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成本暴跌10倍,熱炒後的中藥材藏紅花,還能種植嗎?

2020-12-23 農家講堂

前兩天,有位河南的農戶諮詢,請幫忙分析一下中藥材藏紅花種植前景和風險,有位種苗商已經跟他取得了聯繫,由於種植成本已經由3萬多元一畝降至3000多元一畝,在種植成本下降的前提下,想種植幾畝摸索一下。

對於藏紅花這種中藥材,絕對是一種夢幻般的存在,在當地種植區,從當初的默默無聞,到農民朋友瘋狂種植,藏紅花種球從當初的十多元每公斤,瘋漲至十倍還多,每畝種植成本也飆升至3萬多元。

一時間,藏紅花成了一種讓人高攀不起的中藥材,當地農戶都開玩笑說,如今能種得起藏紅花的,絕對是富豪級別的人物,特別對於那些幾十畝上百畝種植的,動輒就是上百萬上千萬的投資,更是富豪中的戰鬥機,普通農戶只能望藏紅花興嘆,有點兒底氣的,兩三畝種植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所以終日都是在提心弔膽中度過的。

藏紅花值錢的時候,快收穫的球莖,或剛種植到田裡的球莖,晚上都是要派人看守的,如此值錢的農作物,貌似真的很稀有。

有人說,當一種農作物被炒作到遠遠超過本身價值的時候,泡沫破滅是遲早的事兒,畢竟藏紅花的藥用部位是花絲,球莖只是繁殖藏紅花的種苗,如今球莖的價格竟然遠超花絲行情,這肯定不正常。

對於跟風種植,先進入種植的早已賺得盆滿缽滿,最難受的當屬那些前期猶豫不決,後經不起誘惑進入的種植戶,筆者一位朋友,去年剛花費十多萬元種植3畝藏紅花,土壤裡的藏紅花還沒見動靜,種球行情就一落千丈,田間的藏紅花瞬間就只值一萬多元,這樣的貶值速度,絕對能和股市有一拼。

面對這樣的結局,種植戶又能如何呢?既然跟風種植,就要做接盤俠的心理準備。

拋開藏紅花種球行情,咱們單說藏紅花花絲價值,按照當年行情,一年生的藏紅花,每畝產花絲0.5公斤左右,產值3000多元,基本上可以抵消種植費用。

二年生的藏紅花可產花絲1公斤左右,產值6000多元,種球2-3年即可收穫,3年生長期的種球可達3000斤,按照當前行情,每畝種球收益15000多元。

由此可見,褪去炒作外衣的藏紅花,發展種植也是有利可圖的,由於藏紅花種植有足夠深度,加上其冬長夏藏的生長習性,農民朋友還可以在種植藏紅花的土地上種植玉米、棉花、芝麻等淺根類作物。

綜上所述,藏紅花種植前景看起來依然很美妙,雖然賺不到暴利,但利潤空間依然很高,不過,想要發展種植的農民朋友,還是要注意以下4個問題:

1、藏紅花種植技術很關鍵,如不能掌握病蟲草害及增產技術,產量受損也會嚴重影響經濟效益。

2、藏紅花雖為名貴中藥材,但市場行情同樣充滿不確定性,雖然種植成本降低,但依然存在風險性。

3、室內種植藏紅花產量雖高,但種球質量無法和田地種植相比,而且種球越大,花絲產量越高,低於8克的種球,當年不會開花,這點新種植戶要注意辨別。

4、藏紅花採摘加工需要人工成本較高,這一點不能忽視。

相關焦點

  • 植物偉哥瑪咖暴跌背後:種植面積5年增長150倍
    「植物偉哥」價格過山車式暴跌背後 瑪咖種植面積5年增長150倍仿佛一夜之間,吸引各路資本瘋狂進入,被市場輪番炒作後每公斤高達千元的瑪咖價格跌下神壇,農戶種植的瑪咖爛在地裡,鮮有商家來收購。此前一度高達每公斤數百元的黃瑪咖最低跌至20元/公斤。
  • 福建女孩嫁到北方農村,種植8畝中藥材,住樓房當老闆娘很幸福
    身處中藥材種植區,見過不少稀罕的中藥材,但今天見到的這種中藥材,卻是十分地吸引眼球。在安徽省亳州市雙溝鎮的一處農家院內,當地農戶正在摘花蕊,是不是挺有意思?據種植戶介紹,這種中藥材名叫藏紅花,是一種名貴中藥材,自從在當地試種成功之後,藥效比進口還好,花絲是入藥部位,花朵也可烘乾後作沐浴用品,按兩年生長期的藏紅花舉例,每畝能收穫花絲一公斤左右,如今售價15000元左右,她家種植了8畝藏紅花,每年純收益都在10萬元以上。
  • 「植物偉哥」價格過山車式暴跌 種植面積5年增150倍
    「今天是春節後才開始銷售,不知道銷售情況如何。」她說。瑪咖去年就大幅降價,年初為400元/公斤,不料到了下半年,就跌到了100元/公斤左右。去年其總共賣了幾十噸的瑪咖,算下來,盈虧平衡。「雲南藥材市場的一些屯貨較多的瑪咖商家虧損就厲害了。」她說。  距離成都千裡外的廣州清平中藥材市場,瑪咖價格稍高。
  • 種植哪些中藥材最好
    花期9~10 月,果期10~11 月。野生白朮現有資源極少,分布於我國東部暖溫帶、亞熱帶地區。栽培白朮宜在氣候涼爽、半溼潤地區、排水良好的丘陵及山區種植。白朮耐寒,幼苗能經受短期霜凍,在冬季能耐受-10℃左右的低溫;夏季如遇暴雨驟晴、高溫多雨天氣,易發病死亡。白朮主產區是浙江省,其次是江蘇、江西、河北、重慶、安徽等省,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 極為珍貴的中藥材藏紅花室內無土栽培採花+室外大田培育種球技術
    極為珍貴的中藥材藏紅花室內無土栽培採花+室外大田培育種球技術藏紅花又名西紅花、番紅花,原產於伊朗、西班牙、摩洛哥、希臘等地中海沿岸國家和小亞細亞地區。藏紅花用途廣泛,在我國是極為珍貴的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涼血解毒、解鬱安神的功效。藏紅花很早就傳入我國,但是種植規模一直不大,目前在上海、浙江、江蘇、四川等地有種植。
  • 農民種植中藥材,長得像麥苗,兩年才能收穫,畝成本不足500元
    只見劉大叔將剛刨出來的根莖,抖了抖上面的泥土,渾身布滿了根須,對筆者說:「這是一種中藥材,名字叫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提起知母,還能弄出很多很好玩的笑話,由於知母苗和麥苗差不多,有城裡來的親戚,還大驚小怪,說沒見過還有移栽小麥的呢,哈哈,若是讓我說,這還像韭菜呢,就是只能看不能吃。」
  • 魏志平:中藥材種植築就群眾「致富路」
    如何「沙裡淘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脫貧致富奔小康,一直以來都讓他心裡沉甸甸的。魏志平雖然出身農民,卻天資聰穎,上學時便一直是班裡的尖子生。也許是鄉音眷戀,也許是鄉愁縈繞,在外打拼多年後,有了穩定生活的他還是惦記著村裡的父老鄉親。2010年,通過競選,魏志平當選為東大村的黨支部書記。農民出身的他,上任後一直致力於發展農村經濟,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
  • 新安縣南李村鎮:種植中藥材 造血拔窮根
    昨日上午,在新安縣南李村鎮韋莊村洛陽翼展藥業中藥材加工基地,數十名工人正忙著分揀剛採收的丹參,該村的種植戶們也在自家院子裡分揀丹參,忙得熱火朝天。  韋莊村的中藥材種植得從4年前說起。該村黨支部書記翟鋼鋒說,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2016年,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後決定引進丹參種植項目。當年,依靠縣裡的「科技扶貧」項目,黨員幹部帶頭組織30多戶貧困戶種植400畝丹參「試水」,一年後效益可觀,每畝地產值1萬多元。  有了丹參種植基礎,2017年,南李村鎮引進的洛陽翼展藥業項目落戶韋莊村。該企業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技術諮詢和中藥飲片的生產及銷售。
  • 6種適合在冬季種植的中藥材
    近年來,隨著中醫藥熱的興起,中藥材種植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發展項目。藥材的種類非常多,栽種的時間都是不同的,你是否還在為不知道什麼時間種什麼藥材而發愁?今天小編就給你介紹5種適宜冬季栽種的中藥材。種植後生長良好,植株健壯,支根多,病害少,塊根大,產量高,質量好,但川烏切忌連作,前作最好是洋芋和玉米地塊為宜。要合理輪作,否則易產生病害,嚴重影響產量。最好的種植時間是11月初中旬,「立冬」節為宜,最遲11月底,過早過遲都會影響產量。
  • 河南澠池縣:打造國內最大中藥材種植示範園
    日前,記者慕名來到該村,這位耄耋老人便與記者嘮起了家常:「每年六七月份,我都要去村裡的天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摘紅花,活不累,每天還能掙個百十塊錢。」   據了解,河南天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澠池縣一家集中藥材高效種植與推廣、產品精深加工與研發、野生資源保護與利用、生態休閒養生與觀光為一體的現代中藥材產業園。
  • 綿陽福康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
    綿陽市遊仙區福康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專業從事中藥材種植、研究、良種繁育、推廣及加工回收為一體的專業合作社,並與太極集團建立了長達30年的戰略性合作關係。現目前在四川省內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48000餘畝,其中綿陽市達6000餘畝,主要品種有:桔梗、白芷、白朮、黃芩、皂刺、木瓜、豬苓、天麻、白芨、百合、柴胡、大黃、防風、板藍根、酸棗、藍莓、連翹、重樓等等。
  • 寶雞建立八大中藥材種植基地
    本報訊 (記者雲獻科)寶雞市充分發揮太白山中藥材資源優勢,建立八大中藥材種植基地,全力打造「太白山藥谷」,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18萬畝,中醫藥產業年增創經濟效益近10億元。  寶雞市建立中藥材八大種植基地的具體內容:一是以西安貫通科技公司和上海明生醫藥技術開發公司為龍頭,在太白縣建立全國最大的紅豆杉種植基地。
  • 乾旱致種植成本翻10倍 文山三七苗一周一個價
    三七「口渴」 種植成本翻了10倍數據顯示,全國近97%的三七都產自雲南文山,近日記者在文山看到,大面積乾旱給三七種植帶來巨大困難的同時,也讓三七市場迎來漲價風潮。三七抗病能力弱,養分需求較高,種植過三七的土地,容易滋生細菌、病原體,有效養分失衡。
  • 麻城牌樓村種植中藥材奔富路
    黃岡日報訊 (通訊員萬永莊 何豔)「牌樓村涼山巖片區修通通村公路後,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解決,現在貧困戶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很高。」5月19日,麻城市木子店鎮牌樓村村幹部張樹明說,「今年有了產業保障,整村都可以脫貧出列。」
  • 夏邑:中藥材種植成治貧良方
    本報記者 韓 豐 攝 ▼夏邑縣中藥材協會會長劉守華在展示中藥材初加工產品。 夏 天 攝 初冬時節,冬日暖陽下,夏邑縣馬頭鎮北劉樓村1200多畝的何首烏種植基地內,十餘名村民正忙著採收何首烏種子。在夏邑縣,何首烏、赤芍、杭白菊等中藥材種植基地呈遍地開花狀,隨處可見。全縣3000多貧困人口靠種植中藥材實現了脫貧致富。
  • 新疆中藥材種植成為牧民增收新亮點
    新疆阿勒泰哈巴河縣薩爾塔木鄉庫爾米希村中藥材收購點負責人王安嶺介紹板藍根今年的產量。 陶拴科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7日電 (記者 陶拴科)「去年第一次種植藥材,我真有點擔憂,家裡人每天總是嘮叨著不停,害怕賠了。
  • 種植中藥材 品質咋保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府網站
    當前,野生中藥材資源日益稀缺,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國規模化人工種植的藥用植物已達300餘種,供應量約佔全國中藥市場的70%—80%,種植面積還在逐年增加。從野生到種植,中藥材品質如何保障?如何才能種出「綠色」中藥材?日前,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調研。
  • 雷菊芳:確保中藥材種植GAP規範
    以下是提案詳細內容:    關於確保中藥材種植GAP規範的提案  中藥材的生產是中藥藥品研製、生產、開發和應用整個過程的源頭,只有首先抓住源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藥的質量問題和中藥標準化和現代化問題
  • 我是中藥材種植戶,聽說白朮高風險,挑選和處理種苗有哪些技巧
    「我是一名中藥材種植戶,今年想種植中藥材白朮,可又聽說這種藥材是出了名的難種植、難管理、風險高、成本高,懷著忐忑的心情想請教一些關於白朮種植中的難點問題,還望不吝賜教。」
  • 中藥材行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之二——中藥材生產種植怎麼啦?該...
    《中藥材行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系列文章之一,《中藥材專業市場正在加速衰落》2月18日發表後,一天閱讀點擊量超過2萬,由此看出藥界同仁對中藥材行業的厚愛與關注。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討論探討中藥生產種植方面的,原題目為《中藥材生產種植需規範提速》,後作了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