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觀賞木槿,花是中藥材也是潛力蔬菜,為啥爛田裡沒人管

2021-03-02 鄉村專欄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鄉村專欄」,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農村有種作物,原本是觀賞樹木,近年來成了種植熱門,不僅樹苗可以出售,花還是中藥材和潛力蔬菜,像這種多功能的農作物,在農村並不多見,那麼,這種作物經濟效益如何,值得發展種植嗎?

在譙城區趙集村,村民趙大姐閒來無事,又來到她家的田地裡,查看木槿樹的長勢,對於木槿這種樹木,小時候比較常見,往往是作為觀賞樹木在村子裡出現,每到開花季節,滿樹都是嬌豔的花朵,而且花期很長,極具觀賞價值,只是不知為何,這種樹後來就漸漸消失不見了。

只是樹上的花朵是紫紅色的,和趙大姐種植的這種開白花的木槿,應該不是同一個品種。

對此,趙大姐表示,她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不過她種植的這種木槿,主要還是作為觀賞樹苗出售,其次是摘花烘乾作為中藥材進行銷售,而且木槿花還是一種潛力蔬菜呢,用這種花炒肉片之類的,味道也是十分美妙,別看在咱這裡沒有時興開,但在南方很多城市,用木槿花做成的菜餚並不稀罕。

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想不到小小一朵木槿花,竟還有如此多的功能價值,那麼,具體的經濟效益如何呢?

趙大姐:「木槿花原本行情還是不錯的,最高的時候乾花可賣到100元/公斤,一畝木槿樹可採乾花150公斤左右,這樣算來,畝毛收益就是15000元。

看似很美妙,不過,不知為什麼,這幾年市場價格不斷下跌,每年都有一定的滑幅,到了今年,只有50元/公斤了,市場行情下跌了一倍,關鍵市場需求不旺,最後,乾脆就放棄了採摘。

木槿花還有個特點,那就是早上開花,如果不及時採摘,午後就開始凋謝了,如果放棄採摘的話,這看起來確實讓人心疼,再說咱這裡也沒有吃木槿花的習慣,要不送給左鄰右舍吃,也算沒浪費呀。」

聽了趙大姐的介紹,筆者心裡依然還有疑問,即便是50元/公斤的價格,按照她所說的產量,畝收益也是能達到7000多元呀?難道現在的特色作物種植戶都土豪了,小錢都看不上了?

對此,趙大姐解釋說:「帳不能這麼算,木槿花由於花期較長,其實每天並不能採摘多少,往往三個多月的花期裡,才能採摘150公斤的乾花,你可以算一下,就知道每天能採摘多少了。

採摘下來的鮮花,還要曬乾或烘乾才行,再加上僱人採摘,雜七雜八算到最後,也就剩不下多少錢了。關鍵是,浪費三個多月的時間才是最值錢的,這期間我隨便做點小生意,或者外出打工,掙的錢也比這多幾倍。」

原來如此,怪不得聽起來如此美妙的花兒,就這樣爛在地裡也沒人管了。

聽了趙大姐的介紹,也讓筆者明白一個道理,有些農作物,乍一聽能收入多少多少錢,一副十分有前途的樣子,如果不深入了解就跟風種植,往往就容易掉進坑裡。

雖然木槿樹苗也是可以當作綠植銷售,但木槿樹的發展,應該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對此,你認為呢?

好看的人都點了【在看】👇👇

相關焦點

  • 農村有種「扇子花」,根是中藥材,植株可觀賞,樹林間也能種植
    長大後,才知道扇子花是一種中藥材,而且扇子花還不是它真正的名字,他的書面名字叫射幹。據了解,射幹為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部位主要為根莖,主要有消腫止痛、止咳化痰及清熱解毒和散結消炎的功效,市場需求量比較平穩,種植面積也比較平穩。
  • 農村人種植中藥材,每畝利潤6000元,居然還說賺少了
    不過讓潘大姐慶幸的是,由於知母這些年價格不錯,擴種的農民比較多,如今價格沒有大跌,也算是比較幸運了。她繼續說道:「話又說回來了,我這是在芍藥田裡套種的,屬於拉屎挖茅根,一舉兩得的事情。就是一畝地賺6000元,兩年生長期,每年也有3000元的利潤了,加上芍藥的利潤,也算比較令人滿意吧,整體上說,還是比種植糧食作物強上百倍!」有朋友聽了潘大姐的介紹,忍不住羨慕地說,怪不得你們這裡的農村人那麼富裕呢,原來都是通過種植中藥材發的家呀,等到種植的季節,我今年也計劃種上幾畝,只要比種小麥玉米強就行。
  • 魏志平:中藥材種植築就群眾「致富路」
    (記者:齊春佳 侯一博)端午時節,三思鄉的田野裡,種滿了中藥材,一道道田壟如同五線譜,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碌,宛如躍動的音符,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三思鄉東大村東明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田間除草、鬆土。
  • 種植成本暴跌10倍,熱炒後的中藥材藏紅花,還能種植嗎?
    對於藏紅花這種中藥材,絕對是一種夢幻般的存在,在當地種植區,從當初的默默無聞,到農民朋友瘋狂種植,藏紅花種球從當初的十多元每公斤,瘋漲至十倍還多,每畝種植成本也飆升至3萬多元。一時間,藏紅花成了一種讓人高攀不起的中藥材,當地農戶都開玩笑說,如今能種得起藏紅花的,絕對是富豪級別的人物,特別對於那些幾十畝上百畝種植的,動輒就是上百萬上千萬的投資,更是富豪中的戰鬥機,普通農戶只能望藏紅花興嘆,有點兒底氣的,兩三畝種植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所以終日都是在提心弔膽中度過的。
  • 果實似豆子,種子有毒,既是水果也是菜,如今大量種植致富
    最近農村地區陸續結束春耕了,農民對於今年自己所選擇的作物都十分有信心。村裡有人選擇繼續種植柚子,也有人改種蔬菜,也有少部分人選擇一些比較有前景的中藥材。原本單一的種植因多年來柚子行情不好,逐漸發展成多樣化種植。
  • 被譽為「最金貴的花」,市價4萬一斤供不應求,為啥農民不敢種?
    導讀:被譽為「最金貴的花」,市價4萬一斤供不應求,為啥農民不敢種?花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不管是草本植物開的花,還是樹木開花的均是如此,有的花能散發出誘人的清香來,有的花開出來十分豔麗,惹人喜愛。若問這些花有什麼作用或者價值?估計大部分都只知道花可以聞、可以觀賞,實際上有很多花不僅看著好看,聞著香,還有著很好的藥用與食用價值,比如桂花可以做桂花糕、桂花酒,菊花可以泡茶、枇杷花可以釀酒等等。
  • 花可觀賞,種子能榨油,這種「迷你瓜子」已成為農民新寵
    郭大姐:「以前咱這裡很少見油葵的,即便是向日葵,平常也不多見,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幾年突然就多了起來,而且特別好管理,你看這麼大一片,我基本上就沒怎麼管理,你再看這花兒開得多漂亮,為我的農家樂增色不少。前來吃飯的客人,看到這片油葵花,無論男女老少,都要過來觀賞一番,又是拍照又是錄視頻,玩得特別開心。」油葵除了花朵可以觀賞,果實出油率高達40%以上,在當地,除了庭院種植觀賞外,藥材田裡套種油葵,貌似也成了一種流行。
  • 種植哪些中藥材最好
    春回大地,生機盎然,陽春三月,南方已是春暖花開,北方也是冰雪消融,此時應該說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同時也是中藥材種植的黃金時段。那麼種植什麼中藥材最為適宜呢?初次種植中藥材又需注意哪些問題呢?這些年,有越來越多的鄉親對中藥材種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們2017年播出的創富節目中,關於中藥材的也是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再對三種中藥材加深印象。
  • 一年收3次,畝產超萬斤,出口量又供不應求,為啥少有農民種植?
    俗話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而此時又是接近秋冬季,下個月開始就全國進入冬季了,蘿蔔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最為常吃的蔬菜,特別是在冬季多吃蘿蔔還是有益無害的,尤其是價格方面也是非常便宜,算是一款接近平民的蔬菜了。
  • 農民種植中藥材,長得像麥苗,兩年才能收穫,畝成本不足500元
    只見劉大叔將剛刨出來的根莖,抖了抖上面的泥土,渾身布滿了根須,對筆者說:「這是一種中藥材,名字叫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提起知母,還能弄出很多很好玩的笑話,由於知母苗和麥苗差不多,有城裡來的親戚,還大驚小怪,說沒見過還有移栽小麥的呢,哈哈,若是讓我說,這還像韭菜呢,就是只能看不能吃。」
  • 木槿不能種在院子裡?不,除了觀賞,它還有2個作用
    木槿花雖然沒有牡丹芍藥的容顏,開花時也是極好看的。但有人不在自家院子裡栽種木槿花,反倒是大街小巷比較常見。木槿花不能種在院子裡?喜歡隨便種,沒那麼多講究。木槿花為什麼不能種在院子裡在很多地方,都有木槿花不種在院子裡的習俗。
  • 農民不願意種植的蔬菜,非常好吃,並且還能入藥,藥店都在收購它
    農民不願意種植的蔬菜,非常好吃,並且還能入藥,藥店都在收購它現如今科技不斷發展,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人們也是在不斷的研究者養生的方法,雖然很多人有錢了,但是都不像以前一樣大魚大肉的吃了,每天都要講究葷素搭配,並且主要是以綠色食物為準,所以現如今市場上的蔬菜銷售非常的可觀
  • 農民種植冷門蔬菜,形似小白菜,30天即可採摘,人稱「高速菜」
    如今的蔬菜種植,為了不在市場銷售中失去主動性,許多種植戶往往採取「新、奇、特」的種植思路,即在蔬菜種植模式或蔬菜品種上追求人無我有,或冷門優先的原則,以求在市場銷售中佔得先機,從而減少因市場擁堵而賣個好價格。
  • 木槿樹有什麼作用
    木槿樹相信大家不陌生吧,很多人的家裡都種植有木槿樹。在我的父親在世時,我家的院子裡面種有三棵木槿樹,都是我父親種的,開的花是淡紫色的,非常漂亮。木槿樹可以高達四米,而且木槿樹開的花顏色有好幾種,有純白,淡粉紅,淡紫,紫紅等。它的果實是卵圓形,成熟的種子是黑褐色。
  • 安徽農民種植中藥材,發展5年終見成效,用農家特產回饋專家
    常寶鋒是一位種植大戶,曾經也是以糧食種植為主,雖然這裡和藥都亳州相隔不過數十公裡,村裡人卻沒有種植中藥材的習慣,在他眼裡,種植糧食作物就是個辛苦活,辛辛苦苦忙碌一年,其實也掙不多少錢。但在當下,種植什麼農作物賺錢呢?是啊,種植什麼農作物賺錢?這個問題是每一位種植大戶都無法迴避的。
  • 女詩人張文姬為什麼寫木槿詩?喜歡木槿花,就用詩歌去讚美它
    有一首叫做《雙槿》的詩,是諸多詠誦木槿詩中的一首,《雙槿》也叫《木槿》。原詩如下:雙槿綠樹競扶疏,輕姿相照灼。不學桃李花,亂向春風落。詩作成因:這首《雙槿》是作為張文姬為數不多的流傳下來的詩作之一,是一首典型的詠物五言詩,所詠對象為木槿花,木槿是常見於庭院種植的一種灌木花種,是一種很好的觀賞類植物。木槿花單株種植在庭院中就可以觀賞了,也可以雙雙成對種植或者種植很多棵。
  • 農民種植的「香絲菜」,味道獨特是天然蔬菜,植株的用處可不少
    農民種植的「香絲菜」,味道獨特是天然蔬菜,植株的用處可不少在農村裡我們能種植許多的作物,像蔬菜、糧食作物等,其實還有很多的蔬菜以前都是野生植物,在發現它們的價值珍貴後,紛紛被引進來種植。像以前介紹的魚腥草、茼蒿等,以前也都是常見的野草,但是現在人們批量種植,並且在城裡的銷量很好。我們此次分享的野生植物,它也是農民們種植的一種「香絲菜」,其實味道很獨特,也是農村的天然蔬菜,很多人只知道它能食用,其實植株的用處可不少,遇到了不要錯過。
  • 木槿樹苗
    紅花重瓣木槿喜歡光照時間充分的環境,也輕微耐陰,耐寒,耐旱,喜溫暖雨露充沛的氣候和疏鬆透氣的生長。那是一種濃鬱得讓人打噴嚏的味道,像摻著黃連的香粉,與淡雅的花色和清秀的花形完全不相符。因為它的樹型比較高大,而且美觀,在很多產地都是主要的經濟來源,而以優惠的價格,好的質量,送貨到您家門口。五到十釐米的米徑是龍爪槐的正常尺寸,而價格也在之間,所以到,給你的體驗。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導讀: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大家好,我是三農小七,每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三農知識,特別是農村動植物知識。了解更多的農村動植物知識和農業知識,有助於農民朋友日子過得更紅火。
  • 中國最沒「脾氣」的沙漠,農民在這裡種植蔬菜,讓他們生活變好了
    文/隨風飄散中國最沒「脾氣」的沙漠,農民在這裡種植蔬菜,讓他們生活變好了周所周知,中國的沙漠面積是非常大的,而且有的沙漠還在不斷擴大中,於是中國為了可以治理沙漠,想了很多的辦法,並且好耗費了大量的資金,不過結果也是非常好的,現在中國有的沙漠已經變成了綠洲,相信在未來的時候這些沙漠變成綠洲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個世界上最沒「脾氣」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