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中藥材,長得像麥苗,兩年才能收穫,畝成本不足500元

2020-12-14 農家講堂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但在安徽省亳州市譙東鎮,村裡的劉大叔家正在自家田裡收穫一種農作物,和正常的作物背道而馳,對於露天農作物來說,也算是十分稀奇了。

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農作物呢?讓我們走進地頭,讓劉大叔向大夥介紹一下這種與眾不同的作物吧!

只見劉大叔將剛刨出來的根莖,抖了抖上面的泥土,渾身布滿了根須,對筆者說:「這是一種中藥材,名字叫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

提起知母,還能弄出很多很好玩的笑話,由於知母苗和麥苗差不多,有城裡來的親戚,還大驚小怪,說沒見過還有移栽小麥的呢,哈哈,若是讓我說,這還像韭菜呢,就是只能看不能吃。」

知母,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中藥材,根莖入藥,一般生長二年才能收穫,主產地為河北省,安徽、河南及山東等地也有種植。

除了作為中藥材種植,知母由於植株修長、長勢優美,加上生命力頑強,適應土壤的能力非常強(繁多的根須就是生命力旺盛的特徵),還被廣泛用於園林綠化,及道路綠化等。

如此個性鮮明的中藥材,他的種植效益怎麼樣呢?每畝投資成本如何,以及種植管理復不複雜呢?

對此,劉大叔表示,這世上就沒有容易幹的莊稼活,但相對而言,知母還是比較容易種植的,在咱們當地,極少有人單獨在大田地裡種植知母,而是在中藥材芍藥田裡套種,套種時,不用施肥(若施肥也要等過了緩苗期,否則容易燒根,造成死苗),也不用澆水,只要不過於乾旱,就能正常生長。

種植知母,一般以移栽秧苗為主,市場上有專門培育秧苗的,一畝田100多元的秧苗就夠了,加上後期的施肥,每畝也就是增加200元的成本,即便是加上咱們的人工,每畝頂多500元就可以搞定,所以,種植知母投入成本還是很低的。

唯一繁瑣的就是收穫知母了,由於是中藥材田套種,不能用機械收穫,全都是靠人工,今年受新冠病毒的影響,年輕人都沒有外出做生意,這下可幫了我的大忙了,如今我已是70歲的人了,家裡這三畝多知母,若是靠我們老兩口刨出來,還真有點吃不消。

我家的孫子孫女齊上陣,把外孫們也都喊來了,人多力量大,年輕人雖然沒有幹過農活,但說說笑笑間,三天的功夫也差不多收穫完畢,嗨,人家都說這次疫情不是好東西,但對我來說,反倒是件好事兒了,哈哈。

收穫回去的知母,要在太陽下晾曬,把根須曬去水分,再用剪刀一根根剪掉,這樣的知母才能達到銷售的標準。

至於知母的效益,劉大叔說:「由於知母具有投資成本低、好種植、又可以套種的特點,這幾年種植面積發展迅速,市場行情也是一路下滑,前幾年一畝知母能收益6000多元,現在就差得遠嘍。

每畝按照收穫一噸鮮知母計算,如今市場收購價為2.4元/公斤,一畝地毛收入2400元,去掉1000元的種植成本(種植成本,加兩年施肥、除草),按照兩年生長期計算,每年每畝收益才700元,如果僱人收穫,每畝還要去掉200元。

不過,雖然賺得少,但種植知母太省事了,加上又是套種,屬於一舉兩得的事情,再說了,誰知道哪一年價格又漲了呢?」

正所謂知足常樂,畝收益幾百元的農作物,對於農村年輕人來說,可能特別不屑一顧,但對於依然堅持在種植一線的農村老人來說,有收入,不管多少,都是自身價值的體現。

相關焦點

  • 「雙聯」幫扶鼓勵中藥材種植 甘草讓蘭州北山人嘗到甜頭
    一見面,便拉著記者去地裡看看,指著一片綠油油的甘草苗說:「今年種了1000多畝甘草,今年挖的甘草有300畝,畝產約在700多斤,目前的收購價是一斤8元,每畝地租、種苗等約有1000元,加上採挖人工工資每畝成本約為1600元。」  「去年買了兩套鋪面、一輛轎車。」
  • 福建女孩嫁到北方農村,種植8畝中藥材,住樓房當老闆娘很幸福
    身處中藥材種植區,見過不少稀罕的中藥材,但今天見到的這種中藥材,卻是十分地吸引眼球。在安徽省亳州市雙溝鎮的一處農家院內,當地農戶正在摘花蕊,是不是挺有意思?據種植戶介紹,這種中藥材名叫藏紅花,是一種名貴中藥材,自從在當地試種成功之後,藥效比進口還好,花絲是入藥部位,花朵也可烘乾後作沐浴用品,按兩年生長期的藏紅花舉例,每畝能收穫花絲一公斤左右,如今售價15000元左右,她家種植了8畝藏紅花,每年純收益都在10萬元以上。
  • 種植成本暴跌10倍,熱炒後的中藥材藏紅花,還能種植嗎?
    前兩天,有位河南的農戶諮詢,請幫忙分析一下中藥材藏紅花種植前景和風險,有位種苗商已經跟他取得了聯繫,由於種植成本已經由3萬多元一畝降至3000多元一畝,在種植成本下降的前提下,想種植幾畝摸索一下。對於藏紅花這種中藥材,絕對是一種夢幻般的存在,在當地種植區,從當初的默默無聞,到農民朋友瘋狂種植,藏紅花種球從當初的十多元每公斤,瘋漲至十倍還多,每畝種植成本也飆升至3萬多元。
  • 農村人種植中藥材,每畝利潤6000元,居然還說賺少了
    去年,她在芍藥田裡套種了二畝多,粗略估計今年每畝應該有3000多斤的鮮貨(粗加工後),按照如今的鮮貨行情,4.5元/公斤來算,每畝收益將近七千元,去掉成本和人工費用,每畝6000元的淨利潤是有保障的。就這個產量,潘大姐還不是太滿意,如果管理再精細些的話,產量還會更高些,而且今年的價格有所下降,去年收購價最高的時候,能達到6元/公斤,就這樣每畝又少賺了一千多。不過讓潘大姐慶幸的是,由於知母這些年價格不錯,擴種的農民比較多,如今價格沒有大跌,也算是比較幸運了。
  • 農村有種「扇子花」,根是中藥材,植株可觀賞,樹林間也能種植
    扇子花,顧名思義,這種植物長得像是扇子一般,記憶中,小時候的農村,扇子花只有在樹林裡才有零星種植,偶爾有野生的零星生長,炎炎夏日,上學路上的小夥伴,看四處無人,便偷偷拔掉一棵,掐頭去尾(將分散的尖梢部位掐掉,再將根須去掉),於是乎,一把天然的扇子就做成了,手中搖著這樣一把扇子,走起來搖頭晃腦的,儼然就是諸葛先生再世的模樣。
  • 魏志平:中藥材種植築就群眾「致富路」
    (記者:齊春佳 侯一博)端午時節,三思鄉的田野裡,種滿了中藥材,一道道田壟如同五線譜,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碌,宛如躍動的音符,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三思鄉東大村東明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田間除草、鬆土。
  • 農民計劃種植10畝黑小麥,種子10元一斤,畝收入5000元,能種嗎?
    對於農業種植,如今的農民朋友,都在絞盡腦汁種植「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農產品,藉此來另闢蹊徑、提高農產品價值,從而提高種植收入。張老闆趕忙說道:「這是城裡的種子批發商給我推薦的小麥珍稀品種——黑小麥,說這種小麥無論從營養上還是從價格上,都比普通小麥高上很多倍,而且現在流行黑色食品,像黑芝麻黑豆啥的,都賣得挺好,對於黑小麥,市場潛力巨大,就推薦我種植一些。
  • 金線蓮是珍貴的中藥材,幹品好幾百塊一斤,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
    在我國也是一種非常珍貴的中藥材,目前種植面積不大,前些年在農村的荒地和山嶺上就經常見到,由於金線蓮藥用價值廣泛,近年來人們對它的藥用廣泛認識,瘋狂的進行野生採挖,結果野生的越來越少了。所以比較稀少,現在市場上金線蓮幹品600元一斤,那麼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下面為大家分析。
  • 龍門建設萬畝南藥現代農業種植基地 打響中藥材品牌
    2017年年底,廖友強開始種牛大力,在各項補助政策的支持及鎮村的帶動下,採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農民發展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為農戶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輻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種植。目前,該合作社牛大力種植面積300畝,預計明年全村種植藥材面積可達5000畝,帶動村民增收。在全縣各鄉鎮,像廖友強、李莉一樣期待著通過種植中藥材致富的種植戶並不少。
  • 往年1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4元沒人收,農民:我們也不想跟風種植
    文/農夫也瘋狂之前看到有人說,農民辛辛苦苦種植糧食,起早貪黑的天天勞作,但是等到糧食收穫了以後,一斤糧食的價錢還換不來一瓶礦泉水,這個對比確實很痛心啊。正所謂「糧賤傷農」,農民也沒其他的技術,種植糧食一來是為了溫飽,二來是讓家裡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 引進扶持公司種植觀音草拉動農民增收
    【天地網訊】    修文縣六屯鄉獨山村的農民不用出遠門,一個月僅在村藥材基地打工,多的就可掙上千元的純收入。72歲的低保戶羅庭德激動地說:「我家14畝土地租給公司一年有3000多元收入,3個勞力在基地打工一年能增收上萬元,種1畝觀音草還能增加2000元以上。」
  • 農村田地種植一種野味,農民稱它「藥用黃金」市場價格一斤賣20元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農民田地種植一種野味,醫生稱它「藥用黃金」市場價格一斤賣20元! 過去,大多數農村農民主要從事農地耕作,但現在許多人不在家務農幹農活,而是選擇外出工作打拼。如今,種植不僅生活的不到改善,而且還非常困難,現在種植成本也很高,種植的風險也很高,所以許多人外出工作打拼了。
  • 農民將魚塘種植它,6元每斤,畝賺36000元
    蓮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在農村中也少部分的農民朋友種植它,不過都是小面積的種植,能真正做到大規模種植蓮藕的卻很少。來自新華村的農民大哥戴軍,就大規模的種植了蓮藕,畝賺36000元。作為農村人的我們都知道,蓮藕就像魚一樣是離不開水的,是生長在水裡面的。
  • 今年大姜市場價5元一斤,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
    大姜的主要產地在山東濰坊,河南等各個地方,大姜可以製作薑片,姜風湯,對感冒有明顯的效果,大姜近幾年價格一直穩中不漲,農民對種植大姜很有情感,大姜從種植到收穫需要145天之多,到收穫季節挖大姜的工作農民是很累的,大姜挖出以後要屯貨,放到先前製作好的地洞中,等過年以後慢慢賣出去。
  • 在農村,種什麼農作物利潤高、成本低,還不容易賠本?
    我這裡屬於大西北河西走廊地區,當地農村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麥、胡麻、土豆、黃豆、青稞等等。這幾樣農作物當中,沒有一樣符合利潤高、成本低、穩賺不賠這3個條件。像我家有18畝土地,以前一直種植小麥。
  • 80萬畝Plus | 這家晉商成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種植企業
    源頭把控質量 規模規範種植為了向消費者提供最佳品質的中藥產品,就必須從源頭把控中藥材質量。因此,從2003年開始,振東製藥便成立了中藥材公司,發展規範化中藥材種植產業。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在平順、武鄉、沁縣、左權、和順、渾源等山西省內19個貧困縣,分別建立了黨參、連翹、黃芩、柴胡、板藍根等種植基地623523畝,並不斷向省外擴展,目前已在新疆裕民建立紅花基地20000畝,貴州安順白土苓野生撫育基地30000畝,山東海陽丹參基地5000畝、黑龍江大慶板藍根和防風基地10000畝,四川涼山州川黨參、續斷、重樓基地2000畝,內蒙呼和浩特柴胡基地3000畝。
  • 大蔥與土豆的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為大家細做分析
    農村人一輩子離不開的是種植業,在種植行業中有很多的汗水與淚水是分不開的,春天的種植業是秋天的收穫,收穫中有喜也有悲更有享用不完的美味佳餚。農家土雜肥秧一畝土豆需要三袋,價格600元中暑5號個頭大渾圓,一畝用三百斤,種價在500元社會在進步農村的產品也隨著價格上漲,租一畝土地需要1500元挖出土豆的人工費用在500元畝產1.2萬斤,價格在8
  • 畝產5000斤的水果,農民種植5畝,批發售價一斤2元?
    這也是下明村的桃子種植產區,大部分農民種植的桃畝產量在5000斤左右,是新的早熟品種,桃子一斤售價2元以上。100畝。所介紹的農民李大哥,他種植的桃園共計5畝地,一年精心栽培管理桃子產量23000-24000斤,折合畝產量約5000斤。
  • 農村收穫白芍的場景
    白芍是一種多年生中藥材,種植管理較為簡易,產量比較穩產,農民們總是認為:比種植其他農作物穩定多了,特別適合懶人種植的農作物。白芍生長周期5年左右,第一二年能夠套種玉米、芝麻等高杆農作物,許多農民特別喜歡種植這種「懶人農作物」,在皖北農村白芍種植面積與日俱增。
  • 種中藥材也能致富增收 林口縣謀新脫貧路
    近年來,林口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縣委、縣政府成立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專班推進產業發展。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評定為「省級中藥材種植基地示範縣」。  林口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榮辰介紹中藥材種植情況。 中國青年網記者 曹迪攝  在林口縣六合村,有一片200畝顛茄草種植示範推廣基地。林口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榮辰介紹到:「顛茄草是一年生的中藥材,它的根莖葉都可以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