,還是以句號為一句?
    但是,在古詩裡,卻給人很大一個疑問,那就是:在古詩中,究竟逗號之後算是一句呢?還是句號之後才算一句?其實,這個答案很明確,古詩與今天的白話文使用標點符號的含義不同,逗號,往往表示了古詩的一句話,而不是句號。古詩的第一句話在第一個句號處?大錯!
  • 安徽一釘子戶,固執地堅持了近10年,今年8月終於被拆除
    城市建設拆遷作為一種政府行為,應該讓拆遷戶得到應有的公平、公正、平等、自願的補償,感受社會的進步。簡單粗暴的工作方式,政策面前人人不平等,都是「釘子戶」出現的原因。在這方面,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亟待關注的和諧拆遷問題。
  • 臺灣苗慄大埔案逆轉 四拆遷戶勝訴
    原標題:臺灣苗慄大埔案逆轉 四拆遷戶勝訴  中新社臺北1月3日電 引發多次衝突事件的苗慄縣大埔案,被拆遷戶控告臺當局有關方面區段徵收違法,原判拆遷戶敗訴。臺中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3日宣判,判決張藥房、朱樹、黃福記及柯成福四拆遷戶勝訴,其他駁回。
  • 拆遷戶眼中誤解的「強拆取消」
    也有很多拆遷戶說「現在法律已經取消了強制拆除,只要自己一直拒絕籤字,對方也不能把房子強拆掉」,經過我們搜索資料發現,確實有很多自媒體發布過關於取消強拆的文章,對於這個問題,是拆遷戶誤解還是還有別的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