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多動症VS注意力難集中,到底怎麼區分?

2020-12-13 惜手裡

孩子在上幼兒園時,曾經跟我講過他班上有個孩子上課時總會亂動,打擾別的孩子聽課。有的家長聽說了之後就小聲議論「這孩子會不會是多動症啊?」大人也忙著按別人的建議去做微量元素檢測,並想辦法補鋅。

似乎現實中多動症孩子很多,難道只因比其他人更活潑好動就是多動症?

我又問了問具體情況,孩子告訴我,那個孩子平時也有情況是很安靜的,比如:他在吃飯的時候就很專心,他在玩玩具時也很專心……聽過大家對這孩子的談論,再看.看這孩子的表現,我個人覺得他只是純粹的活潑好動、思想更容易開小差,走神而已。

其實,在孩子7歲以前,不要隨意給他貼上「多動症」的標籤,儘管孩子的有些表現確實與多動症孩子近似,但還是有本質區別的。那麼,多動症孩子與普通好動的孩子主要區別在哪兒呢?

01自我控制能力差,隨波逐流

正常的孩子即便在陌生的環境裡也會儘量約束自己,對人有禮貌,將自己變成「乖寶寶」,不膽大妄為。

而多動症孩子無論到了哪裡,都如坐針氈,小動作不斷,根本靜不下來,也基本沒有自治能力,不分生熟。做事前缺乏思考,不顧及後果,容易造成不良後果。

02做事都心不在焉,愛管閒事

孩子畢竟還小,貪玩心強,而一般正常的孩子儘管也頑皮好動,但一旦遇到他感興趣的事情也會不由自主聚精會神地聽或做,並且還很討厭被別人打斷——倘若有人來打擾了他,一定會跟這個急,一會兒跟那個貧……

多動症的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定力,無論做啥事情,或者玩什麼玩具,基本都是心猿意馬,心不焉的,仿佛他的精力根本集中不起來,沒有幾件事能讓他專心致志的,但卻愛管其它無頭之事。

03腳踏西瓜皮,滑到哪兒算

正常的孩子如果看上去是活潑好動的,可能有其原因、有其目的。他們往往是想讓家長過多地關注自己,或是希望得到某樣想要的東西,也可能是對某東西感興趣了……所以孩子才會表現得很好奇,很想一探究竟。

而多動症孩子的行為卻往往是漫無目的,是隨機性的,屬於一時的衝動,三分鐘熱度。他們不在意於別人的內心感受、表情或無惡意的玩笑,故而常常做出與場景極不符的、令人不悅的操作。

個人覺得還跟家庭教養,監護人的心態也有較多關聯。怎麼規避也是一門學問,有一定的科學規律,也可適當改善飲食、微量元素增補等。

1 給孩子創設良好學習環境

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或專注做一樣事情時不要幹擾他,家長最好坐下來,耐心等他把事情完成,當孩子沉浸於他喜歡做的事情時,也在培養他的注意力。這是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必要條件。

2 讓孩子專注一件事情

如果孩子手裡同時在做兩件或者兩件以上的事,那麼孩子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分散,也就影響了注意力的有效性。

每天安排孩子讀書10到20分鐘,挑選孩子喜歡的文章,和孩子一起幫助孩子完整地將文章讀完,可以使孩子的口、眼、腦互相協調,使注意力集中。

3 關心孩子,適時調整孩子的情緒

孩子只有在歡快的心情下才有可能專注做一事。所以當孩子有壓力、生病時,家長要多給予他關愛,不要一味地強求孩子做高要求的事。

而當孩子做了某件事情時,就要讓孩子學會辨別操作的對錯,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讓孩子在做事情時集中注意力,讓約束力轉化為控制力,專心做好手中的事。

孩子專注力的養成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非一蹴而就能成,有時需要一定的時間——有個比喻說得好: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

作為家長要懂得一定教育規律,需要時刻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幫助孩子培養好定力!

相關焦點

  • 孩子經常坐不住,不能注意力集中怎麼治?多動症有什麼治療辦法?
    經常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長時間注意一件事,到處亂跑,這樣的症狀有很多的小孩子都有,那麼這種症狀就一定是多多動症麼?今天帶你了解多動症!一、什麼是多動症?兒童多動症候群(hyperkinetic syndrome) 簡稱多動症,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廣度縮小,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情緒衝動並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該病於學前起病,呈慢性過程。
  • 怎麼區分孩子是頑皮還是多動症?
    家長送孩子進入幼稚園或小學系統學習後,老師經常反映孩子上課思想不集中、做小動作、作業敷衍了事、成績不穩定。那麼,種種現象到底是因為孩子頑皮還是孩子多動症?該怎麼區分?少數多動症患兒動作反應遲鈍、動作不靈活、不協調,扣紐扣、繫鞋帶動作緩慢,跑步常摔跤,寫字、用剪刀動作笨拙;頑皮孩子沒有這些運動缺陷。 父母了解了好動和多動症之間的區別之後,要慎重對待孩子的多動當孩子沒有突出表現時,父母不要胡亂猜測,不能隨隨便便就給孩子貼上「多動症」的標籤。
  • 愛動、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孩子不是多動症,而是自閉症,想區分看這2點
    但父親宋某不太理解,說同小區一個 9 歲的孩子也有愛做小動作、無法靜坐、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被診斷為「自閉症」。 為何兩個孩子有類似的行為,得的卻不是一個病呢?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多動症的表現,5個方法提高孩子注意力
    7歲的濤濤是一個可愛聰明但是好動的男孩,剛上小學一年級的他往往很難堅持一節課都在認真聽講,有時上課二十分鐘就要打報告去廁所,還有時候上十分鐘課就要和同桌打鬧。老師無奈給他換了好幾個同桌,大家都受不了好動的濤濤。老師反應給家長很多次,濤濤媽媽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
  • 孩子到底是頑皮還是多動症?
    孩子精力太旺盛,喜歡動來動去,注意力不集中,讓一部分家長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動症。還有一部分孩子,患了多動症,可是家長沒有認知到,以為孩子只是單純的「淘氣」,耽誤了孩子治療的最佳時機。那麼,如何區分孩子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呢?實際上,活潑好動與兒童多動症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 怎麼判斷孩子是多動症?
    怎麼判斷孩子是多動症,醫學上規定其症狀發生在7歲以前,實際上,多動症狀在3歲時就可能已經存在了,甚至一些孩子在胎兒期就表現出胎動多,在嬰兒期也明顯比一般嬰兒好動。那麼,怎麼判斷孩子是多動症?
  • 孩子注意力總不集中,活潑好動或是多動症?想要改善從細節做起
    我和婆婆兩個人看他都不夠,好不容易送進幼兒園,麻煩事也特別多,現在上小學了,被老師反映注意力總不集中,好像凳子上有釘子似的,坐不住,一點也不省心。我現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了,您說我有必要帶他去醫院檢查嗎?其實,類似這樣的疑惑,很多家長都有。
  •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是多動症嗎?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一些「樂觀派」家長覺得是孩子調皮,長大或者多管教下就好了,一些「焦急」的家長會害怕小孩有多動症。其實是調皮還是多動症,是有依據可循的,我們可以通過下面3點進行初步判斷:1、多動是否有目的性?
  • 注意力不集中?各種小動作多?無法安靜……「熊孩子」都是多動症嗎?
    孩子頑皮淘氣難免被貼上「多動」的標籤,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各種小動作多、特別多話、無法安靜……如果孩子明顯比同齡人自控力差,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多動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那麼,正常的頑皮好動和多動症有什麼區別?熊孩子都是多動症嗎?孩子為什麼會患上多動症?多動症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又有哪些影響呢?
  • 孩子小動作停不下來,是多動症麼?如何正確區分多動症和抽動症?
    遇到一個總是靜不下來的孩子安靜做事情的父母總會生氣責罵孩子,「你怎麼這樣不聽話!」、「你就不能停下來安靜一會兒麼?」、「你是有多動症麼?」。「你是有多動症麼?」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多動症麼?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真的知道什麼是多動症麼?我在前面兩篇文章給大家普及了關於抽動症的相關知識,那麼,同樣是多動,同樣是停不下來,我們應該如何區分這兩者之間的細微差距呢?
  • 不要給孩子亂貼多動症標籤
    約有70%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班有50個學生,那麼有5個可能就是典型的多動。相比以前,為什麼我國的多動症孩子越來越多了呢?當然,多動症越來越多的原因,還與數位化時代,孩子過分依賴電子產品,接受過多垃圾信息息息相關。
  • 孩子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3個辦法可分辨
    比如不能聽從老師的安排排隊做遊戲,經常插隊;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外面的聲音吸引;總喜歡在幼兒園裡跑來跑去,衝撞其他小朋友。曉曉的父母認為小男孩活潑好動一些是正常的,大一些就會好。但上了小學之後,曉曉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
  • 3步區分調皮還是多動症
    老師嚴肅的批評了他幾句,他就把凳子往地上一推,衝出了教室,怎麼拉都拉不回來!這樣類似的事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俊俊的脾氣雖然來得快去得也快,往往是安慰幾句就沒事了,但就是不長記性,就算被批評了,當時傷心得不行,之後也還是沒一點轉變。
  • 怎麼集中注意力
    為什麼上課的時候容易走神,因為大腦會自發地讓您關注周圍各方面的信息,而要集中注意力的話,需要自我克制。。。但是有些人就非常擅長克制走神,沒有錯,這是天生的。但這些人也會受到一種神奇的東西的影響,手機手機的使用會極大地影響您的專注力。如果您把手機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即使手機處於關機狀態,也會在降低您保持專注的能力。
  • 兒童注意力缺陷是多動症嗎?家長們應如何判斷?
    很多孩子非常的活躍,非常的多動,爸爸媽媽們又擔心孩子得了多動症。那麼,兒童注意力缺陷是多動症嗎?1、兒童注意力缺陷是我們所說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即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一些家長認為多動症不需要治療。孩子們年輕時過於活躍是正常的,長大後會逐漸好轉。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怎麼回事?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多動症通常表現為兒童注意缺陷出現障礙的一種病,同時還可能伴有活動過度和衝動行為的發生。多動症患兒在學習上也會存在障礙,導致學習成績不好,對患兒危害是很大的。那麼,寶寶多動症是怎麼回事?寶寶多動一般表現為注意力上的不集中,日常的各種行為活動較多。針對寶寶的這種多動的行為特點,父母一定要進行有效的行為約束,以及心理調節,這樣對幫助寶寶改善多動的行為習慣有很大幫助。那麼,寶寶多動應如何應對?
  • 孩子太活潑,到底是好動還是多動症?該怎麼進行注意力訓練?
    面對這樣的寶寶,你或多或少都會懷疑是否有多動症的可能,然而多動症的標籤可不是隨意貼一、多動症是腦子出了問題要想分清楚,首先還是得了解一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大腦掌管著包括運動、平衡、協調等各個體系,所以需要處於興奮的狀態,但ADHD寶寶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大腦其實一直處於低迷的狀態,導致體系間出現混亂,寶寶就會出現注意力分散、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和情緒衝動、任性等明顯表現。1、分場合和時間嗎?
  • 注意力不集中、衝動、難以安靜……孩子,你多動了
    需要注意力集中時無法集中;3.TWO注意力缺陷並不是說做任何事都無法集中注意力注意力分為被動注意力和主動注意力。被動注意力就是:被外界吸引,因為那樣東西他感興趣而投入關注。比如看動畫、打遊戲。主動注意力,指的是主動地投入精力,有意識地保持專注。比如聽課、寫作業等等孩子需要完成自我調整,主動集中注意力去完成的任務。而當孩子難以有效地對自己下達指令,就會出現注意力缺陷。
  • 「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其實是生病了!
    陽陽是小學二年級學生,是家裡的寶貝,可是讓爸爸媽媽頭疼的是他喜歡喝可樂、雪碧,上躥下跳沒有一刻安穩,情緒不穩定,常常衝動任性,一不高興就對家裡的東西摔摔打打。
  • 是調皮還是多動症,看看醫生怎麼說!
    ,家長們先別著急,有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動作多就覺得是多動症了,其實多動症的症狀表現不僅僅是動作多而已。我們可以通過注意力不集中和有多動行為來判斷,孩子一般出現多動症的時候會注意力很難集中,他們在學習或者進行一些活動的時候很難注意力集中精神,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通常會表現出來沒有仔細聽別人說話;有多動症的孩子,就經常會有不停的動作,而且在安靜的時候也無法控制自己,甚至經常會打斷別人或者是幹擾別人工作,對其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