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蔣宇利 食品與生活
看到這個標題,你一定會問:樹番茄?樹上會長番茄嗎?是與我們常吃的番茄有親戚關係嗎?還別說,望文生義偶爾也有幾分道理。事實上,樹番茄是茄科樹番茄屬的小喬木或灌木,一般可長到3米,最高能達5米,果實味似番茄,也和番茄一樣既可作水果,也可作蔬菜。與常見番茄雖同為茄科植物,但花朵顏色、果實外觀、口感等方面還是存有差異。
它的英文原名 「tree tomato」,中文譯作「樹番茄」,既貼合原意也形象生動。
1967年,紐西蘭業內重新賦予了它新名「tamarillo」。這是由毛利語「tama」 和西班牙語「amarillo」相結合的造字,現在此名稱在市場上也有使用。
美洲來客
樹番茄原產於南美洲,至今在厄瓜多、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玻利維亞等原產地仍很受歡迎。20世紀70年代中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開始栽培樹番茄,之後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亞洲南部地區相繼引入,目前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各地大都有栽培,但世界上最大的產業化種植地還是在紐西蘭。
它更喜歡亞熱帶氣候,在熱帶地區生長結果少而小。加上它根淺,怕颱風,所以在中國「兩廣」地區和海南不宜種,而在雲南和西藏南部地區有栽培。若是盆栽和試驗性栽培可一路北上,經浙江、安徽、山東、河北,直至種到北京。
餐桌入饌
樹番茄的果實長4~8釐米,有大有小。小的像鵪鶉蛋,大的像雞蛋。顏色從黃色、橙色到紅色、紫色的都有,多半帶有黑色的縱向條紋。外皮顏色或深或淺,果肉大都是黃色的。
與普通番茄相比,樹番茄的果皮厚、籽多,但果肉更厚。它口味酸甜,清香味美,吃起來果肉細膩如黃桃,香如菠蘿,或頗似在普通櫻桃番茄基礎上帶有獼猴桃、番石榴的混合味,也像加了百香果味的小番茄。
黃色果和橙色果甜度高些,多鮮食。紅色果偏酸,一般做菜或加工成調味料。因紅果品種回味更顯著,西餐中更喜歡用,因此種植的範圍最廣。
厄瓜多等國人,幾乎每餐都吃樹番茄。
日本人喜歡將樹番茄入咖喱。泰式火鍋裡常使用樹番茄作底料。法式醬汁中最難製作的蛋黃醬Hollandaise,加上它便格外搶手。中餐中可像番茄一樣做菜,涼拌或炒雞蛋、炒肉片,或燒湯。在雲南多用於做酸辣醬。
樹番茄營養豐富,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20~55毫克,且含鉀、鈣等礦物質元素及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含的有機酸有助於健胃,增加食慾。
樹番茄中果膠多,適合做果醬,也可制罐頭。巴拿馬和印度尼西亞個別地區,用樹番茄製作果汁。國外還有用它做紅茶菌發酵飲料的。加工蜜餞類一般選用黃色果,因紅色果氧化後產品顏色會發暗。
園藝博眼
樹番茄的特點是一棵主幹上可無限分枝,造出一大片景致。其葉茂常綠,分枝整齊,樹姿優美,極具觀賞性。尤其在結果季節,滿樹紅橙黃綠,似繽紛彩燈,若有金色陽光映襯,更加繽紛奪目,是裝點庭園和美化街區的良好綠化樹種。
樹番茄生長迅速,花果期長。它在北半球開花結果,從8月一直延續到10月底,可多次收穫。在四季不分明的地區,幾乎一年都能開花結果。先熟的較甜,晚熟的發澀。
番茄集觀賞性與經濟實用價值於一身。在庭院裡種上幾棵,第二年就能見果,4年後產量達到高峰,能持續12年。果子採收要帶枝剪,原枝上再生的果會越來越小,新發枝上才能繼續結中、大果。規模化生產的紐西蘭等國,已經採取機械化作業。商品果七八成熟採摘,室溫下可儲存20天。如果經過冷浸後冷藏,可存放約2個月。
原標題:《樹番茄樹上也會長番茄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番茄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