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檢驗治理能力,疫情拷問治理水平。社區(村)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跟著一起了解浙江杭州上城區和濱江區,在村(社)防控方面,他們的一些具體做法。
上城區
健康碼遇上ETC神器
有了新變化
每次都要用手機出示健康碼才能在疫情防控卡口順利通行嗎?日前,在上城區行政服務中心和清波街道定安路社區、清河坊社區等地,居民只需將身份證放在一臺健康碼識別「神器」上,就能顯示最新的健康碼信息。
「聯通健康ETCPro」智能掃碼設備
這個健康碼識別「神器」全稱是「聯通健康ETCPro」智能掃碼設備,由杭州聯通公司研發,具備AI圖像識別、語音通報、人流統計等功能,通過身份證識別技術來識別健康碼。
目前,一個卡口每天採用身份證通行的大部分是老人,這些老人沒有智慧型手機,有的即使有智能機也不會操作。
有了這臺健康碼識別神器,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老人們只需由子女或社工為他們申請好健康碼,就可以直接使用身份證通行了,從而大大減輕了卡口工作人員的負擔。
「健康ETCPro」創新產品實現了「人、證、碼」三合一核驗,保證了健康碼核查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即使是沒有手機或不懂如何使用手機申請健康碼的居民,也能憑身份證快速通行。
同時,工作人員也能與旅客保持一定的距離,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通過這項改進,公共場所的防疫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築起了又一道技術防禦牆。
除此之外,這臺設備還能做到「人過留痕」。每一個刷卡通過的人在設備後端管理平臺上都有實時的數據記錄,以便於將來追溯與核查,實現了「人、證、碼」的三合一核驗,確保健康碼核查的可靠性。
濱江區
當社區防疫遇上外籍居民
他們這樣做
舉國之力鏖戰月餘,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國際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守好社區大門,幫好外籍居民,成了一個新的挑戰。
濱江區長河街道各企業網格繼續做好企業中持有「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的外國人排查和信息登記工作,以及園區(樓宇)外籍人員返杭情況排查、登記和隔離管控工作。各社區做好入境回國人員的摸底排查及管控工作,確保底數清、情況明、信息準、處置快。
街道向各社區發放四語提示海報,張貼在小區門口、樓宇大堂等醒目位置,讓外籍居民能更好地了解政策,主動上報信息。
除了有硬核防護,濱江區還有幾個社區結合自身優勢,提供暖心服務,幫助外籍居民做好疫情的防護和解答工作。
中興社區
中興社區地處濱江「中心」地帶,轄區商住樓宇眾多,商業氣息濃厚,其中也不乏有外籍友人居住。近日,社區成功邀請一位韓國友人(下圖右一)作為社區志願者開展相關工作。
這位友人是從韓國返杭,根據相關政策已居家隔離14天。這14天內他與社區工作人員溝通密切,每天上報體溫及其他身體情況,他感到非常溫暖,在社工的邀請下,該友人愉快地成為一名社區志願者,協助社區與其他韓國友人進行溝通。
3月8日,社區在解除另一戶韓國居家隔離觀察人員時,就與這位熱心的韓國友人一同上門。在他的溝通下,解除過程十分順利,社區工作人員詳細記錄了相關情況,並在體溫等指標沒有異常的情況下向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發放了解除告知書。
江漢社區
江漢社區作為濱江區核心區域內的城市社區,轄區內住著不少外籍人士。面對這些外籍居民,江漢社區「防疫戰」裡一位新社工——王佳琦,積極發揮自身英語八級的專業優勢,向外籍居民宣傳防疫知識、登記人員信息,為其答疑解惑。
來自墨西哥的bruno,想叫打掃衛生的阿姨進小區,卻不知道小區能不能放行。微信裡一問,王佳琦及時準確地給予了回應。
從荷蘭過來的Kevin,未報備半個月內的詳細旅居史,王佳琦主動聯繫詢問,幫助社區掌握外籍友人行程。看似很平常的一個問題,如果因為語言的不夠通暢為交流造成障礙,勢必會給疫情防控留下漏洞、埋下隱患。
為打好下一階段境外輸入的疫情防控工作,社區還積極做好不同語種的告知書、宣傳頁的張貼,設立英語電話專線,盡全力嚴防境外輸入。
晶都社區
晶都社區編輯推出了一封集中文、英語、韓語、日語等四種語言為一體的公開信。
信中對外籍友人的歸來表示歡迎,同時也告知他們要積極配合防疫檢查、自覺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就醫就診等事項,號召他們與中國公民並肩前行,攜手守衛共同生活的家園和城市。
此舉讓外籍友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社區的關心與關愛,為社區貼心、周到的服務紛紛點讚。
觀潮社區
生活在觀潮社區的外籍友人有80餘人,主要來自韓國、日本、義大利、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年前部分外籍居民或回國探親,或外出旅行,如今他們陸續返杭。可近期境外疫情形勢突然嚴峻,如何做好外籍人士入境疫情防控便成了一道難題。
觀潮社區即刻成立了外籍居民入境服務24小時專班,由英語專業八級社工楊智穎擔任專班顧問,協同其他會雙語的社工和志願者,強力解除了語言溝通障礙,助力社區第一時間落實入境人員的安置與管控。
江一社區
姜莉莉是江一社區的社工,英語八級的她在這段時間化身成了社區的「莉莉專線」。
當各卡口遇到溝通較困難的外籍友人,社工會撥打「莉莉專線」,再由她向外籍居民為他們一一解答相關政策和注意事項,做好登記工作,大大降低了語言不便造成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